事奉的意义和观念
【事奉的基本意义】真正的事奉是由三种因素组成的:本位的事奉,生活的事奉,和工作的事奉。这三种因素任缺其一,便不是完整的事奉。
(一)本位的事奉:使徒行传十三章一、二节明说,赞美、祷告、敬拜就是事奉。在希腊文里面,“事奉”与“敬拜”常用同一字。我们是被造者,所以我们站在被造的地位上,敬拜、赞美造物的主宰。这一种事奉很重要,许多人没有了解这个本分,所以忽略每天献上祷告、赞美、感谢、敬拜,放弃了本位的事奉。这不能满足神的心意。让我们从这亮光中看我们的敬拜。这是很重要的题醒。
(二)生活的事奉:以西结书第一章内有神性荣耀的彰显。在这异象中,神的荣耀分为两部分:上面的一部分是耶和华自己;下面的一部分是四活物。四活物是神荣耀的一部分,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事奉──彰显神的荣耀。使徒行传一章八节的中文和英文不同。中文说:“作见证”;英文说:“是见证”。原文同是同一个字。“是”见证和“作”见证是有分别的。我们整个人,生活、品格及所有的表现,都应该“是”神的见证。
(三)工作的事奉:我们运用圣灵所赐的恩赐为神工作,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完成神的托付。
这三样事奉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事奉。让我们题醒自己:我的事奉如何?我的事奉是否全备的事奉?我是否有本位的事奉?生活的事奉?工作的事奉?
【事奉的价值观】每一个学习事奉主或正在事奉主的人,都须要根据圣经,建立正确的事奉价值观,然后才能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和衡量的标准。
(一)事奉者重于事奉:在神眼中,事奉的人本身比他的工作更重要,即所谓“工人重于工作”。有四节经文证明这是真确的。
1.“祂就设立了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可三14)。“同在”在先,“传道”在后。“同在”是亲近主,学习主的样式;“传道”是工作。
2.“你...曾为我的名劳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启二3~4)。劳苦工作而失去爱主、爱人的心,决不能满足主的心。
3.“听命胜于献祭”(撒上十五22)。“听命”是与神的关系;“献祭”是工作。与神的关系比工作更重要。
4.马利亚静坐主的脚前,胜于马大心忙意乱的工作。我们千万不要专顾工作,而忽略了对神的正确态度与关系,以致灵性渐渐冷淡下来,失去了对主的爱与亲近。
(二)神工重于人工:人的工作算不得甚么,不能成就真正有属灵价值的事物;但神一动工,甚么都成了。所以我们在事奉中最重要的事,是求神与我们同工,求祂自己工作。明白这道理的人必然注重祷告。
(三)生命的见证重于言语的见证:保罗说:“...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林前四20)。当我们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时,就有了生命的权柄。这比千言万语更有属灵的分量,更能造就人。
(四)恩膏重于口才:保罗说:“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二4)。
约翰说,最有效的教导是由“恩膏”产生的(参约壹二27)。“恩膏”有三种因素:
1.神的话语──离开了圣经的讲章,永远不能造就信徒的灵性,不能建立信徒的信德。
2.圣灵的工作──有神的话而没有圣灵的工作,就不能“入心”;另一方面,圣灵永不离开神的话而单独凭空工作。圣灵使人想起主的话来(参约十四26)。
3.良心的作用──圣灵把神的话“荐与各人的良心”(林后四2)。保罗说:“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罗九1)。每一个神仆都要追求那有恩膏的讲道。
(五)爱心重于知识与一切恩赐:保罗说:“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爱)”(林前十二31)。爱比一切的恩赐更大。
(六)品德重于热心:主说:“你们...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太廿三23)。十分之一的奉献是宗教热忱的表现,当然有其价值,但品德是“更重要的事”。
(七)灵性的恩赐重于工具性的恩赐:保罗向提摩太说:“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提后一6)。他所说的恩赐,乃是指灵性的恩赐而言――“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单有工具性的恩赐(口才、干才、领袖才、音乐天才等),并不能达成属灵的任务。反过来说,当一个人的灵性状态美好时,他的工具性恩赐就更有属灵的功效。
(八)质重于量:田主所要的是麦子,不是椑子(太十三30)。椑子不论有多少,毫无用处。只有在一种情况之下,“量”才有用处与意义:“量”成为产生“质”的机会。例如主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中,撒下的种子只有约四分之一结果。若要增加这四分之一种子的数量,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增加种子的总量,即撒种愈多,落在好土中的种子也愈多。
(九)“神知道”重于“人知道”:“求人知”是人的常情与本性。人人都有爱受别人称赞和欣赏的欲望。因此,我们在事奉中不知不觉以求人的欣赏取代了求神的欣赏。目标一错,就渐渐落入肤浅与虚伪的里面。
(十)动机重于行动:有人认为拣选在小教会事奉,比在大教会事奉更属灵;有人认为全时间事奉,比带职事奉更属灵。但是,如果一个事奉主的工人是为了叫别人认为属灵,而拣选在小教会事奉,他的选择就失去了价值。一个带职事奉的人,可能比一个全时间事奉的人更努力、更忠心。
(十一)顺服重于成功:“成功”是现代人的偶像,而且成功的标准,常是数量性的和外在性的。但是神的衡量标准却是“顺服”。我是否成就了神在我身上的计划和旨意?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留在东方工作未必比到北美工作更符合神的心意;反过来说,往北美工作的人未必个个都是由于神的引导。许多人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放弃神在东方为他们安排的工作,擅自跑到北美去。作宣教士未必比留在原地方事奉更爱主。最重要的是:我是否顺服神对我的呼召?有人作宣教士是为了逃避本地工作的难题;以为换了地方就会成功。如果神要你往外地作宣教士,你就不可把本地工作的成功作为借口,而拒绝神的呼召。
腓利为了顺从圣灵的引导,而放下撒玛利亚城中极为成功的工作,愿意走上旷野的小路。那才是他最大的成功。结果,他做了福音传往非洲埃提阿伯国的桥梁。
求主帮助我们,在一切的选择与决定之中,都有正确的标准。
【错误的事奉观念】有些敬虔的传道人和教会领袖,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这一种观念可以用“代替品”三个字来表达。他们以为:
(一)圣灵的工作可以代替读经工夫:奥古斯丁曾说过一句话:“圣灵的工作,绝不能代替个人在圣经里面钻研的工夫。”谁也不能否认圣灵工作是绝对不可少的,但是圣灵不能替我们读经。圣灵只帮助那些在真理上真正下过工夫的人;圣灵不能代替真理知识。今天的教会需要更多肯在圣经上下苦工的人。我们要事奉主,便必须多读圣经。
(二)灵性可以代替恩赐:灵性固然重要,但是灵性不能代替恩赐的训练和发展。如果灵性好就能作成一切,圣灵就不必把恩赐给我们了。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恩赐的运用。今天的教会正需要灵性与恩赐兼优的工人。
(三)祈祷可以代替工作:祈祷可以推动全能者的膀臂,以施展祂的大能,成全人所不能成全的事工。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每一个事奉主的人,必须是一个积极工作和进取的人。当慕迪先生所乘的船遭遇危险时,有人说:“让我们祈祷吧!”但是慕迪先生说:“让我们一面作救急工作,一面祷告。”祈祷不能代替工作;每一个真正祈祷的人,都是一个积极工作的人。一位主所大用的人说:“我祈祷时是一位预定论者;我工作时是一位亚米纽斯论者(Arminianism)──认为我要因工作不力而负自己失败的一切责任。”
(四)热心可以代替组织:不少信徒认为热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和需要。但热心只是动力。动力需要出口,而组织就是出口。好的组织是圣灵工作的渠道。
总而言之,让我们从“代替”进到“加上”──圣灵的工作加上读经工夫和真理知识;灵性加上恩赐;祈祷加上工作;热心加上组织。―― 滕近辉《生命的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