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基督的内在启示
加拉太书一15~17
“一颗最骄傲的心
已在我里面谦卑;
蔑视你,与你为敌
顽强不驯的意志
也被你,我的神,安抚!
从此我已属你所有
惟愿你的旨意,而非我的,成就;
承认你,永生之道,
为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生命的主,
你的十字架乃是我的标记!”
——宏恩(W·Hone)
这几句诗行正是使徒保罗的人生缩影。首先,自他出母腹即被分别出来,蒙神选召作福音的宣教士;然后神的恩典临到,亲自呼召他,那声音在旁人听来只是轰隆雷声,在他耳中却清晰可闻。接着是我们要探索的三部曲——基督的启示;人的同情与帮助;亚拉伯的与世隔绝。而其终极的启示,就是差派他到外邦人中宣扬基督的福音。
扫罗进大马色城的光景,与他原先所豫期的是多么不同啊!在六天漫长疲乏的旅程中,他常想象到达目的地时的风光场面来为自己打气:携带大祭司的授权令,受到当地领袖的礼遇,然后着手将拿撒勒的异端斩草除根。但是真的进了大马色城,迎接他的不是荣耀的场面,却是惊愕和狼狈。大家都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翻身下马的扫罗站在原地不动,无助地伸手让人牵扶,避开人的注意和欢迎,他一心只想赶快进入一间密室,好好调理方才令他脱胎换骨的经历。现在这个眼瞎、疲倦、软弱的人哪里是大家所豫期那神气高傲的审判者?
颤抖、惊愕的保罗,看起来形容憔悴、落魄、快不支倒地的样子——然而他的灵魂却充满神在耶稣脸上所显现的荣光。那团向摩西显现的火花,也在他身上点燃。在那明光一闪之中,他看见神、基督、旧约的启示,及一生的目标。
有意思的是,从他幡然改变的这段记录,我们可看见他日后教训的梗概。
“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这个悔改相信的人从此与主合而为一,这牵涉到他所传头与肢体合一的奇妙教导。
“派你作执事、作见证”:这是他常常提到为主作见证的原因。
“我差你到外邦人那里去”:基于此,他才以外邦人的使徒自称。也许在这瞬间,有两样启示闪现过他的心思:一个就是外邦人要与选民一同分享、继承福音的特权与恩典;另一个是,要让所有人都看见从永恒以来即隐藏在神心里的奥秘——基督在你我里面的丰富奥秘、荣耀的盼望——即使外邦人的心灵,也能成为永生真神的居所或殿(弗三;西一)。
从使徒行传第二十六章第十七、十八两节,我们可看到歌罗西书第一章的缩影。事实上,它是保罗后来讲解人称义成圣的出发点。他的全部信息就围绕着这两个中心焦点——罪的赦免,及因着信与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在这段塑造期,有三股势力影响着他:神在他心中动工;与亚拿尼亚的接触;在孤独旷野领受的教育。
一、神在他心中动工。“施恩召我的神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使徒知道他自己的重大改变,并不完全是肉眼看见主向他显现的结果;更真实而长久的改变工作,是由心灵的眼睛所透视的慢慢潜移默化。换言之,神叫照在黑暗的亮光,也照在他心里,让他明白神在基督里的荣耀。
想象这瞎眼的青年,三天三夜独自在犹大家安静沉思,所领受的启示何等丰盛,以至于浑然忘我,茶不思、饭不想,忘掉属世生活的一切,超越时空,遨游永恒的灵界之上。这就是保罗那三天的经历。就像摩西被带到高山上,神启示他一幕幕的奥秘,将永世向人所隐藏的真理一点一点向他揭示,好让他将来能向普世显扬。
在一切的启示之上,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乃至高者的儿子,且为人的罪受苦至死,但又复活,叫人出黑暗,归向光明,罪得赦免,凭着信承受神所赐的圣洁生命。神是万人的神,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或外邦人,都能蒙受救恩。最重要的是基督借着圣灵住在他里面,因此他也住在基督里,如葡萄树与枝子联合一体,不可分离。
读者啊,这可是你的经历?你可知基督住在你里面?如果你真心相信他,这是毋庸置疑的。“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么?”也许你对这事实一无所知,那么就当求神把他爱子启示在你心里,让你知道这奥秘的荣耀是何等丰富。他会将蒙蔽你心灵的幔子裂成两半,在你心灵深处的至圣所显示他自己。但有两样先决条件须先履行:你必须愿意降服自己的意志,让十字架对付一切;你必须独自安静侍立在神面前。
神乐意向大数的扫罗启示这些,他也同样乐意向你启示,使他的儿子得荣耀,并使属他的儿女蒙恩典。求神施恩向你显明天上的荣光!
二、与亚拿尼亚的接触。神往往差派圣洁、谦卑的人去帮助那刚从桎梏中解脱的灵魂。神在这时呼召单纯卑微的亚拿尼亚,去帮助软弱的扫罗,领他进入完全的安息。
我们对亚拿尼亚的生平一无所知,只晓得他是个敬虔守律法、在犹太人中名声甚好的人。显然他与主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在主差派他去见扫罗之前,还不惮其烦地给他解释说明,释除其疑虑。微小烛心一旦点着了火,即能使灯塔放出光明。
他待扫罗如弟兄。虽然他知道扫罗到大马色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仍然亲切、友好地称他为:“兄弟扫罗。”这一声招呼带给这位刚悔改信主的人何等的温情!法利赛人从来不彼此称兄道弟。当这位和善的兄弟站在他身旁,以手抚摸他时,让他深深感到这样的友爱真是从天上来的啊,神的爱何等长阔高深,我是何等不配的人,曾逼迫你的门徒直至此地。如果弟兄的爱都那么温柔、感人,你的爱更是难以计量!
他带给扫罗无价的祝福。首先,经他一按手,扫罗被“荣光”击瞎的眼睛又重见光明。这个敬虔的人在按手的同时,必然也伴着信心的祷告和仰望,所以也代表圣灵恩膏的降临、充满、装备,以供他将来的事奉。
他为扫罗施洗。这是何等宝贵的经历!一段感情的热流涨溢他全身,让他深深体会在死亡的形状上与主联合的释放!许多年之后,这经历对他仍清新如昨。在罗马书第六章里,他反复提到这件事:“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我们借着洗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我们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次受洗是他与过去的生命、法利赛宗派、逼迫基督徒的血污告别、断绝关系的关键。从此他宣誓归入拿撒勒耶稣的门下。从那一刻起,他开始背起十字架跟随主。基督的十字架及坟墓将他与过去的朋友、雄心、意念隔绝,他必须掉头他去,面对劳苦、重担、饥渴、危险、逼迫,天天为主的缘故,被置之死地。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他知道罪的根由是人的罪性、老我、肉体的情欲。长久以来,这是他生命的动力。甚至他追求公义、为教会大发热心,都是本着这强烈、自私的原则。可是从今以后,他希望能向罪死。要得着复活之主所给他的基业,他就得摆脱罪的束搏,让在基督里的生命取代他肉体的冲动本能。
亚拿尼亚可能不了解受洗对这位新弟兄具有那么深奥的意义。对他而言,这只是顺服之举,涤罪的象征。这个单纯的人从未走过十字架的艰难道路。但他的诚恳帮助,对与十字架之主联合的新使徒,却是莫大的安慰。从那时起,他要补满基督苦难的缺欠。亚拿尼亚所知道的只是主曾对他说:“我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
三、在孤独旷野领受的教育。“我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亚拉伯去。”他是不是在前往亚拉伯之前就开始传道,这点我们无从得知,很可能不是,因为他希望独自安静,思想近日来所得的启示。虽然亲切的亚拿尼亚给他许多温情;与其它使徒交接,也能获知更多有关主在世教导、行神迹的第一手资料;参加初期教会的活动也必使他的灵得奋兴;但此时,他只想单独亲近耶稣,更认识他复活的权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领受天上来的丰盛启示。三年下来,他所学习的无疑是极广博精深,以至后来他遇见那些有名的使徒,却发现他们并未能给他什么。
亚拉伯可能指的是西乃半岛,那里人烟稀少,地形特殊,因摩西、出埃及记、以利亚的史迹而闻名于世。
这颗渴慕的灵魂,置身荒凉的山野间,有何样的感慨啊!摩西在此曾与神面对面,那燃烧荆棘的火焰如今则燃烧在他心中,他也与耶稣面对面。神在此向摩西昭示会幕的兰图,主也将教会的远景启示了他。在此摩西曾击盘出水,那盘石就是基督。以利亚曾逃亡到这里的山洞,听见微小的声音向他说话,他自己不也听见同样的声音吗?每天,他餐风宿露,与苍天星辰、日月云霞为伴,思想神创世造物的神奇。
但那些年中,最重要的课题应该是:从弥赛亚的苦难与受死所提示的亮光,去回顾旧约的始末。主在软弱的光景下被钉死,如今复活,满有神的权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如何能符合旧约的预言呢?世世代代的拉比都预言这弥赛亚是荣耀得胜的君王呀?他迫不及待地翻查所有有关弥赛亚的经文。当他发现每一段的预言,都与基督受苦至死,以后进入荣耀的事实不谋而合时,他的心是何等兴奋喜乐!而神的百姓长久以来却对圣经明白的启示盲目不察,又是何等遗憾(林后三)!
我们能想象三年后,他再回到大马色,是何等肯定放胆地宣扬耶稣是神儿子的真理,特别不放过住在当地的犹太人,向他们证明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在三年的沉思默想中,他已储存了以后二十年在各处犹太会堂为真理辩论的根据。他可以如数家珍地引证旧约经文,阐释弥赛亚必须为世人受苦,并从死里复活,而耶稣就是这位弥赛亚。
在旷野的年间,他也渐渐悟知律法及神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的关系。到此之前,他一直是律法之子,处心积虑要履行遵守它的一切要求,却屡屡挣不脱挫败及定罪的阴影。如今他在神的启示下终于明白:他和他的百姓所以未能承受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是因为他们不晓得这要凭信心支取,而非藉个人努力去挣得。他觉悟到:神预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后才立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于虚空(加三17)。他由摩西的律法追溯亚伯拉罕的应许。从高处他看见律法的限度和暂时性,原是为人的过犯加添上去的,直等到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
在这启示下,他更明白神为何呼召他去服事外邦人,因为这是亚伯拉罕之约的特别应许之一:“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
比这一切更深的工夫,是神在他灵魂深处的工作。他骄傲的本能、自信自大的习性一点一点地被磨去,就像神当年在旷野磨炼摩西四十年一样。他不再凡事凭己意行,而甘愿作耶稣基督的奴仆,听凭他的差遣,顺从他的指示,遵行他的旨意。
几乎每个伟大的人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旷野经验,在隐匿、苦难、绝望或孤独中,锤练高洁的心灵。主自己也曾被领到旷野受试炼。我们也都须到旷野去学功课。── 迈尔《圣经人物传──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