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

返回首页 返回本目录

 

第四十五课 - 宗教的西门病毒

 

经文:路七:36 50

主旨:耶稣给了我们什么特效药来医治宗教的“西门病毒”。

1。这段经文记载了一个有罪的女人得蒙耶稣赦罪之恩。这则故事只有路加记载,其它三本福音书都只字不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耶稣用的一个比喻是很特别的,我称它为交互式(interactive)的比喻,因为在别的比喻,耶稣是自说自话,在这里他是和听者一问一答,引导听者明白比喻的意义,非常生动有趣。

2。路七:36 “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

法利赛人是自以为义、虔诚的犹太人。他们对耶稣有成见已是众所皆知的事。这个法利赛人叫西门,从下文的记载可知,他邀请耶稣吃饭是没有诚意的,因为他并没有尽地主之谊,如给客人用水洗脚,跟客人亲嘴,用橄榄油抹客人的头等,这些都是当时招待客人的习俗。我们实在不知道他请耶稣吃饭的目的,是不是要找他的把柄。路加福音还记载另外两次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的事(路十一:37,十四:1),他们都不是心怀好意,可是耶稣从不婉言谢绝。

3,路七:37 38 “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

跟虔诚的犹太教徒法利赛人相对的,是一个在城里(大概是迦百农)被人冠上“罪人”之名的女人。这是按原文的关系代名词hetis 的正确译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下文,西门认为耶稣应当知道她是个怎样的女人。有的解经家认为这个女人就是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的抹大拉的马利亚(路八:2)或是打破玉瓶把香膏抹在耶稣头上的伯大尼的马利亚(可十四:3),其实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妄猜。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人的罪曾被耶稣赦免,现在他得知耶稣在西门的家作客,就不顾一切闯进来,要用香膏抹他的脚,以表感恩的心。但她一见耶稣,就心里太过激动,以致泪流满面,湿了耶稣的脚,只得披散头发来擦干他的脚,又亲他的脚。这个女人完全不理会旁人用什么眼光来看她,在她的心里只有耶稣一个人!

这是教导我们感恩的功课,我们对主耶稣可曾有这样的感恩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路七:39 “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从文法分析句子“这人若是先知。。”,西门并不相信耶稣是先知。

5。路七:40 47 “。。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

这就是我所说的交互式的比喻。耶稣和西门一问一答,把比喻的意思带出来。西门是那个欠五两银子的,女人是那个欠五十两银子的,耶稣是那个开恩免了他们两人的债的债主。哪一个更爱耶稣呢?自然是那个多得恩免的女人,连小孩子都会回答,西门当然也明白耶稣的意思。

这个比喻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在第四十七节。当一个人清楚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如今获得赦免,他应当会感恩,深爱他的救赎主。反之,一个自以为义的人,或者一个不知救恩为何物的人,他当然不会感恩和响应救主的大爱。问题是:一个如此虔诚的法利赛人,怎么会不懂得感恩,去爱他的 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的现代意义是什么?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法利赛人西门的形象,我们定时到教堂礼拜、读圣经、听讲道、传福音、给奉献、去祷告、做探访,逐渐的我们披上一件宗教的外衣,完全不自觉自己罪人的身份,只因自己尽了一些宗教责任,就指指点点,瞧不起“非我族类”的人,把别人冠上不同的名号,如“罪人”、“八股”、“自由派”。。

要怎样医治这种宗教的“西门病毒”呢?耶稣给了我们特效药,就是要纪念你的主在你身上所做的救赎工作,时常感恩,这是爱主的人应有的生活表现。我们是否要像这个女人那样,落入罪恶的深渊,然后才能体会主耶稣的赦罪洪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路七:48 50 “。。你的罪赦免了。。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

耶稣有赦罪的权柄,我们在路五:17 26,耶稣医治瘫痪病人的时候已经读过了。(第二十八课)

默想:

这种“西门病毒”非常猖獗。在福音书里,中了这种病毒的有浪子的哥哥(路十五:11 32),在殿里祷告的法利赛人(路十八:9 14),被治好大麻疯病的九个人(路十七:11 19)等。我们要怎样检查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中了“西门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

―― P.C. Chong跟随基督的脚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