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第三个异象:一座无墙之城(二1-13)
先知还一直在城外看见异象的地点,他见到一个测量师经过身边,手拿着一条量度的准绳。这种情景无疑唤起第一个异象的内容,在那个异象中 神曾经说过:‘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一16)。撒迦利亚问这位测量师他要到那里去,而这个人回答说他正要去测量耶路撒冷并决定她的尺寸大小。然后有两个天使出现在异象中,其中一位是作过先知同伴和传译者的,另一位是新出现的。这个新的天使走近先知的天使同伴,并要求他向这个少年测量师说话。给这个少年人的信息是这座城市将有巨大数目的人口,而她将由 神保卫,不是靠一般城墙来保卫。
随异象描述之后,有一篇更传统式的先知晓谕(6-13节),它完全以诗的形式出现,不像英文标准修订本所译成的那样。这篇晓谕原文与这个异象是分开的,很可能是这位先知在另外一个时间或地点宣讲的信息,但是它放在这里是有意义的:它指出这个城市人口增加来源,并强调 神必将是这座城市的保护者。在耶路撒冷城的人口增长,部分将是由于许多还在被掳外国的犹太人回归他们家园,也有从外邦列国回来而形成的人口增长(11节)。这座城市不会藉着她的城墙和军事设施而得到保卫,而是因为‘我要来住在你中间,这是耶和华说的。’(10-11节)
从这个第三个异象和相随的神谕,我们开始看到先知关于 神未来工作概念的广度。
(一)改革者异象的有限。在撒迦利亚的时代,重建圣殿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必定有些抱怨者指出,在城墙还一直荒废的时候,重建圣殿是无用的,没有对这座神圣建筑物提供保护设施。另外一些人,那些从事着复建工作的,必然已经想到一旦圣殿的工程完成时,就开始修理城墙。但是两组人都知道,或迟或早围绕着这座城的围墙必须被重建起来。建筑城墙是古代城市对抗军事袭击的传统自卫方法。而异象中这个年青人出发去测量这座城,代表了这种传统的想法。耶路撒冷必须要有城墙;他们必须把它建造在旧日城墙的所在地。但是这位少年测量师行动所代表的想法,基本上是错误的;他把以往的想法投射进将来。这想法认为将来的人和以往的人没有不同。它强调保护城墙的重要性,却忘记那座城墙在主前五八七年不能成功地阻止巴比伦军队进攻的事实。
撒迦利亚的异象强调将来与过去不同这个事实,而且 神未来的行动,不能以从前惯常的准则来预测。人口增长和军事保卫的标准是与从前时代完全不同的,这样先知在第三个异象中学到去扩大他对将来的视野。这个异象暗示圣城现今所处的现实环境已经与属于古老城墙的时代规律大相径庭。对于撒迦利亚,正像对他的同胞一样,在历史上那样危机的时刻,深信将来会比他们想象中更伟大辉煌的可能性,是必要的。简言之,在预计将来的时候,只懂回忆过去的光彩,至终必然会限制 神的工作。
(二) 神将来的工作将包括各种民族。对于大多数先知的同伴,他们以为耶路撒冷和圣殿的复建,将大大地受到这城市现在的人口所限制,这人口数目比从前减少了相当多。有些居民在主前五八六年以后留在耶路撒冷,另一些从被掳归来,但是从数字方面来看还只是少数,没有构成耶路撒冷作为伟大城市的基础,即使加上回流的人口也不行。但是撒加利亚期待着被掳归来的,不单从米所波大米,也从世界的四方,亦即犹太人曾逃亡前去的地方(6-7节)。他更进一步期待外邦列国的居民,加入选民中间,并且变成 神的子民(11节)。
先知憧憬着一种国际回归运动,其中许多百姓,在所居住的地方本属异乡客,他们将要最终在 神城中找到自己的家园。这个古老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有多重兑现的层次。在撒迦利亚的时代之后,很多犹太人继续从遥远的地方,就是他们曾经居住之地,回归到耶路撒冷来。就是直到现在,在现代的以色列国中,这种回归仍在继续:犹太人从新的世界和旧的世界,回归到他们从前的家乡,到那里再一次定居下来。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先知期待着外邦人加入回归圣城的洪流,是藉着基督教会的诞生和成长而实现的。福音向外邦人宣扬,也向犹太人宣扬,为许多这个烦乱世代的朝圣者敞开了居住在 神城市的可能性,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然而它提供一个永久的和安全的家。
(三) 神的同在。异象和神谕相结合,肯定将来耶路撒冷城的转变将是 神居于其中的结果。在异象中,这个火焰在外、 神的荣耀在内的城墙将取代一个安全城市所要求的营垒。在神谕中,有两次宣告:‘我要住在你们中间’(10,11节)。这样,对于忙碌于从事恢复耶路撒冷城具体建筑的人,先知提醒他们某种绝对的基本要则。重建城墙时,如果没有用‘火墙’环绕四周,是无用的(5节)。复建的圣殿无论多壮丽,如果没有耶和华住在其中,是没有意义的。故此城墙和圣殿一直以来象征着依靠 神的保护和同在,这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特色。
所以撒迦利亚通过异象去传述,并宣讲一种平衡的信息。那里有重要的工作在手,而他鼓励工作继续下去,但是他也要留心这些具体的工作不会造成误置的信心。当一切要说的都说过,要做的都做完后,而假如耶路撒冷的居民竟开始崇信他们手造之物,那么他们的劳碌都是徒然的。――《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