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雅书第三章
叁 谴责耶路撒冷及其要得的福分 三1~20
这一大段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两小段,就是在1~7节中,再严厉的谴责耶路撒冷城,特别是城中的首领、审判官、先知和祭司等领导阶层的人,然后在第8节肯定地指出,上主要招聚列国万民来,毁坏耶路撒冷以成就惩罚的预言,第二部分亦可分为两小段,就是9~13节的“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及14~20节的“欢呼颂”。
一 耶路撒冷的罪过 三1~8
三1
悖逆 原文这字固可作“背叛忤逆”解,正如耶五23所作的,但亦有“可憎污秽”之意,像鸿三6所说的。大概为后者的缘故,现代中文译本将它翻成了“腐败”。原文的实在意义,乃是指人不遵从上主的旨意,其行为和居心,都像令人憎恶的恶臭一样。
污秽 原文是玷污的意思。主要的是指人被血玷污、被罪孽玷污(见赛五十九3;哀四14),和被偶像玷污(结廿三30),以致成为不洁(Polluted),而要人向他们喊着说:不洁净的,躲开!躲开!(参看哀四14、15)。现代中文译本翻成“叛逆”是错译。
欺压的城 这句话若按原文来读音,会成为“约拿的城”。约拿的原义是鸽子,但不是指耶路撒冷为一个和平如鸽子的城,乃是表明它在随从邪恶的事上,单纯得像鸽子般的无知。但在字源上,欺压这词的字根,是来自欺侮和压榨的(参看耶六6)。
有祸了 见前面二5的注释。
三2
他不听从命令 命令在原文是“声音”。希伯来文“不听从声音”的意思,是不顺服上主的话的含义。这上主的话,当然是指藉着先知所宣告的。这点,在耶七23~28有很清楚的述说。
不领受训诲 训诲的原文是管教(如现代中文译本所译的),或惩治(如耶二30,五3所译的)之意。先知在这里所说的。当然也包含犹大没有接受北国以色列因叛逆上主而被罚遭掳的教训(参看耶三6~11)。
不倚靠耶和华 倚靠在原文是信靠、倚赖的意思。信靠上主,倚赖他的救恩(参看诗七十八22)是选民的唯一指望。无奈耶路撒冷却忘记 神,倚靠虚假的偶像,正如西番雅同时代的先知耶利米所指责的(见耶十三25)。
不亲近他的 神 诗人证明:“我亲近 神是与我有益的。”(诗七十三28)而耶路撒冷却不亲近 神。宗教的秉性原是铭刻在人心的(参看罗一19、20,二14、15),不亲近 神必然是倾向于假神。这也就是当年耶路撒冷的实况。
三3
他中间的首领 中间的原文和前节的亲近源出于同一的字根,其含义是在内面的,极为亲切的,耶路撒冷既是 神的城,它里面的首领,照理应当是亲切的就近 神,满有上主的形像的,首领的释义请参看一8节。
是咆哮的狮子 狮子咆哮是在攻击或取食的时候。这句话是形容耶路撒冷城中的首领,榨取贫寒人,正如以西结先知所说的:其中的首领彷佛豺狼抓撕掠物,杀人流血,伤害人命,要得不义之财。(结廿二27)。
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 这句话中的“晚上”,在译经和释经上都有颇大不同的意见,因为这词的原文,在相同的字根中有三个不同的来源。头一个来源可把它翻成“陌路”;第二个来源可译为“旷野”或像七十士译本的翻法,译成“亚拉伯”,和合本在耶利米书五7的“晚上的豺狼”句中,亦在“晚上”之下用细字注明“或作野地”;第三个来源出于亚拉伯文的“乌黑”或“乌鸦”,而引伸为“晚上”。现代的希伯来文亦作“傍晚”或“晚上”解。因为下面一句有“早晨”的字眼,故此译为晚上是较近原意的。豺狼是在晚上出动找食物的。傍晚也正是豺狼饥饿的时候。全句是形容耶路撒冷城的审判官、像傍晚饥饿的豺狼一样想吞吃人。
一点也不留到早晨 原文是啃骨到早晨,连一点碎渣也没有了的意思。
三4
他的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 按圣经所载,最早被称为先知的是亚伯拉罕(见创二十7),但以人的生活作为上主发言人的先知,是以摩西为开始(申十八15~19)。旧约虽有口述的先知(如拿单、以利亚、以利沙等)和著作的先知(如以赛亚、耶利米、哈巴谷等)之别,但他们必须是真实的以生活言行来传讲上主旨意的人。可是,现在西番雅却指出,耶路撒冷的先知,都是虚浮诡诈的人,意思就是说:他们是假先知。“虚浮”在创四十九4翻成“滚沸”,耶廿三32则译为“矜夸”,这意思是很明显的,就是那些假先知所讲说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按 神的旨意传讲,乃是为图谋财物而妄言平安了、平安了;其实却没有平安。“诡诈”在耶三11则翻成“奸诈”,是形容当世代耶路撒冷的先知之败坏,不严肃的传讲上主要临到他们中间的刑罚。
他的祭司亵渎圣所 祭司的职责,除了献祭、代祷、祝福等事奉 神和服务百姓各事项外,尚有按照律法书,教训百姓,使他们能分别圣俗、洁与不洁等(参看结廿二26)。“亵渎”的原文字根,有破坏或刺透的含义,特别是毁坏了属于上主的神圣事物。“圣所”的原文只一个“圣”字。因此可解释为圣所或圣物。从上下文的文气来看,这里若解作圣物,正如结廿二26所译的,似较妥切。
强解律法 “律法”原文所用的,是“妥拉”。此字固可作“教训”解释,亦可指诫命,律法书或一切在礼仪上、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律例。祭司原有责任为百姓解释一切律法上的疑难,可是,当年耶路撒冷的众祭司,却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歪曲律法的意义。
三5
耶和华在他中间是公义的 “耶和华”见一1的注释。“在他中间”参看三3。“公义”并不单指合情合理的人的标准,乃是 神在其圣洁中为全人类属灵属世的益处之要求。这要求,是以道德律,就是十条诫为准则。上主既在耶路撒冷的里面,他就要按自己的旨意行事,这样就使先知的虚诈无所遁形,祭司的污损和曲解也不能卸脱责任。
断不作非义的事 这不单像诗九十二15所指的,上主是正直的,亳无不义的,也是说明上主绝对不会做出非义的事,像前面第3、4节中所提的首领、审判官、先知和祭司所做了的。
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无日不然 这是指出上主不断对人间事务的关切,甚至于干涉,藉使人得知他的旨意。“每早晨”原文是迭词,即“在早上,在早上”,意思是“个个早上”。
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 不义的人的心肠竟然刚硬到完全不知惭愧为何物的田地,对 神的报应和惩罚亦甚至无动于衷,真是可悲可耻(参看二1注释)。
三6
我已经除灭列国的民 这是上主直接的讲话,而不是先知在陈说。原文可直译为“我已经铲除列国”,或“我已经消灭万民”。这是将列国万民的兴衰隆替,来向犹大和耶路撒冷作警告:那些曾经兴起不可一世的列强,因为骄傲和不义,都已败落了。这就是 神对待世人的模式。
他们的城楼毁坏 “城楼”见本书一16的注释。这句话不单表达与 神为敌者,无法抵御神的作为,也是接续本节前句,证明强国的败落。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 重复叙述列国被剿灭后的景况。
以致无人经过 重复并加强描述荒凉的情况。
他们的城邑毁灭 这是不听从 神者的必受惩罚之一(参看利廿六27及以下,特别是31节)。
以致无人,也无居民 这宣告,正如本书二5对基利提族人所说的一样。
三7
我说,你只要敬畏我 “只要”翻得没有原文的“必然”之传神。“敬畏”的原文有畏惧的含意。这句话是表示上主在心目中,认为他已将列国遭毁灭的事摆在犹大的眼前,犹大“必然”会敬畏 神,不致重蹈列国的覆辙了。
领受训诲 他们必然会接受教训了,(参看伯卅六10,及番三1的注释)。这是接续前句的“必然”的。
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 原文直译应是:“这样他的住处不被铲除,照我向他所定的一切(旨意)。”中文在人称方面的改正是对的,但原文可能是先知在传话之中,一时又直叙上主对听众要说的话,一时又讲述上主对他自己诉说的情景。这句话和以下有些语句,就是为这人身称的问题纠缠不清,所以有些人便认为是后人闯加的迹象。
只是你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 “从早起来”的原义,是要表达殷勤,或做得更加厉害的意思(英文标准修正译本就是这样翻法)。“你”的原文是“他们”。故此,这句话的实意乃是:他们却事事都做得更加为害自己!
三8
耶和华说 见本书一2注释。
你们要等候我 “等候”有“盼望”的涵义。原文这句话的开端,还有“所以”的字样。所以你们要等候我,因为存着这种有盼望的心等候上主的,都是有福的(参看赛三十18)。
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 “掳掠”原文是“掠物”。这句话是要求对上主有信心的人,耐心地等候,直至上主把列国万邦,作为掠物地惩罚的时候之到来。七十士译本把“掠物”原文元音 a 读为 e 而成了“见证”,而将这句话翻为“直到我兴起作见证的日子”。译法虽然不同,仍可表达上主要施行审判的原意。
因为我已定意招聚列国 招聚列国的含意,是为要施行审判的意思(参看珥三2及结卅八14~23)。“我已定意”的原文是“我已判决”,意思是无可改变的。
聚集列邦 七十士译本在此翻为“使众君王聚到我面前来”,是错译。“列邦”原文固和“君王”同一字根,但原文在此所用的是阴性复数,应指“众国度”,就是列邦而非君王。这句话是接续前句的上主已决定要召集万国万邦到他面前来,接受审判。
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倾在他的身上 “恼怒”的原文是含有傲慢或狂傲的意思(何七16就译为“狂傲”)。这词在此处是表明上主要以这种狂傲的态度,对待那些他狂傲的人。“烈怒”原文是两个字,头一个字是形容词“燃烧着的”,第二个字的本义原是“鼻子”,从鼻子喘气出来就表示怒气。因此整句话是表示上主要以狂傲的,正在燃烧着的怒气,倾倒在招聚前来的万国列邦之上。
我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 这句话可参看一18的注释。“烧灭”原文直译是“吞灭”。
这节经文用了三种不同的字词来表达上主之“怒”,就是恼怒,烈怒忿怒。这三种字词都表示着 神怒气之大,无可挽回:第一种是以狂傲对狂傲的怒;第二种的怒,原文本来是最普通的,但却加上了一个“正在燃烧着的”形容词,所以成了烈怒;第三种怒既然是一种嫉妒的“忌邪的”怒,就成了妒火中烧,无法止熄,所以必烧灭全地。
三1~8
这段经文可分作三部分来撮述:第1~5节缕述耶路撒冷是个腐败,不洁和欺压贫困的城,祸患将要降临其中。因为它不顺从 神藉先知所传讲的话,也不领受教训;不倚靠上主,也不亲近真神,相反的,他们的首领和审判官,都伤天害理的榨取和欺侮百姓;他们的先知和祭司,也为贪不义之财而虚言平安,曲解律法,因此而有渎圣职。这一切,上主都知道,因为上主在它中间,且是公义的。上主不但绝不作不义的事,而且关心一切,并已将他的公义不断的向他们显示出来。只可惜在耶路撒冷的不义之人,恬不知耻的,没能体会 神公义的报应和惩罚。
第6~7节是上主直接的讲话。上主既已将历代兴起的世界列强铲除,使他们的城楼荒废,街道荒凉,城邑毁灭,渺无人烟,照理耶路撒冷的人必可由此得着教训,而敬畏上主了。若他们真的就此领受教训,那么,他们的住处也不会照上主所拟定的计划毁灭了。可是,他们却变本加厉,反而坏事做得更多,以致自讨刑罚。
第8节是在严厉的谴责中带有恩慈的劝勉。上主庄重的宣告要耶路撒冷等候,等候上主所已决定要招聚万国万邦的日子的到来。那时,上主要以人无法理解的态度,将他焚烧般的怒气和忌邪的嫉火怒气,吞灭全地。可是,上主在宣告这节说话的时候,中文把原文一个很重要的引接词“所以”漏译了。这“所以”是承接6、7两节的话,并引出第8节“要等候上主”的话。这意思就是说,上主已将世上列强兴衰隆替的事给犹大作鉴戒,而要他们得着教训,敬畏 神藉免灾难,他们却自讨祸殃,所以吩咐他们要等候上主,观看他已定意施行的作为,藉此可以得着盼望(参看罗十五4)。
二 犹大的余民得福 三9~20
三9
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 不懂原文的人,会觉得这节经文和前节有骤收骤起的感觉。但希伯来文圣经这节的开头,还有一个字──因为──和“那时”连用。意思是说,因为在忠信的人所盼望的上主施报的日子到来的同时,上主要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我必使……用的原文,是我要改变。清洁的言语的原文是洁净的嘴唇。嘴唇是用来说话的,翻成言语是妥切的。洁净的言语,是指那不与偶像邪淫有关连的话。
好求告耶和华的名 求告上主的名,是敬拜他的表示(参看诗廿二27,八十六9)。
同心合意的事奉我 “同心合意”的原文是“一肩”;“事奉我”的原文是“伺候他”。这是用当地耕作的背景来表达协力工作的。犹大人耕地通常用两头牛或两匹驴,同负一轭的耕作。两头畜牲必须一起进退,否则就非常吃力,并且无法完成任务。
三10
祈祷我的 亦可译为“崇拜我的人”。
就是我所分散的民 原文无“就是”两字。“民”原文是“女子”。这可能是指被掳去的犹大人民;亦可泛指一切被分散各处的以色列人,连主前七二二年北国被亚述掳掠的人在内。若是后者亦在上主的心意中,则这节经文不会有时间上的难处。否则,南国犹大在西番雅工作的年代,还未尝被掳的滋味。
必从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 古实河是蓝白尼罗河。这地离犹大很远,故此“古实河外”是泛指“远方的人”,不一定是实指某一确定的地区。当然,古实河外亦曾有好些犹太人在那里居住(见本书二12注释),故亦可能实指该地区。“献”的原文是“带来”(bring; carry)。
这节经文,因为是诗句,就使其动词“带来”成了问题:因为按原文可作以下两种不同的翻译:
1 从古实河外,
带来崇拜我的人,
我分散的民,
作我的供物。
2 从古实河外,
崇拜我的人,
我分散的民,
给我带来供物。
头一种翻译,是表明那些原先控制被掳的以色列人之外邦人,现在归信了上主,为证明他们的归正,便把被掳的以色列人带回来,当作礼物献给 神。第二种翻译,仅单纯的提到被掳的人要归回,他们自己要带供物来献给上主。既然第9节已说到,那时上主要改变万民,使他们嘴唇洁净,都求告上主的名,与犹大人同负一轭地伺候 神(见本书后面译文),那么,第一种翻译会比较近乎原意(参看诗六十八29;赛十八7)。
三11
当那日 就是万国列邦因上主的审判而得洁净的时候。
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觉羞愧 原文在“一切”之后还有“所作”一词。在“所作”后面的人身代名词──你──是阴性,乃指耶路撒冷城。因希伯来文的国和城都用阴性。既然引致耶路撒冷蒙羞的作恶者(见下句),在那日得了当受的惩罚,它就不必自惭了(参看赛四十五17,五十四4)。
因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 这些矜夸高傲之辈,当然是指本章第3、4节中所提的首领、审判官、先知和祭司。
你也不再于我的圣山狂傲 这句话似乎不单指犹大在得洁净后,要组成一个剩余之民的团体,谦卑为人,顺服上主的旨意。更是暗示新约时代的来临, 神的殿为万国祷告的殿,凡爱慕上主的人都给带到圣山来,犹太人再不能以他的肉身为亚伯拉罕的后裔而可自夸了(参看赛五十七6~8)。
三12
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 “你中间”见本书三3的注释。“留下”和“余民”同一字根,详见本书一4“所剩下的”之注释。
困苦贫寒的民 “困苦”的原文是“被欺压的”,“贫寒”是指那些卑微的贫苦者。这意思就是说:在上主惩罚过后,那些现今被欺压的贫苦无告的人,反要组成一个“余民团体”。
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 这个“余民团体”自知无可依赖,惟有投靠上主的名下。
三13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 这里不用“犹大”而用“以色列”,显然是有较宽广的含意:不是单指犹大和耶路撒冷,也是指整体的以色列族。从新约的观点来看,就会是指基督的教会了──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是后裔(罗九6~8)。
必不作罪孽 原文语句和本章第5节的“断不作非义的事”,完全相同。这意思就是经历了上主洁净的人,会效法上主的作为,断不作非义的事。
不说谎言 这是在弥赛亚国度来临的时候之景况:耶路撒冷必称为诚实的城;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参看亚八3、16)。
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 这在当时的现实中,可能会指在政治的诡诈,如同在何十二1所提的“与亚述立约,把油送到埃及”;更是指那“余民团体”中,没有搬弄是非的话语和行为。
吃喝躺卧,无人惊吓 这是用一幅牛羊在田野间安然吃喝躺卧的图画,来表达国家的太平安乐的景况。这就是那“余民团体”所要享受的情景。
三9~13
等到上主兴起掳掠,以见证他自己的时候, 神要改变万民,使他们的嘴唇洁净,不再去阿谀偶像,乃呼求上主的名,使他们与以色列人联同一轭的服在 神之下来伺候他。在那时候,从远方来的人,甚至从古实河外来的人,为证明他们已归正崇拜上主了,便将被掳到各地的以色列人带回来,当作礼物献给上主。当万国列邦因上主的审判而得洁净的日子,耶路撒冷原先骄傲自大作恶虚谎的领导人,也给上主除掉了,因此它也不必再自惭形秽了,但犹大人也不能再以肉身为选民而可以自夸狂傲了。因为上主在他们中间,留下了一个“余民团体”,就是由那些原先被欺压的贫苦无告的人所组成的。这些人反要完全依赖上主,投靠在他的名下。这样,那真正的选民,就是以色列的余民,在经历上主的审判洁净之后,会效法上主的作为,绝不说谎,也无诡诈,却要安然的吃喝躺卧,不受任何的惊吓。(可是,这一幅太平的景象,似乎要在弥赛亚的国度降临的时候,才得实施。)
欢呼颂
三14
锡安的民哪 锡安是耶路撒冷的别名;名字源自耶路撒冷西南的一座小山,又称为大卫的山。大卫在攻下耶布斯人的锡安保障之后,被人将其改名为大卫的城,因大卫在此建立联合十二支派的王国的京都。因此,在圣经的传统上,向耶路撒冷的人称呼为锡安的民(民;原文是女子。下同)时,多数是从积极和善意方面去向以色列人说话的,因为大卫是合乎 神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徒十三22)。
应当歌唱 原文是命令式,本意是“欢欣高呼吧!”
以色列阿 自主前九二二年所罗门王死后,联合的王国以色列分成南北两国开始,因为北国有十支派而沿用以色列的名称,南国以犹大为首,便雅悯为唯一归入的支派,故称犹大国。但是,在称呼北国的时候,南国的人多以“以法莲”呼之。南国人,特别是在北国被掳而南国孤存的时候,用“以色列民”来称呼自己时,多数亦是从积极和善意方面来讲的。但在七十士译本,这里仍用“耶路撒冷的女子啊”,大概是为避用北国名称的缘故。
应当欢呼 原文也是命令式,而这“欢呼”和前句不同之处,是前句有欢乐歌唱的意味,本句乃是在得胜时的狂欢大叫的呼喊。
耶路撒冷的民哪 第三重的呼唤,用“耶路撒冷”这名字,表明上主已赦免了前面经文中一再谴责它的那些罪恶和过犯,因为从下句可知,这里的称呼也是积极而具善意的。
应当满心欢喜快乐 原文亦是命令式,意思是“全心欢喜快乐吧!”
三15
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刑罚 “耶和华”见本书一1的注释。“已经除去”,这动词的原意是“挪移掉”或“取消了”;其真实行动虽在未来,而动词却用完成时态,表明在先知心目中,这事已经成就了。“刑罚”的原文,亦可译成“审判”。“你”的原文为阴性,指耶路撒冷或犹大国均可。
赶出你的仇敌 包括属世属灵的,外在和里面的一切仇敌在内。
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 这句话要表达的,乃是上主确为以色列的护佑者,因为上主和以色列民有契约的关系(参看结卅七26~28)。
你必不再惧怕灾祸 “惧怕”在原文亦可读成“看见”,意即“经验”或“经历”的意思。
三16
当那日 见本书三11注释。
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 谁对耶路撒冷说?原文没法判明。看下面文气,大概是上主要藉着先知对耶路撒冷宣告。
不要惧怕 惧怕是人犯罪后的一项特征(参看创三10);罪恶既蒙赦免,生活在上主爱中的人,没有可惧怕的(参看约壹四18)。
不要手软 惧怕的人,双手下垂无力。既然 神自己要干预和施行作为,他的同在和扶持,应使人坦然无惧的,手脚健壮有力。
三17
耶和华你的 神 这是上主和以色列人有立约记号的话(参看耶廿四7)。
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这全句在原文只两个字:战士、拯救者。这两个字,可参看赛四十二13和六十一1,藉以较能明白这里的意义。
他在你中间 表明神的亲切同在。
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 以色列是上主的产业,是他立约的民,所以会因他们而欢欣喜乐,并且爱他们。这种欢欣喜乐和爱的原因及其必然的结果,照许多犹太注释家在此的解释,乃是对他子民的罪过,“默然”的──静静地遮盖了。我们身在新约时代的信徒,当然看得更清楚,是 神在他的爱子基督里,因他为我们在受难中默不出声的缘故,赦免了我们诸般的罪过。
三14~17
这几节经文,紧接在余民团体于经历上主的洁净之后,会效法上主的作为,所以用欢欣喜乐的语调,呼唤说:锡安的民啊,欢欣高歌吧!以色列啊,狂欢大叫吧!耶路撒冷的民哪,满心欢喜快乐吧!因为上主已经除掉你的刑罚,消灭了你的仇敌,他是你立约的主,在你中间护佑你,你不会经历灾难了。所以,不要惧怕,不要手软,因为与你立约的神,他不但是施行拯救的战士,并已静静地遮盖了你一切的罪过,且以你为他的喜乐泉源!
被掳的归回
三18
正如前面绪论中,在有关“文献的完整性问题”里已经说了的。这节经文的句子不完整,所以和合本在此所译的,无法使人明白。现代中文译本的翻法,也是一种猜度的翻译。照现有的希伯来文圣经直译,有以下几个可能的翻法:
1 那些属于你,从所定的地方受苦的人,我要聚集;
揭去那重压它的耻辱。
2 我要在所定的节期,聚集属于你的受苦的人,
就是那些担负耻辱的。
3 我要聚集那些为所定的节期悲伤,他们是从你而来(参看诗四十二4的译法);
他们为这耻辱感到重压。
照七十士译本直译成中文,乃是这样:
我要聚集你受苦的人。
祸哉,那以耻辱害它的人。
无论是哪一种译法,以下基本的字词若逐一加以解释,就能明白全节的意义:
你 是指耶路撒冷或犹大。
我 是指上主。
所定的地方或所定的节期 是指被掳到的地点,或被掳的期间。
受苦的人或悲伤 是指被掳的人或被掳中的苦难。
耻辱 是指被掳到外邦的国耻。
重压或担负或感到重压 是指那些被掳的人,在心头上的感受。
聚集 是招聚回来的意思。
从上述的字词释义看来,全节的大意乃是:那些原属耶路撒冷而在上主所定的时间被掳到外邦的人,他们在为国耻感到羞辱受苦之后,上主要把他们招聚回来。
若照七十士译本来看,则更进一步,上主要以灾祸来报复那些掳掠犹大人的人。
三19
那时,我必罚办一切苦待你的人 这句话是指明在惩罚洁净的时候,那些掳掠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要受到报应。
又拯救你瘸腿的 这是上主以牧者的身份般的说话(参看结卅四16;弥四6),要特别眷顾那有伤员残疾的人。
聚集你被赶出的 重复前节中把被掳之人招聚回来的话。
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 再次提到那些被掳到各处而受羞辱的人。
我必使他们得称赞、有名声 这是重回到上主怀抱,遵守他的律例典章,谨守他的诫命,以致得蒙上主赐福的必然结果(参看申廿六16~19)。
三20
那时,我必领你们进来 当 神惩罚洁净的日子到来时,他要带领被掳到各地的子民,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土来。
聚集你们 把被掳的人招聚回来。
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 这里漏译了“在你们眼前”一词。这词语很重要,因为是要当时的听众晓得,他们自己可以经验到,并可作见证的。原文应作:“当我在你们眼前,把你们被掳的人带领回来的时候。”
就必使你们……有名声,得称赞 原文直译是:因为我要赐给你们美名和称赞。这是上主恩典的赐予,不是他们配得的。
在地上的万民中 可能的含义正如经文所说,世上的所有人民,都因 神的子民从被掳之地归回而赞许他们,使他们的名声远播。但这句话也可能单指,在地上以色列人被掳到之地的人民当中。
这是耶和华说的 末了才用这句话,好像一个权印盖上了一般,表示这预言是必然的,无可更改的;是上主自己神圣的话,一定要成就的。
三18~20
末了这小段,是宣告 神余民的最终福分,是向这卷书开头讲说的听众,就是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说的:当那些原属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在经历过所预定要他们因自己的罪过而受苦难的时间之后,他们既自知羞耻,心灵伤感有如担负重担的时候,上主要聚集他们,使他们归回本土,并且要刑罚那些苦待被掳之人的国民。不但如此,甚至那些瘸腿难行,别人以为他们无法重归家园的人,也要得着拯救;那些被驱赶分散到各处的人,就在他们受人凌辱的地土上, 神要因他们坚持忠心于信仰真神的缘故,赐他们在外邦人中得到称赞和美名。最后, 神要领他们回进本乡,就在当日听众的眼前,他们自己都要经验到这被掳回国的事实,以致在全地万民中,他们得因 神的恩典,得到上主所赐的美名和称赞。这一切必要如此成就,因为这是上主自己所说的。── 李景雅和丘恩处《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