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剥削得来的财富
经文:阿摩司书三:9—四:13
先知阿摩司是南国伯利恒城附近一个名叫提哥亚村庄的牧羊人。 神呼召他到北国以色列去向以色列人民传达信息,尤其是针对北国以色列的王公、贵族们说出 神愤怒的话语,这对先知阿摩司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吃力的工作,因为 神的信息本身已经“不好听”,若是再由外地人来传,更难令人接受。可是,我们知道,没有人能够抗拒 神的呼声。尤其是当 神拣选一个人去传祂的信息时,即使这些信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也要去传。因为 神的话是拯救的话,抗拒 神的话,等于是抗拒 神的救恩一样。 神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约拿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认识。
从第二章六节开始,先知阿摩司将 神要他传达的信息,开始针对以色列人民说出来。他提到以色列人民严重的错误,在于拒绝 神的话,并且连那些喜欢 神的话的人都给予阻挡掉(二:12),可以想象得到 神是多么地生气。先知阿摩司并不考虑以色列人民是否喜欢听,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忠实于 神的话语,将 神要他说的话,句句实在地传达出来。先知阿摩司所看到的以色列社会,富人是越来越兴旺,但相对的,贫穷人越接近赤贫。换句话说,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现象是贫富差距相当的大,而富有的人又掌控了司法。因此,连赤贫者受到剥削时,想要申诉的地方也没有,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为甚么会这样?这也是先知阿摩司传达 神控诉的信息内容,原因乃是以色列人民已经忘了 神的话,他们甚至在敬拜 神的地方也引进了迦南人淫乱敬拜神明的方式—与娼妓苟合(二:7),将摩西法律的规定都给忘得一乾二净(二:8)。先知阿摩司虽然是个农夫,没有受过甚么严格训练的普通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个受到 神呼召的人,即使是没有受过甚么高深、严谨的教育,或是出自甚么贵族背景,也会因为 神的灵感动,清楚知道他要传达 神信息之对象的问题所在。因为 神的话不需要人的装饰,也不需要人的社会价值观念来称托。来自 神的,都是最好的、最实在的,这也是我们从先知阿摩司的信息中可以看得出来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所读这段经文的内容:
第三章九至十五节:你去向那些住在埃及和亚实突王宫里的人宣布:“你们要集合在撒玛利亚周围的山上,看看城里所发生那混乱和欺压的事。”
上主这样说:“那些人在他们的宫里堆满了抢劫和剥削来的财富;他们不懂得甚么是公平交易。因此,敌人将包围他们的城市,破坏他们的防线,洗劫他们的宫殿。”
上主这样说:“就像牧羊人只能从狮子的嘴里抢回两条羊腿或一截耳尖,在撒马利亚过奢侈生活的以色列人也只有少数能从灾难中逃脱。”至高的上主—万军的统帅 神说:“听啊,要警告雅各的后代:当我处罚以色列所犯的罪时,我要拆毁伯特利的祭坛;每一座祭坛的四角要被打破,倒在地上。我要拆毁他们避暑的别墅和避寒的暖阁;象牙装饰的房屋和豪华的楼房都要倒塌,成为废墟。”上主这样宣布了。
先知阿摩司在传达 神的信息中,很特色的地方就是他不是一味地讲,或是谴责而已,有时也会用很“戏剧性”的方式传达信息的意义,让听的人会有深刻的感受。看,现在他说 神要他去召集以色列邻近国家的代表来看 神怎样处罚祂的子民,这样的方式也是在告诉以色列人民, 神要用很“羞辱”的方式,使这些骄傲的子民知道他们所夸耀的成就,将从此成为羞耻的记号。
第九节这里说“亚实突”,这是非利士人的首府,跟埃及都是以色列人的仇敌。好啦,现在先知阿摩司说 神要他去呼吁非利士人和埃及人来看,看以色列人民做了些甚么恶劣的事,以及怎样遭到 神的惩罚。我们知道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是受尽埃及人的苦待,而在进入迦南地后,非利士人则是以色列人民最头痛的对象,彼此之间时常有打仗,他们甚至曾从以色列人的手中夺走了约柜(撒母耳记上四:1—11)。现在 神要这两个曾让以色列人民头痛的人民来看看他们遭遇灾难的糗事。
第十节是我们现在所读这段经文中最重要的一节。这一节也是以色列人民受到 神惩罚的主要因素,因为“他们的宫里堆满了抢劫和剥削来的财富”。这表示他们之所以富裕,并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这就像一个强盗家里堆满了所抢劫得来的财宝一样,也像海盗从别的船只掠夺而来的财富一般。这里说“公平交易”的意思,是指用“诚实”约定所该得到的数量。而在以色列的有钱势者,却做出违反“公平交易”的事。这一点在第二章六节已经提起过,他们是:“贪图钱财,贩卖老实人,把无法还债的穷人以一双凉鞋的价钱卖给人作奴隶。”这里指出以色列人民“不懂得甚么是公平交易”,也是在指责他们和不认识 神的人民、族群没有两样,这样的 神子民,不但没有为 神带来荣耀,反而是把 神给羞辱了。这样,与别的族群没有两样的以色列人民,为甚么 神要特别眷顾他们呢? 神为甚么要保护他们呢?当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时候,手无寸铁,也无组织的力量可以抵抗敌人的侵犯,但是 神却伸手保护他们免受灾害。如今,他们自己有了强且有力的军事力量,却做起伤害贫穷人的勾当来,这样 神怎能再保护他们呢?不会,绝对不会,不但不会, 神还要借着敌人的手来攻打他们,过来“洗劫他们的宫殿”(十一节)。
第十二节,先知阿摩司是个牧羊人,因此,他传出的信息中,也常常运用牧羊人的经验传出 神信息的意义。这一节就是典型的例子,述说以色列人将如同狮子吞食了羔羊,牧羊人能抢救回来的,也只不过是“两条羊腿或一截耳尖”而已。
从第十三至十五节,有一个字眼一再出现五次,就是“家”;第十三节的“雅各的后代”,也就是指“雅各的家”或是“雅各的家族”。第十五节的“避暑的别墅”、“避寒的暖阁”、“象牙装饰的房屋”、“豪华的楼房”,这些都是人人看为大族、强盛、富贵的记号。但也因为这些富贵的记号, 神将根据这些记号一一审判他们所犯的罪恶。
第十四节提到“祭坛的四角”,这是圣殿中特别有的设施。让那些被判死刑的犯人,或是足以被判死罪的人,因为进入到祭坛边,摸着祭坛的角可以免受死刑之罪,这是用来象征 神拯救的恩典记号(参考列王记上一:50、二:28)。但是,当 神发出烈怒的时候,这些象征着赦罪的祭坛角,将不会发出功能,因为是 神亲自拆毁它的。
这里所谓“伯特利的祭坛”,是指北国以色列在伯特利的圣殿。这是以色列创国时,耶罗波安王为了让人民能安心地在北国敬拜 神,不会一心一意地想回去耶路撒冷,特别在伯特利建造宏伟的圣殿,有意与耶路撒冷圣殿相抗衡。因此,所有的建筑样式都采与耶路撒冷圣殿一样。
另一方面,我们也从第十五节看到,当灾难来临时,不仅圣殿将被毁坏,连过去自己用不正当手段从贫穷人手中掠夺得来的财富,也将成为废墟、乌有。即使是美丽、豪华的别墅,或是用象牙装饰的房屋都将无法幸免,化为灰烬。
第四章一至三节:撒马利亚的妇女啊,要听我的话!你们胖得像巴珊的母牛。你们欺负弱者,压迫穷人,支使丈夫倒酒给你们喝!至高的上主指着自己的圣名发誓说:“那日子一定要来,有人会用钩子把你们钩出去,正像鱼被钩住了。你们会一个个被拖到最靠近的一个城墙缺口,被扔出城外。”上主这样宣布了。
这是一段很值得注意的经文;这里提到“巴珊的母牛”,“巴珊”,是位于加利利海的东边,有广大的草原。因为土地肥沃,草原丰富,因此,“巴珊”这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肥沃,连此地的牛、羊都成长得很肥壮。摩西的诗歌中这样描述说:“他们的牛羊有挤不尽的奶汁;他们有最好的绵羊、山羊、牛群;他们有上等的麦子和葡萄酒。”(申命记卅二:14)当时的人们最喜欢用“巴珊的母牛”这词句来形容一个妇人的高贵、美丽、富有。现在先知阿摩司将之引用来形容这样的妇人,是指她们乃是犯罪的背后黑手。因为她们的财富乃是从欺压贫穷人得来的,她们贪得无厌,甚至连丈夫都给逼得要给她们过奢侈的生活。
注意第二节的“日子一定要来”,这也是先知阿摩司文献最突出的用语,他是将原先以色列人民所期盼的荣耀日子— 神来临的日子—重新解释为严厉审判的时刻。最特别的地方在第五章十八节,先知阿摩司甚至说不要期盼“那日子”来临,因为那“日子”不是好日子,而是 神惩罚的日子,是个天黑、地暗,灾难连连的日子。
第三节提到“城墙缺口”,意思是指撒马利亚首府将被包围、攻破,人民将会像囚犯般一排排地被带出城墙。和合本圣经和台语汉字圣经说她们将被带到“哈门”,这个字的语意不详。有的学者说是一个被带往亚述去的中途站,也有的说此字指的是“粪便”等秽物。不论如何,这是指现在高贵、美丽、富有的以色列妇女,在那灾难来临的日子,将如同被俘虏的囚犯一般地被羞辱。
第四至五节:至高的上主这样说:“以色列哪,你们到伯特利的的圣址去犯罪吧!你们到吉甲去尽量地犯罪吧!你们天天献牲祭,每隔三天奉献所得十分之一吧!你们尽管去献供饼作为感恩祭吧!你们尽管去夸耀慷慨的奉献吧!反正这些事是你们自己所爱做的!
这是一段反讽的说词,先知阿摩司用这样的语句在描述以色列人民犯罪的情形。看起来好像很敬虔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虽然有天天献牲祭、隔三天就奉献十分之一。但是,即使是再多的献祭,若是没有敬虔的内心,诚实的心意,所有的奉献都将代表着信仰上的堕落,甚至成为一种欺骗的信仰。
“伯特利”,这是北国以色列宗教中心,在这里有宏伟的圣殿可以媲美耶路撒冷的圣殿。
“吉甲”,是以色列人民纪念 神奇妙恩典的一个宗教圣地。早期约书亚带他们进入迦南地越过约旦河时, 神施行神迹,使约旦河干凅,就像出埃及时代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过红海时一样。为了这个神迹,约书亚在吉甲扎营的时候,就从约旦河谷检了十二块石头堆垒成为一座祭坛,要以色列人民代代子孙知道 神怎样施行奇妙的全能之手,带他们走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约书亚记四:19—24)。
这里有个问题要处理,就是在第五节头一句写着:
“任你们献有酵的感谢祭”—和合本圣经或台语汉字圣经的译文。
“你们尽管去献供饼作为感恩祭吧”—现代中文译本。
照规定献感恩祭是不能有酵在祭物的里面,但是也允许用少许“有酵的饼”(利未记七:13)。因此,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以色列人民献上的饼是否有酵,重要的是他们献祭的态度已经缺乏真实、敬虔的内心,这才是问题。
无论是伯特利或是吉甲,这两个地方在先知阿摩司的时代,都是北国的宗教圣地。但是,就算以色列人民在这宗教圣地奉献的再多,若只是用奉献来夸耀自己的敬虔,或是用掠夺得来的钱作奉献祭,只是更加羞辱 神的荣耀而已,对信仰并没有任何帮助或意义可言。
第六至八节:“是的,是我把饥荒降到你们的城里,使你们绝粮的。可是你们还不归向我。在你们的农作物最需要雨水的时候,我不降雨。我在这城下雨,在那城不下雨;我使这家田地有雨,使那家田地枯干。有两三座城的居民口渴得软弱无力,到附近城市讨水喝,但也无法解渴。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
从第六节到第十一节,我们看到先知阿摩司用特殊的语句说出 神对以色列人民,并不是在他们犯罪后就马上说要惩罚,或发出怒气,最早我们看到的句子是“以色列人再三犯罪”,而在第六至十一节中,一再重复的句子是“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换句话说, 神确实是在期盼以色列人民知道悔改,知道自己已经背逆了 神的旨意和教训。但是,以色列人民显然忘了 神的话语,也不记得与 神之间所立的约了。
我们知道整个宇宙万物都是来自 神的创造,因此,圣经时常提醒我们, 神会从祂所造之物中提出警语,让祂的子民能看见环境的变化,或是因为受造物的改变,看出 神的旨意,知道悔改来归向 神。
先知阿摩司现在提出他的生活经验,就是 神在每天的生活中,也在历史中提出许多的警告,要让人从这些生活的经验中得到启示,明白 神的旨意,能回归到 神的面前,悔改归正。我们看先知阿摩司提出的第一个经验是:饥荒、干旱。这是威胁到生命生存的灾难,但是人心已恶劣到极点,甚至是麻木到非常严重了。因此,即使是在严重饥荒、干旱的情况下,人心还是僵硬、不悔改。先知以利亚的时代,也是以色列王亚哈执政的时期,先知以利亚就传出这样信息说:“除非我祈求,天不下雨,也不降露。”(列王记上十七:1)结果遍地大饥荒,干旱到食物严重缺乏(列王记上十七:12)。干旱、饥荒的时间长达三年久,但是并没有改变亚哈王的心,他还是继续带以色列人民背弃 神,甚至自己在王宫中“供养四百五十个巴力的先知和四百个亚舍拉女神的先知”(列王记上十八:19)。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人心若远离了 神,就看不清楚周遭的环境变迁所要警告的信息。
第九至十一节:“我送一阵热风,烧焦了你们的五谷;我差派蝗虫,吃尽了你们的蔬菜、葡萄、橄榄,和无花果。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
“我降瘟疫在你们当中,像从前降给埃及人一样。我在战场上杀死你们的青年,抢走了你们的马匹。我使你们满鼻子嗅到营中死尸的臭味。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
上主这样说:“我要消灭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正像我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你们这些劫后余生的人正像从火堆中检出来的一根柴。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
除了干旱、饥荒之外,现在又提出瘟疫、战争,这些都是先知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数据。这些灾难都是对人生命摧残最大的力量,不是人的能力阻挡得了,或是人的力量可以保护得到。即使在今天科技那样发达的时代,对于传染病、瘟疫,也还是束手无策。看,两年前(一九九七年)发生在咱台湾的“口蹄疫”,几乎使所有的猪只死亡殆尽。几年前发生在欧洲的“狂牛症”,也差点毁了英国和邻近欧洲国家的养牛业。一九九六年发生在香港的“禽流感”,烧毁了所有的鸡只。这些都在说明一件事实:人即使用尽所有的力量,如果不是 神怜悯,生命生存的力量是相当薄弱的。
战争对人的生命摧残更厉害,自古以来,丧生在战场的生命几乎无法可计。虽然今天的人还是尽量在设法避免战争,但是,战争的声音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世界各地还是听到战争的声音。而持续发展战争武器的情形,并没有因为抑制战争发生而减少。包括我们国家也是这样,每年投入在采购军事武器的经费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过。如果我们无法从战争对生命的摧残来反省人所犯的罪过,却在期盼 神的拯救恩典是很荒谬的想法。
这段经文中,先知阿摩司提出两件历史事件作为教材;一是出埃及的经验,因为瘟疫一再出现,使埃及人的家禽、牲畜都相继死亡(出埃及记九:1—7)。先知阿摩司提出这个历史事件,是要告诉以色列人民,当年因为瘟疫,使埃及人受难、痛苦,但却保护了以色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今却是相反,要用当年在埃及人身上的事件,降临到以色列人民中。
二是在第十一节中所提起的事件—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毁灭的事件。这两个城因为背弃 神的教训,堕落到连 神的使者也要凌辱,结果 神从天上降下大火烧毁了这两个城市,只剩下逃离出来的罗得和他的两个女儿。而罗得和他女儿之所以会得到机会逃离所多玛城,乃是因为 神怜悯的缘故,就像“从火堆中检出来的一根柴”。我们知道 神要毁灭这两个城市之前,还特地派天使去劝告,但是没有人想听,也没有人理会(创世记第十九章)。
“可是你们仍然不归向我”,这句话可以说贯穿了整卷阿摩司书。先知阿摩司就是受差派来警告以色列人民的使者,他告诉以色列人民,要他们看见自己已经远远离开 神的教训了。然而,先知阿摩司虽然是一再地苦劝以色列人民悔改,却都没有得到响应,这才是 神最为生气的原因。
第十二至十三节:所以,以色列人哪,我要处罚你们。正因为我要对付你们,你们快准备好向我交账吧!”
神造山也造风,
把自己的旨意告诉人;
他转白昼为黑夜,
统御治理普天下。
他的名是耶和华—万军的统帅 神。
这里虽然没有提起 神要怎样处罚以色列人民,但是却提醒以色列人民要准备好向 神“交账”。“交账”的意思是指“面对 神”。人要用甚么来面对 神呢?和合本圣经译文用“你当预备迎见你的 神”,这句话原本用在敬拜时,祭司传讲给所有要参与敬拜的人的话。先知阿摩司将之用在这里,是告诉以色列人民要像在敬拜 神一样,人所面对的不是那虚无的假神,而是创造的真神,祂绝对不会敷延了事。这位创造的 神,一定会按照祂与祂的子民所立的约,和祂创造的旨意重建秩序。
第十三节是一首诗歌,我说过先知阿摩司虽然是个牧羊人,但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先知。我们从他观察整个以色列社会的景况,以及提出的警语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对社会时事“很敏感”的农夫。我们不清楚这首诗是不是他自己的作品,或是从何处取材的。不过可以从诗中看出先知阿摩司警告以色列人民,别以为 神不可能做哪些事,例如要惩罚以色列人民这件事。 神要这样做,并非不能。如果 神可以造山、造风,可以转变白昼成黑夜,又有甚么事可以难倒 神的呢?没有!很可能当时的以色列人民在国势坚强、社会富裕、政治势力日渐扩张的情况下,有一种想法:以为这样坚强的国家,这么强悍的军事武力,有谁奈何得了以色列国呢?谁能摧毁它呢?这就像今天的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像美国这样坚强的国家,谁能对付它?但是,先知阿摩司这样告诉我们: 神生气的时候,人无论拥有甚么都没有用。人将会亲眼目睹“天地变色”的惨剧,除非人回到 神的面前,悔改归向 神。
让我们一起来想想这段经文所带来的信息:
一、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不但不会带来 神的赐福,相反的,只会引起 神的愤怒。
我们看到先知阿摩司传出 神的信息指出,以色列人把掠夺别人的财富堆满积存在王宫中。这些财富不但没有为他们带来 神的赐福,相反的,这些财富却引起了 神的极大的不满,甚至是为以色列人民带来敌人洗劫的灾祸。
我们必须非常小心的一点,就是明白财富多,并不一定是福气,反而有时候财富多,带来更多的苦难或灾害。尤其是财富若是来自欺骗、榨压别人得到的,那就更危险,因为这是 神不会袖手旁观允许的。甚么时候我们欺骗别人, 神很清楚知道,我们可以隐瞒人,却无法隐瞒 神的眼睛。甚么时候我们榨压别人,使自己的财富增添, 神也是非常清楚,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使别人不知道或看不出来这些险恶的伎俩,但是,我们无法躲过 神的眼目。
别看那些耀眼的财富表面,这不是圣经的教训,要看的是在财富之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这才重要。看看最近发生在我们社会非常令人难过的事,就是台湾塑料公司将含有毒素的“汞污泥”运到柬埔寨这个贫困的国家去掩埋,结果造成该国人民的恐慌。事件过程中牵扯到非常恶劣的手段,包括没有将这些有污染的泥土告知该国的政府,也没有在污染事件被揭发后,随即表示歉意,还一再设法要隐瞒事实!不错,台塑公司是发了大财,但是,这样的大财并非取之有道。而且把外国贫困国家的人民生命看得很贱,以此种的态度在处理自己赚取的财富,这是非常违背圣经教训的作法,就像先知阿摩司在这里谴责以色列人民的作为一般。我们不能说台塑公司的作法与我们无关,不,它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政府、人民没有阻止它这种恶行,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出来,我们都有责任啊。如果因为台塑公司赚取很多财富,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共享这样的财富所带来的繁荣,我们就有连带责任于他们所犯的罪恶中,有一天 神生气,我们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反商,也不是反对赚取财富。但是要注意的是,必须用很诚实的态度赚取财富。而不是不顾别人的生命,掠夺他人钱财、富贵自己。
二、别让信仰成为一种表面化的行为,要让信仰成为我们生命中真实的力量。
先知阿摩司在指责以色列人民的行为中,特别提起以色列人民时常到宗教圣地—伯特利和吉甲去敬拜,且奉献许多的牲祭,看起来好像很敬虔,也很甘心奉献。但是,要注意的地方是,这些奉献的牲祭或是十分之一的所得,若是跟前面所提起的,是来自掠夺得来的,则这样的奉献简直就是在污秽 神的圣洁一样,因为那是不干净的祭物啊!
我还记得一九八九年前参与推动吕秀莲女士在推动的“净化选举运动”时,就有很多人主张鼓励信徒将买票的钱拿到教会来奉献。甚至发现有的教会在礼拜堂门口放置奉献箱,上面写着“买票、贿选的钱请奉献”。我就告诉一些同工和信徒说,这些钱根本就是肮脏的钱,肮脏的钱怎能拿来奉献呢?不诚实的钱怎可以奉献给 神呢?喔,拜托,不要这样亵渎 神啊!
真实的信仰不是在看奉献的举动或表面,而是需要从内心的更新开始,真实地依照 神的旨意行事才是。先知弥迦这样说:
“我该带甚么礼物来见上主呢?我该怎样来敬拜天上的 神呢?我带最好的小牛作烧化祭献给他吗?上主会喜欢我献上成千只的公羊,或上万道河流的橄榄油吗?他会喜欢我献上长子来替我赎罪吗?不!上主已经指示我们甚么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张正义,实行不变的爱,谦卑地跟我们的 神同行。”(弥迦书六:6—8)
看,“谦卑地跟 神同行”,就是依照祂的旨意、教训去行,这远比献祭的外貌行径更实在、更重要。
几年前我在台南就遇到一件至今无法忘怀的事件。有一位当时很富有的长老参加在他教会举行的圣灵降临节联合圣餐礼拜。在报告时,他告诉所有参加者说,圣餐的酒是他特地从巴黎带回来的,是最美好的葡萄酒。如果大家觉得不错,礼拜结束后,还有剩下的,请大家来喝。结果礼拜后,很多牧师、信徒都争着喝这位长老所提供的“世界最好的葡萄酒”。我很疑惑:到底是他提供的“最美好的葡萄酒”重要,还是主耶稣受难的意义重要?我不知道那些争着去喝那美味的葡萄酒的牧师是怎样看这件事,我只知道一件事:即使没有葡萄酒,只有白开水,用敬虔的心参加圣餐,比用美好、上等的葡萄酒还要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就算没有酒或水,有谦卑、敬虔的心,圣餐的恩典也会渗透我们的心灵,牢固在我们的生命中。
今天我们参与教会各样事工,就该培养这样的心境:真实、敬虔、谦卑的态度,因为这才是 神所喜悦的。──
卢俊义《阿摩司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