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四章
肆 尼布甲尼撒疯狂(四1-37)
(一)尼布甲尼撒的通告之引言(四1-3)
(二)尼布甲尼撒的梦之内容(四4-18)
(三)尼布甲尼撒的梦之解释(四19-27)
(四)尼布甲尼撒的梦之应验(四28-33)
(五)尼布甲尼撒的通告之结束(四34-37)
总结
(一)尼布甲尼撒的通告之引言(四1-3)
1尼布甲尼撒王、晓谕住在全地各方各国各族的人说、愿你们大享平安‧
2我乐意将至高的 神向我所行的神迹奇事、宣扬出来‧
3他的神迹何其大、他的奇事何其盛、他的国是永远的、他的权柄存到万代。
1.“晓谕”:原文没有这词,但从上下文可知本章是王向全国所发出的通谕。
“全地”:就是王当时所认识的地域,由东面的玛代至西面的地中海沿岸,以至埃及。亚述和巴比伦的皇帝都喜称自己为“全地”的君王,虽然他们并没有统治全世界。
“大享平安”:当时惯用的问安语(参大利乌的通谕,六25);使徒保罗书信中的问安也常用“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林后一3;弗一3f)。“平安”是旧约的一个重要的词汇。它的重点不是在没有病痛或灾难,而是“整全”,这“整全”源于我们与神、与人、与自己有和谐的关系;1它强调积极和正面的好处。
3.“他的国是永远的”:第一,回应他梦里那砸碎大像的大石,神要藉此石建立永远的国度(二44);第二,透过神国的永远长存显出人国的短暂。
这几节经文是尼布甲尼撒通谕的开场白。2亚兰文和希腊文的旧约圣经把本段归入第三章的末尾,成为该章的卅一至卅二节;事实上,本段乃属于第四章,是谕告的开场白,跟着的是谕告的两段内容(4-27节;28-33节),最后是谕告的结语(34-37节),又是梅花间竹的排列。3
这通谕是颁布给王所统治的百姓,其内容是关于 神的四方面的特性:
1. 神的神迹伟大;
2. 神的奇事极盛;
3. 神的国度永存;
4. 神的权柄长存;
第一和第二相应,第三和第四相关;尼布甲尼撒称颂 神,因祂是全能,且又行神迹奇事的神;祂的国度、权柄永无穷尽。
1 Gerhard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SCM, 1975), I. 130, 372;童女指出良人喜爱她的主因,因她是“得平安的人”(歌八10),是一个整全的女子。
2 这种谕告的开场白在圣经其他地方也有采用,参拉一2,五8。伊里芬田的蒲草(Elephantine Papyri)也有采用;Hammer, 49; 希腊的通告也用此格式(玛加比壹书十18,十四20,十五2)。
3 Baldwin, 107.
(二)尼布甲尼撒的梦之内容(四4-18)
4我尼布甲尼撒安居在宫中、平顺在殿内、
5我作了一梦、使我惧怕‧我在上的思念、并脑中的异象、使我惊惶‧
6所以我降旨召巴比伦的一切哲士到我面前、叫他们把梦的讲解告诉我‧
7于是那些术士、用法术的、迦勒底人、观兆的、都进来、我将那梦告诉了他们、他们却不能把梦的讲解告诉我‧
8末后那照我神的名、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来到我面前、他里头有圣神的灵、我将梦告诉他说、
9术士的领袖伯提沙撒阿、因我知道你里头有圣神的灵、甚么奥秘的事、都不能使你为难、现在要把我梦中所见的异象、和梦的讲解告诉我‧
10我在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我看见地当中有一棵树、极其高大、
11那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
12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卧在荫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
13我在上脑中的异象、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
14大声呼叫说、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抛散果子、使走兽离开树下、飞鸟躲开树枝、
15树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
16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使他经过七期‧〔期或作年本章同〕
17这是守望者的所发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
18这是我尼布甲尼撒王所作的梦、伯提沙撒阿、你要说明这梦的讲解、因为我国中的一切哲士、都不能将梦的讲解告诉我、惟独你能、因你里头有圣神的灵。
4.“安居在宫中”:“安居”原指稳定、平安、没有挂虑与担忧;“宫中”代表王位,尼布甲尼撒安稳地在巴比伦作王;且在没有任何威胁之情况下,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平顺”:原指树的生长,此处描写王凡事顺利,各方面都蓬勃发展,恰如一棵繁茂的树(诗一3,九十二13);这棵树转瞬间祇剩下光秃秃的枝桠(14-15节)。
尼布甲尼撒现在所经历到的,正是香港人朝思暮想的“繁荣安定”。
5.“思念”:多指不好或带有凶兆的思想,也可解作梦兆。4“惊惶”:比“惧怕”更甚,整个人都感到慌张和害怕。56.“召巴比伦的一切哲士”:这是二章二节的翻版。
7.“观兆”:顾名思义是凭观察天象预测将来,教人如何趋吉避凶;也有学者把此词解作法师或占卜家。6“观兆”原指“切开”,当时的占卜家把动物切开,凭其内脏的形状预告将来。
8.“那照我神的名”:但以理的巴比伦名字“伯提沙撒”含有巴比伦神的名字7(参一7的诠释)。
“他里头有圣神的灵”:“圣神”意即圣洁的神,或作“圣洁的 神”。8“圣洁”基本的意思是“分别出来”,特指分别出来归给 神(民十六38);而“ 神是圣洁”乃指 神与人截然不同,祂没有人的软弱与缺点(何十一9);9此处的“圣神”却指超越自然,10即是属灵界,与人类不同的神。腓尼基的碑文同样用“圣洁的神”来描述外邦的神明、以强调神明比人类更超越。11“灵”在旧约有多种的解释,包括“风”、“味”、“思想”、“气息”,12此处的“灵”乃指能力,13特别是超人的智慧(创四十一38;民廿四2;结十一5)。
但以理“里头有圣神的灵”,意即他是一个属灵的人,有属灵的能力和透视力,比常人更胜一筹。故此,他凌驾所有的哲士之上,难怪王三次强调但以理里头有圣神的灵(8、9、18节)。
9.“术士的领袖”:回应二章四十八节(由此可证明本书前后的一贯性),但以理负责管理巴比伦的聪明人。但以理既身为这一群人的领袖,为甚么最后才来到王面前呢(8节)?这问题有以下的答案:
第一,正如加尔文所说,尼布甲尼撒最后才召见但以理,因为他自知所做的梦是一个凶兆,且会像以前(第二章、三章)再次受挫于但以理所敬拜的 神;故此,他不想再找但以理解梦,直至最后其他的哲士都束手无策,才被逼召见但以理。14第二,但以理出外公干(这也是他没有在第三章出现的原因);当他返抵巴比伦,王已召见了其他哲士,但仍没有答案,故但以理匆匆赶入皇宫,成了最后一个为王解梦的哲士。
第三,尼布甲尼撒身为巴比伦王,自然先找自己本国的哲士,以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除非别无他法,才找但以理;15再者,巴比伦的哲士比不上但以理,显示巴比伦人的智慧次人一等,这当然不是王所想见到的。
第四,经过第二章那一次的事,但以理无疑成了其他哲士嫉妒的对象(参三12);如果王这次先找但以理解梦,可能会引起众怒,对王和但以理都很不利,故王最后才召见但以理。
上述四种说法都合理,我们无法肯定那一种是正确的。
“奥秘”:参二章十八节的诠释,原文是同一个字。
“为难”:原指“强逼”、“勉强”(斯一8),此处描述任何奥秘都难不倒但以理,他可轻而易举地解答;正如以西结先知所说:“但以理有智慧,甚么秘密都不能隐瞒他”(结廿八3)。
“把我梦中所见的异象告诉我”:这彷佛与下文不合,因第十节乃是王把所见的异象告诉但以理;其实,这节末二句可作“这是我所做的梦,请把梦的解释告诉我”。16
10.“有一棵树”:圣经常用树象征国家;以西结先知曾把埃及王比喻为一棵树(结31章)。尼布甲尼撒在一块雕刻在一幢楼宇的碑文上,也将巴比伦比喻为一棵日渐长高的大树。17他十分喜爱树木,曾远赴黎巴嫩观赏香柏树,且把木材运返巴比伦。
“地当中”:象征在当时被视为世界的中心的巴比伦国,是中东最强大的国家。
12.“可作众生的食物”:原文直译是:“在它里面有食物给所有生物”。这有两种解释:第一,众生物可以在它里面找到食物,或它能供应众生物的食粮;18第二,活在它里面的众生物都从它得到食物。19
“凡有血气”:尼布甲尼撒统管的人民。
13.“守望的圣者”:“守望”原是指儆醒,不会打盹睡觉(见诗一○一4),故用来描写聚精汇神的守望者;“圣者”如本章八节的“圣神”,并非人类,而是属灵界的(申卅三3;亚十四5)。“守望的圣者”在两约中间的次经或伪经里都出现过,20指“天使”或“ 神的使者”(七十士译本也把“守望的圣者”译作“天使”)。2114.“大声呼叫说”:守望的圣者对谁呼叫呢?可能是天上其他的使者,22也可能祇是一种描写方式,强调树必被砍下。23后者的解释比较合理,因这种描写方式暗示:树所象征的尼布甲尼撒王所受的审判不是出于人手。24
守望的圣者祇呼叫,却不必采取任何行动,而以西结书前十八章的天使,却祇有行动,连一句话也不必说;由此可见,不同的天使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神所交付的任务。
15.“树却要留在地内”:指树干被砍掉后所剩下的残余部份;这象征尼布甲尼撒虽将会因丧失理智,而失去王位;但他的性命却得以保留下来,且在迟些的时候重掌王权,就如残余的树干再一次发芽生长,变成大树。25
“用铁圈和铜圈箍住”:这可有多种的解释:(1)相传当时所有疯狂的人都被捆绑,免得他们到处走动,加害于人;故此,树被“箍住”,代表尼布甲尼撒因失去理智而被捆绑。26(2)树为铁圈和铜圈箍住,有保护作用,免它为野兽所践踏或吞食,预表王不会被灭,得以留存。27(3)指王因疯狂所受的痛苦,包括失去了自主的能力。28(4)预言王后来被人用金属制成的链子锁上。29第二和第三种的解释都有可能,尤其是第二种,与廿六节吻合。30
16.“使他的心改变”:“心”原意为“中央”,31是人一切思想和动作的指挥官,也包括人的意志、情感、性格与思想。32故此,人是由“身体”与“心”二部份组成,一个人没有了人心,则失去理智,如行尸走肉般,已不是真正的人;如果“人心”变成“兽心”,则他祇是具有人一样的身躯的野兽(箴廿三7)。33本节的“心”代表“思想的能力”或“理智”。(创八21;申八5;赛四十四19)
“七期”:“期”原指时间(二8),作者没有说明这段时间是多长。有学者根据下文第廿九节,认为“七期”是“七年”;34七十士译本此处也作“七年”。虽然如此,由于“七”本身是一个象征意义很重的数字,再加上不能肯定“期”是否真的等于“年”,我们最好不要妄下定论,祇可以说,“七期”是一段固定的时间。
17.“守望者发出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天使把 神的命令宣布出来,这命令是 神所定的旨意(24节“至高者的命”)。这里的“守望者”和“圣者”都是复数,这一群天使“集体”执行神的命令。
“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这是本书的主题; 神掌管一切,祂是所有国家与政府的最高统治者(虽然许多人不知道这事实)。只有祂才是真正的执政者,祂“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甚至可以把国权给予微不足道的人。35祂真是“至高者”,随自己旨意行事。
这一段记载尼布甲尼撒高枕无忧地享尽一切荣华富贵;忽然,他像第二章一样又做了一个梦,而且梦境十分可怕,他再次召集了巴比伦所有的解梦专家来解梦。这些专家再一次令他失望,他们竟然哑口无言,不能把梦讲解出来;虽然他们在第二章满有把握地对王说:“王将梦告诉仆人,仆人就可以讲解”(二7);这次王按他们以前所要求的,把梦告诉他们,他们一样感到束手无策,这正应验王的斥责,他们是说谎的。
就在这关键性的时刻,但以理又出现了。王立刻把梦中所见所闻告诉但以理。
原来,王梦见地中央有一棵大树,树长得很高,上达于天。这棵宏伟的树叶子青翠美丽,果实累累;野兽在树荫下歇息,飞鸟在枝头上筑巢,而它的果实成了所有生物的粮食。
蓦然,神的使者从天而降,下令把树砍倒,斩断树枝,摇落树叶,打下果子,赶走野兽和飞鸟;36并用铁链和铜炼围住树的残干,37保护它不受恶兽践踏摧残。
天使随即把这树当作人来描述(15上),说这人要跟野兽一起吃草,受露水浸湿;他的心要变成兽心,直至一段时间(“七期”)的过去。
在梦的结尾,天使指出这梦的主要目的是要叫人知道,在世界掌权的乃是至高者 神。
本段由十节下至十七节上可能是诗歌体裁;38故此,它含有不少希伯来诗歌的特色,39例如夸张的描写(11节),思想平衡(17节的“守望者”与“圣者”指同一群“天使”)等。但是,我们不应为了促使本段完全符合希伯来诗歌各项特色;而把其原文随意增删。40无可否认,纵然它的格式不是全部与希伯来诗歌的一样,起码它包含了希伯来诗歌的色彩。
尼布甲尼撒何时梦见这棵大树呢?七十士译本在第四节说:是他在位第十八年(这也是第三章他建金像的那一年,参三1的诠释)。有学者认为“十八”是“廿八”之误,41这是一种臆测;无可否认,本章所记之事必发生于尼布甲尼撒在位的后期,因为他已征服各国,建成了大巴比伦城(29节)。42
4 这亚兰文字与亚拉伯文的harhara(disturb)有关,故是指令人不开心的思想;Montgomery, 227.
5 Young, 99; “惧怕”和“惊惶”在原文都是Pael Imperfect,二者平行。
6 J.T. Milik, Ten Years of Discovery in the Wilderness of Judea(S.C.M., 1959), 36-37; 叙利亚文旧约圣经(Peshitta)也把这字译作“魔术师”(Magi)。
7 “伯提沙撒”的“伯”(Bel)是巴比伦一位神的名字;Montgomery, 225.
8 Montgomery(225)指出lohim是“ 神”而不是巴比伦的神;Young(99)也同意这看法;Leupold(176)却认为王既是一个多神主义者,这里祇不过是把 神当作多神中之一位;Baldwin, 111.
9 这是以赛亚常用的"以色列的圣者"之真义,祂的纯洁和以色列人的罪恶成了鲜明的对比(赛三十11)。
10 Young(99)称之为"divine"
11 西顿王以斯玛鲁沙二世(Eshmunazar Ⅱ)的碑文,第九行和第二十二行都用"the holy gods", G. Cooke, A Text Book of North Semitic Inscriptions(Oxford, 1903), 30-31.
12 R. Koch,"Spirit" Sacramentum Verbi 3:869-877; S. Moscati,"The Wind in Biblical and Phoenician Cosmogony" JBL 66: 305-310; G.S. Whitlock,"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n Hebrew Psychology"Interpretation 14: 3-13.
13 IBD, 1479.
14 Young, 100; Leupold(178)把“术士的领袖”译作“学者的领袖”,藉此避免人误会但以理像其他法师一样占卜相运。
15 Lacocque引用Saady Gaon的话:“虽然他知道但以理可以帮助他,但他仍想先求自己人援助,逼不得已才找但以理”;Lacocque,76. Wood(54)认为但以理迟出现,是神告诉他迟去,为显出其他人无用;这是没有根据。
16 这是 Montgomery 的建议,把 hzive("异象")改作 hzi("这是");Montgomery 226-228; Hartman, 169, n.(a)
17 Porteous, 68; 有关梦中常见"树"的心理学,参Baldwin 111; 她引用Joseph I. Henderson在C.G. Jung编辑Man and His Symbols(153)所说的话:“梦中所见的树象征人心理的成长”。Haevernick指出东方人喜欢用树来比喻国家或英雄的兴衰;Young, 101.
18 Leupold, 178; 这说法有下文“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支持。
19 Young, 102.
20 这包括了以诺书(Books of Enoch),禧年书(The Book of Jubilees),十二列祖遗训(The Testaments of The Twelve Patriarchs);参谢友王,两约中间史略464-465; Lacocque, 78.
21 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里的“守望的圣者”乃是道成肉身以前的主耶稣;这说法有两个须待证实的假设:第一,“守望的圣者”相等于"耶和华的使者;第二,“耶和华的使者”乃是主耶稣在旧约时代的彰显;认为这圣者是主耶稣的学者包括LEmpereur(1633), d~Envieu(Le Livre du Prophete Daniel 1888-1891), 388.
22 Montgomery, 233; Leupold, 183; Hartman, 172.
23 "impersonal use of the verbs"; Young, 104; Lacocque, 79.
24 Bevan, 91.
25 这是 Young(104)引用Keil的说法;比较赛六13.
26 Hengstenberg(1831); Kliefoth(1868); Knabenbauer(1891)都持这样的看法;Montgomery, 233.
27 Rabbi Rashi; Marti(1901); Torrey(1909); 支持这说法;Montgomery(233)也同意。
28 Young(104)根据Bevan, Keil而下的结论;Leupold(184)也采纳这结论;参Unger, 1627.
29 Hartman, 176.
30 Baldwin(112)采纳第二种的解释。
31 “心”的字根之意思是“中央”、“中心”(Centre),IBD, 625.
32 参F. Banmga/rtel, J. Behm, TDNT Ⅲ 605-613. 英文圣经把"心"多作Mind,这更能表达出原意。
33 “因为他的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这节经文是近代辅导学一个重要大前提:一个人怎样看自己,他就是怎样的一个人(参William James 的名言:Man is what he thinks he is)。有关希伯来的人观,比较详尽的著作有H.W. Wolff, Anthrop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Fortress, 1974).
34 Ginsberg(1)指出“期”iddan与希腊文Chronos相等,可指“期”或“年”。犹太拉比(如Rashi, Ibn Ezra)和约瑟夫(Antiquities X.10:6)也相信这里的“七期”是“七年”。Young(105)却反对这看法。
35 圣经常指出神升高那些卑微的人(撒上二8;诗一一三7;路一52)。
36 按常理来说,树叶先凋谢才会跌落,此处却是同时期发生,强调事情来得突然和迅速;Anderson, 42.
37 铜、铁两种金属也是第二章大像身体的金属。
38 参BHS的排列。
39 M.P. O~Connor, Hebrew Verse Structure(Winona Jake, 1980); James L. Kugel, The Idea of Biblical Poetry(Yale University, 1981),59-95.
40 Walvoord, 101;
41 苏佐扬 52.
42 Keil, 138.
(三)尼布甲尼撒的梦之解释(四19-27)
19于是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惊讶片时、心意惊惶。王说、伯提沙撒阿、不要因梦和梦的讲解惊惶。伯提沙撒回答说、我主阿、愿这梦归与恨恶你的人、讲解归与你的敌人。
20你所见的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
21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住在其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
22王阿、这渐长又坚固的树就是你、你的威势渐长及天、你的权柄管到地极‧
23王既看见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说、将这树砍伐毁坏、树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如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直到经过七期。
24王阿、讲解就是这样‧临到我主我王的事、是出于至高者的命‧
25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湿、且要经过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
26守望者既吩咐存留树、等你知道诸天掌权、以后你的国必定归你‧
27王阿、求你悦纳我的谏言、以施行公义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长。
19.“惊讶片时,心意惊惶”:“惊讶”原指“站着不动”,43手足无措,此处却有“尴尬”的含意;但以理知道这梦对于王来说是个凶兆,于他不利,故感到难以启齿。“惊惶”是烦躁不安,导致脸上露出忧戚的表情。
这两句话表明但以理和王的感情不错,故他为王将遭遇的刑罚和痛苦感到难过。
“不要因梦和梦的讲解惊惶”:王十分体谅但以理的苦衷,且安慰他,叫他大可放胆直言不讳,不必烦躁不安。这两句话也表现出王对但以理的呵护与欣赏(9节),以及王的礼貌。44王随着年纪渐长,性格也变得较温和;故此,他在本章并没有如第二章一般,下令灭尽不能解梦的哲士。
“愿这梦归与恨恶你的人,讲解归与你的敌人”:45这两句话有如希伯来诗歌的同义平衡,意思相等。但以理有礼貌地回答,盼望梦是向王的敌人而发的,暗示梦的内容并不吉利,也反映但以理对王的敬重,希望王可以逃过厄运(27节表明王尚有避过厄运的机会)。
22.“就是你”:这三个字叫人想起先知拿单对大卫的斥责:“你就是那人”(撒下十二7),也与二章卅八节的“你就是那金头”彼此回应。
但以理在宣告“那棵树就是你”之前,祇是重复梦的内容好的一面,例如王的伟大、权力、统治多民等。当他指出王就是那棵树之后,就由积极进入消极,复述梦不好的一面,就是有关审判的预言。他这方面的复述却十分精简,旋即转去解梦。
25.“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他失去理智,变成一个人身兽心的动物;但他却受到保护,可以与其他野兽同居而相安无事(他在这方面比那被鬼附着得不到平安的人优胜,可五1-20)。
26.“诸天掌权”:旧约圣经祇有此处用“天”代表 神,祂是坐在天上的至高者(24节)。46
“你的国必定归你”:正如树的残干被金属圈箍住,尼布甲尼撒的王位也受保障,他虽暂失王位,却终必得回。
27.“我的谏言”:大卫作王时,先知拿单曾经因大卫犯罪劝谏他;但以理也同样劝谏尼布甲尼撒(虽然王只要求他解梦)。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向掌权者进谏自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 神的仆人责无旁贷,必须忠于神的托付勇敢地说出应说的话。
“施行公义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施行公义”与“怜悯穷人”相应,“施行公义”是尽力行善,即一切正义的事,特别是赒济穷困者;正如主自己对年轻的财主要求:“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可十21);在约帕的多加也是“广行善事,多施赒济”(徒九36);哥尼流同样是“多多赒济百姓”(徒十2)。无可否认,行善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优良的美德。
为甚么施行公义,赒济穷人可以断绝罪过、47除掉罪孽?这岂不是改教时代天主教会所偏重的教义吗?第一,经文的本意是:“王啊,请听我的劝告;要秉公行义,摆脱犯罪的行为,要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故此,“断绝罪过,除掉罪孽”的重点乃是:悔改不再犯罪作恶。这是消极的方面,而积极方面就是要行善和帮助穷人。48第二,有一件事我们不能忽视,尼布甲尼撒不是一个信奉耶和华的人;故能行善除罪已算是义人(诗卅七21,一一二4)。基督徒当然不能靠善行而得救称义,但善行却是一个得救称义的基督徒应有的表现(雅二17-26)。第三,但以理并没有说:“行善可以得救”,祇是指出如果王愿意这样做,他的“平安可延长”。
“或者你的平安可延长”:旧约有关审判的预言多是带有条件的,49如果犯罪者能够痛改前非,预告的审判也随而改变;譬如约拿的预言:“四十日内尼尼微城必倾覆”(拿三10),其背后暗藏着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尼尼微城的人四十日内不悔改,城就必倾覆”。故此,当尼尼微城的人悔改,神也改变初衷不降下刑罚(参结十八27-28和希西家王的经历,王下二1-5)。50杨以德却认为这里的“平安可以延长”乃指王在未受刑罚(未发疯)之前,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富贵和安稳(即是比29节的“十二个月”之后更长的时间才会疯狂)。51另一种解释却认为这里的“平安可以延长”是指王失去理智以后,如果他悔改,不犯罪而行善,则可以复得聪明,祇是若不继续弃恶行善,则会再次失去理智,没有平安。52这种说法不如第一和第二种来得合理。
本段先记下解梦的前奏曲(19节),但以理因要宣布有关王的噩讯而感到焦急不安,王反过来安慰但以理,叫他只管直言。但以理只好先表达他的心愿,希望梦的内容应验在王的仇敌身上。
但以理跟着解梦,并且向王指出王就是那棵日益长高而又繁茂的树(20-22节),有无数的国民依靠他的供养与保护,但王却要受刑罚,将会神经失常,被逐离人群,与野兽同住;王且要像牛一样吃草,在野地栖身,被露水滴湿(23-25节)。但是,王受刑罚祇是一般时间,他会像树的余干重新发芽生长,再度作王(26节)。
最后,但以理劝谏王悔改,不再犯罪,广行善事,希望所预言的厄运延迟降临在他的身上(27节)。
王明显地没有接受劝谏;不久,他就经历那可怕的刑罚。
这一段刻划出但以理过人的胆色;虽然他为王担忧,却毫不畏惧地把不利于王的解释陈述出来;53且大胆劝谏王止恶行善。54
43 耶柔米译作"silent",形容但以理在默祷;Jerome, 50.
44 Jephet曾形容尼布甲尼撒这两句说话“有教养和有礼貌”(an expression of civility and courtesy I.A. Jephet, Commentary on Daniel(ed.)D.S. Margoliouth(Oxoniensia, 1889), 为 Montgomery(238)引用。
45 Leupold(190)依据Kliefoth的注释(T. Kliefoth, Das Buch Daniel,1868)把这两句话解作:“这梦是恨恶你的人所喜欢,讲解是你敌人所想望的”,藉此避免读者觉得但以理不够仁爱;这做法不需要,诗篇里岂不是充满了不相同的话吗(参诗九十九22-28)?
46 两约之间的作品则比较多用“天”代表 神(参玛加比壹书三18;玛加比贰书七11,八20),新约时代用“天国”来代表“ 神的国”。
47 “断绝”被思高翻作“赔补”,这是根据七十士译本而得的译法,“断绝”(p$ruq)原指“摆脱”、“分离”(参创廿七40;出卅二2)。一个信服 神的人,可以摆脱罪恶的捆绑,经历真自由(约八32)。
48 两约之间的次经建议用善行抵销罪恶(比较中国的“破财挡灾”),参“施舍可以救人脱免死亡,且能涤除一切罪恶。施行救济的人,生活必能满足”(多比传十二9,十四11)。由于次经被天主教列为正典,间接导致天主教强调“用善行补偿罪过”的教义;思高97-98; Jerome, 51; A. Lacocque, "The Stranger in the Old Testament" Migration Today 15:54f.
49 条件式的预言(Conditional Prediction), Unger, 1628; Ford, 119.
50 耶十八7-8把这理论阐释清楚。
51 Young, 108-109.
52 Hartman, 177.
53 胡里昂(55)认为巴比伦的哲士其实明白梦的意思,却不敢向王讲解,免致激起王怒,自己性命不保。
54 但以理对王不但有关怀,也能诚实地讲出王所不喜欢听的说话,这是每一个辅导员应有的态度,对受导者一方面有关心,也因为有爱心而敢直言。
(四)尼布甲尼撒的梦之应验(四28-33)
28这事都临到尼布甲尼撒王。
29过了十二个月、他游行在巴比伦王宫里、〔原文作上〕
30他说、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么。
31这话在王口中尚未说完、有声音从天降下、说、尼布甲尼撒王阿、有话对你说、你的国位离开你了‧
32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经过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
33当时这话就应验在尼布甲尼撒的身上、他被赶出离开世人、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头发长长、好像鹰毛、指甲长长、如同鸟爪。
29.“他游行在巴比伦王宫里”:在王宫的屋顶上散步(撒下十一2);55他向四周观望,所见的就是他建设的大巴比伦城。
30.“大巴比伦”:指巴比伦城;“巴比伦”的意思是“神明的城门”,56这城是宁录创建的(创十10),建筑日期不得而知。主前六二六年,尼布甲尼撒的父亲从亚述国夺得巴比伦城,再由尼布甲尼撒大兴土木,使它成为中东当时最宏伟壮观的城市;城内的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57巴比伦城墙高三五○呎,厚八十七呎,六排战车可以在其上并驾齐驱。
“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尼布甲尼撒曾提及他怎样建造修葺巴比伦城,包括城中十五座庙宇,以及那双层的城墙,和雄伟的皇宫。58“大能大力”:原作“我能力的权势”,与下句“我威严的荣耀”相应,反映出尼布甲尼撒的自负。他强调“我的权势”与“我的荣耀”,竟忘记了人一切的能力权势都是 神所赐的,因为能力本属乎祂(二20);他更忽略了人最高的目的乃是荣耀神,而不是炫耀自己。59
31.“你的国位离开你了”:直译为“你的王国从你身上走开”;他素来以为巴比伦国是他亲手闯出来的事业,是一个永远属于他的江山,现在这要被夺走,不再是他的了。
33.“头发长长……指甲长长”:这是但以理讲解中没有提及的;这几句话衬托出尼布甲尼撒不但有一个“兽心”(16节),外貌也彷若野兽。60有学者建议把“鹰”与“鸟”互掉,即他的头发恰如鸟毛,指甲彷若鹰爪;无疑地,这是一个更生动的描写,但没有任何圣经古卷支持此建议。61
本段记录尼布甲尼撒的梦应验。正如但以理所预言, 神愿意给王一段时间去悔改,故此,十二个月过去了,王的梦才应验在他的身上。62
王听完但以理的讲解和劝谏,并没有悔改之意,反而口出狂言,夸耀自己的成就和力量;他还未学到那宝贵的功课,就是 神才是真正的掌权者,祂把王位赐给尼布甲尼撒;同样地,祂也可以把王位收回。
王因自己的骄傲遭受刑罚,他的一举一动和外表都变得与禽兽无异,而被赶出去与野兽一起生活。
王所做的梦题及“树”和“兽”,这叫人想起创世记所记载 神造人,以及人因吃分别善恶树而犯罪的经过。人本与禽兽一样,皆是受造之物,祇不过因人是按着 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再加上有“神的生气吹在鼻孔里”(创二7),故与禽兽截然不同;祇是当人离开了造物主,就与禽兽分别不大。63本章的尼布甲尼撒,以及伊甸园的亚当、夏娃都是因要与神同等,而被降为卑(以赛亚书第十四章的巴比伦王和以西结第廿八章的推罗王也是因此被降卑)。
55 Leupold, 198.
56 bab-ili, bab 是“城门”,ili 是“神明”。
57 C. Boutflower, 66-67.
58 参 Young(109)引用尼布甲尼撒在“东印度大楼的碑文”(East India House Inscription)自己所说的话。
59 尼布甲尼撒建造宏伟的宫殿,为了荣耀自己,叫人称赞和钦佩他;参Leupold(199)引自 J. Meinhold, Das Buch Daniel(C.N. Beck, 1889).
60 古文献如巴比伦的约伯(Babylonian Job)和亚希加的故事(Story of Ahikar)有类似的描写;Lacocque, 86.
61 Hartman, 173.
62 这有点像香港法律上的“缓刑”;一个人犯法,本该立时坐牢,但法官有权暂缓执行刑罚,当庭释放犯人。如果犯人在指定的期间内再犯法,就要坐牢,刑期包括上次暂缓执行的刑罚,以及今次犯法应受的刑罚;Celia Hampton, Criminal Procedure(Sweet & Maxwell,1982), 260-263, 361-362.
63 借用A. Cohen的说话:“人本身倾向做野兽”(turn towards animalitz); Lacocque, 87. Paul Tournier, The Strong and the Weak(Highland Books, 1963), 230-252对于人性这方面的倾向有清楚的阐释。尼布甲尼撒的举动仿如野兽,叫人联想到第七章的四兽,参M. Hooker, The Son of Man in Mark(McGill, 1967), 15.
(五)尼布甲尼撒的通告之结束(四34-37)
34日子满足、我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我的聪明复归于我、我便称颂至高者、赞美尊敬活到永远的 神、他的权柄是永有的、他的国存到万代。
35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手、或问他说、你作甚么呢。
36那时我的聪明复归于我、为我国的荣耀威严和光耀、也都复归于我、并且我的谋士和大臣、也来朝见我‧我又得坚立在国位上、至大的权柄加增于我‧
37现在我尼布甲尼撒赞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为他所作的全都诚实、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动骄傲的、他能降为卑。
34.“举目望天”:他得回了人的灵性,承认在天上的 神是他权力的源头,故举目望天。根据诗一二三篇一至三节,“举目望天”表示仰望 神,等候祂施怜悯(比较诗一二一1)。64当他仰望 神,神智就清醒过来,理智也恢复了。
“我的聪明复归于我”:指属灵的透视,而卅六节的“我的聪明复归于我”是指该节下文的“荣耀、威严和光耀”。65
“活到永远的 神”:根据巴比伦的神话,他们所敬拜的神每年要死一次,到新年又再复生;圣经强调 神是永远活着,绝不会死亡(参创廿一33)。66启示录常用“活到永永远远”来描述基督(启一18,四9,五13,十五7)。
35.“虚无”:微不足道,没有甚么份量或价值(赛四十17);人不能与 神相比,更不可以限制祂的工作。
“在天上的万军”:耶和华在天上和地下作王,祂凭公义刑罚天上的使者和地上的君王(赛廿四21)。
“拦住他的手”:直译是“打他的手”,指父亲刑罚孩子,打他的手,后用来比喻刑罚和责;亚兰文的旧约圣经和犹太人的他珥目却用此句象征“干涉”或“拦阻”,变成了法律上一句术语。67
37.“尊崇恭敬天上的王”:王有没有真心悔改呢?有学者认为他没有彻底改过,真正认识 神;68但也有学者指出他真心相信敬拜 神。69无疑,他对 神的认识逐步加深(比较二47,三28;和本章34-35节);他现在知道:第一, 神是至高的、永远活着的(34节上)。第二, 神是真正的掌权者(34节下)。第三, 神凭自己的旨意行事,没有可以干预或拦阻(35节)。第四, 神所作的都是诚实和公平(37节上)。第五, 神使骄傲的降卑(37节下)。本章一至二节亦反映出他对 神的认识与接受。
本段记载了尼布甲尼撒因为谦卑而疾病痊愈,神智清醒。“信心”导致“智慧”是犹太人思想的一个重点,王先对 神有信心,就因此得着真智慧。他以前祇看见自己的权势和威武,现在他在神面前谦卑,才看见真正伟大的乃是 神自己。他用短短的几句话把 神多种重要的属性(例如祂的永活、祂的能力、祂的主权、祂的公平)精简地勾划出来。
尼布甲尼撒受了刑罚之后,才真正认识 神; 神管教祂的儿女,岂不叫他们得益更大。难怪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来十二5)。
64 A.A. Anderson, Psalms Ⅱ(Oliphants, 1972), 858. Bevan, Montgomery, Porteous都指出本章仿若波循皇后的故事(Bacchant Queen in Euripides), 两处都提及人的举动和心态仿如野兽,当人举目望天,就重获理智;Young(112-113)详细指出两处的分别。
65 Montgomery, 245; Young, 113.
66 参D.A. Carson, "The Personal God" and Bruce Nicholls, "Time and Eternity" in Lion's Handbook of Christian Belief, 151-162; M. Greenberg, "The Hebrew Oath Particle hay/he" JBL 76: 34-39.
67 Montgomery, 248.
68 加尔文、盖尔(Keil)、贝斯(Pusey);恒斯坦堡(Hengstenberg )。
69 Young 114; 胡里昂59.
总结
Ⅰ 本章的钥节是“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17、25、32)。故此,威武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也在 神的掌管之下,当他自高自大,就遭 神刑罚,被降为卑。
对于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来说,这是一个安慰的信息,因为他们所事奉的 神原来是宇宙的统治者,巴比伦王在祂面前也是微不足道,故他们虽在异邦仍可信靠和忠心于祂。
因为他们的 神统治世界,故敬拜祂的人(但以理)得着真智慧,超越巴比伦的一切哲士。
Ⅱ 本章不但强调 神的权柄和能力,也指出 神的慈爱和恩典。骄傲的尼布甲尼撒在受刑罚之前, 神藉但以理劝他悔改,且给他一年的期限;然而他没有像尼尼微王一听见约拿的宣告,便立刻悔改(拿三6-9),故要遭受刑罚。虽然如此,当他一有悔意,愿意仰望 神, 神就立刻施恩,让他恢复理智,重登王位,且对 神有更深的认识。 神的管教是祂施恩的渠道。
Ⅲ 巴比伦在圣经中常象征与神敌对的势力,启示录指出巴比伦大城最终要倾倒(启十八20);历代有无数的人(包括基督徒在内)。都像巴比伦一样与神为敌,他们好像尼布甲尼撒,祇看见自己的成就而忘记了赐恩典的 神;有时甚至以为成就便是象征了神喜悦的记号,不知不觉陷入虚假的安全感,不再面对自己的本相。70
尼布甲尼撒因为“安居平顺”(四4),就骄傲自夸,那个无知的财主也因为自己财雄势大,便叫自己的灵魂“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路十二20);当我们平安稳妥之际、需要格外留神,不可忘记一切的好处都源于神,如果我们骄傲,必降为卑。
伟大的救主耶稣基督与拥有权势的尼布甲尼撒成了强烈的对比;正如保罗指出:主耶稣本有 神的形像,却虚己取了奴仆的样式,自己卑微,存心顺服;故此,被 神升为至高。
尼布甲尼撒蒙 神恩待,得以擢升为中东的大王,他却自负,视自己与神平等,甚至以为自己凌驾于神;结果,他被降为卑,与野兽同居。
“骄傲在败坏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温柔谦卑的人才是有福的,因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5)。
Ⅳ 尼布甲尼撒究竟患了甚么病?不少解经家认为他患了“兽性癫狂症”。71这是一种精神病,患病者幻想自己是一只野兽,故要仿效野兽的生活,且一举一动都与野兽无异。夏理逊博士描述他于1964年在英国一间精神科医院亲眼见过一位患此病的病人,72这位年仅二十岁的病者在草地上爬行,用手拔草放入口中,他头发长得像鸟的羽毛,指甲像鸟爪;他祇肯吃草,不愿吃医院供应的食物。
故此,尼布甲尼撒是患了精神分裂症,而不是像俄利根所说是被鬼附着。73有学者曾研究历代不少这种幻想自己为野兽的病人,所得的结论乃是:尼布甲尼撒的疾病算是较轻的一种。74
有甚么证据支持尼布甲尼撒确实有此疯狂的表现呢?巴比伦的文献没有提及此事;这是可以解释的,因为上古的文献都不记载令国家或君王感到羞耻的事情,所以埃及的文献也没有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尼布甲尼撒生平的巴比伦文献,祇偏重他前十三年的统治,对于他在位后十三年的事却很少提到;这岂不是反映出他在位后期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而这些事是国家的耻辱,故未被列入文献之中。事实上,我们有其他作品证实尼布甲尼撒曾患此病。75
Ⅴ 由于死海古卷中有一份“拿波尼度的祷文”,而此祷文的内容又与尼布甲尼撒的经验相似,故学者认为真正患病的是伯沙撒的父亲拿波尼度,而不是尼布甲尼撒。76这种看法有商榷的余地。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祷文的内容:“我拿波尼度患上了一种毒症,发炎共七年之久,我变得不像一个人;后来我向我的神承认我的罪,神赐给我一位犹太籍的驱魔人,他向我解释我的病症,叫我把尊荣归予至高神……”。77文件到此毁坏、没有下文,但可以推想他后来按照这犹太人所说的方法去做,便得痊愈。
这祷文与但以理书四章的记录有下列的差异:
(1)二者的名字不同,一为尼布甲尼撒,另一为拿波尼度,是两个绝然不同的皇帝。(2)尼布甲尼撒所患的是精神分裂症,拿波尼度却祇说“毒症”,78可能是痲疯病,故皮肤发炎;而且他也没有类似野兽的举动。
(3)尼布甲尼撒在巴比伦患病,而拿波尼度祷文的前言清楚说明他是在他玛城患病,且一直留在那里。79
(4)尼布甲尼撒是向 神献上祈祷,而拿波尼度所祈求的是他敬拜的偶像。
(5)尼布甲尼撒得到但以理为他解梦,而拿波尼度却没有做梦得到启示,帮助他的也祇是一位不知名的驱魔人。80
总括来说,学者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坚持但以理书四章的主角本是拿波尼度,而不是尼布甲尼撒;也不能说但以理书的记载是抄自拿波尼度的祷文。81
70 Wallace, 75.
71 医学上称为“狼狂病”(Lycaontropy)。
72 R.K. Harriso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Eerdmans, 1969), 1116-1117.
73 Montgomery, 220.
74 Ibid. 引自S. Baring-Gould, The Book of Were-Wolves(London, 1865 ); 还有D.R. Burrell, "The Insane Kings of the Bible" Am. Journal of Insanity(1894), 493-504.
75 这些作品包括主前三○○年的Megasthenes, 主前第二世纪的Abydenus, 主后三七至一○○年的约瑟夫(他引用主前第四世纪Berossus的话),还有主后二六五至三三九的Eusebius; 参Young, 110-112; Baldwin, 108-109.
76 Montgomery, 221f; Lacocque, 75.
77 译自J.T. Milik, Ten Years of Discovery in the Wilderness of Judea, 36-37,可参考D.N. Freedman, "The Prayer of Nabonidus" BASOR 14: 31-32. ANET(305-307)也有此祷文的英文翻译。
78 巴比伦历代志提到拿波尼度疯狂;ANET, 314.
79 City of Teima, 是亚拉伯一个绿洲,拿波尼度常隐居在此地。
80 这些不同之处是Lacocque(74)引自A. Dupont-Sommer, Ecrits Esseniens, 339.
81 L.F. Hartman, "The Great Tree and Nabuchodonosor's Madness" in John L. McKenzie(ed.), The Bible in Current Catholic Thought (Herder and Herder, 1962), 78-82.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