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一章
诠释
第一部 预言耶路撒冷毁灭(一-廿四章)
第二部 论以色列邻邦预言(廿五-卅二)
第三部 论以色列复兴信息(卅三-卅九)
第四部 论新圣殿与新境地(四十-四十八)
第一部 预言耶路撒冷毁灭(一-廿四章)
一、先知的蒙召(一1-三21)
二、民族的败亡(三22-七27)
三、圣殿的玷污(八1-十一25)
四、审判的确定(十二1-十九14)
五、审判与复兴(二十1-廿四27)
一、先知的蒙召(一1-三21)
一章一节至三章廿一节,是一个完整的段落,叙述先知以西结蒙召的经过。以西结在巴比伦,在被掳的人群之中(一1、3)。看见一个伟大的异象,感到十分惊奇。这异象中,有许多表象,是神给予的启示,也有神的话语,使他明白当时的情势,知道他蒙召,成为当代的传道人,见证神公义的权能。这异象是他在迦巴鲁河边所经历的。但是他真正开始传信息,还在异象之后七日,再得神的启示(参阅三16)。十五节以后论守望者的职任,仍与先知的蒙召有关。
一、蒙召的时地(一1-3)
“当三十年四月初五日,以西结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中,天就开了,得见神的异象。正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一1、2)
一、二节是自传的方式,因为用第一人称“我”(中译文的小字),第三节才用第三人称。在这两节中,已经清楚说明以西结蒙召的时地。日期先行列出,也是其他先知书的特性,但是此处有可研究之处。
三十年可指玛拿西王的第三十年,但那时并未被掳,不足置信。这可指约西亚王之宗教改革第三十年,再有四十年被掳,正凑足七十年,是耶利米书廿五章十二节的预言。但是这样计算未必准确。这也可能指先知的年龄。1以西结是祭司(一3),祭司的职任是在三十岁开始的(民四章起)。然而在其他的先知书的历史引言,都不以先知的年龄为年代日期。所以这样说法,仍不可靠。2
有人认为三十年实则为三年,二节的“五年”,以另外一个方法计算,应为三年。3另外有人将三十年改为十三年,是尼布甲尼撒王第十三年。其实这样猜测都没有必要,因为一章二节有最清楚的解释。那正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查约雅斤王被掳,是在主前五九七年,五年之后应在五九二年。以西结是在首批被掳的人群,是巴比伦搜罗以色列的精华之中。4
在迦巴鲁河(楔形文作naru Kabari),原为灌溉用的运河,溯源于幼发拉底河(圣经称之为“大河”),向西南流经尼普珥(Nippur),在伊勒克(Erech)附近,再流归大河。5现今的地名为Shatt en-Nil。当时被掳的人都集中在那里,可能是在三角地带,从事农耕维生。先知在那里,为帮助他们,建立他们信仰的生活,鼓励他们,虽在失国的痛苦之中,仍不失望,应该重新拾去勇气与盼望,靠着神好自为之,因为神仍眷念他们,以异象藉先知向他们启示。
这位祭司出身的先知,曾在这历史的危机中,有无限的焦虑与不安,以恐惧与希望交织着。许多的怀疑与失望使他陷在极端的矛盾之中。但是耶利华向他施恩,他就看见天开了,所倾下的是福分还是咒诅?(参阅诗七十八23;玛三10;申廿八12;创七11;赛廿四18)。在新约中,有类似的经验,司提反看见天开了,有人子站在神的右边(徒七56)。约翰看见天上的门开了,初次听见号角的声音(启四1)。对先知以西结来说,这该是新的经历,面对一项新的现实。先知以赛亚有这样的经历(八11),先知耶利米也有类似的感受(十五17)。对以西结一定是异乎寻常的震惊。他所看见的,是何等奇特的异象。另人也看过,耶和华的宝座与荣耀,却不尽相同,他所见的,还是独特的。
他在被掳的人中,尽祭司的职责,作些宗教的礼仪。圣殿的敬拜是没有了,但是有关洁净的条例,仍有教导的必要,道德的生活必须维持。他们总不可失去耶和华子民的身分。以西结既出身自祭司的家庭,他仍有责任来照料自己的同胞,使他们仍不忘却耶和华的圣约,他们是圣约之民。
有关以西结的异象,他看见天开了,这实在是非常独特的情景。约中其他记载并不相同,在撒母耳记下廿二章十节:“祂使天下垂,亲自降临。”“神从天上垂顾。”(赛六十三15)。犹大拉比的解释,以西结在河边看水面反映天空,而发觉天开,在水面看到天上的景象,称之为“以西结之异象”(Re~uyot Yehezqel)。6
“神的异象”,“神”字可能是指“属神的”,表明这是超自然的十分神奇的异象,因为这是异乎寻常的,以西结以这样的用字为形容词,也出现在八章三节及四十章二节,表明肉眼所看见的,还需要神的能力帮助,才可明白。
“异象”一词是多数,这可能不是指以西结所看见的异象有好几个,而是指异象的概括性,有人称之为Plural of Generalization。7这多数可能不是量的,而是质的,仍可视为单数。8
异象是非常的景象,但此处可能是指以下经文的叙述,即第四节至廿八节。这里“神的异象”,就成为整个异象的标题,也可用概括的语调,指出这属神的启示,是超自然的,是神奇的。这也可说,整个神迹实则是一段整体性的信息,描述耶和华的荣耀,阐明神的性格,激发听者或读者肃然起敬,有虔恭的态度,来领受神真理的话语。
“在迦勒底人之地,迦巴鲁河边,耶和华的话特特临到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3节)
第一、二节是相连的,但第三节却自成一格。首先,这不再是第一人称,而是第三人称。在形式上与有些先知书相似,如何西阿书一章一节;约珥书一章一节;弥迦书一章一节;西番雅书一章一节。如果比较被掳以后的先知著作,如哈该书(一1)及撒迦利亚书(一1,一7,七1),更为近似。
迦勒底人之地,必指巴比伦地。9迦巴鲁河边,再重复第一节。耶利华的话临到以西结,他那时还承受家庭的传统,充任祭司。现在蒙召为先知,因为有耶和华的话临到他。中译词“特特”,似有特别的重点,但是原文中并无呈现,除非在经文评鉴中,认为两个重复的字作为加重语气,第一个字为无定词(hayoh, infinitive absolute),第二个字为主要的动词(hayah)。
耶和华的灵,或作耶和华的手,在本书常强调为耶和华的同在与能力(三14、22,八1,卅三22,卅七1,四十1)。10“临到他”,有十三种古卷为“临到我”,为求一致,使一至三节一气呵成,其实在用意上无甚分别。11
1 C.F. Whitley,The "Thirtieth Year in Ezekiel 1:1," Vetus Testamentum, 9 (1959) 326-30.
2 这是耶柔米(Jerome)根据拉比计算的方法,参阅 William H. Brownee, Ezekiel 1-19, 3.
3 W.F. Albright, "The Seal of Eliakim and the latest Preexilic History of Judah, with Some Observation on Ezekie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51 (1932) 77-106.
4 参S.G. Taylor, "A Consideration of The Thirtieth Year in Ez. 1:1," Tyndale Bulletin 17 (1966) 119-20, N.H. Tur-Sirrai, "The Double Dating of Ezekiel 1:1-3," Bulletin of the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23 (1959) 5-7.
5 E. Vogt, "Der Nebar: Ez. 1," Biblica 39 (1958) 211-16.
6 I. Gruenwald, Temirin 1 (1972) 101-39.
7 Jou/on, sec. 136j 在 Moshe Greenberg, Ezekiel 1-20, 1983, 41. 提及,末列书目详细资料。
8 A.E. Cowley, Gesenius' Hebrew Grammar, edited & enlarged by E. Kautzsch, 1910,§ 124e.
9 这是亚兰人的根源,即创世记二十二章二十二节“基薛”,参阅 Moshe Greenberg, Ezekiel 1-20 1983, 41.
10 A.J. Heschel, The Prophets, 444.
11 在十三种希伯来文古卷之外,另在七十士译本、亚兰文译本、拉丁文译本,亦作“临到我”,参阅 W. Zimmerli, Ezekiel, 1, 1979, 82.
二、主神的荣耀(一4-21)
“我观看,见狂风从北方刮来。”(一4上)
在异象的开端,有引言导入,我观看,看哪!……有狂风刮来。北方是在以色列之外,神从北方而来显现。以赛亚书十四章十三节,指北方是诸神之居所。这可能不是这里所着重的。在诗篇四十八篇三节,北方是钖安山,那是在北面居高华美。这也许是此处的用意。“北方”在这里不是指方向,而是指风势,风力很强,是强劲的北风,寒势逼人。这不是普通的风,是狂风,是暴风,呈现非常的景象。
有人认为这是先知从自然的情况,而进入属灵的异象。在仲夏的黄昏,经过一场浩大的暴风雨之后,阳光夺云而出,在气象万千之中,先知看见神的荣耀,显现在自然界,多么壮丽的情景。1
耶和华是从天上的居所出来,祂的宝座不只在耶路撒冷,而在高天之上。在诗篇十八篇一至十二节:祂降临,有黑云在祂脚下,祂坐在基路伯飞行,藉着风的翅膀快飞。风、水、云,是祂四围的行宫。这些也都是十分生动的描绘。神从狂风中出现,是圣经中常有的叙述,可见神的显现是在狂风中(Storm-theocracy)。其中的涵义也说明,神有无限的威严。
“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一4下)
风指影响,云指景象,而火指行动。神的荣耀有无限的威势,也含有公义的性质,因为耶和华是烈火,“闪烁火”在神降予埃及的雹灾中(出九24),也有同样的描述,“雹与火搀杂”,似有超自然的力量。
有光辉围起来,有火必有光,在十三节及廿七节有同样的描述。光辉是在火的周围?还在云的周围?其实差别很少,大概是在火团一般的云四周,无限的明亮。2
发出的光耀好似精金,这里不是指精金的实质,而是精金的色彩。“精金”一词甚难翻译,仅在本章廿七节及八章二节,都是指耶和华的华丽。七十士译本译为“金黄色”如果追溯亚甲文的涵义,指宝石的闪烁,在神话中描述神明的面颊,是近东人对神明的想象。3
上半节是指这异象的地方,是在平原,可参阅三章廿二至廿三节。下半节是预叙廿六至廿八节,耶和华坐在宝座上,腰以上有彷佛光耀的精金,周围都有火的形状,又有他腰以下,有彷佛火的形状,周围也有光辉。所以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是本章内容中主要的重点。
“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像来,他们的形状是这样,有人的形像。”(5节)
其中,是在火以下,有四个活物的形像,先知仰观火云,必看见火的底下,有相当奇特的景象。
这活物,如照十章二十节,是基路伯。但是此处并未说明。如果照有关约柜的传统,在撒母耳记上四章四节以及撒母耳记下六章二节,也可作同样的解释。这与以赛亚书六章的异象中的撒拉弗,有无甚么关联?在以赛亚书中并未说出撒拉弗的数目,只指出各有六个翅膀。以西结书中的数字不是六,却是四。在第八章罪有四种行动;十四章十二节起有四个灾;四十七章一节起有四种量度。四是完整的数目,耶和华的能力来自四方,使死者复生(卅七9),撒迦利亚书一章十八节有四角,是地上强权的表征,又有四个工匠,给予打击,是耶和华安排的反对之权力。在但以理书二、七章四个时代,代表人类历史的整体。这里四活物,将神的宝座肩荷,表明耶和华的能力。耶和华是无所不能的,在各方都有祂能力的运转,无往而不利。在撒迦利亚书六章五节,全地的主有四辆战车,向各方前进,将历史的进程,在神的旨意中表显出来,是神的作为。
有人的形像,因每一活物都有不同的表象,内涵不同的意义。人常代表智慧,说明服役的灵──天使有智慧,也阐明神是无所不知的,祂是全知的。在第十节有人的脸,人的脸只是向前的,代表人的特牲。在七至八节有人的手脚。人是直立的,可参阅但以理书七章四节。
有人将“人”(~adam)读为“肉色”(~odem),肉色是红色,与火的颜色相似,正可符合十三节的描述,因其他也都以色彩为主,如十六节的轮,廿六节的宝座。4
“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6节)
各有四个脸面,在第十节再加描写,人的脸表征智慧,狮子的面(狮子为万兽之王),以能力著称。牛的脸,是表征劝奋与忍耐,牛是家畜中最有用的,为万代农作必有的助力。鹰的脸是表征敏锐迅速。这些在以下再有论述。
四个脸面与四个翅膀,都是着重均衡。在所罗门圣殿中,基路伯只有两个翅膀,护卫约柜(参阅王上六24、27)。
以赛亚书六章描述撒拉弗有六个翅膀,因为有两个翅膀遮脸,此处已有脸面,所以只需四个翅膀,四个,或说两对,两对以下有手脚,遮体的只有一对(11节),所以稍有不同。
“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7节)
他们有腿,但腿是单数,是否只有一个,还是两条腿,只因描写一个而已?这里并无清楚交代。但重点在他们的直腿。“直”是指他们的腿并无关节,无法弯曲。其实他们前行不是行走,而是飞翔,所以不必将腿弯曲。在廿三节,他们的翅膀直张,他们的腿也是直张的。所以直腿只为直站,不为行走。
他们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那是指他们的脚掌是圆的。亚兰文译词为“圆”。
这是灿烂如光明的铜,正如但以理书十章六节所描述的。腿也是能力的象征。
“铜”可追溯埃及与亚甲文的同义字,都是极有兴趣的研究。5
七十士译本将“直”(K-ph)作翅膀(K-n-ph),脚带有翅膀,更可飞翔迅速。
“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这四个活物的脸和翅膀乃是这样。”(8节)
在四面都有翅膀,这四面正形成一个正方形。在十七节,轮可向四方都可直行。在每一方都有翅膀,在每面翅膀之下有人手,那么四面翅膀就有四个手。
脸与翅膀都相提并论,正如第六节所记述的。脸面必是向前的,是直往前行的。在七十士译本只提脸面,以后才提翅膀。有了方向,才有行动。
人手可能与第五节人的形像有关,此处似乎极力强调人形。天使最基本的样子仍是像人。
学者们仍在其他的文献中找类似的例证,尤其在巴比伦与亚述的文献,人兽的形像有不少是雷同的。
“翅膀彼此相接,行走并不转身,俱各直往前行。”(9节)
翅膀是在上端连接起来,在十一、廿三节再重复。在列王纪上六章廿七节,提到基路伯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同一个动词出现在出埃及记廿六章三节,提到幔子幅幅相连,那是十分紧密地连起来,成为十分联合的整体。这里说明活物在行动中,也有完美的联合。
他们行走并不转身,是直行的。同一动词在民数记卅六章七节,作“转向”,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所谓直行,并非不转变方向,而是在转向时毫不费力,因为无论那个方向都是一样,不必特别转动。
“至于脸的形像,前面各有人的脸,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10节)
无论从那一个方向看,人的脸都是在前面。左右的动物的脸面正好作尖锐的对比,狮子的英勇与牛的稳健是可互为补充的。所以鹰的敏锐虽在后面,仍可在行动上没有阻碍。
有人以这四个象征,阐明新约四福音的主题:路加有人的睿智,马可有牛之稳健,马太有狮子的英勇,约翰有鹰的敏捷。这样解释不致过分离题。象征原是以色列人心理的特性。
“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各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11节)
上边的翅膀必是在脸面之下,翅膀相接,脸面应是分别的,所以四个脸面一定仍旧清晰可辨。脸面不同,十分明确的描述,而翅膀只有数目,似乎是次要的。但此处仍作十分清楚的交代。共有四个翅膀,两个在上,两个在下。在下的会遮体。
“下边的两个翅膀”在中译词是附加的,果为在英译词也必须附加,才将经义分解的清楚。两个翅膀遮脚,正是以赛亚书六章二节所记述的。“脚”在此处的希伯来原文,而亚兰文译词为身体。遮脚或遮身体的下部是一种谦恭的态度。
“他们俱各直往前行,灵往那里去,他们就往那里去,行走并不转身。”(12节)
灵有带领的作用,是从宝座而来的。那不是活物的灵(21节),而是耶和华的灵。灵也不会是指风,虽然同一个字,在第四节。
可能这里的重点是在同一个生命的动力,一个本能,一个生命,一个能力,一个动作,一个方向,因为他们只是跟随着灵,行走并不转向。神的灵是生命唯一的根源。
“灵”在亚兰文译本作“意旨”,是圣灵的旨意,带领他们,发动他们,使他们行动一致,向一个目标前行。
在第九节是同样的词句:“行走并不转身,俱各直往前行。”在十七节叙述轮的行走,也有类似的词句。
这里他们的行动,当然不是在地面,而是天空,是在云层中出现。这些天使的行动是十分神奇的。先知并未指明这些活物的名词,但是他们是服役的灵,在神的灵引领之下行动。
“至于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这火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13节)
四活物是烧着的火炭,又如火把。其实根据第四节的描述,火是在其中,在四活物中间。基本的意义是在出埃及记第十九章,耶和华在火中降临(18节),闪电密云(16节),好似火把一般。诗篇十八篇九节(撒下廿二9),神驾着黑云而来,但在他面前有冰雹火炭(13节),可见这是神显现时而有的火。
本书十章二节,火炭从基路伯中间,可与本处相连。火确是行动,表明神的荣耀。
“这活物往来奔走,好像电光一闪。”(14节)
“这活物”不是单数,可译为这些活物在往来奔走。在文字的结构上,可译为“在活物中间来往的是一道闪光。”或作“闪烁的电光在活物中间来往。”
电光不仅一闪,可能是洒在满地,因为原文(bazaq)原意为“分散”。在叙利亚译文,作“殒落的星”,好似流星一般一闪而过,可说是十分活泼的描述。
本节似乎只是上一节的补充,提到闪电,再补充的重复,为着重语气。
“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15节)
如果活物的脸面之下有翅膀,那么轮应在翅膀之下。“在地上”在亚兰文译本作“下面”(mlr~)。可见轮在活物最低的部位。活物不在地上行走,原是在高空飞行的。但是活物有时也在地上,有时却从地上升(19节)。
轮的转动,使活物的行动更自由更活泼了。廿三节提到这是在穹苍之下。可见这是宇宙性的景象。
轮象征自然界的运转,也可象征神在宇宙的安排。这样的动态都是说明耶和华荣耀的行动!
“轮的形状和颜色,好像水苍玉。四轮都是一个样式,形状和作法,好像轮中套轮。”(16节)
轮的颜色像水苍玉,这个字在出埃及记廿八章二十节也出现过。在本书十章九节与廿八章十三节都再提及。“水苍玉”是亚兰文的译法。但上述两处经经文似指红宝石那类,七十士译本解释为鲜艳的黄色。6
“颜色”或为“作法”,形状与作法,在本节就提及二次,作法或作设计。形状与设计,正如脸面与翅膀,都相提并论(9、11节),必有其用意。可能都是指外表的形态与实际的功能。
轮中套轮,是在轮中有轮,成为两层。这也指轮中套上轮,两个轮可成为四个角落,是交叉的轮。这样轴心一动,两个轮就向四方旋转,可能这是此处的原意。
“轮行走的时候,向四方都能直行,并不掉转。”(17节)
在前几节,都是指活物的动作,而现在轮在活物之下,不住在直行。照着十九节,轮不是在活物之下,而在活物的旁边行走。
“至于轮辋,高而可畏。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活物行走轮也在旁边行走。活物从地上升,轮也都上升。”(18、19节)
轮辋高而可畏,可有几种不同的解释。这很高,不是高而可畏,而是十分崇高。这也可能是看起来很高。“看”与“畏”在原文有点近似。
在犹太人认为轮既有眼,可列为天使,与基路伯,撒拉弗等同类。7这种说法并不被一般学者接受。
如果将“可畏”作为“看来”,也许可与眼睛相连。许多眼,也可指光亮。是否可象征神无所不知,轮的转动,神无所不在。所有活物都一齐行动,神无所不能。可见神的宝座在动作中,显明神的威荣。先知看见神的显在,不只在耶路撒冷或应许地,甚至在被掳之地,在外邦。
“灵往那里去,活物就往那里去。活物上升,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那些行走,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这些也站住。那些从地上升,轮也在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20、21节)
这两节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重的,所以语多重复。但是重点在“活物的灵在轮中”。可见一切动的都是在灵的力量。在十章十六节起,又再重复,可见其重要性。
自五至廿一节整段都描述活物神奇的形状与动作。活物必指着耶和华的宝座,由轮子转动,在历史的进程中向前不后顾。
神的宝座是活动的(参阅王上七27-39),铜座有轮、轮辋,但在所罗门的圣殿中,这只是静态的摆设。这里是动态,更生动地描述出来。
这里只提活物与轮,但没有提到宝座,不提车辆,但是如果只有活物的移动,就没有意义可言。其实这活动的宝座比约柜更具体。约柜必须有人抬着,但这里完全不假人手,在灵的驱动力之下,行动一致,方向确定,更说出神同在的荣耀及能力。
1 O. Procksch, "Die Berufungsvision Hesekiels," in Beitra/ge zur alttestamentlichen Wissenschaft, K. Budde zum 70 Geburstag u/berreicht, 1920, 141-149.
2 Moshe Greenberg, Ezekiel 1-20, 1983, 43.
3 B. Landsberger, "Akkadisch-hebra/ische wortgleichungtn," Supplement to Vetus Testamentum, 16 (1967) 190-194.
4 Ralph Smith, Ezekiel 1-19, 1986, 11.
5 G.R. Driver, "Ezekiel's Inaugural Vision," Vetus Testamentum, 1 (1951) 60-62; G.G. Cameron, Persepotis Treasury Tablets, 1948, 129-30, W.A. Irwin, "Hashmal" Vetus Testamentum, 2, (1952) 169-70.
6 Mashe Greenberg, Ezekiel 1-20, 47.
7 Midrash: Tanhuma: Toledoth.
三、荣耀的宝座(一22-28)
“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穹苍以下,活物的翅膀直张,彼此相对。每活物有两个翅膀遮体。”(22、23节)
在活物之上,有穹苍。这是将水分开(创一6起)。所以穹苍成为神宝座的所在。于是上节有“地上”,这里必指天上,天上与下地,是指整个的宇宙。
诗篇十九篇二节,一百五十篇一节以及但以理书十二章三节指穹苍为天上的府库。水晶十分光亮,成为可畏的明亮,描写天上的荣华,是耶和华的光耀。水晶原为冰(伯六16,卅七10)、冰雹(诗一四七17;伯卅八29)、冰霜(创卅一40;耶卅六30),希腊文在七十士译本只为“光耀”耶和华是多么威荣与华美。
穹苍下活物的翅膀直张,可能是指翅膀相接,所以只是重复十一节。
十章也重复这里的灵意。但在出埃及记廿四章十节描述耶和华神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明净的天色正如这里所叙述的。穹苍就成为一个圆形的拱状,满有属天的荣美。
“活物行走的时候,我听见翅膀的响声,像大水的声音,像全能者的声音,也像军队哄嚷的声音,活物站住的时候,便将翅膀垂下。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声音。他们站住的时候,便将翅膀垂下。”(24、25节)
活物的翅膀有极大的响声,好像大水的声音。大水或称“深洋”,照原意是“众水”。本书有多处出现(十七5、8,十九10,廿六19,廿七26,卅二13)都译为“大水”或“水火”,只有卅一章七节译为众水。这正如诗篇九十三篇四节: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有宇宙浩瀚的气象。8
又像全能者的声音。这是耶和华神的声音,神是全能者是希伯来族长最常用的名称,对神之称号,在约伯记也多处出现。在本书十章五节,好像全能神说话的声音(可参阅诗十八14,廿九3起)。
军队哄嚷的声音。“军队”一词应作“军营”,这是原意。喧哗的军营与大水的翻腾,二者相连,可在以赛亚书十七章十二节提及:多民哄嚷,好像海浪匉訇。在诗篇四十六篇三、六节也有类似的描述。翅膀的搧展振动,常以海浪来描写,在本书四十三章耶和华荣耀归回时,有同样威荣的气象。
学者们对廿五节的存废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廿五节上与廿六节上相同,廿五节下又与廿四节雷同。有的甚至以为廿五节,只是为补充廿二节的。9叙利亚译本将廿五节下删除,亚兰文意译词为:(神的旨意向祂的仆人,以色列众先知启示,有声音可从穹苍听闻他们站住静听,因为神的话,他们的翅膀就垂下。”10
活物站住,为聆听神的声音。将翅膀垂下,表明虔恭的态度,存敬畏顺服的人,聆听主的命令。
本章四至十四节专为描述四活物,而在十五至廿五节专提车辆的轮,载着宝座,轮再表征时间的运转,可见在神的宇宙中,无物不住在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的,都在行动、都在进展。神的安排与管理都是井然有条,甚有秩序,毫不混乱,决不停顿,一直在进展中。
可见耶和华神不仅在以色列的民族历史中运转不已,而且在整个世界,不仅在历史中,也在世界的环境中。这是生生息息的宇宙,神不仅统制,也施恩,祂是创造的主,掌管自然。祂是救赎的主,管理历史(参阅的经文在亚三9,四10;代下十六9;箴十五3,也应包括启四6)。在一切的运转与动作中,神的灵,有大能管理一切。
“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彷佛蓝宝石。在宝座形像以上,有彷佛人的形状。我见从他腰以上,有彷佛光耀的精金,周围都有火的形状,又见从他腰以下,有彷佛火的形状,周围也有光辉。”(26、27节)
有轮,必是车辆,现在说明宝座的车辆。这是在穹苍之上,穹苍是在活物的头以上。所以活物是在中间,在上有穹苍,在下有轮,活物的上端与下端都有翅膀,现在彷佛有人的形像,不是再指活物,而是指至高者 神。
在本章“彷佛”至少有九次。此处神以人的形像出现。但是以西结仍旧没有真的看见神,因为没有人见过神(约一18)。但这里几乎说出新约中道成肉身的奥秘。
在他上身,腰以上,有光耀的精金,在他下身,腰以下又有火。这两者是不可或分的。第四节: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也提到周围有光辉。可见此处是第四节的重复。
“下雨的日子云中虹的形状怎样,周围光辉的形状也是怎样,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我一看见就俯伏在地,又听见一位说话的声音。”(28节)
上节提到周围的光辉,此处再加以说明。在云中的虹是神立约的记号(创九13)。这是表明神的华丽与能力,祂有应许,而应许也是带着恩典的。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荣耀也有形状,并不包括活物(参阅九3,十4、18起,十一22),也不指车辆及轮。
神的荣耀是可见的(可参阅出十六7,廿四16起,四十34起)。神的荣耀的形状是在出埃及记卅三章十八、廿二节起述。神告诉摩西不能看见神的面,只能看见神的背,在犹大拉比的注释书(Talmud),神有大的脸面与小的脸面,人只能看见后者。11
当以西结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就俯伏在地,正如但以理(八17,十8-9)与约翰(启一17)一样。廿八节下:“我一看见就俯伏在地……”有人就用这句话在二章一节之前。
在旧约的先知群中,只有以西结得到这样奇特而复杂的异象。这启示的异象曾重复三次之多(在三22起,八4起,四十三1起)。可见其重要性。这异象特别说明耶和华永不离弃祂的子民。以色列已经败亡,被掳至外邦。神仍在他们中间,仍掌管着全地,祂的圣洁与公义是常存的。审判是有的,怜悯也不消失。这是紧急的信息,需要先知传出,引人们归主,仰望祂的救恩。
8 H. Mays, "Some Cosmic Connections of Mayim Rabbim,"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74 (1955) 9-21.
9 G. Fohrer, Ezekiel (mit einem Beitrag) von K. Galling, 1955.
10 Moshe Greenberg, Ezekiel 1-20, 49.
11 参阅 Charles Lee Feinberg, The Prophecy of Ezekiel, 1969, 20.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