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书第卅一章

 

第卅一章一节 “耶和华说,那时我必得以色列家的神,他们必作我的子民。”

“那时”,有关以色列的复兴与更新就要实现了,以色列家是指犹大人民都恢复与耶和华立约的关系。三十章三节与阿摩司书三章一至二节都说明这事。

这节经文既是三十章一至廿四节的结语,也是卅一章诗文的标题。

卅一章也与三十章相同,以诗为主。卅一章的散文部分只在廿三、廿四节及卅八至四十节,其实廿三、廿四节仍有部分的诗文。  本章二至六节及十五至廿二节似为对北国的信息,是耶利米早期的信息,因犹大那时尚未被掳。内容提到以色列,指北国或指全民。廿三至廿六节以及卅八至四十节指犹大与耶路撒冷。

若干经文是指北国以色列与犹大两者(261014273031343537节)。神的子民必定复兴,这是主题。

有些学者认为本章一至廿二节,主要是对北国传的,是耶利米早期的工作,在犹大首先被掳(597 B.C.)之前。专指犹大的经文在三十章三、四节,指锡安的在三十章十七节及以色列家的在卅一章一节。对北国的信息以后也都适应于犹大及众民。145当犹大败亡之后,复兴的信息才对以色列北方与以色列全民,包括犹大。146

散文部分在廿三至廿六节,廿七至三十节,卅一至卅四,卅八至四十节。这些其中原来可能为诗。有三处都以同样的语句开始:“日子将到”。在廿七至三十节有一普遍共知的箴言,有关父亲吃酸葡萄,可参考以西结书十八章二节。又卅八至四十节有关耶路撒冷城墙的重建。卅一至卅四节有关新约,可谓先知著作中最有深度的属灵见解,对早期信徒十分重要(参八828;林后三518)。这既是耶利米神学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原是出于这位先知,是无可置疑的。147

 

145 G.P. Couturier, "Jeremiah", The Jerome Bible Commentary, 1969, 326.

146 John Bright, Jeremiah, 285; E.W. Nicholson, Jeremiah 2652, 59, 60, 63, 66, 70.

147 Bright, op. cit., 287, W.L. Holladay, Jeremiah; Spokesman Out of Time, 118121.

 

6.神的应许(卅一26

第卅一章二节 “耶和华如此说,脱离刀剑的,就是以色列人。我使他享安息的时候,他会在旷野蒙恩。”

这里又回溯以色列往昔的历史,他们离开埃及,脱离法老军队的刀剑,经过红海(出十四523),在旷野得着神恩惠的照顾。“蒙恩”一词在出埃及记卅三章十二至十七节,出现五次之多。

“我使他享安息”,安息是神的应许,他们在寻求安息,就是进到应许的美地(出卅三14;申廿八65)。这与六章十六节是同样的涵义:心里必得安息。

如果这是指北方,参考的经文在何西阿书二章十四、十五节。假若是指南国,他们应等候新出埃及,就是在以赛亚书四十章三、四节,四十二章十四至十六节,四十三章十八至廿一节,四十四章廿七节,四十八章廿一节等。

第卅一章三节 “古时,耶和华向以色列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

“古时”在中文译词是指时间,但用词原为“遥远”可指时间,也可指地点,有些英译本就作这样的译词,在修订本(Revised Standard Version),英文新译本(New English Bible,附注),耶路撒冷圣经(Jerusalem Bible),美国新译本(New American Bible):“在那遥远的地方”指西乃山神的显现。

耶和华在旷野找到他(以色列),在申命记卅二章十节及何西阿书九章十节:“我遇见以色列如葡萄在旷野。”他曾在旷野蒙恩。“蒙恩”(hen)与安营(honah)字源相同,如果将这二节下连起来,以色列在旷野安营。神使他们享安息,为神所寻找与顾念,这样将三节相连,意义更为丰富。

神应许他们,以永远的爱爱他们。这爱在下半节指信实,是圣约的用词。信实的爱在旧约中出现过二四五次。148在此处,中译词作“慈爱”,爱与慈爱(信实)是同义字,在上半节的爱可有情绪的成分,但加上“永远”,意义就更深长了。

永远的爱爱他们,动词与名词“爱”并用,有加重语气的功用。“我以慈爱吸引你”。“吸引”原意为“延长”:“所以我有长久的,始终不衰的信实。”这样译法比较忠实。如果将“延长”这一分词当作动词,可译为“我的信实必持久下去。”诗篇卅六篇十节:“常施慈爱”,涵意相同。

第卅一章四至五节 “以色列民哪,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再以击鼓为美,与欢乐的人一同跳舞而出。又必在撒玛利亚的山上栽种葡萄园。栽种的人要享用所结的果子。”

“建立”是耶利米十分喜用的词汇,也是他信息的中心。可参考十八节以及十一章十八节,十七章十四节,二十章七节及三十章十六节,这也是再建立的涵义,参考三十章十八节。“再”在这两节共有三次(中译词作“再……再……又”)。

“以色列民”仍以女子的称谓,强调神的子民。六章廿六节作“我民”。

“击鼓”是回忆出埃及记十五章二十节,在红海彼岸赞美神的举动。“跳舞”原意为旋转。是欢乐的表现,可参考士师记十一章卅四节;撒母耳记上十八章六节。在上述的经文,妇女正在庆祝胜利的将士,现在庆祝的是新出埃及,从被掳之地归回,可参考以赛亚书五十一章九至十一节。”

栽种葡萄园,好似建造房屋一般,表明生活安定,长久享受神的福分(申二十56;赛六十五2122;申廿八30;摩五11)。

撒玛利亚山当指北方,只有在阿摩司书三章九节,四章一节及六章一节出现,与本书本章(卅一章)六节以法莲山为同义的,撒玛利亚是在山上(王上十六24),为四座较高的山所围绕,149适于栽种葡萄树(赛五1;摩九13)。

“栽种的人要享用”,在不同的译本中译词也各异。七十士译词作:“栽种与赞美”。拉丁文译本作“栽种之后就等候,到无可收获的日子”。大多学者随七十士译本,着重“赞美”。由于下文,尤其在第七节,经文是欢乐歌唱。

第卅一章六节 “日子必到,以法莲山上守望的人,必呼叫说,起来吧,我们可以上锡安,到耶和华我们的神那里去。”

这里提起守望者,这词首先出现在四章十六节,这里守望的人也是呼叫的人。等望的人是看守葡萄园的(赛廿七3),他们的呼叫,事实上是在呼召敬拜的人。

“日子必到”与三节“古时”相对照。神在以往已经应许,现在日子临近,神必实现祂所应许的。

以法莲山,已在四章十五节提及,与五节撒玛利亚山同义。此处又提起锡安,都是向朝圣者呼召,要他们到圣地朝拜神。到锡安,这被敌人围绕的城,却是他们敬拜神的地方

 

148 N. Glueck, Hesed in the Bible, 1967.

149 Hams Wolff, Joel and Amos, 190.

 

7.归回故土(卅一714

第卅一章七节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为雅各欢乐歌唱,因万国中为首的欢呼,当传扬颂赞说,耶和华阿,求祢拯救祢的百姓以色列所剩下的人。”

“欢呼歌唱”二者常连在一起,可参考以赛亚书五十四章一节。“欢呼”一词在五章八节及十三章廿七节是同一个字,意义却不好:“发嘶声”不是高尚的声音。此处欢呼是有欢乐的情怀,但有时是指哀号的声音,见耶利米哀歌二章十九节。可见用字将视上下文来决定其意义,但基本的涵义是同一的,那是指情绪方面的。

“雅各”不仅指以色列人,也指雅各为列国之首。救恩必临到审判后的余数,他们是复兴以色列民族的核心。

第卅一章八节 “我也将他们从北方领来,从地极招聚,同着他们来的,有瞎子、瘸子、孕妇、产妇,他们必成为大帮回到这里来。”

这里的北方不是指以色列,而是遥远的北方,就是巴比伦。所以“北方”与“地极”二者是同义字。可参考六章廿一节。北方既是仇敌的所在,现在神领他们以色列人出来,是指被掳的人归回,要将他们分散的人,招聚在一起。

瞎子、瘸子、孕妇,此处为本书惟一将三者连在一起的经文,“瞎子”与“瘸子”却只在此处出现,在旧约中二者是常提并论的(利十九14;伯廿九15),在以赛亚书卅五章五至六节有四项:瞎子、聋子、瘸子及哑巴。“怀孕”与“生产”连在一起(赛七14),不与那些残障的相连,但此处必指无助者,他们虽没有能力,但仍蒙神的恩惠,得与大帮的被掳者归回。这些人既无能力,不会成为战士,带给世界极大的威胁。归回的人必为本地促成和平。神更不忽略这些无助的人,祂使被掳的人归回,实在是极大的恩惠。

第卅一章九节 “他们要哭泣而来,我要照他们恳求的引导他们,使他们在河水旁走正直的路,在其上不致绊跌,因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莲是我的长子。”

哭泣与恳求,在三章廿一节曾经提及。这是否为欢乐的哭泣呢?有的解经家是根据创世记廿九章十一节。150七十士译本作“安慰”,可参考本书十六章七节。

他们在河水旁,如申命记八章七节所描述的理想的迦南。151耶利米在此处描述他们归回的故土是美地。“正直”原是耶和华引导他们走的,从埃及出来,走到可居住的城邑,可参考诗篇一○七篇七节“直路”。

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父,神是父亲,在申命记卅二章六节。以色列,此处称之为以法莲,是耶和华的长子,可在出埃及记四章廿二节找到重要的涵义。何西阿书十一章一至三节也曾提说。

申命记卅二章六至九节,着重以色列在列国中重要的地位,在耶利米书卅一章七节,以色列在万国中是为首的。照撒母耳记下十九章四十三节,北方似比南方更为重要,所以北方以色列才是长子(代上五12;结十六46,廿三4)。

耶和华与以色列就是神与民,父与子的关系,都是圣约条款的形式,甚为重要。

第卅一章十节 “列国阿,要听耶和华的话,传扬在远处的海岛说,赶散以色列的必招聚他,又看守他,好像牧人看守羊群。”

在远处的海岛,可参考二章十节,以赛亚书四十一章一节,四十九章一节等。耶利米受命向列邦传话。

信息是神将以色列招聚,并看守他们。他们曾被赶散,“赶散”是以西结书常用的字,也在利未记廿六章卅三节,似都指被掳的事。“招聚”是在廿三章三节。

耶和华看守以色列,好像牧人看守羊群,也在耶利米书廿三章一至二节。

第卅一章十一节 “因耶和华救赎了雅各,救赎他脱离比他更强之人的手。”

“救赎”不仅指身体的自由,此处特别是指脱离埃及所得的自由。可参考出埃及记六章五节,十五章十三节;申命记七章八节,九章廿六节。  “救赎他脱离比他更强之人的手。”可参阅诗篇卅五篇十节:“脱离比他强壮的。”

第卅一章十二节 “他们要来到锡安的高处歌唱,又流归耶和华施恩之地,就是有五谷、新酒,和油,并羊羔、牛犊之地。他们的心必像浇灌的园子,他们也不再有一点愁烦。”

“锡安的高处”,应为锡安山上,但高度在十七章十二节及廿五章三十节,是指高天,可见这里是有表象的涵义。

“歌唱”常与“光荣”连在一起,如在以赛亚书六十章五节,诗篇卅四篇五节,“光荣”是指容光焕发,十分兴奋与欢悦的情怀。他们高兴的,是因为耶和华有十分丰富的供给。此处“耶和华施恩”,“施恩”可译为“丰富”。诗篇一二八篇五节:“耶路撒冷的好处”,“好处”原意也为“丰富”。

“丰富”必有三重的供给,就是五谷、新酒和油,可参考何西阿书二章十节。羊羔与牛犊,也是常一起提及的,在五章十七节。

“浇灌的园子”在以赛亚书五十八章十一节。在以赛亚书,家乡的旷野必成为耶和华的园子(赛五十一3)。浇灌的园子表明不会枯干,以个人情形来说,必不因饥饿而困乏。他们不再有一点愁烦,就是不会再有匮乏的危险,只有在神的丰富之中。

第卅一章十三节 “那时处女必欢乐跳舞,年少的、年老的,也必一同欢乐,因为我要使他们的悲哀变为欢喜,并要安慰他们,使他们的愁烦转为快乐。”

“处女”也在五十一章廿二节,其他在二章卅二节,有时将以色列民称为处女(卅一421)。此处与年少的、与年老的一并提说,五十一章廿二节也是如此。在申命记卅二章廿五节更为具体。年少的专指男子,与年老的一起提及,可参考耶利米哀歌五章十四节;约珥书三章一节。跳舞是与欢乐一同提及,在二十章十五节。“快乐”在本书中只有此处出现,却在出埃及记十八章九节“欢喜”是同一个字。

“悲哀”也在六章廿六节,“愁烦”也在八章十八节。在耶和华大能的作为下,一切都必改变,悲哀与愁烦就不会再有了。

此处的愁烦是与悲哀同义,但十二节“愁烦”,只是中文的译词,并非同一个字,在该处可译为“干旱”,浇灌的园子不再有一点干旱了。

第卅一章十四节 “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满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和华使他们必充分享受祂的丰富,因为祂是赐百物的神。此节有非常完整的对比:祭司与百姓,肥油与恩惠,满足与知足。

肥油是祭司特别享受的,因为在百姓献祭时,通常留下祭牲的若干部分给祭司。大多是将祭牲的腿部留下,有时甚至留下脂油。此处也可能以肥油来说明丰富,与以下的恩惠作对比,作为同义字(可参诗卅六8,六十三5;赛五十五2)。

祭司虽自身没有产业与出产(民十八2023;申十9,十八15),但神有丰富的供给。神的丰富也应许百姓们,使他们的物产丰富(参十二节)。满足与知足,都是因为免于贫穷与饥饿。

 

150 Holladay, op. cit., 185,引用Qimhi

151 Moshe Weinfeld, Deuteronomy and the Deuteronomic School, 1972, 172.

 

8.拉结哀哭(卅一1522

第卅一章十五节 “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咷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本段几乎为一段学者所公认,认为是对北方以色列的信息。北国曾在主前721年被掳。先知耶利米可以想象拉结的心情。拉结是雅各的妻子,约瑟与便雅悯的母亲。因此她是约瑟支派(即以法莲与玛拿西支派)的祖母。她为儿女哀哭,因为北国被掳了。

拉玛在便雅悯,原意为高处,在以色列与犹大交界的边境(书十八25;士四5)。现今考古学家多认为是距耶路撒冷北部八公哩之处,名为erRam的地方。照撒母耳记上十章二至三节,拉结的坟墓距此不远,在创世记卅五章十九节,四十八章七节;撒母耳记上十章二、三节。那么在伯利恒附近。拉结成为以色列北国的代表,为她儿女哀哭,因为他们都不在了。在新约,记载希律王杀害伯利恒的婴孩,是为杀灭新生王,为杀主耶稣,这事记述在马太福音二章十八节。

拉结说号咷大哭,不肯受安慰,因为她的儿女都不在了。被掳之后不复存在。这是先知耶利米的哀恸,因为同为兄弟支派,都受被掳的分离与痛苦,北方的约瑟,南方的便雅悯,以色列在北方与南方均被掳掠。

“痛哭”一词,可参考九章九节。“号咷”,可参考六章廿六节。可以听见的哭声,在三章廿一节,那里也有可听闻哭泣恳求之声。

再研究“拉玛”,是地名,也为七十士译本与叙利亚译本的解释。在拉丁文译本与亚兰文译本只作表象的意思:高处。如是地方,即指拉结埋葬之地,但说法不一。除在伯利恒附近及南北边境之处,也有认为在基列耶琳。152照诗篇一三二篇六节,基列耶琳与以法他相提并论,而以法他是拉结埋葬之地(创卅五章)。在高处哭号,也是很生动的描述,因为在高处也有公然宣告的意思。

第卅一章十六至十七节 “耶和华如此说,你禁止声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泪,因你所作之工,必有赏赐,他们必从敌国归回,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你末后必有指望,你的儿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

哀哭与流泪是不必要的,因为神必因以色列所作的工赏赐他们。他们必从仇敌之地,就是被掳之地归回。拉结是以色列的代表,她除了生育之外,没有做其他的事,此处为什么指她所作的工呢?但重点不在她的工,而在于神的赏赐。以赛亚书四十章十节:祂的赏赐在祂那里。这赏赐就是生养更多的儿女。诗篇一二七篇三节:“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

“末后”指将来,有时是指将来的后裔,可参考诗篇一○九篇十三节“后人”,卅七篇卅七节“结局”。“末后”与“指望”连在一起,可参考廿九章十一节。

儿女们必回到自己的境界,是保证他们民族的前途。这可能指北方的复兴,如指南方、也可算预言南方的复兴,或两者的复兴。在约西亚王时期的宗教改革,北方的境界已经延伸至南方。南方日后又必从巴比伦之地归回,扩展与复兴。

第卅一章十八节 “我听见以法莲为自己悲叹说,祢责罚我,我便受责罚,像不惯负轭的牛犊一样。求祢使我回转,我便回转,因为祢是耶和华我的神。”

这是以法莲悔改的话,这里的语句以牛犊为例,可联想何西阿书四章十六节及十章十一节。“悲叹”是在悲痛中摇撼。中译词似随从七十士译本与叙利亚译本。拉丁文译词作“悲哀中飘忽”,亚兰文译词作“悲哀又痛哭”。该字在四章一节作“迁移”,即飘忽无定,在四十八章廿七节“摇头”表示不满、嗤笑。在以赛亚书廿四章二十节,有地震使地东倒西歪。这是以法莲在被掳中的情形,身体震动,心里忧伤。但是神会使他们回转。

“责罚”一词的意义,在二章十九节已十分明显,这是含有管教与纠正的意思。对以色列的管教是必要的,因为以色列像不惯负轭的牛犊一样。在何西阿书有两处论以色列为牛犊,十章十一节:以法莲是驯良的母牛犊。在四章十六节: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母牛(parah)与以法莲(ephereyim)的字根一样(pry),是以谐音形容。可能耶利米采取何西阿的论调。牛犊是经过训练,会负轭的,但那不惯负轭的,是不肯受驯的,是故意违背叛道的。

“求祢使我回转。”这个呼求是指以色列得的与耶和华恢复关系,或指重新向神效忠,也可能指他们可以从被掳之地归回。

“因为祢是耶和华我的神。”可参考三章廿二节:以色列愿意来到神这里。

第卅一章十九节 “我回转以后,就真正懊悔。受教以后,就拍腿叹息,我因担当幼年的凌辱,就抱愧蒙羞。”

“回转”也可译作“转离”,这样在意义上就相反了。七十士译本是这样的译词,是指被掳,因为被掳是转离本地,也远离了神。“我转离之后,才真正的回转。”或可译作:“我被掳之后,才真正的懊悔。”在希伯来文圣经的修订本(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加插了“我转离”,那么译出来:“我转离后才转回,就真正懊悔。”153

“转离”是与责罚有关,正是十六、十七节的重点,因为受了责罚之后,必从敌国归回。

“懊悔”与八章六节“悔改”词同。“悔改”在涵义上比较正确。“拍腿”也是表明懊悔或悔改,在以西结书廿一章十七节“拍掌”也是表示失望受伤的感觉。

“凌辱”与“蒙羞”二者的涵义也相似,可参考二章卅六节与六章十五节。

“幼年的凌辱”,可参考十五章十五节。在以赛亚书五十四章四节“幼年的羞愧”,意义也相似。

第卅一章二十节 “耶和华说,以法莲是我的爱子么?是可喜悦的孩子么?我每逢责备他,仍深顾念他。所以我的心肠恋慕他,我必要怜悯他。”

这里是耶和华的答语。或是正面,或是反面的问题,都是有正面的回答。祂与以色列是有父子的关系。

“处子”在旧约中只有此处提及,类似的意思却出现在十五章十九节及二十章五节:“宝贵”或“珍宝”。在以赛亚书五章七节:“喜爱的树”,“喜爱”一词与此处用词相同。箴言书八章三十节“喜爱”也相同。

“每逢责备他”,“责备”原意为“提说”,“顾念”原意是“记得”与“想念”。每逢提说他,必深深地怀念,无可忘怀。

“恋慕与怜悯”,都是在情绪方面的激动,是十分震动心弦的事,参考的经文在六章廿三节及三十章十八节;申命记十三章十八节,三十章三节。这常指男女的情爱,可见神对以色列有特殊的感情。

第卅一章廿一节 “以色列民哪,你当为自己设立指路碑,竖起引路柱,你要留心向大路,就是你所去的原路。你当回转,回转到你这些城邑。”

“以色列民”,是以色列的女子,此处是阴性,不若在三十章五至七节的阳性。但是这里的命令却是指男性的工作,建碑的事不是女性可以承担的。

这里“民”作“女子”,不是指妇人,而是指处女,与本章四节相同。

“指路碑”与“引路柱”这两个用词在旧约中较少用,前者在列王纪下廿三章十七节及以西结书卅九章十五节,后者在旧约中只有此处。“指路碑”在列王纪下廿三章十七节,是约西亚王将伯特利的祭坛拆毁,将坟墓中的骸骨烧毁。他曾问:“我所看见的是什么碑?”这是神人的坟墓,可能是指列王纪上十三章的那神人。那碑是墓石。

“引路柱”中译词甚为正确,因原意可能有“柱”的意思,这也是七十士译本的用词。

留心向大路,“留心”原意为“注意”与“观察”,箴言书廿七章廿三节:“留心”。约伯记七章十七节:“放在心上”。诗篇四十八篇十三节:“细看”、“察看”。

以色列必须归回,回转到她这些城邑。这似指十九章十五节属锡安城的一切城邑。

第卅一章廿二节 “背道的民哪,你反来复去要到几时呢?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男子。”

以色列人是背道的女子,“背道”指不忠贞,转离正道,可参考三章十四、廿二节。她反来复去,善变不定,这样的情形是不可长此以往的。

耶和华在地上要造一件新事。“造”与“新”,在以赛亚书四十章以后曾屡次提说,如四十三章十九节,四十八章八节等。“新”字在耶利米书只有廿六章十节,卅六章十节:“新门口”,卅一章卅一节:“新约”。

此处女子与男子作一尖锐的对比。“护卫”一词的涵义并不清楚。该词以着重的语气(Polel)表达。除此处以外,在旧约中尚有十一次。诗篇廿六篇六节:“环绕”。诗篇五十五篇十一节:“遶行”,也在五十九篇六节及雅歌三章二节出现,指守望者的巡逻。诗篇卅二篇七、十节都是“环绕”,是指耶和华对敬拜者的保护。申命记卅二章十节,耶和华环绕以色列,给予保护,好似母鹰护卫幼儿。约拿书二章三、五节:众水的环绕。

天主教解经家,将此比喻为圣母马利亚护卫圣婴耶稣。加尔文引用三十章六节,描写战士因惊惧而如难产的妇女那么衰弱,但是最后仍可获胜。有的认为“护卫”可译作“改变”,在撒母耳记下十四章二十节作“挽回”。154

耶利米在此处论述情氻的恶劣,但是耶和华会将这情形改变,软弱如女子者,可孔武有力,甚至胜过男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都认为女性是弱者,但在耶和华的能力之下,软弱变为刚强,此处女子是指以色列。

以色列是女子,耶和华以男子为喻。此处并非指以色列有力量来护卫耶和华,而是指她来拥抱神。她曾为淫乱不贞之妻子,为耶和华所休,但现在她悔改归正,再投向耶和华。根据的经文为耶利米书二章二十、廿一节及何西结书一至三章。

 

152 Matitiahu Tsevat, "Rachel's Tomb",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upplement, 724725.

153 John Bright, Jeremiah, 225; J.A. Thompson, The Book of Jeremiah, 574. Note 8.

154 William L. Holladay, "Jer XXXI 22b reconsidered "The Woman Encompasses the Man", Vetus Testamentum 16 1966 236239; Norbert Lohfink, "Der Junge Jeremia als Propagandist ond Poet, Zum Grundstock von Jer 3031", Le Livre de Jeremie, Le Prophete et son milieu, Les oracles et Leor transmission, 1981, 351368 esp. 355356, n.41.

 

9.犹大复兴(卅一2326

第卅一章廿三节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使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他们在犹大地和其中的城邑必再这样说,公义的居所阿,圣山哪,愿耶和华赐福给你。”

这节的特点,是有极长的引言的形式,它却有极短的祝福话。在祝福话的形式,可参考民数记六章廿四至廿六节以及诗篇一二八篇五节。耶和华是公义的,也是圣洁的,所以祂的居所公义,祂的山圣洁,圣山是圣者的山。耶和华是以色列安息之处,也是安全的避难所。祂住在祂的子民中间,赐福给他们。

看这引言的方式,神是万军之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要将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带回,正如廿九章十四节所说的。

“圣山”在先知著作中出现廿三次,在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以及诗篇中,就有六次。这是指在迦南地,圣所坐落之处。圣山也是圣所之山(诗一三四2)。

第卅一章廿四至廿五节 “犹大和属犹大城邑的人,农夫和放羊的人要一同住在其中。疲乏的人,我使他饱饫。愁烦的人,我使他知足。”

犹大全地的人,再可恢复常态。“农夫”就是作农事的帮手,在十四章四节称作“耕地的”。放羊的也是帮工,是带别人的牛羊。所以这些都是极卑微的工人,可以得着安稳的生活。他们不再疲乏困倦,都得以满足,不至缺乏,可参考十四节。

就如本章十二节,他们的心必像浇灌的园子不再有愁烦,可见这都是指他们得着复兴的现象。

第卅一章廿六节 “先知说:我醒了,觉得睡得香甜。”

这是引述别人的话,还是先知自身的感受?因为“先知说”,是中文译词附加的,为原文所没有的。在涵义上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感觉。醒了之后,经过美梦,感到特别舒畅。也可能在醒了之后,不再在美梦中,面对严峻的现实,感到困难重重。醒觉过来,承认自己是在困境中,睡得香甜不过是暂时的解脱。155

从文体来看,似为记述异象,正如在撒迦利亚书一至八节,尤其在四章一、二节:“天使又来叫醒我,好像人睡觉被唤醒一样,他问我说:你看见了什么?”

“香甜”原意为“喜悦”(六20),在不同的上下文,意义也不尽相同。

此处仍以积极方面设想,因为上文都是正面的,指犹大的复兴。

 

155 William L. Holladay, Jeremiah 2, 196.

 

10.建立栽植(卅一2730

第卅一章廿七节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

这是预言以色列民族的复兴,以色列家和犹大家都得以合一,同蒙福祉。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北国的信息,现在应用在南国,使南北一同提说,等候那大好的日子来到。

以播种是为例,指他们的增长。外邦的侵略已将地全部破坏和荒废,现在必须重新播种,使牲畜与人都得以增多。何西阿书二章廿二节,神应允地,必应允耶斯列民,耶斯列是栽种的意思。

第卅一章廿八节 “我先前怎样留意将他们拔出、拆毁、毁坏、倾覆、苦害,也必照样留意将他们建立,栽种,这是耶和华说的。”

“留意”是在先前所说的,就是在一章十二节。又在此处四个动词:拔出、拆毁以及建立、栽植,也曾在一章十节提说。这些都是神在选召耶利米时曾经宣布的。由审判的言词至复兴的信息,所以这里再提及,必更为具体而有力。神的心意不会改变,祂的行动也是一致的,前后贯通,必不矛盾。

神的眼目看顾先知,使他完成第一项使命,现在是第二项使命,对新的人民,有新的职事。

第卅一章廿九至三十节 “当那些日子,人不再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

这里强调个人的责任,见以西结书十八章二节。这句俗语的引用,因为以色列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认为先祖的罪使他们受害,神似乎很不公平。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因为责任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可以推诿(参出二十5;申五9;民十四18)。但是耶利米与以西结都予以否认,强调每个人应各自负道德与宗教的责任。

儿子的牙酸倒,照七十士译词,是因牙肉出血而感痛楚。拉丁文译词,指因牙肉发麻。但以西结书十八章二节用词是发钝,好似铁器发钝一般(传十10)。在亚兰文译词:“父母犯罪,儿女必受罚。”在意义上更加明确。156此处无意否认父母的影响,家庭的分子不端的行为必影响其他的家人。但是个人责任的原则,比集体责任更为基本。申命记廿四章十六节: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

这里也必使人承认耶和华的权能。神与亚伯拉罕与摩西立约,以他们为宗族与民族的代表,使整体蒙福。但是在这圣约的范围之内,个人对耶和华的信心,仍是他个别的责任。有时个人的抉择会遭受国人或众人的反对:亚伯拉罕(创十五6),摩西,约书亚(书廿四15),以利亚(王上十九10),以及先知们(王上十九18)。可见论个人的责任,并非从耶利米与以西结起始。在以色列中,也应有人已经认识与了解。157但这两位先知特别清楚论述,因为以色列人实在必须认清个人责任及集体责任。在新约,耶和华的律法写在个人的心版上。

 

156 William McKane, Proverbs. A New Approach, 1970, 2930; Carole R. Fontaine, Traditional Sayongs in the Old Testament, 1982, 246248.

157 G.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2, 266267; Walther Eichrodt,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1967, 435437; Theodorus C. 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1970, 382387.

 

11.新约福音(卅一3134

这是救恩的宣告(Heilsankundigung),文体是由散文至诗歌。在本书中,这段经文是最重要的。在旧约中,也代表最有深度的属灵见解之一。昆兰社团(死海古卷的团体)认为他们就是这新约之民。新约是摩西的约,强调律法以新涵义。历代的基督徒,认为耶利米的话是主特别引证的,完全实现在教会,因为教会的信徒,都认耶稣为主(路廿二20;林前十一15;来八828)。

本段经文在用字及语句方面必出于耶利米。文体十分像申命记,尤其是申命记法典念诵的场合。宣布这新约的时间,是在主前587年秋的住棚节,那时耶路撒冷已经被毁。在这段经文中,体裁之特出确令人注意:卅一节至卅三节上是散文,从卅三节下至卅四节,就转为诗歌,由旧约导入新约。

第卅一章卅一节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在耶利米宣告的当时,必会引发极大的震荡。耶和华并不废除旧约,却补充其不足。神已经觉察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列祖见我有什么不义,竟远离我……”(二5)但是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赛四十8)。何西阿已经提及新约的需要:“当那日,我必为我的民……立约。”(何二18)。现在耶路撒冷已经陷落,被掳的情形十分严重,以西结书十八章卅一节:“作一个新心和新灵”(参结十一19,卅六26)以赛亚书四十二章九节的话更加具体:“看哪,先前的事已经成就了,现在我将新事说明。”

“以色列家和犹大家”以往曾破坏了神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十一10下)。现在另立新约,也是对这两家。这两家原是一家,以色列与犹大必须合为一家,因为他们都是神的子民,是不可分的。他们分裂是叛逆的行为,现在必须合一,合成一个完整的民族。

第卅一章卅二节 “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这是耶和华说的。”

神拉着他们祖宗的手,在旧约中只有这里作这么生动的描述。这是出埃及的经验,在七章廿二节叙述出来。

这里所提到的约,是西乃的约,记述在出埃及记十九章一节至廿四章十一节。耶和华是立约之神,要求以色列人遵守,有顺服的心,照着圣约的条款来行事。现在神继续有同样的要求(耶十一18)。顺从神才蒙受圣约之福分。

在以色列的历史中,自摩西的日子起,人们一再违背神的吩咐,不遵守圣约的条件。他们不仅没有遵行律法,而且拒绝耶和华的权能。他们的恶性不能改变,好似古实人不能改变皮肤,豹不能改变斑点一般(十三23)。这样背约的情形是严重的。

在十四章廿一节,先知在祈求耶和华“不要背了与我们所立的约。”耶和华是永远信实的,祂决不背约,背约的是以色列人。

丈夫是主,字义也是“主”,但也可译为“巴力”。以色列人果然以巴力为主,不以耶和华为主,这是背约的实情。

第卅一章卅三节 “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在西乃的约,律法是写在石版上,现在新约的律法,写在心上。这是在内里的意愿,使顺服的心更加自然。里面原意为内部,在城内。耶利米曾指便雅悯人从耶路撒冷城中逃离(六16)。此处“里面”是指心的深处。“心”在十七章一节是与“祭坛”同义,犹大的罪铭刻在心版上和坛角上,所以这是与敬拜有关。“里面”与“心”二者如指圣城,城在地方的内部,圣殿在城的里面(诗四十六45,五十五910)。这里还有祭司型的圣约条款:“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可否指他们在圣殿中敬拜的更新?

“里面”与“心”在此处都是单数,可否指以色列人万众一心,既同蒙圣约的恩惠,也必共同有合一顺服的心?

耶和华的律法写在石版上(出卅一18,卅四2829;申四1322,或在书卷上(出廿四7)。现在律法必须直接触及内心的意念及志向,完全内在与属灵。以色列人顺服神必须出于甘愿乐意,没有丝毫勉强的情形。只愿悖逆是过去的事,不可再重复了。

以色列是在一个新的情况之中,神的权能重新强调,人的自由也必重新获得重视。这是在新约圣经中所记述的。马可福音十四章卅六节,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是将自由与权能相提并论,却以父神的旨意为重。在罗马书七章廿一至廿五节,保罗的经验也是极清楚的见证。

圣约的条款是祭司用的形式,在本书七章廿三节,十一章四节,廿四章七节,三十章廿二节以及卅一章一节,卅二章卅八节。再可参考的有以西结书十一章二十节,卅六章廿八节等。

第卅一章卅四节 “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在以前的日子,有摩西、祭司、先知及教师来教导众人。申命记十一章十九节,律法也要求父母将神的话来教导他们的儿女。但是实情是人们欺骗自己的邻舍与弟兄,教唆他们说谎,拒绝认识耶和华(九45)。如果律法只是外表的,需要教导,现在律法已经内在化,教导的事,就与以往不同了。

认识神(参二8)可说是概括了圣约的要求,因为箴言三章六节说:“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认定”是认识耶和华,明白祂的旨意,确定对祂的信仰,信心坚定,坚信倚赖祂,顺服祂。

从最小的到至大的,指年幼至年老,也可指社会地位低下的,至上等的尊贵人,不分老幼尊卑,都能认识神。认识神,指与神有密切的关系,十分亲密,心智与意志都完全符合神的旨意。

这里有耶和华的应许,就是祂有赦免的爱。“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赦免”也在五章四至五节的内容,这一用词在五章一、七节。

“记念”是神对以色列的关怀,他曾记念他们早期的忠信(二2),祂也记念他们的罪孽(十四10)。记念是有行动,祂记念他们的恶,就必定追讨。祂记念以色列忠实的跟随,就赐他们地业与土产(二3,十四10)。现在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也不再审判他们,却施恩祝福他们。赦免也必忘记(Forgive and forget)。

这里所说的,最可参阅的是申命记三十章六节:“耶和华你神必将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这是与此处的信息相同。

 

12.爱的缔结(卅一3537

第卅一章卅五节 “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发亮,又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匉訇的,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祂如此说:”

卅五至卅七节的重点,是从宇宙的规律,喻圣约的恒常。本节尤其有赞美诗的体裁。

太阳、月亮与星辰三者,是指白日与黑夜,正如诗篇一三六篇八、九节,日头管白昼,月亮星宿管黑夜。在创世记一章十六节,太阳与月亮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再造众星,一切都井然有条。

祂又搅动大海,任海中波浪匉訇,这似重复以赛亚书五十一章十五节的话。在诗篇一四八篇三节也提日月与星辰,而在四节提天上的水。此处耶利米提到大海,不会指天上的水,而指大海的波浪,可参考的经文是在以赛亚书十七章十二节,五十一章十五节;诗篇四十六篇三节。

第卅一章卅六节 “这些定例,若能在我面前废掉,以色列的后裔也就在我面前断绝,永远不再成国,这是耶和华说的。”

“定例”在诗篇一四八篇六节说明,祂定了命不能废去。定例是不可更改或废除的,这一用词在律法上也是专指绝对性的条例(huqqim)。神在自然界的定例决不废去,在历史中,祂的旨意也决不改变,以色列人是决不会灭绝的,祂的圣约不致废去,必存到永远。

第卅一章卅七节 “耶和华如此说,若能量度上天,寻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卅五节是以天地的万象为例,本节虽然不同,但重点仍是一样。论宇宙的庞大,是人无法衡量的。上天有多高多大,地基有多深多广,是人没有能力度量的,确实的面积也不能寻得。

以这事实来看耶和华在历史中的计划,无法明白神对以色列的旨意,神会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吗?答案是否定的,以色列人失败了,但是神没有失败,祂的信实是永远的。以色列人背约,并未使耶和华与以色列断绝,“断绝”在卅六节原意为“停止”、“止息”、“不再存在”。在此处卅七节“弃绝”原意为拒绝与放弃。

本节以“耶和华如此说”开始,以“这是耶和华说的”结束。这是十分典型的先知信息。前者是传信者的形式,带着先知从耶和华得着的权能。后者是传信者表达耶和华言词中特有的柔和语气,因为耶和华的低语,含着安慰与鼓励的深情。

 

13.耶路撒冷(卅一3840

第卅一章卅八节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这城必为耶和华建造,从哈楠业楼,直到角门。”

“日子将到”,曾在廿七节、卅一节出现,此处再提及。这是十分兴奋的语句,表明荣耀的盼望,在希伯来文更以很明显的惊叹语句表达:“看哪,日子将到……”

这城是耶路撒冷,是被巴比伦所毁灭的,现在不仅要重建,而且是由耶和华来建造。这里的介系词可作不同的用法,可作“由”耶和华,也可作“属”耶和华。后者的译词可作:“这属耶和华的城必被再建。”还有一个可能的译词:“这城的建造是为耶和华”,因为这城要归耶和华为圣(四十节)。

这城的范围是从哈楠业楼直到角门,与尼希米建耶路撒冷城墙时不同。158有三位学者将这范围,构成三个不同的地图。159有的是将这个地理环境与希尼米时代的对比。160

哈楠业楼在尼希米记三章一节及十二章卅九节。又在撒迦利亚书十四章十节,大概是在耶京的北墙。161

角门(王下十四13;代下廿五23,廿六9),应在城之西或西北。162

第卅一章卅九节 “准绳要往外量出,直到迦立山,又转到歌亚。”

准绳是为重建耶路撒冷所用的,可参考以西结书四十至四十八章以及撒迦利亚书二章。圣城的重建是指圣民的复兴。

迦立山与歌亚二地是不知名的,如果上节是指城北,而四十节指城之东与南,那么此处应为城之西。假若这二地是相对的,两边只在西南。有人认为西南与东南。163

圣城的重建,必将范围扩展,使面积更大。

第卅一章四十节 “抛尸的全谷,和倒灰之处,并一切田地,直到汲沦溪,又直到东方马门的拐角,都要归耶和华为圣,不再拔出,不再倾覆,直到永远。”

这谷在汲沦溪不远,大概是指欣嫩子谷。耶利米书曾屡次提及(二23,七31,十九2起;参王下廿三10)。那是异教拜假神的地方,献人祭,抛弃尸体,其他也有尸体抛在那里,使那里成为乱葬冈。“全谷”的涵意不甚清楚,因为七十士译本没有这一用词。“灰”是有油腻的,可能是因祭牲的脂油。异教的祭坛余剩的,还有长期献祭的火,一定污秽不堪。但耶和华的圣城重建时,一切都应整顿。

“一切田地”可能也与宗教有关。但这一用词在申命记卅二章卅二节;列王纪下廿三章四节;以赛亚书十六章八节;哈巴谷书三章十七节。这些经文只是指普通的田地。若说这些与异教有关,是参考乌格列文献,田地为死神之地,迦南的神明是人们膜拜的对象,可参考耶利米书九章二十节。164

“田地”一词,在子音方面也有问题(sh是正当的拼法这里却为s),是否来自外来语?照乌格列文献,田地出产葡萄之处,旧约中至少有三处与葡萄相连,在申命记卅二章卅二节;以赛亚书十六章八节;哈巴各书三章十七节。在哈巴谷书,不仅有葡萄,也有无花果树与橄榄树。列王纪下廿三章四节与汲沦溪相连。但是只有列王纪下廿三章与申命记廿二章所提的,有关异教的礼仪。汲沦溪谷周围有许多梯田,大概指那里的田地。165

马门在东边,即汲沦溪之北端。这是否在圣殿东南角之东。就不得而知了,旧约中除此处外只有尼希米记三章廿八节提及。

圣城归划出来这些地,为归耶和华为圣。在二章三节与以西结书四十五章一节宣告出来。这城永不拔出,不再倾覆,直到永远,可参考十八章十四节下。

 

158 Ruth Amiran Yael Israeli, "Jerusalem",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upplement, 475b.

159 Millar Burrows, "Jerusalem",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2, 843866, esp. 854.

160 Jacob M. Myers, Ezra, Nehemiah, 1965, 112119.

161 Georges A. Barrois, "Hananel, Tower of",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2, 520.

162 John Gray, I II Kings, 1970, 609.

163 Burrows, "Jerusalem", 853a.

164 Joseph Aistleiner, Worterbuch der ugaritischen Sprache, 1974, 258b; Mangred R. Lehmam,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 shdmwth", Vetus Testamentum 3 1953 361371, Jose S. Croatto and J. Alberto Soggin, "Die Bedeutung von shdmwth im Alten Testament",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74 1962, 4450.

165 Lawrence E. Stager, "the Archaeology of the East Slope of Jerusalem and the Terraces of the Kidron",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41 1982 117118; Georges A. Barrios, "Kidron, brook",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1011.

 

三十、卅一章概要

这两章有关民族复兴的信息,似包括对北方与南方的呼吁,甚至将北方的预言,应用于南方。尤其当南国正濒危急之情况下,更以希望与安慰之言,予以勉励,可能自三十章起,构成一道新卷。

这一新卷颇有第二书卷之特质,有警戒语(卅六章为第二书卷之例)。这里既有警戒审判,就不以盼望为主。但是有关新约之信息,可以成为第二书卷之附录。如另成一卷,似更为合理。

从先知信仰的观点,审判必不成最后的信息,因为神仍赐以恩慈,必给予希望与安慰,因为祂最终使以色列民族复兴。审判与复兴,是先知信息之中心。何西阿书就是最具体的例证(参何二1825,三15,十四29;结卅三至卅九章;赛四十至六十六章;摩九1115)。建造与栽种不仅在耶利米书三十章起提及,也在以西结书廿八章廿六节,卅六章卅六节;以赛亚书六十五章廿一节。

在耶利米书卅一章,耶和华是父亲(九节下):“以法莲是我的长子”。祂也是母亲,好像拉结一般,哭她的儿女(十五节)。神的爱是父母的爱(二十节;何十一章)。在以赛亚书四十九章十五节:“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以母爱来描写神的爱。以父爱来说明,就如耶稣讲浪子的比喻(路十五1132)。

“新约”的经文(卅一3134),对教会是极重要的信息(来八8121617)。在何西阿书二章十八至廿五节,已经预示了。以西结书卅六章廿六节,在耶利米之后,复有说明。这是“新事”,耶和华必为他们成就的(赛四十二9,四十三19)。

这是新约,并非将旧约废除,而是予以加强与更新。圣约的实质没有改变,而是将行动更加积极化。这是耶和华神所发动成就的。在这段经文中,多次提说:“我要……”神的宣告多么有意义。新约有新应许:

(一)“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这是恩典的约,心灵的约。心灵是理性、情绪与意志的,为接受领会神的恩惠。神的律法不再是外表的,而是内在的,顺服不只是外在的行为,而是内里的动机。

(二)“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这是知识的约,相交的约。圣约是为民族整体的,也为个人的,在圣约的团体中,个人都可积极并且直接认识神。这也是何西阿书所强调的(何二20,六章)。他们得与神相交,而且与人交往。

(三)“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赦罪的约,将他们的罪孽除去,不再有愆尤,重新感到生命的价值,不仅顺服的心更加坚强,而且享受救恩之乐,而有更新的经验。

旧约并未废除,却屡被破坏,有另立新约的必要。神要与以色列建立新的关系,新的国度,引他们进入新的时代,新时代应有新气象。新的国度不再是分裂的,而且合一的,以色列家与犹大家原为一,不可划分。

新约是完成旧约的,在新约圣经中,时刻在哥林多后书,保罗强调他是新约的执事,不仅他,也是众使徒(林后6),表明教会导入新的时代。在第二世纪末,教会的教父就以旧约与新约作为圣经两大部分的名称。

希伯来书以引用本段经文,来解释主耶稣基督大祭司的职事。祂所得的职分是更美的,因为祂作更美的中保,这约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作者甚至说:“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来八7)后约(新约)是更美的约。

这段经文也是主设立晚餐的背景。保罗从主领受的,就传给教会(林前十一2326)。这就应追溯主自己的话。当祂与门徒们吃逾越节的晚餐,祂特别向他们举起杯来宣告:“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廿六28)路加的记载更加清楚:“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路廿二20

耶利米书卅一章卅一至卅四节,是新约前的新约,也可说是福音前的福音,是福音的木质。

福音不仅为以色列,也为列邦。卅一章十至十四节论以色列蒙福,使列邦因此也得神的恩惠。耶和华对以色列的爱护,是确保世界的平安(3537节)。因此,耶路撒冷的重建,以色列民族的复兴,就更加重要了(3840节)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耶利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