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的方法和结果
读经:耶33:1-26;王下25:1-2
“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衪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衪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33:15-16)
这位先知仍然被囚在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本身则被尼布甲尼撒的大军团团包围,也等于被囚禁了。在神的旨意里,这城和全地都要被毁灭、被破坏、变成荒凉。在这样的情形下,耶利米因着神的感动,买下了亚拿突的那块地,藉以表示,神的百姓将永远拥有那地。当时的局势很明显,这地即将落入巴比伦的手中,耶利米在神的感动之下,过去一直就在传讲这样的信息。现在,这位先知体会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就在祷告中,把这件事对神述说了。
神对祂仆人的回答,可以分成四段,就记录在本章所研读的经文内。其中第二段最崇高,谈到的乃是,耶和华明确的预告并描述,将来祂要用甚么方法实现祂的旨意。祂的话中最重要的真理,是在本章所引用的这两节经文里。“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衪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这就是促成复兴的方法。“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她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这就是复兴的结果。
读这两节经文,我们立刻就可以联想到,过去研读过的类似词句。那时先知是在斥责在上执政掌权的人,包括宗教上以及政治上的领袖,也包括国王与先知。在那里我们所读到的,差不多是一字不易。上次,先知传这信息时,距他目前被囚的时刻,已经有七年之久了。此刻,尼布甲尼撒的大军已困住了耶路撒冷。再看一遍他七年前的话:“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衪必幸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衪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必安然居住;衪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这两段经文相似之处,在于所预告的内容同是复兴的方法和结果。不过,这两段经文也有差异之处。其差异之处,乃在于强调方法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早先的预言,他用的词句是:“衪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后来的预言,他用的词句是:“她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前者,这个名称是指那位王本身;后者指的是祂所管理的这座城。所以,当“耶和华我们的义”指的是那位王时,所启示的乃是复兴的方法。当“耶和华我们的义”指的是那座城时,所启示乃是在祂管理之下,这座城所要产生的结果。
我们暂且不要管“苗裔”这个头衔,也暂且不要去管这个苗裔和大卫家的关系。我们要从比较宽广的角度,来思想这段经文的教训。首先要思想的是这位王用以实现复兴的方法;其次要思想的是这座城复兴以后的结果。这乃是在描述神一直不间断的工作,借着审判、管教,最后得以建立符合祂旨意的秩序。
“耶和华我们的公义”
首先,我们要思想早先所用的那个名称,耶和华我们的公义。这个名称可以译为“耶和华我们的公义”,也可以译为“耶和华是我们的公义”。这两种译法其实是解释,而不是翻译。事实上,这个名词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清楚。这不是一个句子。“耶和华”这个伟大的名称,乃是神用以将自己启示给人的名称。而“公义”这个词本身就表达了它的意思。“耶和华我们的公义”这个名称,最重要的意义乃在于它启示了神作这事的方法。
正如我们前一章所讨论的,这个宣告是发生在耶和华对耶利米的第二次的回答中。让我们很简单的回顾一下当时的光景。耶利米在那个黑暗的时刻里,顺服神对他的感动,买下了那块地。可是,现实的环境叫他不安,他的里面有着相当大的困难。于是,他把心中的问题,他里面的难处,都对神倾述。他把自己对信心的质疑,对自己的怀疑都述说出来。于是,神第二次对他作了回答。“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耶利米。”很清楚,这一次的回答是针对耶利米心中的难处。请看这句话:“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这几句话表明了,耶和华了解这位先知当时心中的光景。这怎么可能?这块地很快就要被交在外邦敌人手中,外邦敌人就要占有这地,这地即将荒凉、废去,怎么可能有复兴?先知心中的问题是那些堕落的百姓,他们实在堕落得太厉害了。四十年之久,耶利米以贯顶雷轰的声势、以哀歌,宣讲耶和华的话。可是他们还是拒绝,还是背叛,还是偏行己路,越陷越深,越往黑暗处堕落。他的问题是,一个如此败坏的百姓,一块如此荒凉的地,怎么可能有复兴呢?有甚么方法能够使它再复兴?本章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神对这问题所作的答复。
在深入研究祂的答案以前,我们先看看这个信息的次序。在这信息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神描述祂要实现的复兴之过程。其次,也是这信息的中心,我们看到了神的宣告,祂所宣告的,乃是有关即将促使复兴成为可能的那些事实。最后我们所看到的,是神在这败坏的百姓中所作的事,这些事正可预告复兴的事实。
有关复兴的过程,乃是如此描述的:第一,重造之前,要有毁坏;第二,要有属灵的喜乐,必先有道德上的洁净;第三,这个属灵的喜乐,要带来物质的繁荣。
我想,这一章教训的重点,大致说来就是如此。
重造之前,要有毁坏
先知问:这样败坏的百姓,怎能有复兴?我买这块地有甚么用处?我是凭信心这么作的,但是这地怎能复兴昵?神的回答首先宣告,祂要以迅速临到的审判对付这些百姓,所以必会有毁坏。但是毁坏的目的是为了建造。先拆毁,接着才有建造。
在神回答的内容第一部分,我们面对了神的方法。在祂对这世界上所有的人之审判中,在祂对列国的审判中,从狭义的“审判”,也就是管教、惩罚、灾变等这些事看,审判的目的乃是为了医治。神宣告说,祂要临到,要通过迦勒底人的军队,使这城降卑。祂说,虽然他们已经筑起高垒作为防御,但是这只不过像浅沟,要拿他们的死尸来填满。可是,就在接下去的那一句话中,祂接着又说,“看哪!我要使这城得以痊愈安舒,使城中的人得医治,又将丰盛的平安和诚实显明与他们。我也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如此,在即将临到他们的败坏中,至少在这位先知心中已经看到一丝亮光,看到了神的旨意、神的目的。这个方法很激烈、很可怕,但这是为了建造、为了复兴,所必须作的预备工作。
复兴要有道德上的洁净
第二,实现复兴的过程,乃是要有道德上的洁净,这样才可带来灵性上的喜乐。祂对那些人宣告,祂要临到他们,除净他们的一切罪,又赦免他们一切的罪。接着祂又立刻说,这城将要再有欢乐的声音、快乐的声音、赞美的声音、感谢的声音。城里不再有哀歌,有的乃是欢乐的声音。道德的洁净,目的是为了属灵上的喜乐。这里我们又看到有关神要使复兴实现的过程之启示。这就是先在生命的源头作那洁净的工作,使人的生命更能充满欢喜与快乐。圣经的启示如果教导我们甚么的话,那么最重要的一个是教詶我们,祂对人,对全人类的心意,乃是要他们有完全的快乐,丰盛的喜悦,不间断的欢娱。我这里所说的圣经的启示,包括了神所启示的一切,记在圣经内的一切。从头到末了,圣经中充满了眼泪,人类的子子孙孙也是充满了愁苦。他们走过的,是阴暗的路径,是漆黑的道路。但是,我们如果顺着圣经的启示,一路读下去的话,最后我们必可看到一个终极的真理。这真理先在先知的著作中出现,后来又在拔摩海岛,在那清晨的时刻,再一次向约翰显示。这真理就是神要擦掉人类眼中的眼泪,一切忧伤、叹息都要成为过去,不再出现。人的欢喜、人的快乐、人的嘻笑、人的歌唱、人的娱悦,将永不消失。这乃是神对人类的心意。但是,要取得这属灵的喜乐,生命必先得到洁净。生命的洁凈必须从源头、从根本、从构成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知、情、意着手。这样,生命就可以成为喜乐,可以成为欢欣。
这样,我们在这里先看到的乃是为了要建造,在破坏之时最先用的方法。我们看到为了要建造,必须先拆毁;接着我们看到有关这个中心、不摇动的真理之启示,那就是罪的得赦免,过犯得除去。这也就是生命源头得着洁净,这样人的生命就可以充满歌唱,充满喜乐。
复兴要带来物质的繁荣
这个启示最令人惊讶之处,就是它还宣告,这样的属灵的喜乐,乃要带来物质的繁荣。这是最后的一个重点。就是说,国家得到了洁净,国民在道德上得到了洁净,他们就可以充满属灵的喜乐。而他们充满了属灵的喜乐以后,就可以得到真正的物质繁荣。牧羊人要再出现,带领他们的羊群,数点它们,对它们说话;而这座城本身也要再一次充满物质的繁荣。这个次序真是令人瞩目。这乃是公义复兴的不变方法。往往我们都想用物质的繁荣来达到复兴。但是神的着手方法却不如此。祂开始的方法,乃是先破坏那些邪恶的东西,然后借着洁净人性道德,以带来灵性的喜乐。而一旦人生命中有了灵性上的喜乐,这个人生命中的一切潜能就可发挥到最大的极限,结果就带来真正永恒的物质繁荣。有时候,没有道德上的洁净,也可以有物质的繁荣,只不过这样的繁荣不能持久。历史上,有许多实例可以印证这点。十九世纪末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讨论教育制度时,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如果你教育这些孩子,却没有带领他们的宗教信仰,那么你只训练了一些聪明的魔鬼。”你也许觉得,这句话太重、太粗。但是事实呢?这话乃是先知性的声音,说这话的人,对人的本性有充分的理解。如果在对付生命外在的东西之前,不先对付人生命里面的灵性上的中心,那么再美的园子也将再度变成废墟。惟有借着道德上的洁净,才可叫人的生命充满无穷的喜乐。这样人才可以创造一种物质的条件,以带来真实而持久的物质繁荣,并带来持久不断的平安。
促成复兴的原则,乃是公义
第二点,这里也宣告了一些中心事实。神告诉祂的仆人,为了要达成复兴的旨意,应该把人类历史中的那些事放在中心地位。“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衪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就如同早先的预言,祂的名字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在目前这段预言,这个名称乃是指耶和华管理下的这座城。这里,我们就面对了一个中心事实:促成复兴的原则,乃是公义。促使这个原则运行,并发出力量的,乃是神自己的力量,乃是公义的耶和华之力量。不只是神本身是公义的,这是当然的事实。祂的态度也是公义的。就是出于祂的公义,所以祂才自古不断把自已启示给古时的人,对人的生命说话,关心人的生命,参与人的生命,帮助人的问题,亲身对付困难,降卑自己、一直到最根基的部位,然后祂可以再从那根基着手,稳定、坚决的建造,直到把最顶端的石块安置上去,让人可以高声欢呼:愿恩惠归与它。
公义乃是叫复兴得以实现的原则。这个词乃是一个古老的词,传道人常常提这个词;在圣堂中,在教会里,这个词常常被提到。可是,往往我们都必须再回去,重新思想这个词的意思。因为对这个词听的次数多了,反而会忘记它原来的意义。所以我们还是从头想起。公义一词英文是righteousness,这个字最基本的构造是right,意思是“对”。只有这么讲,还不足以说明圣经中有关“公义”的意思。要说明圣经中这个词的意思,我必须先引用一些字词来对照。“公义”就是真理。我们说某一个东西是公义的,乃是指这东西的事实本相。罪就是说谎,过犯就是歪曲事实,罪孽就是偏离了真理的正道。公义就是真理,就是事实,是不可缺的、实际的事实。基本上,这样的真理存在神里面,但在应用上它又是论到与人有关的东西。所以,我们说到某人最公义之事,那就是那个人应该把它公布出来的事实,虽然这些事实可能已经被扭曲了。当公义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发生功用之时,这个人的歪曲悖谬就会被彰显出来。这也就是基督教信仰中有关“认罪”的意思了。这里我说的“认罪”,不是指对别人承认自己所作的,而是指认罪本身。这也就是为甚么一个人认了罪,立刻就会有离罪的事实出现。认罪不是对别人承认自己的罪,而是对自己的心说,这事是罪!这样的事一作完,公义就在罪的里面发动作用,因为事实本相已经被宣告了。神乃是事实本相的神。在祂面前,永远都是真理,都是不能隐藏的。一个人也许可以在别人面前装作另一类的人。可是公义却认识他,衡量他,宣告有关他的事实真相。公义乃是衡量的标准,一切的歪曲悖谬都是借着它而被揭发的。公义在实际的运用上,乃是显明人的扭曲。然而,人怎么知道那是扭曲的?乃是要靠着真理来对比。所以,说谎乃是和真理相敌。说谎之所以为说谎,乃是因为它与真理相敌。真理乃是你藉以发现说谎的标准。
圣经启示──有关公义的意思
这还不完全包括圣经所启示,有关公义的意思。我个人以为,除了圣经所启示的以外,关于公义再没有甚么话好说了。我想,自然界的法则,所能启示的,也不能超乎以上所讲的这些。如果你观察自然的法则──我必须小心,因为我在这方面不是内行,所以不能讲得太肯定──不过,按照我自己对自然法则的观察,我认为从这些自然法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要素。违反自然法则,就是死亡。这就是真理,这就是公义,这就是自然法则。但是圣经所启示的公义,比这个还多一点。在圣经启示中,公义不止是真理。我确信,在圣经启示中,公义在与神的关系上,就是爱;不是违背真理,不是和真理相抵触,而是与真理相配合。也许,最好的例子乃是我们的主在受浸时,对那位希伯来人最后一个先知所讲的话。很可惜,这句话在被引用之时,往往不够慎重。祂说:“你暂且许我,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如果我们看祂的受浸,只不过像其他的人一样,只是顺服先知的声音,那么,“尽诸般的义”就只不过是顺服先知的声音吧了!但是,如果我们看祂的浸礼,是公开与罪人认同,也预表祂未来受苦的浸,并且藉此救赎犯了罪的人类,那么我们就可看到有关公义的新的启示了。“我们理当尽诸般的义。”神里面的公义不单单是真理的标准,不单单是藉以衡量人的准绳,也不单单是摆在人面前,作为人行动所依循的标竿。在神里面的公义,是没有办法安息的。尽管人不符公义,尽管人有罪,尽管人有过犯,但是在神里面的公义总是要想出一个方法,叫那迷失的人可以归回。在神里面的义是爱,也是真理。这是原则里面充满了爱心,这爱心受原则的节制,两者互相配合。公义是真理又是爱,所以,所定出来的秩序既是真理,又是爱。一个人生活在公义里,他的一切乃是受真理和爱的节制。在神的国里,社会的秩序乃是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但也都是满有爱心的。他们一切行为的法则,乃是里面的爱心所激发的。公义的规范是在神里面。在人里面的公义,其规范乃存在于神里面。人有多敬虔,乃取决于他里面的公义。一个人有多敬虔,乃要看他受爱心支配有多少,他在真理上的表现有多少。耶路撒冷要再被造,但这并不是一种表现的工作,也不是脚痛医脚,不是只有在外表上重建,却任其根基腐烂;并不是只有粉刷墙壁,而不补裂缝或破洞。首先要有拆毁,一直拆毁到根基。每一样邪恶的东西都要被除去。到了那时候,百姓的心里就有道德上的洁净,就创造出了属灵的喜乐,充满了朝着新方向奔跑的力量。这样,物质上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把潜能发挥到最极至。换句话说,这里面的中心事实乃是公义。这个公义通过神自己而运行,因为耶和华是我们的公义;规范取代了漫无法规。在圣经里面,关于这一点,再没有讲得比以赛亚的预言更妥切了(赛63:1-6):“这从以东的波斯拉来,穿红衣服,装扮华美,能力广大,大步行走的是谁呢。就是我,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你的装扮为何有红色,你的衣服为何像踹酒酢的呢。我独自踹酒酢。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发怒将他们踹下,发烈怒将他们践踏。他们的血浅在我衣服上,并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所以我自己的膀臂为我施行拯救。我的烈怒将我扶持。我发怒,踹下众民,发烈怒,使他们沉醉,又将他们的血倒在地上。”
可能已经有人心里在说,这段经文好可怕。这段经文所描述的,真的是神吗?请接着往下读:“我要照耶和华一切所赐给我们的,题起衪的慈爱,和美德,并衪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这恩是照衪的怜恤和丰盛的慈爱赐给他们的”(赛63:7)。
我们看到的是神在拆毁,衣服上面都溅了血。但是结局又如何?祂在公义中行走,大有能力可以拯救,在祂定的新秩序中,忧伤和叹息远离,再也没有他们的分。道德上的洁净带来了灵命上的喜乐,这个喜乐最终就要表现在那至高的物质的繁荣上。在我们引用的这段经文中,先知就把这个过程启示了出来。有一位王即将临到,这位王又是一个祭司。祂将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祂要执行祭司的职分。祂既是君王,又是祭司。
新约圣经启示
翻开新约,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位。我们看到,在那可怕的最后时刻中,祂所受的痛苦,祂所经历的奥秘。我们听到彼拉多在迷惘不解中所说的那一句话:“你是王吗?”祂的回答乃是:“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这就是公义的一个因素。
然后,他们脱去了祂的衣服,分祂的内衣,以祂为王来戏弄祂;带祂出去,进入祂受死的奥秘中。看哪!这位大祭司,为了爱的缘故,祂降卑自己,去对付那苦毐和邪恶,除去那邪恶的组织,使人可以得着道德上的洁净,创造出那种属灵的喜乐。这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王和祭司”。祂既是真理的王,又是爱心的祭司;同时祂是真理的祭司,又是爱心的王。
最后一点,我希望读者注意一个事实:按照先知的预言,这名字是指那位王,但是这名字也是指那位王所拥有的那座城。“她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这里所指的,是经过了那个过程以后所带来的结局。那一位“王和祭司”的名是“耶和华我们的义”,在祂治理之下,那一座城要成为真理和爱的所在。因此,现在这座城就可以叫作“耶和华我们的义”。当耶利米在被围困的耶路撒冷执行他职事的时候,以西结在被掳去的巴比伦地之迦巴鲁河边,也正在执行他的职事。以西结预言中最后的那几篇伟大的信息,都是论到复兴以后的耶路撒冷,以及重建以后的圣殿。在用诗歌生动的描述了那城和那殿以后,他在结束他的预言时,如此宣告:“从此以后,这城的名字,必称为耶和华的所在。”这名称包括了耶利米给这城市所取的名字:耶和华我们的义。因为这位王以祂属灵的力量,居住在这城里,管理这城,这城必响应祂的统治,就会变得像祂自己。那时,这城必充满真理、必充满爱。因此这城的名字,就必如同祂的名字:耶和华我们的义。
这城既是王以祭司的爱所赎回,又是祭司以王的身分用真理来统治,所以在所建立的秩序,所恢复的荣美上,就必反映出这位“王和祭司”的荣耀。在这城里,他们一向最关心的,乃是道德的洁凈,结果,就有那丰盛无比的属灵的喜乐。而从那自由、丰盛的生命,就可产生物质的繁荣,并且都是按着真理、照着爱心来拥有、来分配、来分享的。如此,先知的问题就得到了回答:这个复兴是要靠神公义的作为来达成的。
最后的应验还末临到。按字面,照实际的光景来看,耶路撒冷还没有完全重建起来。犹大从来没有经历过这里所描述的光景。以色列也还没有按照先知所预言的,和犹大共同和平存在。但那苗裔已经长起来了,那位“王和祭司”已经出现了。神稳定的、安静的、不间断地朝着那目标前进。
在结束本章以前,我要引用两段新约的经文,这两段经文和我们在本章中所思想的主题,有很明显的关系。这两段经文可以启发我们,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有甚么样的态度。
第一段我们要读的,是出自新约中那本奇妙的、伦理的、实用的雅各书:“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雅5:7-8)。
我们常常按耐不住,焦急的探问。出于信心,我们真想提出这样的问题:还要多久?主阿,你的国度还要多久才可临到,才可建立?这里提供的答案是:农夫正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
再读彼得在他第二封书信中所写的一段话:“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衪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走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祂还要再来一次,那位从以东的波斯拉来,穿红衣服的,祂以大能行走,要摧毁一切应摧毁的,祂要以可怕的能力拆毁各种形式的暴虐。“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应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摩根解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