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十八章
十八1~17. 先知往访陶匠
这段经文显示,耶利米在观看陶匠弄泥之后,领悟了神如何像陶匠一样塑造祂的子民。制陶在近东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因此此段经文应当是犹大人十分心领神会的。这段所记叙的内容应发生于约雅敬在位初期。
3~6. 轮的希伯来文有两重意思,另一意是“一对石头”。陶匠在直立的轴两端,各安上一圆形的石头,并以脚转动下面那个。下面的石头既一转动,便带动上头的也跟着运转,而置于两者之间的陶土便同时由手塑造成形(参:旁经德训篇三十八29、30)。第4节有些手抄本作 kahomer(像泥一样),与马索拉经文的 bahomer(“在泥中”或“以泥”)不同。前者可译作陶匠所作的器皿形状坏了,就像有时他手中的泥一样……。然而,马索拉经文的译文似乎较佳:陶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在陶匠弄泥时,经常会出现样式、大小或结构的缺失。一旦如此,陶匠便会把泥拧在一团,重新塑造另一个新器皿。耶利米对于陶匠对泥土的掌握,印象十分深刻。无论陶匠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他会继续在泥土上工作,直到它符合心意为止。同样,神对祂的子民拥有绝对的掌控权,且会依祂的旨意安排他们的道路(参:罗九19及下)。
7~11. 耶利米强调神对全人类的主权(参:摩九7;弥一2~4,等等)。但是神不像地上的许多君王般反复无常,因为神有祂一贯的原则。神在西乃山与人立约时,即已自我启示了这些原则。8节的经文需要稍加注意,七十士译本和相关译本的该节都较短。该节可译为但如果因为我的警告,那邦转意离开它的恶,我必减轻施予它的处罚。此处拟人化的字眼后悔,并非指神心意的变化,乃是神因为以色列的行为转变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参:民二十三19)。以色列民必须承担完全的责任,因为他们的命运全在于自己。11节的希伯来文动词 yoser(RSV:造出)和“陶匠”,乃同一字根。此处用字显然是蓄意之安排,以加强与前面经文的相互呼应。神将借着流亡异国来塑造雕琢以色列。
12~17. 犹大已经来日无多了(参二25)。全国均深陷在罪中,绝不可能悔改。以色列这个处女(参十四17)本应远离那些异教纵情声色的仪式,就像未婚的女子为未来的丈夫保守贞洁一样。然而实际的情形是,她的行为举止却是极端地令人憎恶。有些译者认为14节的 saday,田野,即亚甲文的 sadu,山岭;其他译本此处则仍作 siryoy,即黑门山之古名(参:申三9)。若依后者,RSV 便应读作利巴嫩的雪,岂会离开山岭的岩石呢?如果以 sur(小石子)代替 missur(从岩石),那么这节经文的开始便成了小石子岂会离开田野呢?但是,上述两种译法都不甚可靠。动词 yinnatsu 亦颇有问题。此字通常被视为 natas,亦即“根除”的词类变化,故而被译作被拔除。但若将此“根除”的两个字母互换,则成了 yinnastu,干涸,而且是从根, nasat。后者现已渐为学者们所偏好。Mayim zarim,意即“远处的水”,有时被修改为 mayim zabim,“流动的水”,RSV 则以 harim,“山岭”取代马索拉经文中的 zabim,故而读作从山上流下的凉水,岂能干涸呢?但是,这节经文所有的翻译纯粹都是推测。重要的是,和大自然的稳定及恒常相较,犹大的罪完全不可理喻。与神立约的子民竟有此违反自然和背道的行径,下场便只有接受处罚。RSV 的他们……绊跌(15节)乃译自 wayyikslu,略去了附属的 m。经过这地的人,必会因以色列人弃绝了古道、宁可去拜不存在的假神而惊骇摇头。东风(17节)指的是一种热风,是来自东方沙漠的干旱热风(参四11,十三24)。
十八18~23. 敌人再次谋害耶利米
参十一18~23,十二1~6,十五10、11、15~21。耶利米的信息显然在有影响力的人士当中激起愤怒,以致他们图谋加害先知。在这段经文中,耶利米热切地祈求神惩罚敌人。此处提到祭司的教导(18节;RSV:律法不会从祭司中断绝;NEB:我们仍将有祭司的指引),似乎暗指百姓对祭司和假先知的邪恶教导十分满意,以致嘲弄耶利米毁灭的信息,并且以此为由,控诉他叛国。RSV 听我的呼求(19节),在七十士译本作 ribi,而马索拉经文则作 yribay(那些与我争竞之人的)。这种激烈要求报复的呼求,被认为和耶利米其他时候的性格相去甚远,所以有人主张本段出于他人之手。然而,耶利米并非只是因为自尊受伤才要求报复。他忠于西乃之约,以致他不单希望自己能将神的心意传讲清楚,更恳求神成就祂的心意。这点在21~23节表现得更为明显。Nepes(20节)在此指的是自己,而非如大多数英译本一样作灵魂或性命解。坑是用来捕捉大型动物的。对这一切,耶利米迫切地求神重重惩罚敌人,而非降灾给全民。虽然耶利米如此流露出他人性的一面,可能令人相当惊讶,但事实上他在此所说的话,和其他以神的名所发的咒诅一致(参:诗一三七9)。然而基督徒对待敌人的态度,与此截然不同(参:太五44;罗十二20)。──《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