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里等候(八1—7)
这个基督徒给主带到这么高的地步,她向主再没有甚么为自己留下。她也实在觉得在主以外,没有甚么可爱慕的。按着一般的情形说来,好象这个基督徒的属灵光景已经走到一个顶高的地步。但是雅歌书还有第八章,那意思就是说,第七章的末了还不是到了最高的地步。
有些时候,我们实在觉得很困惑。我们承认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已经走到第七章的末了,如果还有一个第八章,我们前面的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与主生命联合的事上,到了第七章的末了,实在是已经爬到高点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存在。那是甚么问题呢?
还有一些叹息
在第七章末了,这个基督徒还是活在地上,还没有到天上去。就因着这一个事实,在一个生命长成到相当高的神的儿女身上,常常会发生困惑。这个困惑,有时候是不自觉的从我们里面出来。我们觉得,虽然在我们里面的光景很不错,是我们还常常感觉到外面还是有压迫,这些压迫是在我们这个肉身的环境里来的。我们这个人,虽然生命说是长成,但是我们这个人还没有脱离地,或者说是还没有脱离这个世界,仍然活在这世界当中,所以许多时候,在我们里面就有叹息。这叹息可以从好几方面来,有些时候我们里面实在有一个感觉,巴不得现在就见主,省掉我们碰见许多叫人为难的事。有些时候,叹息是这样的,“主阿,你留我在地上还有多久呢?我巴不得能够与你面对面。”这些都是基督徒的一些叹息。
有些时候,虽然我们的属灵生命是长成到一个地步,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可能再失败。我们只能说失败的机会是很少,失败的程度不会很严重,有些时候仍然会有一些搅扰。在这种情形底下,我们里面又有叹息,“怎么我还是这个样子!”这就像罗马书第八章所说,我们这些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人,都在心里叹息,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所以当我们摸到罗马书第八章的光景的时候,雅歌书第八章的光景,也被我们摸到了。因着罗马书第八章,我们就体会到雅歌书第八章内的叹息。我们和主的生命的联合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很深的地步,就像我们已往所提到的,已经有了夫妇的感情。但是在日子上来说,还要等待那成婚的日子,这夫妇的实际才能完全显明出来。这个情形就是第八章开始时让我们碰到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基督徒仍旧有些叹息,因为她还是留在地上。留在地上的日子,我们只能在灵里面,在生命里面,因着与主交通来享受到甜蜜,但是仍不能面对面的享用主,在荣耀里与主面对面,在丰富里与主面对面。在我们属灵的认识里,这个荣耀,这个丰富,已经给我们领会过来了,但是我们还不能完全的接过来。因着这一个事实,叹息就出来了。
迫切的等候那荣耀的日子到来
我们来留意第八章是怎样开始的﹕“巴不得”。(八1)这个“巴不得”就是一个叹息。唉!“巴不得”。我们晓得这个“巴不得”,在英文的圣经就是“ Oh ”,就是一声的叹息。叹息甚么呢?在灵里面与主是那样的亲密,但在实际的生活里仍然与主有一个距离。因为主在天上,我们还是在地上。但是主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不单是把我们带进祂自己所定规要我们进到的那地步,并且祂要平静我们一切的叹息。如果是因着我们属灵日子的短少而产生一些困惑和叹息,那么主固然要给我们停止。就算不是由于人的缺欠所带来的叹息,而是因着人的成熟而带来的叹息,就是第八章里的那种叹息,那是一个“好”的叹息,就连“好”的叹息,主也要给我们停止。
我们看这个基督徒里面因着渴慕而带来的一些叹息。她说,“巴不得你像我的兄弟”,说出来就是亲兄弟。“巴不得你真是我的亲兄弟。”弟兄姊妹,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叹息的根源,我们就会误会这个人在主面前“开倒车”了。已经与主有这么亲密的关系,为甚么还要主作她的亲兄弟呢?若是我们了解这个叹息的根源,我们就懂得了。我们一天没有被提,我们一天就留在地上,我们与主中间总是有一些因着肉身而带出来的间隔。所以她就想,“巴不得你是我的兄弟,像吃我母亲奶的兄弟。”(八1)那就是说,在地上的日子,虽然在人的眼中看来,主与她有一份夫妻的感情,但是因为成婚的日子还没有到,还有一些界限是要守住的,不能随便越过这些界限,无论是在公开的场合,或是在私底下的场合,都应该是如此。
但是里面的那一份感情是非常火热,一方面,里面是燃烧着爱的火,另一方面,在外面又有一些约束。这个光景实在是不太容易,这就是这个基督徒叹息的原因。“如果你是我亲兄弟就好了,那么我们在人面前也能够自然地活在亲密里。”因为是亲兄弟,或是亲兄妹。但是因着这个肉身的限制,我们和主的当中还是有一定不能完全的亲密。无论在灵里是如何的释放,总不如将来与主面对面的日子,我们了解到这样的一份心情。
渴想与主面对面
下面是怎样说的,“我在外头遇见你,就与你亲嘴。”(八1)这里应该加上一个“若”字,“我若在外头遇见你…”,因为这是一个假设。我们注意,没有夫妻的名份是有点尴尬,但在这里是这样说,“如果你是我的亲兄弟,我就可以不受这个限制。我若在外头遇见你,我就会跟你亲嘴。”我们要注意这是一个假设的意思,从这个假设,我们就看到一个问题。肉身的间隔,叫主和基督徒之间还保留着一定的距离,这一定的距离叫主和基督徒还不能到达面对面交通的光景。不过,从这个基督徒里面的光景来看,我们已经看见在她的里面,除了主以外再也没有甚么了。我们来比较第一章,“愿祂用口与我亲嘴。”(一2)她有这个渴慕,但是她仍然是被动的。来到第八章的时候,主的恩爱,主在她身上所作的,主在她身上所有的拆毁和造就,叫她更能够掌握到只有主才是她的一切。来到第八章,她对主的那份深情热爱就到来一个主动的地步。所以当我们把第一章与第八章作一个比较的时候,就会发觉到程度上的不同,从渴慕到采取主动。
但是问题并不在这里,问题在下面。下面说,“谁也不轻看我。”虽然我在外头遇见祂,与祂亲嘴,但谁也不会轻看我,不会说我这个人不够谨守,也没有人说我生活太随便,因为祂是我的亲兄弟。弟兄姊妹,我们实在能领会这份心情。这个基督徒有这样的叹息,这样的愿望,我们就晓得她把主抓得牢牢的。她这样叹息,这样的愿望,是从她自己实际的经历里带出来的。我们看下文就会知道她为何要这样作,为何要说,“巴不得你是我的亲兄弟,就是在外头遇见你,我也可以主动地与你亲嘴。”原因是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被主的恩典浸透,完全的浸透,没有一处没有被恩典碰过。所以这里就说,“我在外头遇见你,就与你亲嘴。”这个“亲嘴”就是一个更深的交通,而这个交通是向主述说,“主阿!你的恩典把我浸透了。是你的恩典把我造成今天的光景。”
所以下面是这样说,“我必引导你,领你进我母亲的家。”(八2)这就是常常教训她的那位母亲。我们的中文圣经在这里翻译得有点不完整,“…领你进我母亲的家,我可以领受教训。”好象是领受主的教训的意思。事实不是这样,这里是说从前她母亲一直在家里教训她,如今她要把主领进她母亲的家,就是那位常常教导她的母亲的家。这个母亲是谁呢?我们很容易就明白,生她,养育她,教导她的就是圣灵。我们看到这个基督徒遇见主的时候,她说,“我要与你一同回到圣灵里面,在那里回想你在圣灵里给我的各样恩惠。你生我,养育我,教导我,这一份恩情,从开始到现在,全是你作的。”如今我们就看见为何这个基督徒要这样渴慕与主面对面,她不满足仅仅在灵里与主没有间隔,她愿意面对面的活在主的面光中,因为在她身上,在这些年日里,每时每刻,她都在那里吸收恩典。
信心消失在眼见里
这里我们碰到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常常说,我们是凭信心,不凭眼见。但是到了这地步,我们好象看到这个基督徒需要眼见。这个“眼见”对不对呢?如果主把我们的心窍打开,我们就看见,现在我们是凭信心不凭眼见。从前在旧约的时候,神给他们多有眼见而不重在要求信心。现今在新约里,主就要我们多凭信心,不要凭眼见。但是,当这段信心的路走完以后,我们必须进到“眼见”里。因此我们这样说,在信心的路程上走的时候,我们不凭眼见,但是信心的结局必定是眼见。
在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的开始,就告诉我们“信”是甚么。“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我们没有得着它的时候,我们要借着信心来得着它。等到信心满足了,我们得着了,那时候,那实体就显露了,那确据就显露了,这样的显露,就是一个眼见的事实,这是很宝贵的。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那里说,“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十三13)为甚么最大的是爱呢?因为等到有一天,信心成为眼见的时候,信心就不再需要了,盼望也不再需要了,都已经作成功了。剩下的是,我爱主,主爱我。
我们看到这一点,我们真知道,在这个基督徒里面,她一直盼望在眼见里与主面对面。为甚么她有如此强烈的盼望,有如此强烈的等候呢?因为她实在已经体会了,神借着圣灵在她身上所作所显明的各样恩典。正因为是如此,这个基督徒在述说神如何借着圣灵把恩典加给她,而且加到一个地步,是完全的浸透她。我们大概仍然不够领会,圣灵在我身上所作的究竟是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但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是这样告诉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浸…,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或者说是“从一位圣灵受浸,也在圣灵里接受供应。”
等到有一天,我们看见了,领会了,全是神借着圣灵在我们身上作的工。十字架在我们身上发生果效,是圣灵先作工。我们这个人能在神面前顺服主,而且脱离自己,也是圣灵先作了工。我们看见一切属灵的造就和建立,全是圣灵在那里作的。所以到了一个地步,她懂得她真的浸透在圣灵里,她真的是在圣灵的无限供应里。
因此,她懂得她的出身是甚么,她的光景是如何,神这样的恩待她,神的恩典毫无保留的借着圣灵赏赐给她,丰丰满满的给了她。她认识到这样的光景,她在主面前还有甚么保留呢?当然不会再有甚么保留了。在第七章里,她已经再没有保留了。现在她里面有的,不是保留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完全得着主的问题,实际得着主的问题,在生活里与主面对面的问题,很实在的在生活里与主面对面。当然,这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在地上的时候解决,必须被提到天上才能得到解决。但是那渴慕并不需要等到被提的时候才会有,在被提以前已经充满在基督徒的里面。因着这个爱的吸引,我们就看见,她对主再没有甚么要求,只要主自己。她对自己也再没有甚么保留,完全的给了主。
完全的给了主
从下面我们看到一件事。她把主领到她母亲的家以后,在那里述说恩典,同时把她自己完全的,毫无保留的给主。所以下面就说,“也就使你喝石榴汁酿的香酒。”(八2)这个“石榴汁”还要加上两个字,才够滋味,不是一般的石榴汁,是“我的石榴汁”。我们的中文圣经,没有把“我的”这两个字加上去。若把“我的”加上去,整件事情就变了。用来接待主的,不是其他的事物,是“我的”。是“我的”甚么呢?是“我的石榴汁酿的香酒。”
我们记得,“石榴”是说到生命的丰富,是“我生命的丰富里面所酿出来的最美的酒。”这里所提的“香酒”和第七章所提的“上好的酒”可能不是同样的。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应当是相同的事,都是在国度的时候所显明的那“最美”的酒,是供应给主的,是最好的。第七章中提到的“上好的酒”和这里所提的“香酒”都叫我们看到一件事,当国度来临的时候,基督徒的生命成熟了,那时候,与主一同“喝”新的日子。那荣耀,那丰富,那华美,那尊贵,实在是太好了。
但是,这些“上好的酒”,这些“香酒”,是借着甚么得来的呢?是怎么来的呢?是“我的”石榴酿的,那是说基督徒的生命丰富与成熟所作成的。这些成熟,丰满,在这个时候,成了主的享用,成了主的荣耀,成了主的喜乐。我们看到这个基督徒渴慕见主,渴慕被提见主,不是要自己得好处。像有些时候,我们会想,“主阿,你快点来,我巴不得今天就被提。若我今天被提到你那里,在地上发生的困苦都与我无关了。”
弟兄姊妹,这是不是我们的心思呢?我们承认那的确是。连我们在等候被提的事上,我们的心思还是不够单纯。我们渴慕被提,是希望能够脱离难处,但这一个基督徒渴慕被提,是为了更完整的叫主得喜乐,她自己也能更深地享用与主的那份爱情。这个享用,不是单方面的,是彼此的。主享用她,她也享用主。这跟我们平常的心思,差得太远了。我们没有想到主要享用我们,我们更没有想到我们能给主享用。我们总是觉得这地上太多叹息,太多劳苦,能早日离地,实在是太好了。但这个基督徒不是这样,保罗也不是这样。在腓立比书那里,他说,他想到与主同在是好的无比,但他想到主要他留在地上作工来满足主的心,他就宁愿留在地上。这就是保罗的心思,这样的心思发展下去,就成了让主来喝“我的石榴汁酿的香酒”的那份心思。我们真是觉得,这个基督徒向主的那份心思是何等的深。
在喜乐中满有把握的等待
但是这一番话总是一个叹息,我们一天不脱离地,我们一天就有这种叹息,。虽然这是一个好的叹息,但是总是不太完美,因为我们和主当中的那天与地的间隔还没有打开。因此,这个基督徒也实在很为难。所以在第三节里,我们就看到这个叹息的根源。本来在信心渴慕的交通里,她好象是与主面对面的说话,但主究竟是在天,她是在地,在实际的环境里,她还不能面对面的见主,所以当她的思慕到了深处的时候,这个“你”就变作“祂”了。这和第一章刚好相反。第一章是从“祂”变作“你”,而这里是由“你”变作“祂”。弟兄姊妹,这两处的经历很不一样。在第一章里,人还是带着肉体的渴慕主,但在这里,再没有带着肉体的成份,完全是生命交流的成份。但这个生命的交流,仍然有着天和地的阻隔,所以这个“你”在实际生活里就变成了“祂”。但是这个“祂”,是一个非常有把握的“祂”。
中文圣经在这里翻译得很有意思。我们把这一节跟第二章所提到的来作一个比较,看看有甚么分别。在第二章,她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只是一个经历而已。在第八章,这不仅是经历,而且是实际,是一个不变的实际。第二章的经历,过了一段时刻就没有了,她或许很怀念那段经历,但实际上她没有了。到了第八章,这不仅是个经历,而是一个永存的事实,所以她在这里说,“祂的左手必在我头下,祂的右手必将我抱住。”从“你”变为“祂”,我们看到一个信心的等待,她在信心里一直在等待,但她的等待是有把握的,她的等待是一定不会落空的,她的等待要成为永远的事实,虽然她是在信心的等待里,但这却是满有喜乐的等待,满有把握的等待。等到那一天,等到被提的那一天,她与主在云里面对面的时候,她就在那里享用主,主也在她身上享用她。他们“必”永不分离,主的左手“必”在她头下,主的右手“必”抱住她。这样的拥抱实在是很亲密,很亲密。
有一点我特别要在这里提出来。我们注意到主的左手在她头下,而主的右手将她抱住,那就让我们想到那个被抱的人的头是仰着的,抱她的人的左手在扶持着她。他们是那样的亲近和亲密,在这种亲近和亲密的光景里,这个基督徒仍然没有丢开仰望主的事实。弟兄姊妹,这实在是一件太宝贝的事!在希伯来书第十二章那里提到,我们今天跟随主,要“注视着那位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十二2)这个仰望当然是事实,因为主在天上,我们在地上,我们要看主,当然要仰起头来。但是在希伯来书那里,主要的意思是要定睛注视着主。
在这里还有“祂的左手必在我头下”就是仰起头来定睛注视主的情形。这真是叫我们看到,在这个基督徒的里面,她已经很清楚,很有把握地抓牢了一件事,甚么都是主,所有的都是出于主,一切的指望都在乎主。在地上的时候,她是仰望主,就是到了天上,与主面对面的时候,她仍然是注视着主。虽然她在主的爱里,已经与主不能分开,但是她仍然在那里仰望主,她仍然是以主为她的主。
进入最美的完全
尽管在感觉的领会上是这样,但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个叹息。从第一节至第三节,都是一个叹息。这样的叹息,如果来自一个不成熟的基督徒,那是很美。当然,一个 不成熟的基督徒不会有这样的叹息,假如真的有这样的叹息,那的确是很美。但是,如果这个叹息是来自一个成长了的基督徒,那就不美了。这个不美,还是一点瑕疵,还是叫主不能够完全的得着她,因为她还没有完全的得着主。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主为何要在这里说话。祂说,“耶路撒冷的众女子阿,我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她自己情愿。”(八4)如果按着我们过去所看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欠。一次,两次,这是第三次。。过去的两次,我们的确看到这个基督徒是带着很多的缺欠。这第三次,她是否仍带着很多的缺欠呢?是有一点缺欠,但不是很多的缺欠。这个缺欠在以前并不算是缺欠,但现在就成了缺欠。而这个缺欠,是进入完全的缺欠,以前的缺欠,是距离完全很远的缺欠。
我们要注意,这里提到不要惊动她的时候,跟以前两次提的时候有很大的分别。前两次,当主叫那些人不要惊动祂所爱的人的时候,祂是指着羚羊和田野的母鹿来嘱咐他们,第二章是这样说,第三章也是如此。在这里,羚羊和母鹿都都不见了,它们都不见了。有甚么分别呢?我们过去提过,羚羊和田野的母鹿都是警觉性很高的,它们很会保护自己。那母鹿不仅是为了自己而儆醒,还要为着小鹿而儆醒,所以一点点的声响,它马上就会感觉到,马上就跑了。羚羊也是如此。从好的一方面来看,它们是很敏捷,反应很快。从坏的一方面来看,这些反应,这些敏捷,总是为了要保护自己。这些都是为着肉体的,都是以肉体为中心的。这样的反应,这样的警觉,不要也罢。到了这个时候,在这个基督徒身上,这些为了保护自己,围绕着肉体的警觉没有了,都平静安稳了。她在那里睡得很甜,她不需要再为自己而警觉;她已经知道,一切都在乎主。
进入完全的恩典里
但是她还差一点点,她没有把叹息交给主。为着这一点点,主又在那里等待,所以主说,“…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主等她自发,让她自己领会这件事。感谢主,她实在是体会了。所以下面的情形就有了变化。不再是他们两个人在说话,说话的是圣灵。圣灵说,“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八5)这句话跟圣灵在第三章所说的,却是大不相同。在第三章六节那里说,“那从旷野上来,形状如烟柱,以没药和乳香,并商人各样香粉熏的,是谁呢?”的确,她走过那旷野,但第三章的旷野跟第八章的旷野是有分别的。第三章的旷野,是我们的魂在游荡时期所经历的旷野,是我们被十字架对付的时候所经历的旷野,是我们的肉体受对付时所经历的旷野。因此,圣灵描写她如烟柱,又用商人各样香粉熏过。以往我们曾提到,这是指十字架的工作,把基督的死和复活都作到她身上。第八章所说的不是烟柱,也不是被香粉熏过的,这里说,“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在英文圣经就是“Lean on...”。整个人好象伏在良人身上,是这样的伏在良人身上而经过旷野。这个旷野是脱离必死的身体所必经的旷野,不是我们的魂被对付的经历,而是我们等候身体得赎的经历,就是我们等候被提的经历。
我们要注意,她不是自己走过这个旷野的,她是靠着良人而走的,良人走的时候把她带动着走的。良人动,她就被带动。在第三章提到的旷野,却是她自己走的。这里指出一件事。得救和得赎是恩典,但得胜却是靠着恩典,我们要留意其中的分别。在得救和得赎的事上,我们根本不能作些甚么,我们只是在享用主所作的。在得胜的事上,我们需要作,但并不是凭自己去作,是凭着主所作的而去作。这里有一个区别,因此,在第三章,她要走旷野路的时候,她要自己走。这里是进入得赎的一段路,不是她自己走,而是靠着良人走的,良人走,她也被带动去走。在那荣耀的日子来到时,我们将会被提。我们被提,不是凭着自己所作的,乃是凭着基督,这就是靠着良人而走。
全然的认识恩典而叫叹息停止
我们把第三章和第八章作一个比较,我们就会看到,第三章的得胜是靠着主所作的来完成的,而第八章的事是靠着主所赐的而完成,也就是靠着主自己来完成的。这真是一件大事。所以等到被提的事实出现的时候,圣灵好象在那里观看一个大景象,祂看到这个基督徒到主那里去。祂就说,“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祂要人去注意这个经历。当然,在当时来说,那基督徒还没有被提,但圣灵是借着被提的事实,引那基督徒进入“完全是恩典”的光景里。
在圣灵说话时,我们晓得,这个基督徒是听得见的,主当然也听见了。因着圣灵这样的问话,主就直接与这个基督徒说话。主说﹕“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八5)主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这个基督徒蒙恩的经历,肯定地诉说出来。她本来是甚么也没有,只是一个在地上沉睡的人,但是主把她叫醒,主在那一棵苹果树下把她叫醒。我们要用属灵的经历来领会主诉说的话。主在这里亲自对基督徒说话,但主所说的苹果树是指着祂自己。主是那棵苹果树,那个人在苹果树下睡觉,那棵树把她荫蔽着。这里指出一件事,在神的心意里,需要借着基督来作人的荫蔽,但人要得着基督的荫蔽,必须要听见基督把她唤醒。当她听见主把她唤醒,她就进入神借着基督所显明的荫蔽里。神为人预备救赎,而基督把救赎完成,人必须在救赎当中去得着基督。这是提到她怎样得救的。
然后主说,“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是一再的劬劳。劬劳的目的是要叫基督徒长成。我们的苏醒或得救和我们的长大,完全是别人作的工。对我们来说,我们全是在接受恩典。主因着圣灵的问话,就直接地跟这个基督徒交通这件事,用蒙恩的经历来叫她苏醒,叫她牢牢地抓着“完全是恩典作成”的这个事实,让她在恩典里坚立信心来平静她的叹息。从开始到末了,全是恩典所作成的,剩下的一点点,就是身体得赎的事和被提见主的事,仍然是恩典来完成的。既然是恩典,就是出乎神的,也是根据神的,不是根据我们的意愿,所以我们不必让任何的事引动我们的叹息。当主把这话说出来,这个基督徒里面明亮了,她里面实在是明透了,那一点的叹息也平静了。我们看见她立即就在主面前求一件事。以下几节的话,都是同一件事情。
活在恩典中等候被提
她求主说,“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八6)。祂的心固然是对我们有纪念,但也是爱的所在。所以她向主有一个祈求,“主阿,虽然我仍是在地上,不能立刻去见你,但我要求你把我放在你的爱中,永不忘记我,永不撇下我。你把我放在你的心上,好象一个印记一样。”我们实在感谢主,祂对我们是存着这样的心思,但是我们却不够领会主的心。等到有一天,我们才领会,我们需要常常留在主的爱里。其实在建造会幕的时候,神借着大祭司所穿的外袍,透过以弗得的功用,就已经把这心思表明了。以弗得上有一个胸牌,胸牌上有十二块宝石,每一块宝石都刻有以色列一个支派的名字,十二块宝石就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这就说明了神是常把祂的子民放在心上。
但以色列人却不太希罕神这份心意,不仅是以色列人,我们好象也不太希罕。我们好象不关心神是否纪念我们,我们只希望现在过得舒舒服服。等到有一天,我们一切的杂质都没有了,我们与主中间连一点点叹息的阻隔都没有了,那时我们才能领会,我们不能离开主的爱,我们必须常在主的爱里。那时我们就会向主求,求主把我们放在心上如印记。这印记是不能磨灭的,不仅是在心上如印记,也在臂上如戳记。把我们带在臂上如戳记一样,就是让神作我们的保守。
虽然这个基督徒的叹息停止了,但她发觉她必须常留在恩典里,她求主一直保守她,一刻也不要放下她,就如印记在心上,也如戳记在臂上。她能够平静叹息,乃是因为她抓着了这件事。她求主把她放在主要作成的事实里,她不能离开主,主也不要离开她。
从前她的形状如烟柱般走过旷野,好象是她拉着主而走过旷野。现在她让主拉着她,因为人会有软弱的时候,若是她疲乏,松了她的手,她就拉不住主了。因此她要主来拉她,抓住她,要主把她带在臂上如戳记。她认识到“全是恩典”的事实,也懂得完全在恩典里走完当走的路,也更加抓住恩典的事实来等候主再来。
永不过去的恩爱
正因如此,她下面所说的话,就表达了她是更深地把自己完全交给主。如果我们不了解她当时的心情,不了解她那“完全是恩典”的感觉,我们就不能完全了解她所说的这几句话。这里所提到的,并不是人们在恋爱中的情绪,而是讲出爱的真实和爱的造就。虽然这个基督徒的叹息平静了,她也在那里安静地等候被提的日子,但是她认识到她不能缺了主。若主一放手,她就会倒下去,所以她求主把她放在心中,带在臂上。并且,她要求主在她身上显明一些的工作,“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八8)。若能把她放在心上,那么主必定是很爱她,而这份爱就如死一般坚强,是不能改变的。在地上没有甚么事比死更实在,甚么都可以改变,只有死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无论是甚么人,在甚么环境,在甚么时候,若人要死了,就必定会死,死就是这样的坚强。爱也是如此,从前主爱她十分,她只爱主三分;现在主爱她十分,她也爱主十分。这样的爱是完全的,不能改变的,就如死一般坚强,一般实在。
但是下面的话却叫我们迷惑了。她说,“嫉恨如阴间之残忍”(八8)阴间,当然也是讲到死,这里讲到死的残忍。要明白这句话,我们必须转到神的性情那方面来看。这个基督徒实在是抓着神的性情来向神求一件事,目的是要叫她蒙保守直到见主面。神是嫉妒的神,中文翻译成“忌邪”,神要完全得着我们,若果我们不完全让祂得着,祂就会觉得很为难。用人的话来说,祂就有点嫉妒,觉得不舒服,因为这个人的一部份被别的占去了,被人霸占了。
若要这个人不被霸占,神就必须出手来对付。当人受对付的时候,在人的感觉上,实在觉得很残忍。但是这一个残忍,是为了叫神能完全得着我们。在这里,这个基督徒要求神爱她爱到这个光景,神要完全的得着她,不允许她有任何的偏离和搀杂。她求神下手对付任何使她不能被神完全得着的事,不要理会她的感觉,她只求神的满足和喜悦。我们看这基督徒和主的关系到了何等的光景!
下面说到“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八8)我们所注意的三件事都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一个是照明,一个是焚烧,一个是耶和华的火焰。这个火焰发出电光,这电光就显出照明。在这里,这个基督徒就说,“神阿,若在我里面有甚么过不去,有甚么不能被你完全得着,你厉害地光照我,用你焚烧仇敌的烈火来把我的杂质烧掉。我乐意接受,为了叫我不带着任何的叹息来等候见你的面。”因为“爱情,众水不能熄灭”。“众水”就是指着这个世界,是全地,这个世界就如众水那样汹涌澎拜,但是却不能把爱情的火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八 )大水就是指从撒但来的压力和试探。这大水也不能把这爱情淹没,因为这爱已经把这基督徒毫无保留的让主完全得着了。── 王国显《愿你吸引我──雅歌读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