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第五至六章
赎愆祭(五1~六7)
利未记四章论赎罪方法,本段指示怎样省察计算罪,同时应如何在神恩典中衡量罪的实在影响。
·人人都有犯罪的机会──约翰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犯罪不等于抵触国法家规,本段圣经道出罪的普遍性和类别。
未尽全力的罪(五1~5):这包括几方面:
A. 不尽本分,例如应作见证而不肯挺身而出;
B. 不够谨慎,例如行动疏忽,染了污秽;
C. 不愿约束,例如未详细考虑寻求就随便起誓。
不尊重神的罪(五15):“圣物”在利未记中是指一些分别为圣重归神而祭司或利未人可享用之物,怎样误犯虽没交待,相信乃随便处理圣物或忽略奉献应归给神之物。这也许就是17节所说的,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事,虽不是存心触犯,总显出对神话语的漫不经心,是不尊重神的表现。
干犯神的罪(六1~3):对人的不忠实及诡诈行为都是干犯神。
·人人都有可能获赦罪恩典──保罗说:“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五20)赎罪祭预表耶稣基督的救恩不但能赦免一切罪,也临到一切诚心悔改信靠神的人。赎罪祭通常需杀羊,而牛羊为值钱牲口,普罗大众不易负担。为了不容经济能力成为蒙恩的障碍,神准许人按其能力,用雀鸟甚至细面代替羊羔,使一切罪人都能得着救恩(五7~13)。虽如此,神赦罪的恩典并不抵消犯罪引致的社会后果,深文理译本将赎愆祭译作补过祭,说明人犯罪必定引致损失,自己除了要付献祭物品外,还得偿还神或人的损失,并加上五分一为补偿,犯罪总招致神和人蒙亏损。
思想 知而隐瞒,是罪;不为真实作见证,也是罪,从而想想你对神可有亏欠呢?──《新旧约辅读》
中保(上)(六8~23)
利未记是讲论人怎样与神相交,首五章的几个献祭,着重如何表达真挚信托,认清正常关系的障碍及解除之法,而献祭过程不可缺少之人物,就是神所设立的中保祭司。亚伦体系的祭司预表将来道成肉身,神人间唯一中保的耶稣,同时也是君尊祭司身分的新约信徒之榜样。从祭司处理燔祭与素祭的指示中,可得到几点教训:
·火要常常烧着──讲论燔祭的处理(8~13),本段三次指明火要常常烧着,并且强调献燔祭是“从晚上到天亮”(9),表明真正的奉献乃是一生全时间的事奉。甘心乐意的意愿还需经常挑旺,使火长燃,再加上坚忍警醒,才能使燔祭和火在夜深疲乏时不致熄灭。这正如保罗的劝勉,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十二11)。
·穿上细麻衣服──圣经常以衣服比喻信仰的外表,祭司献祭时必须穿上细麻衣服(10),除了仪表庄重端正外,更表明事奉圣洁的神必须“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成圣基础教训──“成圣”是利未记的钥字,也是本书在圣经中最突出的神学教训,在指示祭司处理素祭的段落中(14~23)出现了好几次,提供本书第一个成圣的教训。
只有属神的人才能成圣,只有亚伦子孙可因圣物成圣(18);
成圣是神的恩典,是神赐的分(17)。所以成圣不是行为的改善,而是属灵地位的转变,从罪诅转变到神圣的国度里;
成圣是正常社交。祭司从奉献者接受素祭的供奉,是至圣及合理的行动,提醒信徒虽然施比受更有福,但不应畏惧或犹疑接受爱心帮助──你有甚么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
思想 神特选亚伦为大祭司,赐他事奉的位分;神也赐你祭司的尊位,你有作神祭司的条件和心志吗?
中保(下)(六24~七10)
圣经清楚说明,旧约的赎罪祭和赎愆祭预表新约耶稣基督所完成的救恩:“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八3~4)基督同时是赎罪的祭牲和献祭的祭司,本段圣经给予祭司的指示,也是预指中保基督怎样接受和处理信徒献上的赎罪悔改行动。
·重修旧好──流血象征生命代赎,付上罪价(十七11)。人的罪恶污染了祭牲的血,凡被血所触的东西也变成污秽,必须洁净或弃掉。一旦倾倒,象征罪污在祭坛下消除,祭牲的其余部分都不带罪。所以祭司在会幕圣处吃祭牲的肉(六26、七6),不是承受人的罪,而是喜乐地接受蒙除罪者的奉献,象征神人间的隔膜消除,重修旧好。
·积极悔改──肥尾巴、脂油和腰子是动物最丰满甘美的部分,将这些烧在坛上归神,表示真正的赎罪,不单只解决罪的后果,还得生命更新,改变人生方向归向神,将最美好的奉献,为神而活。“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罗六13)
·完全归属──“凡摸这祭肉的要成为圣”(六27),接触救恩预表的祭肉,尚且能因祭牲之死成圣,何况接受伟大无比的救主,岂不更与基督的复活形状联合!献祭物的祭司,无论为谁奉献,要亲自得他所献那燔祭牲的皮(七8)。同样救赎我们的基督,亦理当获得我们的敬拜和委身。“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罗六5、19~20)──《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