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第一章
壹·问候(一1)
作者自我介绍说,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如果作者确实是我们所相信、是主肉身的兄弟的话,那么他的生命确是经历了奇妙的改变。曾几何时,他并不相信主耶稣(约七5)。他也可能曾与别人一样,认为耶稣是疯狂了(可三21)。但我们的主很有耐性地播下了真理的种子。虽然不为他人所接受,衪仍将神国度的伟大原则教导众人。其后,种子便在雅各的生命里生根。结果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怀疑基督的人,变成了基督的仆人。而且,雅各对此毫不讳言!
他自称是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很正确地将神和主耶稣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他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约五23)。雅各明白“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太六24)。然而,他将自己形容为神和主耶稣的仆人。事实上,他并没有自相矛盾,因为圣父和圣子是一神,在地位上是同等的。
这书信是写给散居各地的十二支派(圣经新译本)的,从字面上可知是指在大分散时期(希腊文为 Diaspora)散居各地的人。这些人是犹太裔人,属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由于以色列国犯罪的缘故,百姓被驱逐离开故土,散居于地中海沿岸的各个国家。原先的分散发生于主前七二一年,亚述人将十个支派的人掳走。其中有部分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时代重返故土,但只是一小撮余民而已。在五旬节当日,有“从天下各国来”的虔诚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徒二4)。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大分散时期的犹太人。但后来有另一次的分散,就是犹太裔基督徒的分散。使徒行传八章1节告诉我们,初期的基督徒(大多数是犹太裔)因扫罗的迫害而分散至犹太和撒玛利亚全地。这次以后,分散并没有停止,因为信徒甚至到了腓尼基、居比路和安提阿去。因此雅各写信的对象,可以是在任何一次危机中分散至各地的犹太人。
虽然书信并不是直接写给我们,但既然所有真信徒在世上都是客旅寄居的(腓三20;彼前二11),我们大可以将书信应用在自己身上。
有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是,雅各的对象到底是非基督徒犹太人、归信基督的犹太人,还是犹太裔的信徒与非信徒呢?作者的对象似乎主要是真正重生的信徒(一18)。但有时候,他又似乎是向那些只是口称为基督徒的,或甚至是非信徒说话。这是其中一个证明书信的成书日期颇早的证据:希伯来裔基督徒与不信的犹太人之间的嫌隙尚未显著,未变得白热化。
贰·试炼和试探(一2~17)
一2 在这段经文里,雅各要处理试探的问题。他用试探这词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在2至12节里,所谓试探是指圣洁的试炼,或说是神赐下的困难,要试验我们的信心有多真实,并藉以使我们更像基督。另一方面,在13至17节里所谈到的,却是不洁的试探,是源于内心的,并会引使我们犯罪。基督徒的人生充满了问题。试探是不速之客,是突如其来的。有时单独而来,有时却蜂拥而至。试探是无可避免的。雅各并不是说“如果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而是“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的时候”(圣经新译本)。我们是不能摆脱试探的。问题应该是:“我们应怎样面对?”
在面对生命中的种种试验和试炼时,可以有几种态度。我们可以抗拒(来一二5)、抱轻视的态度、自夸可以靠自己胜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灰心,在压力下投降(来一二5)。这是认命的态度。甚至我们会怀疑神是否顾念我们。此外,我们也可以因种种的困难而不满并发怨言。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章10节就警告我们不可这样。另一个选择是,我们可以在自怜中度日,将一切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并尝试争取别人的同情。但有更好的态度,我们可以将生命中的难题困境看成是操练的机会(来一二11)。我们大可以这样说:“这试炼临到我,是神容许的。衪对我有美好的心意;虽然我不明白,但我会尝试寻求。我希望衪的心意在我生命中成就。”这正是雅各所提议的:“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不要抗拒!不用灰心!应当喜乐!这些问题并非你的仇敌,不是要将你摧毁;却是你的朋友,要帮助你培养基督的品格。
神要在衪的每一位儿女身上,培育出基督的形象来。这过程肯定会带来痛苦、失意和困惑。当事事称心时,并不能结出圣灵的果子;我们总得要经历一些风雨。试炼并不会令人感到快意,却是十分困难、令人不快的。但过后,试炼就会为那些受过管教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一二11)。我们常看见经历过严重危机的基督徒这样说:“这经历确是难熬的,但却是珍贵无比的。”
一3 雅各提到信心经过试验。他将信心比作贵重的金属,由试金者(神)试验其真纯程度。这块金属,要接受逼迫、疾病、苦难或忧伤的火炼。没有困难,我们永不能培养出忍耐来。其实,连属世的人也体会到难题可以锻炼品格。著名的工业家祁泰宁曾经这样说:“要进步,就要付上遭遇难题的代价。除了难题以外,不要将其它东西带到我面前。好消息往往会使我荏弱。”
一4 雅各说:“但忍耐也当成功。”有时当困难来临时,我们会心乱如麻,多方设法要将试炼缩短。例如,还没有求问主在事情里的心意,我们便跑到医生处,囫囵吞下大量药物,希望可以藉此缩短试炼。我们这样做,往往会阻挠神在我们生命中的计划。可能在神那特殊的心意成就之前,我们日后要面对更长期的试炼。在培养忍耐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走快捷方式。只要我们与神合作,我们便会成为成熟、全面发展的基督徒,在圣灵的各种恩典上毫无缺欠。
经历试炼时,我们不应沮丧失望。没有难题是我们的天父不能解决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些困难是永不会消除的。我们应学习接受现实,并体验衪的恩典够我们用。保罗曾三次求主除去他身上的软弱。结果神并没有给他除去这软弱,却赐给保罗足够的恩典去面对(林后一二8~10)。
当我们清楚知道神不会挪开我们生命中某些困难时,我们就应顺服衪的旨意。一名很富天分的失明圣诗作家八岁的时候便写了以下的诗句:
虽然双目失明,
但我的心灵何等欢欣;
我已经决定,
在世度日满意称心。
我所经历的祝褔,
不知有多少不为他人分尝;
我不能也不打算,
因失明而悲叹忧伤。
~克罗斯比
只要顺服神的旨意,我们便得着真正的平安。
有时,我们从生命中的困难学了功课后,问题便会消失。炼金者能够从金属溶液中看见自己的反照,便会把熔炉的火关掉。我们大多缺乏智慧,不懂得从神的角度来看生命中的各种压力。我们的目光短浅,只着眼在目前的不快上。我们忘记神深思熟虑的目的,是要我们经过困苦后,使我们宽广(诗四1)。
一5 我们毋须倚靠自己的智慧来面对生命中各种困难。在受试炼时,我们若缺乏属灵的眼光,便应来到神面前,将我们的困惑和无知向衪诉说。凡懂得这样做、以寻求神赐下试炼的旨意的人,就必经历神的厚赐。他们也不用担心神会斥责他们;如果我们受教又愿意听从,衪便会感到喜悦。我们其实全都缺少智慧。我们一生中遇见无数的问题,圣经并没有一一给予我们具体的答案。圣经并不是用来解答问题的,但神的话实在给予我们基本的原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了问题,便应运用这些原则。因此,我们需要智慧。属灵的智能,就是懂得怎样将主的教训实际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一6~8 我们寻求神的时候,必须凭着信心…一点不疑惑。我们必须相信衪爱我们并关心我们,而且在衪没有不能成就的事。我们若怀疑衪的善意和能力,便不能在困苦中有安稳。这一刻我们在衪的应许上感到稳妥,下一刻我们却觉得神好像忘记了善待我们。我们就像海中的波浪,一时上半空,随即又堕到深渊去──愁烦苦恼,翻腾不安的。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徘徊的信心,并不能荣耀神。摇摆不定、心怀二意的人,神不会赐他们属灵的眼光(7,8节)。第5至8节指出,智慧的源头是神;我们透过祷告得着智慧;每一个人都可以得着;神将智慧厚赐与众人,且不加以斥责;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
一9 骤眼看来,9至11节似是谈到另一个问题,或是一段加插的言论。然而,雅各其实是继续讨论从神而来的试炼,只在这里举出具体的例子。不论贫或富,信徒都可以从不幸和危难中得着持久的属灵益处。例如,卑微的弟兄如果感到不满或失望,他可以因自己是神的后嗣,与耶稣基督同作后嗣而喜乐。他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属他的,他是属基督的,而基督是属神的;他可以因此而感到安慰。“卑微的弟兄”不能摆脱其卑微的处境大概是不得已的。他并非懒惰或大意;只是神认为他处于低收入阶层是至为适当的,故此他便一直留在那里。也许要是他富足的话,他便永不会接受基督。现在他既已在基督里,就得着各种天上的属灵褔气。他应该怎样呢?他应该挣脱这种生活状态吗?他应感到苦毒和忌恨吗?不。他应该接受由神所赐、非他所能控制的处境,并因得着各种属灵的褔气而喜乐。
有太多的基督徒,一生不安于他们的性别、年龄、体高,甚至生命本身。对棒球运动具有天赋的女孩子,渴望生为男儿身。青年人觉得自己是大人就好了,老年人却希望青春复再。个子矮小的,妒忌身材魁梧的;魁梧的却宁愿自己并不那么出众。有人甚至说:“我情愿死掉好了!”这一切都是可笑荒谬的!基督徒应有的态度,就是接受从神而来、非我们所能改变的东西。这是神命定给我们的,我们应尽量加以利用,以致能荣神益人。我们应与使徒保罗同声地说:“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一五10)当我们忘却自己在条件上的限制,而忙于服侍他人的时候,我们发现属灵的人会按我们的本相爱我们,而不是因为其它原因,例如我们的外表。
一10,11 雅各继而提到富足的。但很奇怪,他却并不是说:“富足的应在他的富足上喜乐。”反而,他说富足的降卑了,就应该喜乐,他的说法与耶利米书九章23至24节相同:
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富足的若失去了物质上的财产,可能更可以找到值得喜乐的真正原因。或许生意失败会引领他归向主。若他已经是基督徒,他既知道自己在天上有更美长存的家业(来一○34),便可以欣然地接受在货财上的损失。地上的财富就像草上的花(赛四○6,7),最终也会过去。如果人所拥有的,就只是物质的财富,那么他的一切希望与未来,都要在寿终时终止。雅各用草倏忽的特质,来比喻财主短暂的人生,和他的财富的价值是何等有限。他在自己的奔波经营中也必这样衰落(圣经新译本)。然而,太阳与热风却不会消减属灵的价值。任何试炼,如果能使我们摆脱对短暂事物的钟爱,并使我们着重天上的事,都是貌似不幸而实际上使人蒙褔的事。因此,使卑微的人升高,使富足的人降卑,都是同样的恩典,都是足以使人喜乐的。
一12 雅各结束讨论从神而来的试炼时,宣称那忍受试探的人是有褔的。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里所说的冠冕,不是王者的冠冕,而是得胜者的桂冠,会在基督的审判台前颁授。当然,这里并没有暗示永生是忍受试验的奖赏;而是指那些坚毅不屈的人,会因这生命的素质而得尊荣,并可以在天堂里,更深刻地享受永生。在天堂里,每一个人都会有满溢的褔杯,只是他们所得的褔杯大小不一,盛载天堂褔乐的容量也大小不一。这大概就是生命的冠冕的含意;得冠冕是指更圆满地享受天堂的荣耀。
现在,让我们来思想这段关于从神而来的试炼的经文,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各种试验来临时,我们应作怎样的反应呢?应该对生命中的各种不幸作出愤懑的投诉,还是喜乐并感谢主赐下困苦?应该四处向人诉苦,还是默默地承担呢?应该用将来以麻醉自己,冀望明天会更好;还是面对今日的境况,在各种遭遇中察看神的作为?应该哀伤自怜,还是舍己以服侍他人?
一13 这里所讨论的主题转为不洁的试探(13~17节)。圣洁的试炼,是要使我们磨练出最美好的素质;相反,不洁的试探,是要诱发我们内心最坏的本性。有一点必须清楚说明。我们被试探去犯罪时,要知道试探并不是来自神的。诚然,神会试验人的信心,但衪却永不会试探人,引诱人犯任何形式的罪。衪与恶毫无瓜葛,衪也不引诱人犯罪。
一14 人总爱将犯罪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如果他不能怪罪于神,就会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立场,指出犯罪其实只是一种病态。他希望可以藉此逃避审判。然而,犯罪并不是病态,而是在道德上的败坏,人必须为此作出交代。有人甚至会怪罪于死物。然而,物质本身并不是罪恶。罪恶也不是从那里衍生出来的。雅各溯本寻源,指出关键所在:“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罪恶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我们固有的、邪恶的、堕落的、败坏的本质。耶稣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太一五19)
雅各在本节所用的私欲一词1,可以是指任何的欲望──正当的或邪恶的。这词本身并没有善或恶的含意。不过,在新约圣经中,这词差不多毫无例外地用来形容邪恶欲望;这里的含意就肯定是这样了。这里将私欲比作一个邪恶的妇人,四处炫耀她妖艳的魅力,并要引诱人上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被试探。卑劣的私欲和不洁的欲望常怂恿我们去犯罪。我们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时候,是不是毫无抗拒之力的呢?不。我们可以从脑海中驱除各种恶念,并集中去思想纯净清洁的事物(腓四8)。而且,在面对强烈的引诱时,我们可以向主呼求,因为“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便得安稳”(箴一八10)。
一15 如果确是这样,哪我们为甚么还会犯罪呢?答案就是: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我们本应驱除恶念,但却加以怂恿、助长,甚至享受罪中之乐。雅各用男女交媾来比喻这种对罪的默从。私欲既怀了胎,便生出一个丑恶的婴孩,名叫“罪”。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经常系念着一个应禁戒的行动,总有一天我们会做出来。大卫与拔示巴的例子(撒下一一1~27),生动地说明私欲怀胎然后生出罪来的整个过程。
雅各说:“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罪并不是毫无果效的,而是会生发出其自有的结果。所谓罪会生出死来,可以有几种理解。首先,亚当因犯罪,为自己和后裔招来肉身的死亡(创二17)。但罪恶也带来永恒的、属灵的死亡──最终与神和衪的祝褔分隔(罗六23上)。此外,有另一含意,就是罪会为信徒带来死亡。例如,提摩太前书五章6节说,一个信主但好宴乐的寡妇,活着也是死的。即是说,她在浪费生命,完全不能成就神拯救她的旨意。对一个基督徒来说,若与神没有相交,没有交往,即虽生犹死。
一16,17 人在犯罪之后,往往会诿过于神。他们埋怨自己的创造者:“为甚么把我创造成这样?”然而,这是自欺欺人的。只有美善的恩赐是来自神的。事实上,衪是“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的来源。
雅各将神形容为众光之父。在圣经中,“父”这个字有时是指创造者或源头(参看伯三八28)。因此,神是众光的创造者或源头。然而,众光是指甚么呢?当然包括各种天体──太阳、月亮和星宿(创一14~18;诗一三六7)。不过,神也是一切属灵之光的源头。因此,我们应以衪为宇宙中各种形态之光的源头。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神并不像衪所创造的各种天体。这些天体不断在转变,衪却永不改变。或许雅各不但思想到太阳与星宿暗淡的光辉,也想到众星与地球之间在运行时不断改变的关系。太阳、月亮和众星宿的特色就是常变。转动的影儿,可以理解为因转动而产生的影儿。这可以是指当地球绕着太阳运行而自转时所造成的影子,也可以是指天体亏蚀。例如,日蚀就是因月亮的影子投在地球上,日光被月亮遮蔽形成的。然而,神却是截然不同的,在衪并没有改变,也没有因转动而造成的影儿。衪的赏赐与衪一样是全备的。因此,很难想象衪会引诱人犯罪。试探源于人邪恶的本质。
让我们察验我们面对试探时的信心。我们是否乐于让恶念在我们的脑海中徘徊,或实时将之驱走?犯罪的时候,我们是否砌词说那是身不由己的?我们被引诱犯罪时,是否诿过于神呢?
叁·神的道(一18~27)
雅各刚说过神是众光之父。现在,他告诉我们,神也是我们的父,而在衪伟大的创造中,衪给我们一个独特的角色。我们只要遵行真理的道,就可以活出这个角色(19~27)。
一18 这段经文勾划出,在我们得新生命的过程中,神的道在圣灵使用下所起的作用。经文告诉我们: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他按自己的旨意──这说明是甚么推动衪拯救我们。我们没有甚么价值,以致衪不得不拯救我们。衪这样做,是按自己自由的旨意行事。衪对我们的爱,是我们不配得的,不能贿买的,也不是我们主动求得的。这完全是衪自发与主动的。我们理应因此而敬拜衪!衪生了我们──这说明我们已经重生了。因这属灵的出生,我们成为衪的儿女──这是个永不能改变的关系,因为出生的事实是不能逆转的。用真道──圣经就是促成我们得新生命的要素。在每一个真正归主的例子中,圣经必有其角色,无论是由人背诵还是阅读。没有圣经,我们就不会知道得救恩的途径;实际上,我们根本就不会知道有救恩的存在!
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关于初熟的果子一词,有三个很主要的观念。首先,第一捆收成所得的谷物,就是初熟的果子。雅各书的对象,属于基督徒时代的首批信徒。当然,在神的各种创造物当中,所有信徒都好像初熟的果子,但这里主要是指犹太裔的基督徒,即雅各书的对象。第二,初熟的果子是献给神的,以感谢衪丰富的赐赠,和承认一切都是由衪而来,并且是属衪的。因此,所有信徒都应将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罗一二1,2)。第三,既有初熟的果子,就保证在将来会有圆满的收成。雅各将他的对象比作在基督里收成的第一捆禾。在将来的世代里,会有很多人步他们的后尘,但他们被立为圣徒的典范,是新创造的样品。主最终会令全地满布与他们一样的人(罗八19~23)。当主耶稣回来统治全地时,就会有圆满的收成。在这期间,他们要效忠基督,到千禧年的时候,全世界都要这样效忠基督。虽然经文主要是以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为对象,但对每一位尊敬基督之名的人,其实都有意义。
一19上 本章经文的余下部分,实际地教导我们怎样活出在万物中作初熟果子的身分。经文阐述了实际的义行,是一切因真道而得重生的人所应有的。我们知道,神用真道生了我们,是要我们将真道表明出来。“因此”2,现在就让我们执行这任务。
我们应快快的听。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命令,可说是带了点幽默感。这就像说,“赶快,听着!”意思就是,我们应准备好去听神的话,并一切合乎神的劝告和责备。我们应乐于接受圣灵的教导。我们应慢慢的说。雅各对说话的注意,叫人感到惊讶!他提醒我们,在说话方面要谨慎。事实上,连大自然也这样教训我们。很久以前,伊比德图已觉察到:“大自然给人一张嘴巴,两个耳朵;这样,我们聆听别人的条件就会双倍于我们说话的条件。”所罗门应会极之同意雅各的见解。他曾说:“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箴一三3)他又说:“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一○19)喋喋不休的人,难免会有过失。
一19下,20 我们应慢慢的动怒。脾气暴躁的人,不能成就神希望祂儿女所拥有的义。发脾气的信徒,令人对基督信仰产生错误的印象。“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一六32)这话毕竟是真实的。
一21 另一个表明自己是万物中初熟果子的方法,就是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雅各将这些缺点比喻为染污了的衣服,是要一次过除掉的。污秽包括各方面的不洁──属灵的、头脑上的,或身体方面的。至于盈余的邪恶,可以指我们仍未除掉在信主前的各种恶行。也可指那些从我们的生命中溢出、影响到他人生命的罪恶。又或是指极大的恶;雅各所说的,并非从量方面来看,而是指罪恶本身极为恶劣的本质。无论如何,整体的含意是清晰的。要领受神话语的真理,我们必须在德行上是清洁的。
领受真理的另一条件,就是存温柔的心。只阅读圣经而不肯领受其中教训,情况绝非罕有。我们可以单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圣经而全不受感。我们的骄傲、顽梗和罪恶,使我们不肯接受又不肯回应。只有在灵里顺服和谦卑的人,才可以从圣经获得最大的裨益。“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诗二五9)“……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六六2)
雅各将圣经形容为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即是说,基督徒重生时,神的道便储存在他的生命中。英文圣经修订本(RV)的脚注说明,“重生时所有的道。”这道能救你们灵魂。在整个重生的过程中,圣经是神所运用的工具。衪用圣经来拯救人的灵魂,不但得以脱离罪的惩罚,也得以脱离罪的权势。衪不但用圣经来拯救我们脱离永远的定罪,也保守我们这一生不致被糟蹋3。毫无疑问,雅各在本节所说的,正是拯救工作中在今世并不断进行的部分。
一22 单接受所栽种的道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遵守。单单拥有圣经,甚至只将圣经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并不可取。我们必须强烈地渴望神向我们说话,并毫不犹豫地愿意照衪所说的去行。我们必须将圣经的话化作行动。我们必须在生命中活出圣经的道理。我们每次阅读圣经,必须准备让圣经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声称热爱神的道,甚至以圣经研究者自居,但只增加对道理的知识,却没有更加与主耶稣相似,就是自欺欺人了。在头脑上不断增加对圣经的知识,但却不加以遵行,可以是一个陷阱,而不是祝褔。如果我们不断学习所应遵行的,但却不加以实践,我们便会消沈、灰心、麻木。“知而不行,徒令消沈。”而且,我们要向神有所交代。最理想的态度,就是阅读神的话,并深信不疑地遵守。
一23,24 凡听道但没有在行为上改变的人,就像人每早晨对着镜子匆匆一瞥,然后便完全忘了他所看见的。他虽然照过镜子,但这行动对他毫无益处。当然,我们的外表有部分是不能改变的。但至少我们会因这一看而谦卑下来!当镜子告诉我们“要洗脸了”,或“剃胡子吧”,或“把头发梳好”,或“刷一刷吧”,我们至少也应照着做。否则,镜子对我们来说便毫无实际的益处了。
只是随意翻阅圣经,或视读经为责任,不读不可,但完全没有受圣经的影响,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从圣经中得知应如何生活,但随即便忘记了,并且依然故我,好像自己已很完美似的。这种自满会使我们的灵命停滞不前。
一25 相反的例子,就是一个人详细察看神的道,并习惯地加以实践出来。他专心而又沈思的阅读,在他生命中产生实际的果效。对他来说,圣经是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其中的诫命并不是难守的。这些诫命的要求,正是他的新生命所热衷的。他顺从而行时,便发觉自己可以真正摆脱风尚习性和世俗论证的种种缠绕。真理使他自由。这就是从圣经得益者的写照。他不会忘记他从圣经所领受到的。相反,他致力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圣经的教训。他如孩童般单纯地以顺服的心为他的灵魂带来无比的褔气。这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一26,27 这里将没有用的(圣经新译本)虔诚与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作一对比。虔诚是指与信仰相关的外在行为模式;是外在的表现,而不是内里的精神。这是指透过敬拜与事奉来表达的信仰,而不是指所相信的教义。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这人的虔诚是虚的。他可能会奉行所有的宗教仪式,以致他看来是个十分虔诚的人。然而,他是在欺哄自己。神并不满足于仪式;衪所重视的,是在生命中有实际的敬虔。
没有勒住的舌头,只是没有用的虔诚的其中一个例子。但凡与基督信仰不一致的行为都是没有价值的。有一个故事,主人翁是个外表虔诚、实际上却是奸狡的杂货店东主。他住在店铺的楼上。每早晨他都会从楼上喊他的助手:
“张三!”
“是,老板!”
“牛奶用水开稀了没有?”
“已做好了!”
“替牛油着色了没有?”
“已做好了!”
“咖啡里调了菊苣根(咖啡代用品)没有?”
“已做好了!”
“行了,上来参加早祷会吧!”
雅各说,这样的虔诚是虚的(没有用的)。
神所要求的,是实践出来的虔诚,是对他人抱同情关怀的态度,并保守自己有圣洁的生活。那些探望有需要的孤儿寡妇,并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的人,雅各称赞他们,并以他们为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的榜样。
换句话说,新生命的实际外在表现,就是“待人以恩的行动,和分别为圣的生活方式”。金尔将这些德行形容为实践出来的爱心和实践出来的圣洁。
我们应该用下列的问题,来试验自己的信心,我读圣经的时候,是否带着谦卑的态度,希望神藉此责备我、教导我、改变我?我是否渴望勒住自己的舌头?我发脾气后是否替自己找辩护的借口,还是希望能加以控制?当有人开始讲下流的笑话时,我怎样反应呢?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报答我的人,我会否善待他们?──《活石新约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