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一讲  主耶稣会再来

 

经文:帖撒罗尼迦后书一:

我们不太清楚为甚么使徒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之后,还会再写一次信给该教会,而且前后两本书信的时间相隔的时间很短,很有可能是写了前书之后,发现仍有一些看法没有表明清楚,造成教会中有些信徒发出不满之声,或是因为写完前书之后,想到还有一些没有说到的事,现在再来补充一次,就像他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一样。这种看法并不是没有可能,就像我们也会这样,写了一封信之后,随即把信寄了出去,从邮局走回家的途中,突然想到有一些事情忘记交代了,怎么办呢?在还没有计算机可以上网用电子信件传递消息的时代,只好再写一次是相同的。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大约在三十五年前,我最小的弟弟第一次上台北医学院读书,他写信回来说要参加圣诞节的舞会。我父亲看到信很紧张,马上就要我赶紧写封信给他,要他不可以参加舞会。于是,我就赶紧写一封信给他。可是,我父亲很节俭,平时甚少寄信用限时的,都是用平信寄。因此,我也是写完信后,就用平信寄给我弟弟。信寄出去了,我父亲才问我说,有没有寄限时?我说没有,只寄平信。我父亲认为这样会来不及,怕我弟弟真的去参加圣诞节舞会,于是要我随即又再另外写一封信,强调绝对不可以去跳舞。然后又要我多加上一些话,包括说要弟弟赶紧回来,参加教会圣歌队的报佳音,说甚么教会要举行成人坚信礼,他已经替我弟弟报了名,一定要回来。
于是,我就这样子照父亲的交代写了,这次的信是寄限时的。比原先的普通信还要快。因此,我弟弟接到限时信的时候,原先的普通信还没有收到。可是,因为限时信是在隔天才寄出去的,当我弟弟接到信时,舞会已经开完了,他也去跳过了舞。但他有听我父亲的话赶紧回来。当他进入家门的时候,我父亲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可以参加舞会。”我弟弟回答说:“我已经去参加了。因为我接到信时,舞会也刚好结束。”
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这第二封信,比原先第一封信,在篇幅上短少了许多。在前一封信,总共有五章(八十一节),在后书则是只有三章(四十七节),相差接近快一半的篇幅。在讨论问题上,也可以明白后书是比前书要简略了许多。我们也从这封书信中一再强调有关耶稣基督再临的事,就可以发现当使徒保罗前书提到有关耶稣基督再临的事时,造成信徒们对这件重要的信仰认知产生了误解,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加以澄清,或是进一步说明,帖撒罗尼迦后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想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必定是在接到头一封书信后,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他们可能也曾写信回答使徒保罗,表达他们的看法。若是果真有写信给使徒保罗,那就很可惜,因为他们写的书信并没有被收藏在圣经中,我们也因此无法知悉他们如何响应使徒保罗的观点,只能就使徒保罗西拉提摩太等人所写的来了解。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段经文的内容:

第一至二节:
我是保罗;我跟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属于我们的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的信徒们。
愿我们的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赐恩典、平安给你们!

前书第一章一节,我们已经有说明过,使徒保罗写书信的方式,就是当时罗马人写书信的方式,先介绍自己是谁,然后就是问安的语句。
在第一节,跟前书所提到的相同,这封书信除了使徒保罗之外,连同具名的,还有西拉提摩太
如果我们仔细对照一下第一章一节所写的,和在这里所写的,几乎都相同,除了几个字之外,例如在第一章一节,前书是用“属于父 神”,在后书这里则是用“属于我们的父 神”,多出了一个“我们的”。别小看这么简单的“我们的”这个词句,却是充分地表达了使徒保罗对“教会”这个信仰团体的看法;他就是用这个“我们的”词句,再次强调我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信仰里,大家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如同他在前书第五章十一节劝勉所说的:“因此,你们要互相鼓励,彼此帮助,像你们现在所做的一样。”这里所用的“彼此帮助”,就像在盖房子,是用动词“建造”(demo)和名词“房子”(oikos)联合起来的复合式动名词。换句话说,使徒保罗要向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表明: 神并不是某些人特有的,而是属于大家共有的。我们都是相同的信仰,有共同信仰的天父。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重要的认识: 神不会因为某些人自认比较特别,就爱那个更多,就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亲一样,并不会比较爱某一个孩子,而是爱他所生的每一个孩子。“ 神爱世人”(参考约翰福音三:),这句话我们一点也不陌生。耶稣基督说:“因为,天父使太阳照好人,同样也照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马太福音五:b)这样,我们可以明白使徒保罗要传递的一个观念:所有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信徒,都是 神的最爱, 神并不偏爱某些人。
第二节再次重复“我们的父 神”这个句型,并且加上了“和主耶稣基督”这句话,和前书第一章下半句采用的祈愿式语句,显然地,后书采用的是主动祝福,是更为积极的语句。

第三至四节:
弟兄姊妹们,我们应该常常为你们感谢 神。这是当然的;因为你们的信心大有进步,彼此相爱的心也大为增进。因此,我们在 神的各教会里夸耀你们。你们经历一切迫害、患难,仍然相信,仍然忍耐;这就是我们所夸耀的。

就像在前书一样,使徒保罗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以相当肯定的语句,他称赞该教会信徒在信仰上的表现,他说“应该常常”为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的表现“感谢 神”。
为甚么他会这样说?这里使徒保罗提到两点:
一是他们的信心大有进步。在前书第三章节,使徒保罗解释当时派提摩太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去“坚固和帮助”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当中“不会有人因受迫害而退缩”。然后在第三章十节,使徒保罗曾表示希望能够亲自去帖撒罗尼迦教会看他们,为的是希望能补足他们在信心上的需要。而现在则说他们在信心上大有进步,这必定是接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回信,了解该教会更详细的情况之后,知道他们并没有在受到迫害的情况下,有任何退缩的态度,反而是更坚强,这使得使徒保罗大为安慰。
二是他们彼此相爱的心也大为增进。使徒保罗曾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要“有彼此相爱和爱人类的心,并且日益增长”。他对该教会称赞的一件事,就是该教会不仅有坚定的信心,还会用信仰实践在日常生活上,这种信仰的实践,就是将耶稣基督的爱铺陈出来。更重要的,他们不仅是彼此相爱,还会进一步地爱别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见证,也是使徒保罗称赞他们在爱心上“大为增进”的地方。
第四节,使徒保罗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知道,无论到哪个地方,他们这群同工(包括西拉提摩太等人),都会以该教会为例,让其它教会的信徒也有学习的样本可看。使徒保罗夸耀该教会虽然经历了迫害、患难,但却还是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气馁、失志。
如果我们看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就会更明白他之所以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原因。他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希望你们知道 神怎样恩待马其顿的各教会。他们从所经历的患难受到严重的考验;但是他们充满着快乐,在极度的贫困中仍然慷慨捐助。我敢证明,他们的捐助是竭尽所能的,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力量。自愿地,他们向我们恳求,让他们在接济犹太的信徒这一件善事上有份。”(哥林多后书八:

从这段经文我们看到在“马其顿的各教会”,就是包括了帖撒罗尼迦教会在内,这些教会的信徒不仅会彼此相爱,还会想到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知道他们的欠缺,主动捐献帮助他们。这样的信仰态度才是使徒保罗深受感动的原因。

第五至八节:
这正是 神公义审判的证据,证明你们配得享受 神国的福泽。你们就是为了这个国度继续在忍受苦难。 神要执行公义。他要使那些迫害你们的人遭受患难;他要使你们这些受苦的人跟我们一同得到释放。主耶稣和他大能的天使从天上显现在火焰中的时候, 神就要执行这一件事。他要惩罚不承认他、不听从有关我们主耶稣福音的那些人。

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一再提起 神的公义。请注意,圣经谈及 神的“公义”时,其所表示的意义含有“怜悯”之意。因此,当使徒保罗使用“ 神公义”这词句时,就是在告诉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让他们知道:当他们为了福音受迫害,却还一直坚持信仰的原则,不妥协、不改变他们对耶稣基督原有的信心, 神将会因此加倍怜悯他们,将使他们享受特别的福份,就是 神国的福泽。每个时代都会遇到阻止福音事工的人,这些阻止福音广传的人,除了想尽办法阻止福音事工之外,甚至严重的,还会设法逼迫传福音者。但耶稣基督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凡是为了跟随他而受到侮辱或迫害,在天上必定有美好的福份等待着我们去领受(参考马太福音五:)。
为了福音受到迫害,这并不是耻辱,相反的,将是一种荣耀,因为将会有天上的奖赏在等待着。使徒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中,就很清楚地指出,他一生最大的期盼就是在等待来自天上的奖赏(参考腓立比书三:),因为天上的奖赏才是基督徒生命最终极的关怀。
使徒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出相对于受迫害的人,就是那些迫害耶稣基督的信徒的人,将会受到 神严厉的惩罚。
圣经帮助我们要注意的是,当提到 神的公义时,除了对遭遇苦难的人充分显示了 神的爱和怜悯外,另一方面就是对那些故意迫害他人,使他人被迫必须离弃对 神的信仰,这样的迫害者,也将承受 神公义的审判。因此, 神的公义不仅对受害者有怜悯,也对压迫他人者有惩罚。因为公义的 神绝对不会对那些为非作歹的人袖手旁观,更不会把故意作恶的人当作无罪的人看待。公义的 神绝对不会这样,祂是会生气也会惩罚的 神。
第七节让我们看到使徒保罗说这些受苦的人,就像使徒保罗和其它同工一样,也是同样受过迫害的苦难。这一点可以从使徒行传中看,使徒保罗不仅受到鞭打,也曾受到牢狱之灾。在他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也有详细描写他所受到迫害,以及因为传福音所经历的遭遇(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使徒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确实是受到许多困苦、灾难,但并没有因此改变他传福音的热情和毅力。他跟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表示,他们所受到的迫害,就像他受到的迫害一样,大家都是为了耶稣基督福音的缘故所承受的,也都将因为耶稣基督复活的恩典而蒙受生命复活的福份。
在第七节这里用“释放”,中文和合本用“平安”,台语版圣经翻译很好,用“安息”。指生命中真的有耶稣基督同在之意,意思是指没有挂虑、烦恼缠绊着生命,而是生命中充满着喜乐,因为有耶稣基督的救恩,他将我们生命的重担卸了下来(参考马太福音十一:)。
第七节提到“主耶稣和他大能的天使从天上显现在火焰中”,“火焰”,这通常有两种意思,一是指 神的审判,另一是指 神的临到。出埃及记第三章二节描述 神的天使从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圣经中通常用“火”来表示“净化”、“提炼”之意。施洗约翰曾对当时的群众说,若是不悔改,将会如同不结出好果子的树一样被砍下来,丢在“火里”烧毁(参考路加福音三:)。
第八节,在使徒保罗传福音的过程中,最伤脑筋的一件事,也是经常遇到的案例,就是有些人听到了福音的信息,并且也看到了神迹的显现,但却故意不当一回事一样,拒绝领受福音的信息。持这种态度的人大多以犹太人为多,特别是那些犹太宗教领袖为然。使徒保罗在这一节其实是意有所指的在指责那些不但不信耶稣基督为生命的救主,还故意阻碍福音广传的人,要让他们知道 神绝对不会原谅他们这种恶劣的行径。当然这句话的另一面也同时是在鼓励、安慰帖撒罗尼迦教会受到迫害的信徒,让他们知道 神一定会严惩这些迫害他们的人。

第九至十节:
主再来的日子,那些人要受惩罚,永远灭亡,从主面前被隔绝,离开他荣耀的大能。在那一天,他要从信徒们得荣耀,并受他们的颂赞。你们也要在他们的行列中,因为你们相信了我们所传的福音。

我曾提过帖撒罗尼迦书信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关于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使徒保罗在这两封书信中提到很多次,特别是在后书就提到了四次(参考一:、二、)。
这两节可说是完全对立的经文,主要的区别就在耶稣基督再临来到世界,成为永远毁灭与永远得荣耀的一个分界线。对于阻碍福音广传的人来说,耶稣基督的再临为他们带来的,并不是拯救,而是惩罚,这惩罚乃是毁灭性的,被隔离出来的。而对福音的信息有坚持,且宁愿为了福音的缘故受迫害的人,必定会得到美好的奖赏,这种奖赏就如同使徒保罗所说的,是“属天的新生命”(参考腓立比书三:)。
耶稣基督会再临,这是基督教会两千年来一直在传述的信息,也是基督教信仰主要内涵之一。当说到耶稣基督再来,也就是在表示 神的审判和拯救会同时来到,对那些坚持因信耶稣基督而备受迫害的信徒来说,耶稣基督的再临,乃是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大倚靠和力量,对那些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信徒来说,就是因为相信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使他们在极度苦难中,仍然对生命存着一丝盼望。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基督教会是否能延续到今天的时代,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从这两节经文中看到基督教福音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听了且信了的人,得到新的生命,这一点也是帖撒罗尼迦书信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新生命就是复活的生命,是可以承受 神国福份的新生命。

第十一至十二节:
为了这目的,我们常常为你们祷告,求我们的 神使你们不至于辜负他的呼召。愿他用他的大能来帮助你们,实现一切向善的志愿,成就你们凭信心所做的工作。这样,我们主耶稣的名会从你们得荣耀,而你们也要从他得荣耀;这是借着我们的 神和主耶稣基督的恩典而来的。

使徒保罗说为了能够得到这种在耶稣基督里属天新生命的荣耀,他和西拉提摩太等同工们,一直在祈祷中纪念着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
“常常祷告”,这也是他在前书第五章十七节提到的劝勉之一。使徒保罗一再强调彼此相爱,而彼此代祷就是彼此相爱的一门主要功课。使徒保罗他们一起为帖撒罗尼迦教会代祷,也要该教会为他们的福音事工代祷。我们要注意的是,使徒保罗为他们代祷的事项,是让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会,是一间在信仰上有美好见证的教会,他用“不至于辜负他(指 神)的呼召”。
这里提到两点 神的呼召来成为福音仆人的用意,其一,是指“向善”的志愿。这种“向善”的心志,是属灵结出来的果实之一(参考加拉太书五:)。因此,一个人能够有向善的动力,并不是人自己有的,而是 神的灵感动人心所得到的结果。这也就是为甚么德国神学家潘贺华D. Bonhoeffer)会劝勉基督徒,要对那些非基督徒却一直努力在行善的说:“你所做的,正好就是我们的 神透过耶稣基督所教导我们要去做的美事。”其二,凭“信心”所做的工作。信心,是指对 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不是指对某些人有信心,而是对 神拯救的信息有绝对的信赖。作为 神福音的仆人,不论是基督徒个人或是信仰团契的基督教会,都必须有这种基本要件,就是从不对福音有怀疑,因为这福音乃是拯救的大能,对任何人都是最好的信息。
第十二节让我们看到传福音者一个最大的福份,就是在耶稣基督的名里享有生命的荣耀,同样的,也因为传福音,使耶稣基督的名也得到荣耀。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传福音,因为福音述说的,是耶稣基督的爱。也只有在耶稣基督的爱里,才能看到这种因为福音的缘故相互得荣耀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这段经文带来的信息:

一、我们深信耶稣基督会再临,且再临于我们生存的时代,因为他的再临,带来 神公义的审判和怜悯的爱。

当我们在说耶稣基督会再临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不是空谈,而是我们的信仰告白。因为我们坚信这样的信仰,且确信耶稣基督将会再临于我们的时代。他会再临,因为他要拯救所有信靠他救恩的人,要让他们因为耶稣基督的再临,得到生命最高的荣耀。
另一方面,我们也深信耶稣基督会再临,因为他要来审判所有阻挡福音广传的人,这些人包括了滥用耶稣基督名字的人,以及那些假借他的名,进行欺骗行为的对象。不只是所谓被称为“基督信徒”的个人,也包含了以基督的名而设立的所谓“基督教会”或机构。这些人或对象,挂的名字是“基督”,所做的却不是属于基督的。因为属于基督的,就是爱与分享。没有爱的地方,谈不上耶稣基督的拯救;没有分享的行为,就没有基督拯救的信息可传。
有一件事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当我们在谈耶稣基督再临的时候,请不忘记,这不是未来的事,而是现在的,是在我们活生生的时代就可以看得到的事。因为耶稣基督已经复活,他复活了,因为有他的复活,才有今天的基督教会。我们不是要再等待,而是要见证他已经来到我们当中,这一点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有基督教会以来,就经常有人利用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传讲欺骗的信息。不论过去的时代如何,就是近代的基督教会也经常发生这样的错误行为。我印象甚为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九九二年十月廿八日的事件,这是从韩国五旬节教会所发出的信息,说耶稣基督将会在当天再临,世界末日即将在那一天跟随来到。这件消息透过该教派在世界各地分设的教会传出,且有不少基督教会响应。我在一九九二年八月刚好去美国访问,有一位青年拿该教会发出的中文传单给我看。我在当年八月底访问回来,九月下旬去台中逢甲大学长青团契演讲,我提起这件事,希望他们稍微注意一下,结果有一位学生举手问我说:“牧师,那是美国时间,还是台湾时间?”经他这一问,我突然间醒悟过来,因为台湾时间与美国东部时间相差十二个小时。
一九九二年十月廿九日中国时报报导一则篇幅相当大的消息,说在十月廿八日那天,韩国汉城警察派出将近一万名警察守候在五旬节教会总会礼拜堂,也派出多达五百余辆的救护车、两百多辆消防车,并且将该礼拜堂四周道路包围管制。该礼拜堂很早就已涌进至少有六千名以上的信徒,有的已经在教会住一个月以上,有的则是在前几天进驻。大家以非常敬虔的态度进行洁身沐浴守斋,为的是要以洁净的身心等待世界末日来临。他们用禁食祈祷、颂赞诗歌、读圣经,等待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并且等待世界末日来到。
当天晚上十二时一过,警察冲进教会礼拜堂和所有教室,将信徒逐一地带出送进警备车上,有许多信徒因为禁食过久已呈休克现象,他们被送进救护车送去医院急救。但警察发现更可怕的现象,就是有些妇女是刚从医院动完手术才到教会的,询问了之后才发现,她们都是怀孕妇女。经查问之后,才发现这些妇女都是以为耶稣基督再临时,要带那样多的信徒到天上,因为怕自己怀孕的身子会太重,成为耶稣基督拉她们上天的一种负担,因此纷纷到医院去动手术,将胎儿拿掉。
另一方面,警察人员也在教会牧师馆和办公室抄到超过美金现钞二亿元,以及各种有价证券超过二十亿美元。其实,这已经很清楚在暗示着该教会的牧师有以耶稣基督再临、世界末日来到的讯息,进行欺骗信徒钱财之嫌。这是非常恐怖的事件,因为这样的信息不但传不出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相反的,却让耶稣基督拯救之爱的信息消失了,甚至是污秽,这是多么可惜也不应该啊!
真正要传耶稣基督再临的信息,并不是要告诉大家世界末日来临,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知道那确切的时间(参考马可福音十三:),而是要让大家知道 神的怜悯和爱,我们要传扬的乃是让大家知道悔改信耶稣基督,而这样的福音信息,必须先从我们自己身上见证耶稣基督的爱开始做起。不是只管自己躲在教会礼拜堂里洁身沐浴守斋,是要将耶稣基督对贫困、受迫害者的爱,带到世界各地去。

二、 神所赏赐给我们的恩典都是一样,并没有甚么差别,唯一的差别,是我们有没有将 神所赏赐的恩典分享给真正需要的人。

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中,在第一本书信中,他最常使用的词句,就是“彼此”和“互相”,他要信徒们知道“彼此相爱”(参考前书三:、四:)、“彼此安慰”(参考前书四:)、“彼此帮助”(参考前书五:)、“互相鼓励”(参考前书五:)、“彼此关心”(参考前书五:)。而在后书中,他一再用“我们的父 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这样的名称,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使徒保罗所用的词汇最多的就是“我们”。为甚么使徒保罗会用这样的词汇呢?很简单,他要告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在 神拯救的爱里,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神就是我们共同的父亲,耶稣基督就是我们共同的救主。在 神的里面,我们都没有甚么分别,这样的认识一定要清楚。这也就是我一再在强调的:踏进教会的门里面,没有贫贱富贵的区别,大家都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他要比较特别,包括传道者在内,大家都一样,不能说自己身份比较凸显、不同,没有这一回事。因此,若是没有这样的认知,我们就无法建立“彼此”、“互相”的信仰见证。
我经常会听到有人引用耶稣基督所讲的例子说, 神给某某人有“五千块钱”的恩赐,却没有好好运用。或是 神给某某人“五千块钱”的能力,因此,受到的祝福比较多。这样的说法是错解了耶稣基督讲解比喻的精神。其实,引用这个比喻是从马太福音第廿五章十四至三十节所记载的经文,但如果注意看,就会发现这段耶稣基督所讲的比喻重点,并不是在数字的多寡、差别,而是在第十五节的“按照他们个人的才干”这句话,而不是在那些不同的数字——五千、二千、一千。不同的才干,表示每个人所要担当的功能不一样。如果每个人的能力都一样,这样的社会必定会很奇怪,这样的家庭也一样很糟糕。
 神给我们的恩典都是一样的,这种恩典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要大家尽心、尽力、尽意完成福音传播的事工,就是这样,非常清楚。并不是要我们拿各种不同的恩典相互比较,更不是要我们拿来计较,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态度。 神的恩典不是数字的问题,而是怎样将这些奇妙的恩典彼此相互分享、欣赏。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就算拥有再多的恩典,也是枉然。
教会就是以耶稣基督的名建立起来的信仰共同体,因此,就应该有“彼此”、“互相”帮助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感谢 神的恩典,让我们教会知道怎样帮助原住民教会的需要,也知道帮助弱小教会的欠缺,但我们不要以为已经够了,没有,应该要学习的乃是像使徒保罗所提及的马其顿各教会,他们是在“极度贫困中仍然慷慨捐助”(参考哥林多后书八:),这一点才是最好的信仰见证。因为 神让我们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恩典,为的就是要我们负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这一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信仰功课。也唯有我们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会真的达成与他教会之间的“彼此”、“互相”的关系。── 卢俊义《帖撒罗尼迦后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