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歌罗西书绪论

 

作者简介

鲍会园博士

鲍会园博士,北平人,生于一九二三年。一九四九年赴美,先后于惠敦大学、福乐神学院、惠斯敏特神学院及美北浸信会神学院获文学士、道学士、神学硕士及神学博士学位。

鲍博士曾于美国牧会。一九五九年十月开始任播道神学院(前广州圣经学院)院长,至一九八五年退休,继续担任荣誉院长一职。鲍博士曾参与中文圣经新译会的翻译工作。一九九一年起任天道圣经注释丛书主编。

 

序言

本书的目的是要帮助一些比较缺少工具的同工,和一些对解经有特别兴趣的神学生。近十多年来,曾有几本重要的歌罗西书注释出版;有的是用英文写的,有的是用德文写的,后来也译成了英文。这些书表达了近代学者对歌罗西书研究的方向和结果。本书作者并不完全接纳这些学者的意见;但读了这些著作,激发了本书作者许多方面的思想。本书就反映出一些这样的结果及思想。

几年来,因着不同的原因,本书作者特别对歌罗西书有兴趣,并曾尽力阅读一些有关的著作和有名的注释,日久自会在有意无意间吸收了别的作者的意见。因此,本书是建立在许多先圣先贤的根基上,欠了许多学者的债。作者的目的是要帮助一些弟兄姊妹更明白这一部分神的话语,并看出歌罗西书的教训对今日教会的意义。

在一九七九年,作者蒙播道神学院董事会给予一年进修研究假期,得以放下神学院的行政及教学工作,专心研读,完成了本书的初稿。在这期间,学院的同工分外劳苦,分担了作者的工作。又得天道书楼同工多方面的鼓励和帮助,特别在誊写稿件,及版面编排的技术上,给予非常的帮助。又有本学院同工何郑爱晖女士在词句的润饰及核对引用的经文及其它著作上给予很大的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本书中歌罗西书信的经文是根据中文圣经新译委员会出版的新约新译本略加修改而成的。其它的经文,旧约是根据和合本,新约是根据新译本。

谨以感恩的心将此小书奉献在神面前,愿神使用其中的一些思想作建立圣徒的工作。

鲍会园

一九八○年九月于香港

 

绪论

    歌罗西城的地理环境{\LinkToBook:TopicID=103,Name=歌羅西城的地理環境}

    歌罗西的历史{\LinkToBook:TopicID=104,Name=歌羅西的歷史}

    歌罗西的居民{\LinkToBook:TopicID=105,Name=歌羅西的居民}

    歌罗西的教会{\LinkToBook:TopicID=106,Name=歌羅西的教會}

    歌罗西书的作者{\LinkToBook:TopicID=107,Name=歌羅西書的作者}

    写作的地点和时间{\LinkToBook:TopicID=111,Name=寫作的地點和時間}

    写作的原因和目的{\LinkToBook:TopicID=115,Name=寫作的原因和目的}

    歌罗西的异端{\LinkToBook:TopicID=116,Name=歌羅西的異端}

    内容分析{\LinkToBook:TopicID=119,Name=內容分析}

歌罗西城的地理环境

歌罗西城位于小亚细亚西南部的利加斯河岸,即今日土耳其的西南部,与希拉波立及老底嘉两城为近邻。利加斯河为密安德河1的支流,自东向西流,经过歌罗西以后转向西北,流入密安德河,蜿蜒向西,流向以弗所的方向。在距以弗所约三十公里处,转向西南,在米利都城处流入大海。在歌罗西、希拉波立、老底嘉这三城中,歌罗西在最东边,利加斯河从城中间流过,将城分为两半。老底嘉在歌罗西的西部偏北,距离约有十七、八公里,位于利加斯河的南岸。希拉波立位于河的北岸,在老底嘉的正北,约有八公里。因三城距离不远,所以彼此间的来往自然很多。

利加斯河流域的地质很特别,一方面这一带地方常有地震及火山爆发,所以城市、建筑物常被破坏,且水中矿物质丰富,河水流过的地方常会有一层结晶体留在地面,影响农作物。但另一方面没有河水淹盖过的地方,土壤非常肥沃,水草丰富,适合牧畜,出产质地极好的羊毛。而且河水中的矿物质可制成一种极佳的染料,因此这一带地方的人多以织造羊毛产品为业。同时因为火山及地震的缘故,这一带地方多温泉,有治病的功效,所以常有许多人从各地到这里来旅行、治病;希拉波立一名的意思是“圣城”,很可能就是因此而得名。

歌罗西、老底嘉和希拉波立都位于弗吕家区,本属别迦摩王国,在主前年被罗马占领了。弗吕家和西边的加利亚区2及西北边的吕底亚区3合起来,罗马定为亚西亚省;后来吕底亚北边的每西亚也被圈在亚西亚省之内。这几区都属于一个省份,几区之间界限的划分也不十分清楚,因此老底嘉有时算作加利亚区内,有时算作吕底亚区内。希拉波立常常被算作吕底亚区内,歌罗西则一直是属于弗吕家区。因此启示录第二、三章的七封书信称老底嘉为属于亚西亚。再迟一点,到第四世纪罗马重新改组各省的划分时,老底嘉被定为亚西亚的首都。

 

1 Meander River.

2 Caria.

3 Lydia.

 

歌罗西的历史

歌罗西城的建立已经无史可考了;该城较早的历史,如今只有一些很零散的数据。根据赫罗德特的记载,波斯王薛西斯,即圣经中的亚哈随鲁王,在打败埃及以后,去攻打希腊时,只来到歌罗西,那时约在主前480年左右。赫罗德特称歌罗西为“一座弗吕家的大城”4。同样,一个希腊将军,也是历史家的赞诺芬,他在主前400年左右带领希腊军去援助古列叛变时来到歌罗西,称之为“一个人口多而富有的大城”5。但以后因地理、交通、政治等关系,两个邻近的城愈来愈兴旺。希拉波立成了这一带地方游乐和医病的中心;老底嘉成了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歌罗西则变得愈来愈衰弱。到了将近新约的时代,它只是一个“小镇”6。以后在初期教会历史中,老底嘉和希拉波立都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歌罗西的名字却很少提及,只是偶尔在一些大会的记录中见到歌罗西主教的签名7

七、八世纪,因东边亚拉伯一带的游牧民族入侵,许多人离弃了歌罗西城向别处逃去。很可能又曾再有地震,以致该城完全变成了废墟。后来在歌罗西废墟以南数公里靠近山脚的康诺或康奈城8,有一个时期似乎曾代替了歌罗西的地位。现今歌罗西城已经完全的失存了。

在保罗书信所寄达的各地区,歌罗西可能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座城9,但歌罗西书,在圣灵的默示之下,却给教会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特别对今日的教会,面临着人的思想及哲学理论的挑战时,歌罗西书是一本极其实际的书信。

 

4 Herodotu; Histor; VII 30.

5 Xenopho; Anabasis I ii 6.

6 Strab; Geograph; xii 8.3.

7 J.B. Lightfoo; St. Paul's Epistles to the Colossians to Philem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rep., n.d., p.72, Note 1.

8 "Khonal." W. M. Ramsay, The Church In The Roman Empire, London Hodder Stoughton, 1893p. 468.

9 J.B. Lightfoot, 同前, p.16.

 

歌罗西的居民

在邻近的几个城市中,歌罗西大概是最保守、最标准的弗吕家城市。根据多数学者可靠的推断,从以弗所往东横穿小亚细亚的公路,在歌罗西等三座城的北边,直沿密安德河而行;而在这三座城中,歌罗西离大路最远,因此可能与外人接触的机会最少。歌罗西的居民大多数是弗吕家本地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再加上特别像希拉波立地方的特殊环境,形成这里的人特别迷信。但另一方面,歌罗西又有不少犹太人;根据约瑟弗的记载,在主前200年左右,叙利亚的安提阿大王曾从巴比伦及米所不大米一带,将两千家的犹太人搬到了弗吕家、吕底亚一带地方10;再加上这一带地方盛产羊毛,适合织造业的工作,自然吸引更多犹太人迁来居住。实际上因为犹太人太多,他们每年奉献给耶路撒冷圣殿的“丁税”11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在主前62年,罗马总督曾禁止犹太人纳税给圣殿12。这么多的犹太人和迷信的外邦人居住在一起,难怪歌罗西教会所遇到的错误教训掺杂着各种外邦宗教及犹太教的色彩。

 

10 Antiquities xii 3.4.

11 太十七24.

12 J.B. Lightfoot, 同前, p.20.

 

歌罗西的教会

很多学者认为使徒保罗从来没有到过歌罗西。使徒行传十六章六节记载保罗在第二次国外布道时曾“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但“弗吕家”是自南到北很长的一区,弗吕家的西界从南顺序与加利亚、吕底亚及每西亚三区为邻;在使徒行传十六章七节说“他们到了每西亚”,所以很显然的,他们经过的是弗吕家的北部。在第三次国外布道旅程,保罗经过了“加拉太、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就来到了以弗所13。歌罗西书本身也说保罗没有见过歌罗西的弟兄姊妹14,所以我们可以说,至少在写这本书信以前,他没有到过歌罗西。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记载保罗在以弗所住了很久,在二十章卅一节他自己说他在以弗所“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诫他们。在十九章十节说保罗在以弗所的时候“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歌罗西是亚西亚的一部份,自然也听见了主的道;可能不是直接从保罗听来的,而是从保罗的同工,和在以弗所、歌罗西间来往的人听来的。因为两地距离只有一百二、三十公里,以弗所又是大城,两地间来往的人一定很多。在下面第十一至十二节说,“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这样的词句大概是说保罗在以弗所的时候,曾差遣同工们,好像布道队一样,到四周围去传福音;这些被差遣的人虽然只是保罗的代表,但他们的工作,就等于是保罗的工作,因为他们受了保罗的差遣,去传保罗所传的福音。大概也是为此缘故,保罗才这样关心他没有亲眼见过的教会,而且能够如此有权柄向他们讲话。

在保罗差遣出去的同工中,很可能以巴弗就到歌罗西、老底嘉、希拉波立一带地方去传道了。而且当地有人信主以后,以巴弗就成了他们的牧人,继续带领教导他们;因为他是歌罗西人15,歌罗西的教会从他学习真理16,他为歌罗西的教会下了很多工夫17,他又是一个忠心的传道人18,不单关心歌罗西的教会,也同样关心老底嘉和希拉波立的教会19。三个城市距离很近,一个人牧养三个地方的教会不是太困难的事。

 

13 徒十八23;十九1.

14 西一4,二1.

15 西四12.

16 西一78.

17 西四13.

18 西一7.

19 西四13.

 

歌罗西书的作者

第十九世纪以前,很少有人怀疑歌罗西书作者的问题。初期的教父中,多人曾提及或引用本书的经文,而且明说是保罗所作20;直到第十九世纪初,才有德国的作家开始怀疑,甚至否认本书为保罗所作。近代作者可以贝尔21及汤臣22作代表。这些作者也许没有直接否认保罗是歌罗西书的作者,但他们的笔法所导致的解释,则使人不能不怀疑本书的作者问题。

简单说来歌罗西书作者问题困难集中在三方面:一·文字体裁、二·神学思想、三·本书与以弗所书的关系。

 

20 John Eadie,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Colossians, Zondervan, rep. 1957, p. xxiii, 举出多项例证。

21 F.W. Beare, Interpreter's Bible, Vol.11, 'Introduction', Epistle To The Colossians, New York Abingdon Press, 1955.

22 G.H.P. Thompson, The Letters of Paul To The Ephesian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Series, Cambridge, 1967.

 

一·文字体裁

汤臣举出十多个字是保罗在别的书信中所没有用过的,如“基业”23、“花言巧语”24、“月朔”25等;又有一些保罗在别处常用的字,在本书中却没有出现,如“律法”、“称义”、“信心”等。贝尔特别提出本书许多句子的构造都很长,语气缓和,连一章廿五至廿七节论到同样的题目时,都没有用哥林多前书二章六至十六节那样简短有力的句子。上面所举的这些特点都是事实;但是任何一本书的体裁和用字都与写作时的心情和书的内容有关。歌罗西书中的确有不少保罗在别处没有用过的字,但这些都直接与该教会所面对的错误教训有关。至于本书一章廿五至廿七节与哥林多前书二章六至十六节的体裁不同,乃是因为保罗写作时的心情不同。哥林多教会本身犯了错误,所以保罗写信时用比较激烈的词句;歌罗西的教会不是犯了大错,而是面对错误教训的引诱,保罗知道他们需要安慰和鼓励,所以用比较温和的言词,这是极其自然的。

 

23 西一12与弗一14.

24 西二4.

25 西二16.

 

二·神学思想

简单说来,歌罗西书的重点有几方面和别的书信不一样:别的书信多注重基督的工作,本书则注重基督的本性;救恩的问题似乎没有提及。本书中关于圣灵的教训很少,他甚至在三章十五至十七节论到基督徒新生命的表现时,都没有提及圣灵的工作。另外一点:一些学者认为保罗在本书中用福音的普遍性来证明福音的真实26,这些学者认为这是教会较后期的立场。这一点很难解释,因为我们如果不理会保罗写作本书的历史环境,或者是根本先否认本书的历史背景,再来用主观的看法来批评,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找到完满的答案。本书注重基督的位格和基督在全宇宙中的地位,因为当时的错误教训就犯了贬低基督位格的毛病。实际上以弗所书等好几封别的书信,也很少讲到救恩的教训。至于关乎圣灵的教训,本书提到的确不多,但不是完全没有27,而且按篇幅的比例来说,本书论到关乎圣灵的教训比哥林多后书并不少。书中讲到福音的普遍性,是用来鼓励歌罗西的信徒,并不是说因为福音传得广才证明福音的真实;而且用这样的经文来证明教会已接纳福音传统的传递形式,似乎太过份了。

另外一个神学思想方面的理由:有些学者认为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所反驳的是诺斯底派的教训28,而诺斯底派的教训是在使徒时代以后,主后第二世纪,才普遍的流行。因此歌罗西书一定是后人冒保罗的名写的。虽然强调这一点的人近来已比较少,但仍值得一提。诺斯底派的教训的确是在主后第二世纪才普遍流行,但是一种哲学主义的教训,不是一天就可以兴起来的,实际上诺斯底派里面的一些思想很早就已经存在。如同主张神与物质世界之间有许多不同等级,或不同属灵程度的被造之物,这种观念在主耶稣以前的希腊哲学思想中,甚至在犹太哲学家的思想中,已经存在。正如许多学者已经指出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所反驳的并不是发展完全,晚期的诺斯底派思想,因此没有理由说因为歌罗西书中有反驳诺斯底派一些教训的话语,就认为本书是在保罗时代以后才写成的。

 

26 如西一623.

27 看西一8.

28 或称“神哲主义”。

 

三·本书与以弗所书的关系

这两本书相似的地方很多,根据一个作者的意见29,歌罗西书的五分之三都出现在以弗所书内。这两本书在用词、思想的表达及体裁各方面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因此如果要承认一本书为保罗所作,便无法否认另一本也是出自保罗的手。但很多不接受保罗为歌罗西书作者的学者,首先不承认保罗是以弗所书的作者,所以也不承认保罗是歌罗西书的作者,在这里我们不必多解释以弗所书作者的问题。如果按着教会一向的立场,接纳保罗为歌罗西书的作者,问题实际上就变得简单得多了。保罗差不多同时写这两封书信,在那一段时间,保罗一直在思想同一些问题;而且以弗所和歌罗西距离不太远,虽然歌罗西的异端那时还没有传到以弗所,但同一个思想形态的教训可能很快会影响另一个地方。因此在两本书里保罗都注重基督论的真理;而在以弗所书内,他只是积极地从正面讲解基督的身份和祂在教会中的地位,这似乎是很自然而且恰当的笔法。

不接受保罗为本书作者的学者多数都一再的说,单凭文字的体裁,或神学思想,或本书与以弗所书的关系都不足以构成拒绝保罗为作者的理由30,言外之意乃是说,在没有考虑这些比较可以捉摸的问题以前,这些学者心里早已有怀疑了,因此这些问题虽然有合理的解释,也觉得难以接纳。如果心里根本没有这样的怀疑,这些疑难有了合理的解释,就不成问题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保罗是本书的作者。

 

29 E.J. Goodspeed, The Meaning Of Ephesi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3, p.8.

30 Interpreter's Bible, vol.11, pp.144, 145.

 

写作的地点和时间

教会中一向都认为“监狱书信”(腓立比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及腓利门书)是保罗在罗马坐监的时候写的。直到第十九世纪末、第二十世纪初才有人主张这几封书信是在该撒利亚31或者以弗所32写的,同意这个看法的人最近似乎在增加。我们可以把这几种看法简单的思想一下。

 

31 E. Lohmeyer, Die Briefe an die Philipper, an die Kolosser und an die Philemon, GottingenVandenhoeck Ruprecht, 1930.

32 George S. Duncan, St. Paul's Ephesian Ministry, N.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0.

 

一·该撒利亚

主张本书写于该撒利亚的理由有几方面。首先这些学者肯定腓立比书是写于该撒利亚,在歌罗西书四章十一节保罗说受割礼的人中,只有三个人和他同心,这种情形与腓立比书一章十五至十七节所讲的情形吻合,所以歌罗西书也和腓立比书一样是写在该撒利亚。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理由,但事实上歌罗西书四章十一节所证明的刚好相反。在该撒利亚有“传福音的腓利”33,保罗和同伴曾在他家住宿;如果歌罗西书是在该撒利亚写的,在书中保罗没有理由不提腓利的名字34,所以这个理由不能成立。再一个理由是在腓利门书廿二节,保罗说,他希望不久可以去探望歌罗西地方。这些学者认为,按保罗旅行的习惯,他一定先去探望他已传过福音的地方,所以他在该撒利亚坐监时,他的心仍罣念着亚西亚一带的教会。该撒利亚离歌罗西不远,保罗可以盼望不久去探他们。如果保罗在罗马坐监,就不容易去探歌罗西了。这一点也有困难,因为保罗在该撒利亚坐监时,他已上诉于该撒,他去罗马是作为囚犯被解去,如此他不可能有自由去探望途中的教会。此理论的第三个理由是在歌罗西书及腓利门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人名,是保罗在耶路撒冷及该撒利亚时的同伴,而不是在罗马与保罗在一起;而且欧尼西慕大概是新近逃到了该撒利亚,因为从歌罗西去该撒利亚比去罗马容易,所以保罗写歌罗西书时一定是在该撒利亚。这一个理由只是主观的推测。保罗的同伴如果在该撒利亚和他在一起,没有理由证明他们没有和他一同去罗马;实际上,至少有一个人,亚里达古是和保罗同去的35,而且经文中的“我们”显明路加也一同去了。至于欧尼西慕,虽然该撒利亚距离较近,但一个逃跑的奴隶要跑得越远越好,而且在越大的城市,越难被人发现,所以他逃去帝国的首都罗马并不意外。此外歌罗西书四章十节提到马可与保罗同在,传统上认为马可去了罗马,但却没法确定马可曾在该撒利亚陪伴保罗。从以上种种情形看来,保罗在该撒利亚写歌罗西书的可能性不大。

 

33 徒廿一8.

34 Theodor Zah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Kregel Publications, 1953 rep., Vol. I. 443.

35 徒廿七2.

 

二·以弗所

使徒行传没有提到保罗在以弗所坐监的事,但是在书信中他却暗示他在此坐过监36。主张保罗在以弗所写歌罗西书的理由,和上面主张在该撒利亚的理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除上面所列的理由之外,尚有一两件值得一提。首先,以弗所距离歌罗西只有一百多公里,而罗马则远十倍,以巴弗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到以弗所去向保罗请示应如何作,这样很快就可以来回;如果要去罗马,则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教会面临考验的时候,以巴弗不可能丢下教会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理由似乎有道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既然教会面临的困难十分严重,以巴弗一定觉得就算多用一些时间去向保罗请教,也是值得的。此理论的另一个理由是保罗要腓利门给他“预备住处”37。如果保罗距离歌罗西只有几天的路程,这样的请求就很合理;但他若在罗马,就显得很特别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在腓利门书廿二节用的是“现在命令式”38,应该译作“要常把我的房间预备好”,意思是说我早晚会来探望你们的,却不是说他已有清楚的计划,很快去探望他们。再者歌罗西书是一本组织严谨、神学思想很成熟的书,就算保罗在以弗所坐过监,按他在书信中的语气,他坐监的时间不会很长,因此也不会有安静的时间让他从容的思想神学问题;相反,在罗马时,他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至少有两年多的时间,朋友可以自由来探望他,适合于写一封神学理论性的书信。同时歌罗西书四章十四节说在写此书信时,路加和保罗在一起,这一点也支持保罗在罗马写此书信的看法。从使徒行传廿七章,得知路加和保罗一同去了罗马,但是没有经文证明路加曾和保罗在以弗所一起工作过。

 

36 看林前十五32;林后一810;罗十六34.

37 22.

38 present imperative.

 

三·罗马

前面两段的评论已经提出几个理由,证明保罗在罗马写这几封信的可能性最大。另外有一两件事值得思想的:圣经的启示是渐渐进展的,后赐下来的启示比先赐下来的启示更加清楚,因此有些教义在较早的启示中只是雏形,在后来的启示中就发挥得比较详尽。保罗个人的神学思想和教训也是如此。歌罗西书的教训特别是有关基督论的教训,是发展完全、思想成熟的教训;所以在保罗所写教义性的书信中,必定是较晚写成的。在罗马坐监应该是最适合写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方面,保罗谈到他坐监的事所用的词句,显出他认为他的监禁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情况,而不是像他在腓立比坐监,今日被捉,明日就释放了39。在腓利门书中说欧尼西慕“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40。在歌罗西书中保罗要他们“记念我的捆锁”41。这样的经文显出保罗的监禁已经有一些日子,而且短期内还没有被释放的迹象,只有罗马的监禁适合这种情况。

简括来说,不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都没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持其它的理论,这本书不可能在该撒利亚写的,也不可能在以弗所写的,唯一的可能,是保罗在罗马写的。

既然歌罗西书是在罗马写的,写作的日期就比较容易确定了。不同的学者对保罗的年代看法稍有不同;保罗在罗马坐监的年代大概是在主后6163年,或6264年。在歌罗西书四章十节保罗说马可不久要去探望歌罗西,而保罗自己也希望在得释以后亲自去探望他们,如此看来,这封信可能是保罗在罗马坐监的末期写的。保罗同时也写了以弗所书,而且欧尼西慕也要回歌罗西他主人家去,所以保罗又写了腓利门书。这三本书大概是写在主后63年底或64年初。

 

39 看徒十六章。

40 13.

41 18.

 

写作的原因和目的

在保罗被监禁的末期,歌罗西教会的牧人以巴弗到罗马来探望他。当时歌罗西出现了一些传异端教训的人,使以巴弗非常担心。他们的教训有犹太教的色彩,也有外族宗教的色彩,听起来很吸引人。以巴弗知道这种教训是错误的,但可能他自己没办法抵挡或者反驳;出于不得已,他到罗马来找保罗,向他请教。为了教会的需要,保罗写了歌罗西书,指出这些异端教训的错误,也告诉他们正确信仰的立场和改正错误教训的方法。另外一个亚西亚人推基古42也在罗马,他可能是以弗所人43。推基古正要回亚西亚,保罗就托推基古将歌罗西书带去。以巴弗暂时留在罗马陪保罗44。同时保罗在罗马遇到了另外一个歌罗西人欧尼西慕;他本是腓利门的奴隶,从主人家逃跑,来到罗马,遇见了保罗。在保罗的带领之下,欧尼西慕悔改信了主。过去他是个没有用处的人45,现在他成了亲爱忠心的兄弟46,保罗要使欧尼西慕和他肉身的主人和好,因为他们现在都是主里的弟兄了。如今推基古要回亚西亚,他带欧尼西慕去见腓利门是最好的机会。为了加强对腓利门的影响,保罗又亲自写了腓利门书,叫推基古和欧尼西慕一起带去。

 

42 徒二十4.

43 提后四12.

44 西四12.

45 11.

46 西四9.

 

歌罗西的异端

在圣经以外没有发现关于歌罗西异端的记录,近百年来,虽然学者在这方面用了不少的工夫,但今天所能知道关于此异端的真正立场,仍然只能从保罗所提到的资料中归纳而来。歌罗西书中的几处经文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此异端的一些特征。下面列出来的是这方面主要的资料:

“一切智能和知识的宝库都蕴藏在基督里面。”(二3

“因为神本性的一切丰盛都有形有体的住在基督里面。”(二9

“所以不要让人因着饮食、节期、月朔、安息日批评你们。”(二16

“不要让人夺去你们的奖赏,他们故作谦卑,敬拜天使。”(二18

“为甚么拘守那“不可摸,不可尝,不可触”的规条呢?”(二21

“随着己意敬拜,故作谦卑,和苦待己身。”(二23

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歌罗西的异端是一些犹太教和外族宗教教训的混合物。在普通情况之下,犹太教是不会与任何其它宗教混合的。加拉太书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犹太师傅不肯接受任何其它人的教训,为此他们才那样的反对保罗所传的福音;所以在歌罗西这样的混合,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原因是歌罗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弗吕家在历史上曾出了不少有特殊哲学立场的人和近乎神秘性的宗教;教会的几个异端,如孟他努派47和诺洼天派48都从这里发源。同时一些犹太教的人在这里居住的时间长了,立场也变得松弛了;曾有人同时作犹太教管会堂的人,又作外邦人庙中的祭司49。在这种情况下,犹太教便和当地的宗教混合产生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异端教训。

有些学者,特别是莱特弗特50,认为此异端主要是从犹太教中的爱瑟尼派51来的。这异端的教训中的确有许多和爱瑟尼派的思想相似,例如他们对守律法和规条的看法,刻苦肉身的生活,甚至对婚姻的看法52等,都近乎爱瑟尼派的教训。但另一方面,在当时的一些希腊哲学、犹太哲学及诺斯底派的前身的思想中,都有类似的教训,因此多数近代学者都认为此异端是犹太教、东方哲学、诺斯底派及基督教教训的混合物53。保罗称之为“哲学”和“世俗的言论”54。这些名词的真正意义留待注释中解释,但从保罗用的这些名词,可以看出一点这教训的性质。

 

47 Montanism.

48 Novatianism.

49 参看W.M. Ramsay, Cities and Bishoprics of Phrygia,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897, Vol. I. pp. 637ff.

50 J.B. Lightfoot, 同前, pp. 71113.

51 Essenes.

52 A.R.C. Leaney 将西二21的“不可摸”解释作“不可亲近女人”。参看'Col. 2123' Expository Times, 64, 195253, p.92.

53 W.G. Kummel,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E.T., N.Y. Abingdon, 1957, p.240.

54 ;西二820.

 

歌罗西异端的性质和特色

首先,这一派的人特别注重智能和知识,这是神哲主义的特点。他们说,属灵的人应当追求一种特别深奥的知识,藉着这样的知识可以明白隐藏的奥秘;他们又说,基督教的水礼只是灵程上最基本的一步,受过水礼以后要继续追求更深的知识,才能达到完全的地步。另一方面他们对神有一种绝对超越的看法,马丁称之为“二元论”55。他们认为神和物质有绝对的分别,因此神和物质的世界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接触。从这个观念就产生了两方面思想上的影响。神若要与物质的世界接触,就必须造出一些与神和物质都可以有接触的被造之物。这些被造之物可能分许多不同的等级;第一级比神低一点,但仍离物质很远;第二级比神再低一点,也和物质近一点。如此一级一级的下来,直到最低的一级可以直接与人接触。天使就是这样的被造之物,他们比神低,但却比人高,所以人要敬拜天使。有些教训认为基督是这些被造之物当中最低的一个,所以祂可以和人有直接的来往。在被造的人这方面,因为人是属物质的,根本是恶的,所以恶的根源是在人属物质的身体上。人要到达神面前,或者说要得到救恩,就必须脱离他罪恶的身体的势力。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此目的。一种方法是刻苦肉身,遵守“不可摸,不可尝,不可触”的规条,也要遵守饮食、节期、月朔、安息日等类的规矩。另一种方法是根本不看重肉体的感觉。这种看法本来的目的不是要放纵情欲去任意放荡,乃是要锻炼自己不受肉体感觉的影响;肉体作甚么是灵魂以外的事。这派的人要使灵魂达到超然的地步,对肉体所作的事完全漠视。在歌罗西书中,虽然没有清楚提到这种放荡的人生观,但是三章五至八节可能是针对这种倾向而写的。

 

55 Ralph Martin calls it 'dualism', Colossians The Church's Lord, and the Christian's Libert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2, p.16.

 

歌罗西异端的主要错误

初期教会看为最主要的一个教训,就是高举基督和祂所作成的救恩。歌罗西的异端教训承认基督有尊贵的地位,在神和人中间作救赎的工作;但是在他们的思想里面,基督是神和人中间许多不同等级的被造物中的一个。当然,他们中间也许有些人以为基督比别的被造之物等级高一点,但这只是程度上的分别,基本上祂仍是许多同类的被造物中的一个,这是教会不能接纳的教训。如果基督不是神和人中间唯一的中保,也不是独一的救主,祂所作成的救恩也就不是完全的救恩。就是针对这样错误的教训,保罗在歌罗西书一章十五至二十节说出全新约圣经中有关基督论最重要的经文。基督在一切被造的之上,万物都是藉着祂造的,万物也要靠着祂存在,祂是教会的头,教会从祂蒙受恩典,万物也只有藉着祂才能与神和好。另一方面,这样的异端也曲解了救恩的意义。属主的人已经和主一同钉死,一同埋葬,一同复活;主的救赎已经把过去捆绑我们的规条都“涂抹了”56,我们就不应该再自动的把自己放在这些规条之下,过奴隶的生活;这些规条对我们属灵的生命完全没有功效。这种混合的教训教人用追求智能和知识、刻苦己身、遵守规条等方法去得到救恩,但这些方法永远不能叫人得救。最后,这种异端教训的错误在基督徒圣洁的生活上,也产生相反的效果,他们“故作谦虚”,实际上却是“自高自大”57;他们口里说自己不够好,要努力对付自己才能盼望得救,但实际上却以自己的知识和刻苦的生活夸口,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因为他们有知识,他们肯刻苦生活。总而言之,他们想靠自己努力的功劳得到救恩。他们又以“花言巧语”58和“骗人的空谈”59来引诱人,传讲人的智慧,给人空的应许,结果使人走向错误的道路。面对着这样的错误教训,保罗毫不留情地指责;同时也清楚有力的指出主耶稣才是真正的答案。

 

56 1214.

57 18.

58 4.

59 8.

 

内容分析

歌罗西教会面临的错误教训是对主耶稣的误解。这些教训误解了主耶稣的身份和地位,也误解了主耶稣工作的真正性质,所以歌罗西书的主要重点是解释主耶稣乃神和人之间唯一的中保,只有靠祂,人才能得救,教会才能成立;也只有靠着主耶稣,天地万物才能与神和好。然后保罗指出歌罗西异端的错误,最后更告诉我们,既然如此,已经得着救恩的人应当如何生活。全书的教训都以基督为中心;在三本通常称为基督论的书信中,歌罗西书中的基督论最重要。

壹 引言(一114

Ⅰ 问安的话(一12

Ⅱ 感恩的话(一38

Ⅲ 保罗的祷告(一914

贰 无比的基督──基督的地位和工作(一1523

Ⅰ 基督是创造的主(一1517

Ⅱ 基督是教会的头(一18

Ⅲ 基督使万有与神和好(一1920

Ⅳ 基督使信徒与神和好(一2123

叁 基督的仆人──保罗和他的工作(一247

Ⅰ 保罗的职分(一2425

Ⅱ 保罗的信息(一2629

Ⅲ 保罗对教会的关心(二15

Ⅳ 保罗给信徒的勉励(二67

肆 错误的教训和真理的比较(二823

Ⅰ 哲学与真理(二89

Ⅱ 在基督里作新人(二1015

Ⅲ 在基督里的自由(二1619

Ⅳ 歌罗西的错误教训(二2023

伍 新人的生活(三16

Ⅰ 生活的目标(三14

Ⅱ 治死旧人(三511

Ⅲ 穿上新人(三1217

Ⅳ 家庭的责任(三181

Ⅴ 最后的劝勉──儆醒祷告(四26

陆 结语(四718

── 鲍会园《天道圣经注释──歌罗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