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书第一章
第一段 引言(1:1-2)
一·使徒的自称(1:1上)
1上 1·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
这里保罗没有强调自己是使徒,这样自称,是保罗写给马其顿教会书信的特色。他在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时,也是这样。显见马其顿教会对保罗使徒的职分毫无疑惑,所以他不必在书信中特意强调这一点。保罗虽然确有使徒之尊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高自大,反倒称自己为“基督耶稣的仆人”。这是个十分平凡的头衔,因为不但保罗是基督的仆人,一切信徒也都是基督耶稣的仆人(太10:24-25;罗6:15-18)。他似乎更喜欢信徒看他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主的仆人。虽然有时他必须运用使徒的权威,甚至需要极力向某些教会证明他自己确是主的使徒,但这可说是不得已的,他并非喜欢仗着一种人所尊重的职位,炫耀自己。他所以要向人解释自己是使徒,完全是为着福音的利益。正如他对以弗所教会所说:“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20:20)。
“基督耶稣的仆人”这句话也表示他是奉行主旨意、侍候主的人,是在一切事上听从主的吩咐而行的,是要高举主、荣耀主,郄不是荣耀自己的。这是一切信徒所该保持的态度。仆人不该只顾自己的事,不该把大部份时间为自己使用,更不该占夺主人的荣耀。
2·和提摩太
加上“和提摩太”这几个字,并不是说这卷书信是由保罗与提摩太同写的;乃是表示这卷书信中所说的话,是他们二人所同心的。实际上信中的话是保罗的意见。在保罗书信中,除了本书外,还有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腓利门书等,也都以提摩太和他一同具名。由此可见提摩太与保罗的关系确比其它人更为亲密,更为同心。而提摩太与马其顿教会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因为他在路司得遇着保罗后,便跟保罗同去马其顿一带传福音(徒16:10;17:14)。后来保罗到了以弗所,曾打发提摩太到马其顿去巡视那地区各教会的情形(徒19:21-22)。保罗从哥林多回耶路撒冷时,在路途中视察马其顿各教会情形,提摩太也同行(徒20:3-4)。在写这封书信时,保罗正准备打发他到腓立比看望教会(腓2:19)。但他是在甚么时候来到罗马陪伴保罗,圣经没有记载,所以无法推断。
无论如何,提摩太是保罗福音的儿子(提前1:2),跟保罗的关系亲如父子。保罗特在书信中跟他一同具名,表示保罗对提摩太的尊重,也希望腓立比教会给他应有的尊重。
二·受书人(1:1下)
1下 注意“凡住腓立比”与“在基督耶稣里”这两句话。使徒如此称呼受书人,显出基督徒的两种地位。我们一方面是住在今世的城巿中,同时也是在基督耶稣里面。腓立比是世上犯罪多端的城巿,信徒原本都是其中的罪人,但现今却成为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这么大的一个转变-由死亡到永生的转变,是出于神的恩典与慈爱。所以这句话隐藏神无限的恩慈在内。
在圣经中可见神很注重我们的“地位”,在祂要赐福给我们之先,必须让我们得着一个可以蒙福的地位,这地位就是“在基督耶稣里”。基督徒能得着属灵的恩惠,都是凭借这个地位,因为神一切的丰盛都藏在基督里了(西2:3)。
当神用洪水毁灭全地时,不论地上那一种生命,高级的生物,低级的生物,凡在方舟以外的都灭亡了;但凡在方舟里面的都得救。神不问他们本身的长短,而是看他们的地位是否在方舟之内。所以一切没得救的人,都该借着信赖基督的救赎,而进入基督里;而一切已经得救的人,就应该借着信心,取用“在基督里”这个地位所有的一切恩典,并且站在这个被圣别的地位上来生活。
“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这句话也说出信徒两方面的生活。他们虽然住在腓立比,却也在基督里,虽然在基督里,却还是住在腓立比。信徒一方面是在世为人的,另一方面却是在主里蒙主保守的。每一个还在肉身活着的信徒,都必须同时应付这两方面该有的责任。我们不是只在基督里作圣徒,而不必尽我们在世做人应有的义务;也不是只在世上做人,而不必顾到在基督里该有的见证。所以我们生活在世上应当跟一般人有分别;虽然与世人同样生活作工,却不跟世人同流合污,而是保守自己在基督里,过着圣洁的生活。正如以诺,虽然与神同行三百年,但他却照常生儿养女(创5:22)。这就是基督徒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的意义。我们不是被搬到一个没有罪恶的地方来过圣洁生活,乃是在这凡俗的世界上,站在圣别的地位上来生活。基督若在拯救我们之后,便把我们迁离这物质的世界,我们就成为对这世界毫无用处的人;基督若不拯救我们而留我们在这世界,我们就只能对这世界有坏的用处;但基督既拯救我们,又留我们在世界上,就是叫我们高举基督的救恩,借着他福音的大能,把世人看不见的基督在这世上活现出来。
所以“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这句话,显示了基督徒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得胜的方法。我们既日日生活在看得见的世上,其中的试探诱惑不断在引诱我们,要是没有天天跟主交通,支取得胜的能力,我们这两方面的生活就会失去平衡,不能把基督的荣美,显明在世人眼前了!
“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这句话也表示两种立场:在世界的立场,和基督里的立场。基督徒虽然活在世上,却要凡事站在基督一边,不站在世界一边。
“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监督”在圣经中和长老的地位相同(见徒20:17,28;多1:5,7;提前3:2;5:17-19)。保罗所到的各城,在建立教会之后,也常常为教会按立长老(参徒14:23;提前5:17-19)。从多1:5,7我们清楚看见长老就是监督。所以有两种不同的名称,解经者多以为:长老是犹太人的称呼,监督是希腊人的名称。无论如何,名称虽然不同,但他们在教会中的职责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被圣灵所立,为全群儆醒的意义不同。现今教会中的长老一职,也常常不是在灵性上牧养教会的牧者,所以现今一般教会中的监督和长老的名称虽出自圣经,但职责上已有改变。现今牧养教会的实际工作是牧师或传道人,而长老们实际作牧养工作的很少。
“执事”除了提前3:8-12明说是教会中的一种职分之外,有些地方也用作一般受神的托付、而为神尽忠负责的人之称谓(如林前3:5;4:1;林后3:6;弗3:7;西1:23,25等)。但教会中之执事所管何事?圣经没有详细记载。按徒六章记载,初期教会所选出的第一批执事,是管理饭食和杂务的,但这并不是说执事只可管理饭食,圣经的记载只说明,当时教会是因需要管理饭食的人而选立了他们。但大致上我们可以说:执事的职责是管理事务方面的事,使长老和传道的人可以专心传道。
三·祝福的话(1:2)
2 这类祝福的话,是保罗书信中常见的。“平安”是犹太人问安的常用语。各个不同的民族,见面时都有他们常用的问安语。虽然所用的问安语或有不同,但都不外是为别人祝祷平安的意思。人们虽渴想获得平安,却未必能得到。平安所以成为人们的问安语,正足以显明它是人人都想得着,却没有把握必然得着的。事实上,通常一个人听见别人向他问安或说祝祷的话,只是感谢对方的好意,至于所祝祷的平安是否能以得着,则完全不存甚么希望,因为人的祝祷只是空言而已。使徒在这里的祝祷,在平安之前加上“恩惠”,平安之后加上“神”,似乎暗示我们,要得着真正平安之要诀,不是单凭自己的想望,而更应该仰赖那位赐恩惠的神。
“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这样的祝祷,跟一般好意的祝祷大不相同。“平安”是以神的“恩惠”为先锋,以父神为后盾。它是根据神的恩惠,和信实的父神,借着一位曾为我们流血舍命的基督而临到我们的。世人所以得不着平安,是因为他们离开了平安之源头──神,又拒绝了祂的恩惠,这样当然得不着平安了。
注意:“恩惠……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彷佛是一项属灵的公式,其中的虚点可以放入任何祝福。不但平安可藉此得着,一切其它属灵的好处,也都可以加在“恩惠”与“神”之间,使我们藉基督而得着。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每一件事上,都知道仰赖神和他的恩惠而行,就都能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了。保罗常能把一些最普通的事,变成具有丰富属灵意义的事,因他凡事都仰赖神的恩惠而行。
保罗在本书的自称中为什么没有提到他是使徒的职分?试尽量找出新约其它经卷的记载,说明提摩太跟保罗的关系。“住腓立比、在基督里”这句话有什么属灵教训?“监督”指什么职位?跟长老、执事有什么异同?
第二段 感恩与代祷(1:3-11)
参考
一·为信徒的同心而感恩(1:3-8)
二·为信徒的爱心与知识而祷告(1:9-11)
一·为信徒的同心而感恩(1:3-8)
1·感恩的态度(1:3-4)
3-4 这两节圣经给我们几点重要教训:
A·保罗能为腓立比信徒感恩,表示他们对所听的道,有很好的表现和见证,使保罗因他们心中大感安慰。我们当常常自省,我们是否常使那些忠心事奉主的仆人,或是真诚爱主的人,为我们欢喜感恩?还是叫他们为我们担忧,负重,甚至为我们难过流泪?这可作为一个信徒灵性是否蒙恩的记号。
B·保罗的心常常挂念主的羊群。人所常常挂念的是甚么事,可以证明那个人内心所爱恋的是甚么。保罗常常想念主的羊群,证明他的心是爱主的,所以他能因信徒灵性蒙恩而快乐。当我们落在患难中的时候,我们所想念的是谁呢?是不是自己的痛苦和自己的家人?但保罗在监狱中所想念的却是神家的儿女们!我们要是没有保罗这种爱心和丰富的生命,当然不能有他那样伟大的工作了。
C·保罗的心中常有一种美丽的联想。每逢想到人的时候便联想到神。想到人的好处时,他想到神的恩典;想到人的坏处时,他也是想到神和祂的圣洁。在此他想到腓立比人蒙恩之情形,同时就想到神恩典之丰富,并为他们欢欢喜喜地感谢神。这种那么容易联想到神的心思,表示他的心常常在神那里。恋爱中的青年看见了美丽的鲜花便想到他所爱的人。初次作母亲的少妇,看见商店中的童装或玩具便会立刻想到她自己家中的孩子。这类联想十分自然而敏感,甚至他们自己都不察觉会有这样的情形。这没有别的,就是他们的爱倾注在他们所爱的人身上。我们在生活中是否那么容易联想到神呢?我们不要忽略保罗在此所说的“每逢”,这重要的词语表示他不是偶然一次,乃是每次想到腓立比信徒时就感谢神,就联想到神和祂的恩典。保罗是没有受薪的传道人,除腓立比教会外,很少接受其它教会的供给。但我们可以推想,若是加略人犹大来写这封信就可能会说:“每逢想到你们,就感谢你们的供给。”因他看到马利亚的香膏时,便联想到那三十两银子。犹大的联想与保罗的联想是何等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应当注意我们常常容易联想到甚么事,这可以测验我们爱主的心如何。我们应当在一切繁忙的事务中,学习在每一件事上联想到神,这是操练敬虔方面很有益的学习。
D·保罗所感谢的是“我的神”。“我的神”在这里是很强的语气,表示这神与保罗之间的亲密关系。保罗是神所占有的,神也是保罗所占有的。他将自己整个心灵归给神,将一生光阴归给神,一切所作都是为着神,一切的目标都是向着神。而这位神,被看为是保罗的神,是他所倚靠、所信赖的,是常看顾和支持他的。这样一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神,乃是他的神。保罗遇到任何患难缺乏,这位神都可以作他的帮助,实在胜过世上的金银财宝。
E·在此我们也看见保罗是常常祷告的人,并且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祈求乃表示祈求者本身有需要与缺乏。但保罗常能欢欢喜喜祈求,因他的祈求常常不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乃是以神的需要,或神儿女的需要为中心。读他的书信常见他的感恩洋溢于字里行间。我们常感到缺乏祷告的题目,缺乏足以激发感恩的理由,因我们的祈求,常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的需要为中心。看不见别人怎样在缺乏中蒙神看顾,也就不能为别人感恩了。
2·感恩的理由(1:5)
5 A·“从头一天直到如今”
就是从腓立比教会设立开始,直到当时保罗写书信时。其中相隔约有十二年,腓立比信徒在这样长的时间内,都能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无怪乎保罗能为他们欢欢喜喜的祈求了。
为甚么腓立比教会能够维持这么长久的同心?难道他们之间从来没发生过意见或磨擦?当然不会这样。这暗示他们之间虽曾发生意见或误会,但彼此都能以福音的利益为重,凡事求主的喜悦,因而在主的爱中彼此包容饶恕。他们虽然会发生意见或误会,但很快便会消除,所以能够始终同心兴旺福音。这一点可说是现今教会最需要的属灵品德。
神并非不要赐福给今日的教会,也不是神所赐给现今教会的恩典不像当日教会那么丰富,而是因为现今的教会不像当日的信徒,没有一颗谦卑、柔和的心与肢体和解,不能保持同心,这是今日教会失去能力与见证的重要原因。
信徒之间有意见和误会,能够在基督的爱中互相饶恕、消除,这应该是教会和世俗团体最大的分别。可惜今日教会在这方面的见证已濒临破产的地步。有意见能够彼此宽恕,跟有意见不能彼此宽恕,其中分别似乎很小,但对福音工作之进展的影响却太大了。这就是现今教会比不上当日教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B·“你们是同心合意的与旺福音”
本句表示兴旺福音不只是个人的工作,更是众信徒共同的工作,是需要全教会一同协力齐心去作的事。单凭少数人的热心,不是兴旺福音的路。兴旺福音乃是一个整体的工作,全教会同心兴旺福音,才是圣经所显示给我们兴旺福音的方法。这种全教会同心的兴旺福音,就如同三军总动员的作战,与零星的游击战绝不相同,乃是有雄厚属灵能力的表现。这样才能在不可见之中,把受压制的灵魂从恶魔手下释放出来。
C·“兴旺福音”
福音是一种好消息,如何能使它兴旺?一种团体,或一个家庭,可以使它兴旺,但一种好消息如何能兴旺?原文“兴旺”是“团契”、“相交”的意思。常常讲论福音,以福音的工作为交谈的题目,以福音之进展情形为生活的中心,随时见证福音的大能以彼此激发爱心,以致信徒彼此之间有浓厚的“福音气氛”,使许多人接受福意的拯救,传扬福音的信息……,就是使福音兴旺的意思。事实上福音的兴旺,就是神的家兴旺;福音和教会是分不开的,教会不努力兴旺福音,就必冷淡衰微,失去能力。
3·感恩的信心(1:6)
6 本节表示出保罗内心的信念。他深信那在腓立比信徒心中动了善工的神,就是那使他们从头一天直到如今都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神,必成全这工作,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所以本节一方面说出腓立比信徒所以能够长久保持同心的原因──是由于在他们心中动了善工的那一位;另一方面暗示腓立比信徒应当继续顺服神在他们心中所已经动了的“善工”,应当继续保持从头一天开始的态度,否则,他们可能失去那种同心兴旺福音的特点了!
从下文4:2-3可知,当时腓立比教会有两个姊妹不同心。保罗在这里的话,似乎是从积极方面鼓励腓立比人要继续同心,并暗示他们已经有了破坏同心的危机存在。他们既能从头一天直到使徒写信时,都是这么同心兴旺福音,他们实在该保持这样的同心,“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千万不要因为以往已经那么同心,就自满或自夸。他们当保持他们的长处,直到见主面的时候。
基督徒不该窒息神在我们心中所已经动了的善工,以致神的灵不能在我们心中自由运行。保罗的信念,反映出神的心意。在神那方面,祂是必然乐意要成全祂在我们心中所动的善工的。所以信徒应当把自己交托在神手中,顺服神的灵之运行和真理的指引。
“我深信……”,保罗这种信心,是他能为腓立比人欢欢喜喜祈求感恩的原因,也是他能常常在神面前想念──他们的力量。
4·感恩者的忠心(1:7-8)
保罗在两节中说出他自己对于腓立比信徒的态度,认为他这样为腓立比人感恩,又在主前常想念他们,乃是应当的。他并没有以为这样关心、挂念信徒的灵性是他的长处,乃视为是神仆应有的态度。一个长进中的信徒,必然常常觉得自己对神对人的许多品德都是应当的,且会常常感到有许多应尽而未尽的本分。反之,一个开始堕落、冷淡的基督徒,必然觉得别人对他有许多的“不应当”,甚至觉得神对他也有许多“不应当”。这是一个信徒灵性长进或退后的一项明显对比。在此保罗事主的尽忠,有几点值得我们留意效法的。
7 A·他的爱心
他对腓立比人说:“因你们常在我心里”。一个好牧人会常将羊群放在心上,有如父母将儿女放在心上。保罗则将腓立比信徒放在他的心里,这是他爱的关怀。凡是忠它事主的人,也都该将主所交托给他的事工放在心中,这样才足以证明他对主的爱是真诚的。对自己所爱的人交代的事,会放在心里并负责去作成,这原是人的常情。
B·他为主受苦的心
“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这“捆锁”就是保罗为福音所受的苦。他在受苦之中,并无怨叹,十分甘心情愿。为主的福音受苦可以试验信徒对主的忠诚是否可靠。
C·他卫道的忠心
“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他不但甘愿为主受苦,也忠心捍卫真道,是常为真理作战的战士。
“辩明”注重讲述方面之尽忠,“证实”却注重在经历上的见证。辩明福音需要对真理有透澈的认识,能以辨别异端。本章16节虽然给我们看见,保罗对于传扬基督的人有很宽广的心,甚至反对他、破坏他工作的人,只要确是高举基督保罗就为他们欢喜。但是在为真理的辩护方面,保罗却有最严厉的态度(加2:4-5)。在辩明福音的工作上,是可能遇到教外的敌对和教内结党之反对的。但保罗对于任何错误的异端绝不容忍。他对于自己的利益、地位或权力虽可以让步,但对于真理的错误方面,或传错误道理之人,他却是一刻的工夫也不容让的。
在此注意,保罗不止是辩明福音,也藉生活和工作证实福音(帖前2:9)。“福音”是神的大能,对相信的人而言,他们亲自经历了福音,知道它能把人从罪恶之路上转回,因而证明它是生命之道。但对那些不信的人,福音如何能证实是神的大能呢?这就需要信徒借着生活见证来向他们证实了。保罗的一切生活行事,都可以说是证实他所传的福音。
这里要更加留意的,是保罗说:“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这“一同得恩”可有两方面的意思:
1. 腓立比信徒原是因保罗虽在捆锁之中仍然忠心勇敢地传福音,因而得着神的恩典(按照徒16:16-34,保罗初到腓立比传道时,也曾下入监牢之中,为主受苦)。保罗虽然当时是为主受苦,但看见腓立比人因此蒙恩,便觉得这就是他自己蒙了恩,因他究竟将福音传开了。所以腓立比人是因保罗所传的福音而蒙恩,保罗却是以自己受苦而福音被证实为主所赐给他的恩。所以在此保罗说腓立比人和他一同得恩。
2. 腓立比信徒也跟保罗同心地辩明福音。腓立比信徒在领受福音之后,也追随保罗的踪迹,不怕为福音受苦,像保罗一样地辩明证实福音。保罗认为,他们这样与他同心,就是与他“一同得恩”。按徒16章的记载,保罗初到腓立比时,有卖紫色布的吕底亚与他同心(徒16:13-15);其后保罗为福音下监,在监狱中祷告唱诗赞美神,以致地大震动,监门全开;到保罗出监之后,又再到吕底亚家中与弟兄们相见,并劝慰一番,然后离去。保罗这些话可能是回忆当时的情形而说的。
8 D·他体会主耶稣的心
保罗在这里说:“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的想念你们众人。”这种体会基督的心肠,是每一个事奉主的人应有的态度。这句话解释了他为什么会常常想念腓立比的信徒,就是因为他体会主的心肠。主的心肠是爱腓立比信徒的,顾念他们灵性情形的。保罗体会主的心肠而爱顾他们,常常挂念他们,用真理栽培他们,又切切为他们在神面前祈求。
能体会主的心肠,是一种长成的生命。婴孩和未成长的孩童不会体会父母的心,他们不理会父母的难处,只知道自己要得着甚么,便哭泣强求;但长成后的儿女就能体会父母的心肠,不是事事求自己的享受,也寻求父母的欢心,肯为父母舍弃自己的要求。照样一个基督徒灵命幼稚时,只知道为自己打算,生活以自己的一切为中心。生命长大之后,就会在凡事上求主的喜悦,体会主的心肠,爱主所爱、求主所求。
“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这一句话使以上的见证更有力量。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帖撒罗尼迦和加拉太的书信中,也曾提到神可以为他的话作见证(罗1:9;9:1;帖前2:5,10;加1:20),以加强他所说的话之真确性。因为这种关乎他自己内心意念的事,谁能证实呢?除了他平日所表现的敬虔生活之外,神是最有力的见证人。保罗敢说有神可以作见证,表示他所说的不是随便开口的好听话,要博取别人的敬爱,而是实话实说。使徒似乎要防备那些喜欢模仿他而说属灵大话的人。我们不要以为只要能够说得很属灵就可以了,乃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有神作见证,才是好的。
二·为信徒的爱心与知识而祷告(1:9-11)
这几节中保罗的祷告有三点要义:
1·求神使信徒的爱心在知识与见识中增长(1:9)
2·求神使信徒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1:10)
3·求神使信徒靠着基督结满仁义的果子(1:11)
1·求神使信徒的爱心在知识与见识中增长(1:9)
9 “知识”原文epignosei,英文译作knowledge,这字在弗1:17中文圣经译作“真知道”。在西3:10亦译作“知识”──“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注意,保罗说这新人在知识上更新的结果,会使信徒的灵命长进,像主的形像。由此可见这“知识”不是指普通的知识,是指对神方面之认识的“知识”。
“见识”原文作aistheesei,K.J.V.译作judgment,意即判别,但N.A.S.B.和R.V.都译作discernment,是辨别或辨认的意思。本字新约只用过这一次,含有鉴别、识别、鉴察的意思,所以它是注重我们在经历方面的判别力。
保罗的祷告,是求神使腓立比信徒在认识神的知识上,和经历神的见识上多而又多。“多而又多”就是不断长进,十分丰富,绰绰有余的意思。
腓立比人是很有爱心的;从他们对待保罗方面,可见他们比别的教会更有爱心,因他们在保罗离开他们之后还是常供给他的需用(腓4:15-16)。保罗在马其顿工作时,照圣经所明记的,只有腓立比教会在生活需用上供给他。可见他们的爱心必然十分真诚,而且相当长进;所以保罗很放心地接受他们的馈赠。他们既然特别有爱心,所以保罗就为他们祷告,求神使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多而又多”;不论对神的认识,和在经历中对事物的判别能力,都大有长进,使他们有智慧,能够照着神的旨意和人的益处,适当地运用爱心。
保罗的祷告显示,信徒的爱心必须加上认识神的知识,和各样判别事物的见识,因为真爱心是与真知识一同长进的。哥林多人的毛病就是他们的知识与爱心脱节,结果便生出骄傲自大(林前8:1),或是愚昧和受欺。爱心运用得不适当的结果,会受挫折而灰心冷淡。信徒若要在爱心上增长,不但要热心待人,也要有属灵的智慧去运用它。认识神愈多,认识神的知识便愈增加,属灵的判别力也跟着长进,而爱心之运用也愈加适当,如此我们的爱心就愈易于受激发而增多了。信徒愈不凭感情和肉体的冲动行事,愈能在爱中认识神。这几方面的长进是互为因果的。如此循序渐长,信徒的灵性生命,就会日渐丰富了。
2·求神使信徒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1:10)
10 “分别是非”,中文新旧库译本作“试验甚么是更美的事”,英文K.J.V.也译作这个意思。信徒在属灵的追求上,不只是会分别是非就够了,还要会拣选那美好的。我们的目标不是普通的好与坏,乃是要那“上好的”。一个不断长进中的信徒,是不会以他现在的“好”为满足,而是一直追求那更美的、上好的属灵恩典(注意中文圣经分别是非之下的小字作“喜爱那美好的事”)。爱心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长进,就会使我们更有属灵的眼光,知道什么是“更美好的事”,因而生出喜爱之心,更有力量拾弃那些卑贱的事,追求上好福分的生活。
“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诚实”一词的原文eilikrineis,有纯洁的意思。“无过”原文aproskopoi,此字新约用过三次,徒24:16译作“无亏”,在林前10:32译作“不要使他跌倒”;照这两处的经文,可见这个字有两方面的含意,即不使自己有过失,和不使别人有过失。我们作一个诚实无过的人,就是靠着主,运用祂所赐的各样智能和知识,判别各样是非,作个真诚的人。换言之,诚实并不是无知,易受人愚弄欺骗。因为一个易于受欺的人,虽或可算为诚实,却不算为无过。诚实而无过,表示我们应当在诚实之中有智慧,知道如何使自己不至跌落罪恶的陷阱之中,也不使别人落在罪恶的试探之中。主耶稣并非要我们作一个胡涂的老实人,而是作一个“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的人。这是末世基督徒应具备的品德。
“直到基督的日子”,上文第6节已提到,是指主再来的时候(林前1:80;林后1:140;腓2:160;帖前5:20;帖后1:10)。本句显示,信徒在世行事为人应以等候基督的再来为目标。我们所行所言,并非只为给今世的人观看,更是为着将来可以向主交代。
3·求神使信徒靠着基督结满仁义的果子(1:11)
11 此处首先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结果子,就是“靠着耶稣基督”。基督徒该作能结果子的枝子。一棵树能否结果子。原不在乎枝子本身,乃在乎树如何。树能结果子,枝子当然也能结果子。如果树是枯干的,枝子怎能结果子呢?主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约15:5)。凡信靠基督的人,就是联在这棵树上的枝子,当然就是能结果子的枝子。因为耶稣基督乃是一棵必然能结果子的树。所以我们能否结果子的关键,不在乎本身如何完全,乃在乎有否联在这棵树上。
“靠着主耶稣基督”,这句话是本书的常用语,如靠主有指望(2:19),靠主知道自己将脱离患难(2:24),靠主站稳(4:1),靠主喜乐(4:40,10),靠主凡事都能(4:13)。使徒屡次提到靠主,表示信徒要在各方面靠主,并且需要常常受到这样的提醒。
其次本节告诉我们应当结些甚么果子──应当“结满了仁义的果子”。“仁义”原文是公义的意思,表示我们所结的果子──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所得的成功与果效──应当是合法的,是用合理的手段和正当的途径获致的,不是用诡诈、取巧,或弯曲的方法获得的。这种成效不但足以表彰神的慈爱如何激发人的心,也可以表彰神的公义与圣洁的德性。因为领受神生命的人,所结出的果子与神的本性相似。
再次,本节也告诉我们应如何结果子,就是要“结满了”仁义的果子。“结满了”表示我们所结的果子应当是很丰富、充足,而且经常没有缺乏。保罗这样为信徒祈求,正反映出神的心意。神所盼望于我们的,不只是一个能结果子的信徒,乃是结满了果子的基督徒。
最后,本节告诉我们结果子的目的是甚么,就是“叫荣耀称赞归与神”。正如一棵园中的果树,所结的果子理当完全归给他的主人,绝不是那些树的夸耀或装饰。树本当为着增加主人的利益与享受而结果子,信徒结果子也应当以能使神得着完全的荣耀为最高目的。
一棵树结满了果子,是表示那棵树有很深的树根,隐藏在泥土之下,经常吸收地里丰富的养料,所以才能结出那么丰满的果子来。基督徒能结丰富的果子,必须深藏在基督里,经常从神那里领受亮光和启示。
这就是保罗为腓立比人所作的祷告,也是现今信徒追求的目标。
问题讨论
保罗怎样为腓立比信徒感恩,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腓立比人怎么能够“从头一天直到如今”还是保持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辩明”和“证实”福音有什么不同?保罗怎样体会基督的心肠为主作工?
保罗为信徒的代祷有那几点主要内容?有什么教训?
第三段 在监狱中的见证(1:12-30)
在本段中,保罗叙述他自己在监狱中的情形。他虽然为福音受痛苦,但因他受苦的见证,却使许多人得闻福音。为这缘故,保罗虽然为主受苦仍觉快乐。在此分为三小段研究:
一·保罗受苦更叫福音兴旺(1:12-18)
二·保罗受苦中的信心与盼望(1:19-26)
三·保罗受苦中的劝勉(1:27-30)
一·保罗受苦更叫福音兴旺(1:12-18)
1·保罗如何因受苦而使御营全军得闻福音(1:12-13)
12 保罗在此有意向腓立比信徒解释,他这样为主受苦,不但不会叫主的福音受损害,反而叫福音更加兴旺。按徒28:30的记载,保罗初到罗马时,还享受有限度的自由,可以自己租房子住,不过有兵丁来看守他,因而保罗可以有较多机会传福音。但在保罗写这封书信时,大概已经被移至狱中,且审判的日子已近。可能因这缘故,腓立比信徒为保罗更感焦虑。保罗特别解释,他这样为主受“捆锁”,于福音不仅无碍,反而有帮助。这样,何必为他焦虑呢?所以他说:“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所遭遇的事”无疑是指他在罗马坐监的事,但不会是特指他坐监中的某一段时间,而是指他在罗马坐监的整个时期。
在此圣经给我们看见,福音在保罗身上,是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受拦阻的,不论他所处的环境如何恶劣,福音照样能因他而兴旺,甚至更加兴旺。许多人以为,如果自己的环境比现在好些,必定能为主多作一些工作。但保罗的经历证明这种设想是错的。他在环境比以前更恶劣,身系囹圄之中时,却使福音更加兴旺。我们不可忽略,保罗在监狱中若发怨言、焦急、烦躁、沮丧、灰心……的话,绝不可能叫福音兴旺。他身虽在狱中,却从未为自己怨天尤人,乃是一心挂念主的事工,照常尽量利用机会传道,所以才会使福音更加兴旺。许多时候我们徒然受苦,对福音毫无益处,与保罗大不相同。
13 “御营”(太27:27;可15:16;约18:28,33;19:9;徒23:35;腓1:13都用过)在福音书中有时译作“衙门”。这“御营”是否指罗马皇帝的禁卫军?因“御营全军”这句话显示其中人数颇多。要是御林军的话,按当时的体制约一万人。可能有解经家认为御营全军人数太多。保罗在囚禁期间不可能使御营全军得闻福音。(按徒23-26章,保罗在该撒利亚被囚时,从未提到他会得释放,只提到他要上告该撒)原文字根praitorion,只有一个字,原意是“官庭”,也有“栽判庭”的意思。因而认为译作衙门更妥。但保罗在这里所指的皇帝的栽判庭是皇庭或属皇帝直辖下的栽判庭。“御营全军”英文K.J.V.译作"all the palace",N.A.S.B.译作"the whole praetorian guard",N.I.V.新国际译本作"the whole palace guard",都与和合本相同。但保罗怎么可能使御营全军都知道他受捆锁是为基督的缘故?应留意使徒行传的记载:
A·保罗曾在罗马军兵之驻防城腓立比被诬告、受棍打、下冤狱(徒16:1-31);却唱诗祷告直到半夜,众囚犯正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众囚犯锁炼松脱,监门全开,却没有人逃走,禁卒全家得救,这件大事,全腓立比驻军必传为奇闻。
B·在耶路撒冷,千夫长特许保罗在营楼向大群愤怒的犹太人作见证(徒21:31-40;22章);后来有人要杀保罗,由百夫长领保罗外甥见千夫长,千夫长派出马兵、步兵、长枪手共四百七十余人保护保罗到该撒利亚(徒23章)。
C·保罗在该撒利亚先后向巡抚腓力斯、非斯都、亚基帕王作见证,亚基帕王且大张声势而来(可能带着不少随从)与巡抚非斯都会审保罗,保罗却向这些高官传福音(徒24-26章)。
D·保罗在往罗马途中,受御营的百夫长保护和厚待(徒27:43),到罗马后又特许他租房自己住,由兵丁看守(徒28章)。
所以保罗早在罗马高官及军官之中有了好名声。他在罗马入狱,使御营全军或整个宫庭的人都知道他是为基督的缘故是毫不希奇的事。保罗的受苦竟能使御营全军都知道“是为基督的缘故”!我们今天回头看保罗的经历,当然不以他被捕入狱为羞辱,反以为是荣耀,因他的受苦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但当时保罗却很可能受人的误会。就如现今我们若忽然被拘留在警察局中,事后恐怕要费相当多唇舌,才能向亲友解释清楚。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保罗被监禁在狱中,不会对他的名誉有什么影响。但他的见证已显明,他的下监不是由于自己的错失,而是为基督的缘故。这也证明神会看顾祂的仆人,祂会显明每件事的真相,为无辜的人伸冤雪耻。
神会在人的各种混杂难解纠纷中,显明祂仆人的忠心,这是一切为主受苦之人的安慰。圣经中也可见相似的例子,如亚伯的流血(创4:9-11),约伯的受冤屈等,神都显出证明,指出这些人是祂所喜悦的。
另一方面,既然“御营全军”都明了保罗下监是为基督的缘故,可见保罗在狱中,必然全心全意向那些看守他的兵丁传讲福音,以致凡看守过他的兵丁,都知道保罗对福音的热心,因而了解他的下监绝不是因为罪行,而是为基督的缘故。保罗传福音就像商人和政治家,尽量利用每一个机会,总要达到目的。
注意,任何一个人被捉到牢里,在案件还没了结之前,总难免有一种心理:暂时把一切别的事先搁下,等候案件了结再说;保罗却不是这样,他并没有暂时不传福音,等候案件了结。要是这样,他必定会虚耗两年时光。他乃是不管案件如何发展,只管对他眼前周围的兵丁传讲福音。结果,在他的案件没了结之前,福音在那些很难有机会听闻的“御营全军”中已经传开了。基督徒应当效法保罗的精神,任何世间没能解决的事,让它悬着好了,我们且先尽力把福音传出去,不用等待世间各种悬而未决的事都解决了,才去传福音。否则,我们可能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机会。
2·保罗如何因受苦而使信徒更加得坚固(1:14)
14 “多半因我”,本句说明信徒因保罗坐监,多半受到怎样的影响。保罗的见证,不但影响了那些来看守他的兵丁,和御营全军,他在苦难中的忠心,也彷佛是一种无声的言语,使其它信徒因他的见证受感,更加笃信保罗所传的神是真的,他们所信的是对的。按当时的情形说,保罗既身为许多外邦教会之建立者,他被捕下监,似乎很自然会引起许多信徒的恐惧与疑虑;但因保罗的信心,结果适得其反。信徒没有因他被囚而恐惧,反而因他被囚而“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保罗在自己的经历中,证明他所信所传的神,是能帮助他胜过患难的,是无往不胜的,是不受任何拦阻的。信徒看见保罗这活生生的见证,信心上大得鼓励,就愈发刚强壮胆了。
所以,每逢神允许我们受些苦难时,就可能因此使许多人跌倒,也可能使许多人得坚固与激励,其关键全在乎我们在受苦中的见证如何。
“多半因我”,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在注意我们,在接受我们的影响,或正想影响我们。我们是受人的影响?还是影响别人?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保罗曾对哥林多人说:“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林后4:12),他在这里的经历证实了这句话是真确的。他又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6),而在此,他自己在患难中,就能用他患难所得的安慰,去安慰腓立比的信徒。他所传的,确实是他自己所见证的。
“笃信不疑,越发放胆……无所惧怕”,在此可见信心与胆量的关系:能够无所惧怕的秘诀,在于信心坚固,笃信不疑。保罗在监狱中竟也能使信徒如此勇敢,因为他能使信徒感觉到他所信的神,是位又真又活的神。
若神许可我们为祂受苦,就是赐给我们一个机会,好像祂曾赐给保罗的机会一样,让我们可以在苦难中显出更坚强的见证,使信徒因我们所经历的恩典与能力,更加笃信我们所传的福音及神的信实了。
3·保罗如何在受苦中显出他宽大的心怀(1:15-18)
15-18 这几节说出,保罗的受苦对那些反对他,嫉妒他的人发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对于他们所加给他的难处,保罗采取如何宽大的心。
保罗在15节指出,传福音的工作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存心。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分争、嫉妒;有些人是出于好意或爱心;也有些人是存心要跟保罗作对。但不论他们存着怎样的目的,保罗都以一种很宽广的心包容他们。因为保罗传福音并非为自己的任何利益,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基督被人传出去。只要基督被传出去,他就欢喜,所以不论那些传福音的人存心如何,保罗都因基督被传开而欢喜。当时可能有些反对保罗的人,趁保罗下监的机会赶快传基督,想要跟保罗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工作效果。岂知保罗并不计较他们的竞争,因为他并不像他们那样存私心事奉神。这不是说保罗同意人不存纯正的动机传福音,他乃是撇开那些人的动机跟他们在神面前将会得着的结果不谈,只将自己对于基督被传开而欢喜的心意表露出来,藉此说明那些人所作的对他没有妨碍,完全不能使保罗的工作受什么损害,甚至也不能损害神的工作。那些人如果以为这样便能使保罗慌乱,惟恐被他们争了先,就完全错了。
这几节话也显示神的永远得胜。虽然人传基督会各存私心,想利用基督为自己求荣耀,但最后倒是他们被神利用,反倒是基督被传开了,而那些人所能得着的,只不过是一些至暂至轻的“虚浮的荣耀”而已!他们并不能从神那里得着什么。先知巴兰就是一个例子,他虽然想去咒诅神的百姓,结果反而被神的灵所控制而说了祝福的话。人若存心自私,只能败坏自己的工程,并不能真正损害神的旨意,而他们却必须为自己邪恶的存心与行事受到应得的报应。
保罗在此启示我们一项真理:对于那些传基督的人(不是传异端的人),不论他们的动机怎样,我们都该存着一种“因着基督被传开而欢喜”的心对待他们。因我们的主要使命,不是专去跟这些人作对,而是尽力叫基督传开。除非他们所传的不是基督,否则我们就该用保罗那样的心包容他们。我们何必专注于揭发和推测别人存心的事上呢?那是只有基督自己才有资格去作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多用些时间去省察自己的存心如何呢?为什么不多用心在让基督彰显的事上呢?那才更符合我们的使命,至于那些不忠心的仆人自有他们的主人,到了时候便会跟他们算账(罗14:40;林前4:5)。
“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本节说明保罗喜乐的秘诀,就是完全以主耶稣的利益为利益,专门看基督方面的胜利,这就是他能在一切苦境中喜乐的原因。保罗跟我们一样,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他当然也会因人的反对而受刺激、感痛苦的。他并不是机器,遇到对自己有利的事不会欢喜,对自己有损之事不会忧愁。但他虽然也像我们一样有情感,却能在苦难中喜乐;虽然外有身体上的枷锁,内有弟兄的嫉妒,趁机会拉拢信徒,增加他精神上的痛苦,但他的心却看到基督的得失,甚至将主的得失跟自己的得失看为一体。所以他不会因自己受患难、受人嫉妒……而感到有什么损失,因基督正因他的受苦得着益处,这就跟他自己受益完全一样。这种情形就像一个人右手拿出一千元出去,而左手却得回一万元。他绝不会去为那拿出去的一千元惋惜。所以保罗能够很自然地欢喜、更欢喜,因他的心中另有一个算盘,专门看到主方面的得着。虽然他自己受损失,只要基督能得益,保罗就喜乐了。
二·保罗受苦中的信心与盼望(1:19-26)
1·知道必得救(1:19)
19 本节的“得救”指保罗自己为主被囚之事。保罗表示他深信这次为主被囚,不至被定死罪,必然得着释放。他这样相信是根据两点理由:信徒的代祷与主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
在圣经中有时称圣灵为:“耶稣基督的灵”、“基督的灵”、“主的灵”、“耶稣的灵”等等(徒5:9;8:39;16:6-7;罗8:9;彼前1:11;林后3:17),实际上都是指圣灵,并非另外的灵。
保罗的受苦使信徒更热心为他祷告,这是主仆受试炼的另一种功用,不但使受试炼中的神仆得造就,他使其它的信徒学习爱心与代祷的功课。保罗相信教会众信徒为他代祷是有功效的,所以他深信会得着释放。不过,信徒的祷告所以有功效,是因为圣灵的帮助。圣灵在人心中作工,主宰人的心思、意念,教导信徒怎样祷告,又使信徒有力量、有信心祷告。
“终必叫我得救”(19下),原文“叫”apobeesetai意即“变为”、“终使”的意思,N.A.S.B.译作turn out(翻转)。使徒的意思就是:这事必因他们的代祷与基督之灵的帮助,转变成为他的拯救。保罗自己的信心与腓立比人的代祷──爱心,这两种灵德,都能使事情发生改变,使祸患变成祝福、痛苦变成喜乐,使一切临到自己的事都变为有益(参罗8:28)。上文所讲的事,正是保罗对于这两种灵德的现身说法。他在苦难中的信心和他的爱心,使这场苦难变成他自己和许多人的祝福。
2·不羞愧的盼望(1:20)
20 上半节“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有四点重要教训:
A·“切慕”原文apokaradokian,意即引颈等候。是十分专心、渴想的等候。新约除本节外,罗8:19译作“切望等候”。保罗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他羞愧,也就是没有事叫他失望、落空。这句话表示,保罗所盼望所切慕的都不是属世俗、属罪恶的事,而是神所喜悦并乐意赐给人的事,所以都不致落空。许多时候,我们似乎觉得自己的渴望常常落空,甚至受羞愧,因为我们所切慕、所盼望的,并非神所喜悦的事。
B·这句话表示,神所应许的一切属天的盼望,并我们一切为神所受的劳苦都不会落空。保罗说这样的话,不是一种推论,乃是照他自己的经验讲的(参林前15:58)。
C·这句话也说明保罗事奉神的忠心。没有一件事会叫他在神前感到羞愧或良心不安,不能向神交账的。正如他在大祭司亚拿尼亚面前所作的见证:“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徒23:10;参徒24:16;林后1:12;4:2)。
D·这句话暗示,神所赐的一切属灵恩赐都是必然兑现的,如永生、复活、荣耀、与神永远同在等,都将实现。
3·让基督照常显大(1:20下)
20下 这句话非常豪爽,表明没有什么事能拦阻保罗传福音。不管外面的环境是好、是坏、是安定或动荡,基督的工作在保罗身上照常进行。他以前在腓立比被囚下监,也是这样。他曾在监狱中使禁卒一家都得救(徒16:31),现在他在罗马狱中,又使御营全军得闻基督福音。他传福音的工作不因环境的困难而停止;不论环境如何变迁,他照常传道。
“照常显大”也表示,保罗在各种试炼中都能显出基督的荣美。“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保罗总是让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他所以能如此,是因他为基督已经置生死于度外。注意上句“无论是生、是死,总叫……”表示他为基督是不顾性命的(参徒20:24)。我们为什么会因所受的患难、贫穷、痛苦、人的反对,就退后、灰心、丧胆呢?无非因为还没为基督“不以性命为念”。但一个人若已置生死于度外,一切难处就都能胜过了。
4·活着就是基督(1:21)
21 不认识保罗的人,可能以为他这样说太骄傲了;但只要留心读他的一切书信,就不会觉得他这样说有什么骄傲之处,因为他不过在这里讲出实情而已。反之,要是另一个人随便地说这句话,不认识他的人或许会感到惶惑,而认识他的人更会感到厌恶了。
其实这句话不是容易讲的。保罗要是没有实际的见证,必使受书人发生恶感。因为保罗跟腓立比信徒之间彼此认识相当深,是不能随便夸口的。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这意思就是:我活着就是基督的代表,是基督的样式,是不断为着基督和表彰基督的。“我死了就有益处”,这益处,按下文看来,是指保罗自己所得的益处,因他死了便到主那里去。但这益处也可以指信徒方面说,因他既然活着是基督,那么他的死必能激励更多信徒热心爱主。许多主的仆人,生前不如死后那么受人敬重,影响人那么深远。尤其是文字方面的工作,许多主仆去世后,他的著作比生前更受信徒的重视,叫更多人得益。但我们千万不要只留意主的仆人们离世以后如何受人的敬重与爱戴,而忽略了他们生前事主的忠心。
本节可将基督徒的灵性情形分为四等:
A·活着为自己
虽已重生得救,但灵程十分幼稚,只比不信者略胜一筹。他们的生活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打算,他们的人生观比世人好的只是:除了为肉身打算之外,还会为灵魂打算而已!
B·活着为基督
这是比较进一步的灵程。这等信徒知道他活着并非以自己的得失为前提,应该以主的利益为重。他们的生活实际上已经换了目标,一切都要求有属灵的价值。
C·活着像基督
这等基督徒不但活着为主,而且像主。许多人存心虽然为主而活,但活出来的却是自己,因为生命不够深度。我们不但要存心对,表现也要对;目的正确,行动也要正确。
D·活着是基督
这是灵程的最高级。不单是在某一点上像主,也在多方面像主;不只是一部份生命让主掌权,而是整个生命都让主掌权。这等基督徒可以说是“活着是基督”了。按正常情形,每个信徒都该是个小基督。不过,我们并未活出我们所是的,只活出我们所不是的,因为我们没有完全顺服里面的生命。“活着就是基督”这句话只是指生命性情像主,绝不是指能力和智慧。
5·两难(1:22-24)
22 本节经文意义不明,显在此引用《圣经新释》中所介绍的两种不同的译法,以供参考:
A·“若活在肉身里,则对我就是工作结果的意思。那我要如何选择,我都不知道。”
B·“就我而论,生确然就是基督,而死则带来更多利益,但肉身的生存既给我工作结果的机会,我几乎不知道如何选择。”
大概保罗在这里的意思是:他若在肉身活着,可以继续为主工作、结果:他若死了,可以到主那里去;在这两者之中,他不知该拣选那一样。当然在此所讲生死的拣选,乃是指他坐监的结果,换句话说,在殉道与被释放而继续传道之间,他不知该怎样拣选。在此所给我们的教训有二:
A·保罗既提到“有肉身活着”,就是暗示信徒还有另一种非肉身的存在──属灵身体的生命。我们总是活着的,在肉身的生命结束之后,只不过换一种方式活着──进入一种更美的境界活着。
B·保罗对于自己的生命彷佛满有把握,似乎生死全在乎他的挑选。他彷佛把审判官撇在一旁,要生要死,权柄不在审判官的手中,全在乎他在主前怎样拣选。他深信他怎样拣选之后,主就会为他成全。这表示保罗十分相信他的生命是在主手中,并且这种信念早已深藏在他心中,成为一种惯常的观念,随时流露于言词之间。这是一切为主受苦之信徒的安慰,也是一切受苦信徒该有的信念(参25节批注)。
23-24 注意,本节中的“两难”绝非保罗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彷徨,或是他对死亡的可能来临发生恐惧,不敢豫卜事件之后果,而产生“两难”。本节的上下文都没有这种意思。保罗乃是觉得为主继续活着,或不再活在世上而到主那里,各有好处,而且这两方面的好处似乎难分高下,因而保罗感到“两难”,不知怎样挑选了!
要是保罗为自己打算,他觉得离世与基督同在是好得无比的;但若为信徒设想,他就还愿意活在世上。保罗这种两难是很深的。他在罗马书7章中,也曾提到一种“两难”,那是罪恶、情欲、世界与基督,在内心中争夺地位的“两难”,使人在“体贴主”还是“体贴罪”之间难以自主。但这里的“两难”,和罗马书7章中的那种争战绝不相同。他的心中已经不为丢不下“世界”而争战了。他和那位在天上的主有很亲切的感情,内心十分向往天上的事,他决不至因为丢不下世界而犹豫。反之,按着他自己所喜欢的,倒是巴不得能早些到主那里去。所以他在这里的两难是完全超脱尘俗的,是为爱主而有的两难,并且他终于体会主的意思,而认为应当仍活在世上。他这种拣选,比一般信徒为世俗虚荣的拣选,其高超优越之处,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在此显见圣灵在保罗身上工作的两步。
第一步是叫保罗对于这世界完全绝望,而对天上的主有热切的盼望。他喜欢离世到主那里。
第二步是叫保罗情愿为主的旨意而牺牲如此高尚的愿望,情愿活在世上。结果就使保罗在世上百分之百为基督而活。
本节经文也给我们看见,当我们认识到活着并不是只为自己,而是为许多人的益处时,必然更有力量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当我们想到主在我们身上的托付和应有的见证,以及因我们的见证而能使许多人蒙恩时,必然更愿为主舍弃一切,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6·信心与喜乐(1:25-26)
25 本节显示,保罗所以确实知道自己不会被定罪,就是因为他深信他活着对信徒们更是重要。换言之,因他深信主还要用他在信徒中工作,所以他便确知这次受审不至被定罪。现今服事主的人也应当知道,主若仍要用我们在这世上,主所托付的工作若还没作完,无论遭遇什么患难──急症、灾难、穷困,都不至于使我们离开这世界,因为我们的生死是在主的手中。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还活在世上时,我们对于别人是否有益,是否空占地土?反之,若活着不但不能叫人受益,反叫人受损,败坏人的信心、羞辱主的圣名,那就活得毫无价值。
“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这两句话说出了保罗不但是神所爱的,也是信徒所喜欢的(参路2:52)。他若与信徒同住,将能使他们在真道上长进,且因他而有喜乐。如果一个基督徒与人都合不来,必然是在灵性方面有毛病,切不可自以为是“曲高和寡”,认为别人跟你合不来,是因你太过清高的缘故。保罗虽为主的缘故忍受逼迫、患难,反对他的人也很多但另一方面,他与许多爱主的信徒都融洽共处,是信徒所喜欢的人。
“所信的道”,原文pisteos,是信心的意思。新旧库译作信德,意思就是:使你们的信心又长进又有喜乐。
26 上文保罗已经提到,他要是还在他们中间,跟他们一同生活,必能使他们长进而喜乐。本节继续上文的讲论,指出他若再到他们那里,将使他们的喜乐“越发加增”。他们的喜乐一方面固然是因看见神的看顾,使祂的仆人从监狱中得释放,另一方面也因为保罗是一个信徒所敬爱的传道人,所以他的得释放,会使信徒的喜乐“越发加增”。但有些人,所到之处都令人忧愁,他们的灵性情形,成为教会的一种负累,常常要主的仆人为他们挂心,不但不能分担别人的难处,反而增加人的担子。
三·保罗受苦中的劝勉(1:27-30)
上文保罗已经将自己在罗马被囚的事,大略向信徒报告,并论及自己在受苦中如何存着信心与盼望,又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态度告诉他们;在此使徒继续劝勉信徒,应同心合意地为福音齐心努力,不要怕敌人的逼迫或威吓。本段可分四方面:
1·对自己方面(1:27上)
2·对众人方面(1:27下)
3·对敌人方面(1:28)
4·对苦难方面(1:29-30)
1·对自己方面(1:27上)
27上 “只要”是一个重要的词,加强下文的意思。使徒指出,信徒们只要“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其余的事神会负责。可见个人行事之见证与福音广传之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这“只要”也表明,“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是使徒对腓立比人最起码的要求,是信徒为福音作见证的基本条件。“只要”他们能以达到这个地步,使徒便可以为他们放心了。
“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就是行事与所传的福音相等。我们的行为应当使人觉得福音确是神的大能,确曾在我们身上显出拯救的能力。在新约的其它经卷中也有类似的教训。如徒26:20:“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注重人的方面。弗4:1“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注重神的恩典方面。这两处经文的意思是类似的。我们所信的福音,应当也是我们所“行”的福音。若我们口中所讲的是福音,但我们在生活上所“行”的却“不是福音”,就与福音不相称了。与福音相称的行事,就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话语,能把福音传开。
保罗在此将兴旺福音的重要秘诀告诉我们。这种秘诀不是有关传福音的技术──如何吸引人来听福音,而是关乎信徒的生活见证──借着美好的品行,把福音见证出来。许多时候传福音没有果效,不是口才的问题,也不是讲章的问题,乃是基督徒生活见证的问题。
“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注意两个“或”字,表示只要信徒做到上句所讲的话,那么保罗“或”来、“或”不来,都不要紧了。现今教会所注重的是:能否请到一位很会讲道的奋兴家,长驻一处工作。但使徒在此提醒信徒,要是他们行事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就不在乎有没有大奋兴家、大布道家常在他们那里工作,同样能把福音传出去。反之,要是信徒的行事不能与福音相称,纵然有像保罗这样的传道人来到,福音仍然不能顺利地传出去。
2·对众人方面(1:27下)
27下 这下半节解释了上半节。保罗所说他们行事为人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那“相称”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于他们能够与众人同心兴旺福音。这样,保罗纵然不在他们之中,但只要知道他们“同有一个心志”,“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合力”,就可以为他们放心了。
使徒的话显出:福音工作不只要个人的热心,还需要团体的同心。同心合意传福音,是初期教会明显的特征。注意:使徒将“同有一个心志”与“站立得稳”连在一起讲,暗示信徒若要在试炼和争战中站立得稳,不能单凭个人的属灵经历,也要跟别的弟兄姊妹同心。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争战,乃是一个强大的敌人──魔鬼;我们所需要的力量不只是个人的力量,更是教会的力量。若只追求个人的属灵,忽略了和弟兄姊妹的联络,仍必难以站立得住。
3·对敌人方面(1:28)
28 本节新旧库译本译作“以致在甚么事上也不怕敌人的惊吓;这乃是他们必得沉沦,你们却要得救的凭据,都是出于神。”“得救”原文soteerias,是救恩的意思,在约4:22译作“救恩”(名词),在徒4:12译作“拯救”(名词)。
“证明”原文endeixis,在林后5:5译作“凭据”。
本节的意思就是:信徒凡事都不必怕敌人的惊吓,因敌人所加给信徒的惊吓,不过证明他们是沉沦的人。反之,信徒这样不怕敌人的惊吓,证明信徒是得救的。这两方面的沉沦和得救,都是出于神,不超越神的权力,都在神所许可的旨意内。
4·对苦难方面(1:29-30)
29 本节说明一个信基督的人应有的责任。他所蒙的恩典不只叫他得救,也使他有一种当然的责任,为他所信服的基督受苦。
保罗在此给我们一种很宝贵的观念,是普通人所没有的。普通人将蒙恩典与受苦当作两件事,以为得救或得着什么好处就是蒙恩;反之,受苦或受损失就是主没有施恩──没有蒙恩。这种观念使许多人在受苦中失去得胜的能力,许多人在受苦中失败;因为这种观念认为,他们所遭遇的苦境,就是主没有施恩、主不眷顾的表示,因此他们在试炼中信心摇动,以致跌倒。本节经文更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徒不但将蒙恩与受苦相提并论,且认为“受苦”正是神施恩的结果之一。神施恩使我“为祂受苦”与神施恩使我“得以信服基督”、领受种种属灵的福分和权利,同样是神的恩典。
保罗是受苦最多的使徒(林后11:23-28),但他在每一次受苦之中都能得胜,因他有属灵的眼光,知道受苦乃是神施恩计划的一部份,为要叫我们可算为配得神的国(帖后1:5)。
30 本节给我们看见三件事:
A·保罗曾在腓立比受苦。以前保罗在腓立比传福音时所留下的见证,是腓立比信徒知道的(徒16章)。保罗在受苦之中有美好的见证,因此他叫他们回想他为福音争战的情形,以为勉励。
B·保罗现在还是像十多年前那样,忠心为福音受苦。他从前怎样忠心奔走十字架的道路,现今他仍然忠心地行走这条路,没有偏离左右。
C·使徒要腓立比信徒知道,他们现今的争战,与从前使徒在他们中间时所遇的争战一样。换言之,他们为福音所受的苦难,跟保罗为主所受的苦是同一性质的,他们的脚踪与使徒相同,所行的是正路,没有走差。
所以这句话一方面表示,当时腓立比信徒也为主受了些逼迫,另一方面也显示,他们所走的道路与使徒步伐相同。他们虽然受苦,却没有离开十字架的道路,没有偏离正路,这是争战中的信徒最大的安慰与鼓励。因着保罗的忠心,他不但在腓立比信徒中间时一举一动可以激发信徒的心,就是远在罗马狱中,他的书信也同样有力地勉励他们。
问题讨论
12-14 保罗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怎么反而叫福音更加兴旺?注意他对苦难的态度和他受苦中的见证,对教外人和信徒的影响。
15-18 保罗对那些出于“嫉妒分争”,“结党”……而传福音的人,采取什么态度?保罗是否认为只要传福音,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要紧?这几节经文对今天的教会,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正确地用这里所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原则?
19-26 注意保罗面对苦难所表现的信心如何?为什么保罗确知他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他羞愧?保罗的人生有什么不变的目的?保罗说他活着就是基督是否太骄傲或狂放?为什么?什么是保罗的“两难”?他对自己的生死似乎不理会审判官会怎样判决,全在乎他自己在神跟前怎么抉择,这事有什么教训?
27-30 保罗怎样劝勉腓立比人为福音齐心努力?试分点列出劝勉的要训。──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