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提要
壹、作者
使徒保罗(弗一1;参弗三1;四1)。其余请参阅‘加拉太书提要’。
贰、受者
在以弗所的圣徒(一1)。但因有些最好的古卷并无“在以弗所的”等字,再加上以弗所教会系保罗亲手设立的,他曾在那里居住长达三年之久,必然熟识在那里的许多圣徒,但本书却鲜少提及个人,不像他在写给其它教会的书信那样,喜欢提名问候许多个别的圣徒。因此,一般圣经学者认为,本书信很可能系写给小亚西亚省各地教会的一封公函,也有可能就是保罗告诉歌罗西教会的那封“从老底嘉来的书信”(西四16),被以弗所人阅后在抄本空白处填上“在以弗所的”之字样。
以弗所是小亚细亚省的省会,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东岸,为罗马帝国的驻防城,又因地处海陆要冲,商品由海外运来,经以弗所送到各地,故为小亚细亚一带之商业重镇。在这里有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底米庙,全庙用大理石筑成,有高达五十六尺的大理石柱一百二十七根,极其辉煌。以弗所城又称为守庙之城,拜偶像与行邪术之风非常兴盛。制造女神银龛的生意十分发达,千万人因信奉亚底米时常到以弗所聚集,有许多人靠这庙维生。
保罗第二次布道约在主后五十四年春,同亚居拉、百基拉从哥林多到以弗所传福音,当时似乎很有效果,所以信徒留他久住,但因行程已计划定了,就留下了亚居拉、百基拉,并应许神若许就必回到那里(徒十八19~21)。后来亚波罗曾来此稍住(徒十八24~27)。大约当年夏天,保罗就回来了,一开讲就有十二个人被圣灵充满(徒十九7)。他在那里约有三个月之久,在会堂中辩论神国的事,并遭到犹太人的反对;后在推拉奴的学房中,宣传福音约两年之久,福音因此传遍了亚西亚全省(徒十九8~12),主的名大被尊重,福音大大兴旺,认罪的人焚烧了价值五万块钱的邪术书籍(徒十九17~20);以后起了大乱,保罗就离开此地(徒廿1)。不久保罗在米利都见到以弗所的长老们,并嘱咐他们一些话;从保罗的预言中知道将有豺狼和异端兴起(徒廿17~35)。很可能保罗从罗马出监后又来到以弗所,留下提摩太整理未完事务,并劝一些人不要传扬异端(提前一3)。根据传说,后来使徒约翰也曾住在此地。主耶稣也在异象中,曾藉约翰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责备他们离弃了起初的爱心,并警告他们若不悔改,就要把灯台挪去(启二1~7)。后来以弗所城变成一片荒凉之地,乃是此项警告性预言的应验。
叁、写作时地
约在主后61至63年间,写于罗马监狱(弗三1;四1;六20);与《腓利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共称‘监狱书信’,打发推基古送信(弗六21;西四7)。
肆、写书背景
当时在小亚西亚省各地的教会,外邦人(非犹太人)基督徒日渐增多,使徒保罗可能有鉴于他们系来自异教世界,对于神拣选了犹太人作祂的子民,而今又把福音传给他们这些外邦人,究竟神的目的何在?因此在保罗的心里有一个负担,愿意把他从神所领受的启示,关于教会的奥秘,藉本书信予以解明,使他们能认识神对教会的计划和目的,亦即清楚明白教会的来源、性质和见证等。
伍、特点
(一)缺少保罗惯常个别问安的话。
(二)绝对从神说起;本书是保罗书信中,最不从人说起,最少含有个人的情分者。
(三)它帮助我们从永恒的观点来看‘现在’所发生的事,现在的一切都是按照神在过去的永恒中所计划的,为要达到祂在未来永恒的目的。
(四)它是一本‘天上的书信’:第一章讲天上的福气;第二章讲与主同坐在天上;第三章讲天上各家也与我们一同得名;第四章讲主升上高天赏赐我们各样的恩赐;第五章讲天上国民在地上生活的样式;第六章讲与天空的恶魔争战。
(五)以弗所书所涉及的范畴很大,它的思想里包括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上及于天,下达全地,它也思想到过往、现在与将来的事情。
(六)‘和好’是以弗所书所特别注重的信息:
(1)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靠主的血得与神亲近了(弗二13)。
(2)从前与人有中间隔断的墙(冤仇),如今借着十字架将两下合而为一,造成一个新人,成就了和睦(弗二14~16)。
(3)信徒之间一切不和睦的情形,须靠着圣灵的果子和恩赐的成全,来加以解决,使众人同归于一(弗四1~16)。
(4)信徒违背神、与神不能相和的情形,须靠着顺服圣灵并被圣灵充满来加以解决,使我们与神和好(弗四17~五21)。
(5)信徒家人之间不能和睦的情形,须靠着学习主的榜样和住在主里加以解决,使夫妻和父子都和好(弗五22~六4)。
(6)信徒主人与仆人之间不能和睦的情形,须靠着敬畏主和体会主不偏待人的心来加以解决,使主仆(上司和下属)和好(弗六5~9)。
(7)从前人随从空中掌权者行事为人(弗二1~3),因此自己里面不能和睦的情形(参罗七18~25),须靠着神所赐的全副军装,才能与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使自己的灵魂体都臻于和好(弗六10~24)。
陆、主旨要义
本书的题目为‘教会’(弗一22;三21;五32)。本书启示了神在这世代中的心意,乃是建造‘基督的身体’,就是‘在荣耀中的教会’。从本书我们得知:教会在神荣耀计划中的地位,和教会在地上作基督的见证的道路。
本书告诉我们,教会乃是一个充满并彰显祂智慧、生命和权能的器皿。教会就是“那充满万有者的丰满”(弗一23原文);而教会这一个丰满,是个人无法领略的。乃是当众圣徒建造在一起,我们就成了神在灵里的居所(弗二22);乃是借着教会,神的智慧得以彰显给灵界的权势看(弗三10);乃是同着众圣徒,我们才能丰满的领略神的爱(弗三18~19);乃是众圣徒彼此联络得合式,教会这个基督的身体才能达到长成的身量(弗四13);乃是教会全体一起穿上神的全副军装,我们才能在邪恶的日子站立得住(弗六11)。本书非常强调唯有教会,而非个人,才是彰显祂丰满的器皿。
总而言之,《以弗所书》给了我们有关教会最高的启示。这启示,我们可以从所记载的次序上看出来。教会不仅是从罪中被赎回来;我们也看见教会从创世以来,开始的过程。事实上,以弗所书是教会完整的历史,包括她在神完满旨意里的地位,和藉神恩典的工作,在基督里被赎回,直到最终教会完成了神最初所有的计划。
柒、在圣经中的地位
《以弗所书》有‘书信中之皇后’之称。许多人主张,它是新约思想的最高峰。诺克斯(John Knox)在临终前的病榻上,常念给他听的一本书是加尔文(John Calvin)的《以弗所书讲道集》。科尔利治(Coleridge)说,《以弗所书》是‘人类最神圣的作品’。
捌、与他书的关系
本书与《歌罗西书》是相配的;本书说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歌罗西书》则讲基督是教会的头。
推基古是这两封书信的送信人。在《歌罗西书》中,保罗说,推基古要把一切有关他的事告诉他们(西四7);在《以弗所书》中,保罗说,推基古要把他的事情和景况告诉他们(弗六21)。此外,这两封书信的内容,有几十处的经文彼此类似。因此科尔利治(Coleridge)说,《歌罗西书》或可称为‘《以弗所书》的外溢’,而《以弗所书》则是‘《歌罗西书》的扩大’。
玖、钥节
“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一23)
“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22)
“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
“不要作胡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弗五17~18)
“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六11)
拾、钥字
“教会”(弗一22,23;三10,21;五23,24,25,27,29,32...)
“在基督里”,或“在基督耶稣里”,或“在爱子里”,或“在祂里面”,或“在主里”(弗一1,3,4,6,10,11,12;二6,7,10,13;三6,11,12,21;四17;五8;六1,10...)
“同归于一”,“合而为一”,“归(或同,或成)为一体”(弗一10;二14,16;三6;四3,13;五31)
“天上”(弗一3,10,20;二6;三10,15;四10;六9)
“恩典”,“恩”(弗一2,6,7;二5,7,8;三2,7,8;四7,29;六24)
“丰富”(弗一7,18;二7;三8,16)
“奥秘”(弗一9;三3,4,9;五32;六19)
另外,“圣徒”七次;“身体”九次;“行事”七次;“充满”六次;“祂的荣耀”七次。
拾壹、内容大纲
(一)引言(弗一1~2)
(二)教会在基督里所得的福分:
(1)父的拣选和豫定(弗一3~6)
(2)子的救赎和基业(弗一7~12)
(3)灵的印记和凭质(弗一13~14)
(三)教会在基督里所得的灵知:
(1)真知道神(弗一15~17)
(2)知道神的恩召和祂在圣徒中所得的基业(弗一18)
(3)知道神向信的人所显的能力(弗一19~23)
(四)教会在基督里所得的身分:
(1)成为神在基督里造成的杰作(弗二1~10)
(2)成为神在基督里造成的一个新人(弗二11~18)
(3)成为神在基督里建造的居所(弗二19~22)
(五)教会在基督里所得的启示:
(1)神藉圣灵将基督的奥秘启示给祂的使徒(弗三1~6)
(2)使徒将这奥秘传给众人(弗三7~13)
(六)教会如何在基督里实化其所得:
(1)神藉圣灵刚强我们里面的人(弗三14~16)
(2)基督安家在我们的心里(三17)
(3)我们能明白基督无限量的爱(弗三18)
(4)因被神的丰满所充满,而得以成就一切(弗三19~21)
(七)基督对教会的赏赐:
(1)赏赐教会合一的本质(弗四1~6)
(2)赏赐教会建造的恩赐(弗四7~16)
(3)赏赐教会改变行为的新人(弗四17~32)
(八)基督在教会里的彰显:
(1)显出像蒙爱的儿女(弗五1~7)
(2)显出像光明的子女(弗五8~14)
(3)显出像智慧之子(弗五15~21)
(4)显出像基督爱教会(弗五22~33)
(5)显出像基督待人(弗六1~9)
(6)显出像大能大力的战士(弗六10~20)
(九)结语(弗六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