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可福音第四章

 

马可福音4134

这段经文的主题是主用比喻教训人。这也是马可福音4章头三十四节的特别内容。这经文含有三个天国的比喻:撒种的比喻、种子长大的比喻、和芥菜种的比喻。本段经文开始和结束时都宣告说,我们的主用比喻教导人,“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没有人的时候,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

本段经文中,有两处经文提到祂使用这方法的原因和目的(1012,2125节)。第一处经文含义不清,产生了一个困难。我们应该先谈谈这个困难,然后我们要仔细思想它。最后,我们希望可以由这里引伸出一些教训。

困难是由于马可所记录的事实而造成的。他说,我们的主用比喻教训人。很明显的,从那时开始,我们的主才在祂的公开服事中采用这种方法。以前祂与群众说话,都没有用过这种方法,但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祂公开服事的结束,祂几乎没有用过别的方法。在此以前,祂曾使用过一些比喻作例子。例如,祂对撒玛利亚妇人讲话时。提到生命的活水直涌到永生;同一个地方,祂又对门徒讲到庄稼已经熟了;在拿撒勒祂使用了一句比喻的格言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另外,祂又对门徒说,“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在登山宝训时,祂使用比喻作象征,提到盐、光、盖房子等等。

三本福音书都一致记载,耶稣所讲的第一个完整比喻是撒种的比喻。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在耶稣对世人的事奉工作中,从那时起一直到结束,祂都用比喻教训他们。正如马可特别记载的,“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问,祂为甚么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按马可所记,跟随耶稣走过祂公开服事的历程。

为了要暸解祂使用这方法的理由,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在耶稣服事工作中这段时间的光景,以及祂所处的环境。

这个时候对祂的反对已经越来越明确,敌意越明显。我们已经看到反对的不断增高。在加利利的服事工作中,最先的反对是发生在迦百农的一间房子里面。当时祂赦免人的罪,文士就责问祂说,祂是何许人能够赦免人的罪?因为除了神以外,没有人能赦罪。然后,在利未的家里,他们又批评祂与罪人同坐,又允许祂的门徒不遵行禁食的仪式。再后来,在麦田里,他们又批评祂允许门徒掐麦穗,饱足饥饿。在另一个安息日,祂在会堂里医治了枯干了一只手的人,结果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一齐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最后,在迦百农的房子里,他们正式宣告,祂是被别西卜附着,又说祂是靠鬼王赶鬼。那时,祂用前所未有的严厉话语回答他们。

我们的主就是在这种反对的气氛中从事祂的服事。从首领而来的敌意和反对不断增高,无疑的也影响到聚集在祂四周的人群。我们看到,祂在会堂里怒目看四围那些人,心中充满愤怒,原因是“忧愁他们的心刚硬”。在我们目前研读的经文中,这一句宣告的意味非常深远。他们的心刚硬反对祂,所以祂才开始使用比喻教训人。祂有一个确定的目的。

这就使我们想到这段困难的经文。离开了群众,“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祂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凡是细心研读这段经文的人,总会觉得很难领会其意义。困难是在于字面显然的意义,就是说主采用比喻的方法,目的要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免得他们回转过来得到赦免。

对付这个困难有两种方法。有些敬虔、诚恳、真诚、和忠心的解经者解释这段经文时,说耶稣的目的真的就是如此。虽然我们不能了解,虽然我们读起来心中不舒畅,虽然这段经文和神在基督里整个的启示不和谐。但是,我们还是要接受这段经文是真实的。因为某种理由,当时我们的主就采用这种教训方法,目的是要拦阻这些人得到赦免。

对付这困难的另一个方法是宣布说,这段经文不真实,是错误的,所以不可靠,应该删除。

对我来讲,第二种方法是不合理的。可是,对第一种方法,我要问,这困难是出于经文本身的真义,或是出于长久以来对这段经文的误解?

我们仔细思想这问题时,要先考虑到一些事。第一,马可的记录是经过省略了,特别这段经文省略得很厉害。路加所记载的同一段经文,省略得比马可更简短,所以,路加也有同样的困难,虽然表面上看来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关于我们主开始使用比喻的方法,以及祂的解释,马太的记录就比较完整。

第二,因为这个原因,这三段经文必须配合解释,才能明白我们主所说的话。把他们的见证小心的合并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对我们主的教训有更完整的了解。

最后一点,马可所记的主题,在这段经文中并没有完全记完(1012节)。我们必须配合第二段经文(2125节)来了解。第二段经文也讲到我们主使用比喻法的理由。

先看这段经文本身。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门徒的问题。从他们的问题看来,他们注意到我们的主在这里使用新的方法教训人的事实,不过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何困难。当时祂上了一条船,吩咐门徒划出海外一段距离,然后在船上坐下,对聚集在岸边的群众讲了第一个完整的比喻,就是撒种的比喻。祂讲完了,马可记说,“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祂这比喻的意思。”这段话记录很正确,意义却有点暧昧。马太的记录只是,他们问祂为甚么用比喻。这句话显示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人注意到祂是采用比喻教训人,所以无人的时候,(可能那时他们还在船上,)他们就在私底下问祂,为甚么祂这样作?祂立刻就用这段话回答他们的问题。

祂回答的第一部分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这话启示了祂当时的意愿就是只用比喻教训人。我们应该记住刚才已经说过的一个事实,(这不但有趣,而且是有价值是重要的,)就是马可所记耶稣的话比路加完全,却比马太简短。他们三个人所记互有出入,但是基本肯定的一点是,三本福音书的作者都同样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这奥秘、这隐藏的事、这秘密的事、这深奥的事,就是这些事的终极意义,只有叫你们知道。可是,对外人只有用比喻,用图画给他们看。他们问祂,为甚么用比喻?祂首先说,采用不同的方法,是因为人与祂的关系不同。对祂的门徒,祂可以把秘密对他们说,让他们知道奥秘的事。对外人,因为他们没有暸解能力,所以不能用明确的话对他们讲奥秘,对他们启示秘密或深奥的事。因此,对他们使用比喻法是必要的。

接着我们的主说明祂采用比喻法的原因。假如我们只读马太的经文,我敢说我们就不会有甚么困难。让我们读一下: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说,

“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
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
耳朵发沉,
眼睛闭着,
恐怕眼晴看见,
耳朵听见,
,心里明白,回转过来,
我就医治他们。”

这里的回答,是强调我们的主启示了祂使用比喻法的原因。祂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围绕着祂的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不明白,他们的心也不了解。因为他们的心蒙了油,结果就瞎眼、耳聋、迟钝。他们故意关起他们的耳朵,闭起他们的眼睛,否则他们就可以回转,得到医治;否则这亮光应该能够引导他们归回神;否则耶稣所宣告的真理,应该可以叫他们心里知罪。他们却故意闭起他们自己的眼睛,因此使用比喻法不是要他们眼瞎,而是要他们再次得看见;不是要避免他们来得赦免,而是要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意思在马太的记录里非常清楚,然而在马可的相关经文中却没有这么明显,所以让我们再来看马可所记的第12节:

“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这句话和马太相同吗?马太所记的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马可所记的是,“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他们两人各自记录的都是耶稣所讲的话,所以必须互相参照解释。我们是否应该采用马太所记的,就是说,祂采用比喻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到;或是应该采用马可所记,就是说,祂在这里采用比喻原因,是因为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从表面上看来,他们两人所记的,含义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应该用谁来解释谁呢?

我相信,在这里应该用马太解释马可,因为马太的记录和基督在世使命的整个事实相一致。祂来不是为审判,也不是叫人不能看见而不得存活;祂来是为了怜悯,为了使人能看见而存活。然而,我个人也不以为,这样就是说,他们两人所记互相抵触。我相信,马可所记的耶稣的话很简略,我们的困难完全出于他记录的简略。

让我们再看马可所记的特别词句,“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明白。”我们的主用比喻的方式,对这些人表达有关神国的真理,这样他们可以看见,却不明白。祂把神国的奥秘对这些人隐藏,祂所隐藏的不是神国的事实。祂用比喻的方式对这些人传达神国的真理,叫他们听是听见,却不明白那深奥隐藏的神国奥秘。换句话说,我们的主现在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他们心灵的态度叫祂心中愤怒,而这愤怒是由伤心所带来的。祂看到他们心里刚硬,拒绝听祂的教训,结果祂就采用这种方法,让他们看到他们所能看的,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却把那些深刻奥秘的事,就是那些可以叫他们跌倒,使他们离开祂的事隐藏起来。

接着的问题自然是,“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这半句话当如何解释呢?这是引用经文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能把“恐怕”和我们的主所说的理由连接在一起,而须把它和原来的经文连接起来。祂所引用的经文,马太有完整的记录,马可却没有。“恐怕”不是指基督或神的举动,而是指人自己的举动。不是因为恐怕他们得赦免,祂才采用比喻法,而是因为他们关闭自己的眼睛,所以祂才采用比喻法,否则他们就可以得赦免。这个“恐怕”并不表示耶稣使用比喻法的目的,而是表示因为人心里的态度,而使基督不得不用比喻法。

还有一个问题,为甚么祂把奥秘对这些人隐藏起来?祂对群众讲完了比喻的教训以后,又对门徒讲解一切的事。为甚么祂要把奥秘对群众隐藏起来呢?

这一点,本章的第二段经文很有价值(2125节)。这里我们又看到第一段经文的两个特点,就是“听”与“看”。灯是给人看的,真理是给人听的。我们主故意宣告说,把奥秘对群众隐藏,目的是为了终极的启示。那些心里刚硬敌挡基督所宣告的伟大事物,并且闭起眼睛的人,基督现在用比喻吸引他们。这比喻对他们并没有显明奥秘或深奥的事。不过,比喻本身对这些奥秘和深奥的事还是真实的。祂定下这限制,不是要使人迷惑,而是要光照人。如果他们被比喻所吸引,关心到这些隐藏的事,他们就可以得到终极的启示。

讲完比喻以后,祂立刻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是对群众说的。而在对门徒说话时,祂又重复一次,“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比喻隐藏了奥秘,也没有把真理和生命的基本原则明白宣告出来。然而,听到比喻的人要按着自己所能领受的程度领受它。“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他们听道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他们怎样衡量比喻,就用同样量器衡量给他们。如果他们诚恳的听,虽然比喻暂时隐藏了奥秘,但是借着比喻他们可以找到通到奥秘的道路。我们的主现在采用这方法,不是避免这些人归回祂自己,或归回神,而是因为在公开教训中这是惟一可能吸引他们的方法。若是直截的把荣耀的真理对他们显明,他们必然不能接受,所以祂才采用这方法。

耶稣解释的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马太把它放在整段经文的前面,马可却把它当作这段经文的结论。这句话表明了门徒和群众之间的分别。门徒是“有的”;这些人是“没有的”。门徒之所以有,乃是因为他们顺服于祂,因此奥秘能够给他们。但是,对那些与祂没有关系,不顺服祂最初的教训的人,如果现在他们拒绝比喻的教训,最后甚至连他们所有的也要被夺去。

如此,我们的主开始采用一种新方法。祂使用比喻,不是要避免人到祂的面前来,而是要吸引他们,嬴取他们。藉此祂就启示了使用比喻的好处。

除了用这方法以外,人还能相信吗?后来这些人充满敌意,再度严酷地批评祂和税吏、罪人一同吃喝时,我们主就以三个比喻回答他们:失羊的比喻、失银的比喻、浪子的比喻。如果说耶稣使用这些比喻是要避免人归回父,那是不可想象的。祂用比喻是要吸引那些不能接受明显真理的人。对那些不肯相信祂牧者事工之意义的人,对那些不肯相信祂所宣告神对人之关心的人,对那些不肯相信祂所宣告关于父之事情的人,祂就使用比喻说明祂的使命,不是要避免他们到自己面前来,而是要催促他们的脚步,吸引他们亲近神。

最后,让我们作一个总结。基督对付背逆的人的方法,是把奥秘的事隐藏起来,用具有启发性的比喻让他们看。这些人心里已经蒙了油,听觉迟钝,眼睛又瞎了,如果祂把奥秘直接说明出来,不但会把他们吓坏,也可能叫他们跌倒。如果他们对比喻所发的邀请有响应,遵着比喻所启发的方向走,他们必然可以发现自己真正面对了奥秘。

因此,比喻永远是一扇开向奥秘的大门。奥秘本身并不在比喻里说明,深刻而基本的秘密也没有在比喻中宣告出来。但比喻都与这一切有关。人若肯思考比喻里所表达的图像之含义,他们必然会追问。若他们追问,必然可以得到回答,而这答案必然可以引导他们超越比喻所表达的图像之含义,抵达其背后的事实。这样通过比喻就可以进入生命的奥秘。

让我补充一点,比喻在神的计划中有比我们主所讲的更广大,更持久的用法。在祂的公开服事中,祂开始采用比喻,一直用到结束。这种比喻法并不新鲜,而是早已存在的。不管这句箴言的真正意义如何,希西家的人所誊录的这句箴言有重大的意义,“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将事察清,乃君王的荣耀”(箴252)。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原则。这句话讲出了神持久的方法。将事隐秘,乃是神的荣耀。祂先这么作,因为隐秘的事是人最初看不见,不了解,也不能接受的事。祂用比喻当布把它们遮盖起来,而王的荣耀是把事察清。人若能够遵着比喻所启示的方向,察明事物的中心事实,这就表明他真有作王的资格。不论何时,他若如此追求,那把事隐秘起来的神,就会把启示赐给他。

这就是神在一切创造中的方法。将事隐藏是神的荣耀。讲想一想,神创造了大地,却将多少有关大地的物对人隐藏起来。我们生活在个发现的世代。发现是甚么意思?新的发现永远是新的启示。王的荣耀是将事察清。既然神所隐藏的,他们都要察清,祂又何必隐藏呢?为甚么祂现在仍然隐藏呢?因为人还没有预备好可以接受一切的启示,他们必须通过祂所赐的线索,设法寻找隐藏的事。

还有一个例子,这是更高超、更奇妙,也是最终的例子。这个例子我们最熟悉,可是也最奥妙,“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又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耶稣是最终的比喻。让记下了这些话的约翰把这事告诉我们。他说我们亲眼看见祂,亲手摸过祂,然后我们发现了这奥秘,就是生命之道,就是神的道。

耶稣四围观看,看到了那些人的心蒙了油,又刚硬,祂转而使用比喻。而祂自己乃是最高超的比喻。祂讲的比喻,就像祂道成肉身一样,是为了使人背逆的心归向神。这位神若非道成肉身,人们就无法、也不愿认识祂。耶稣给他们讲比喻,呼吁他们背逆的心归回自己。然而最终他们还是会拒绝祂。这是神一所用的方法。

但愿我们效法祂的方法。不要把我们信仰的奥秘强加在那些不愿相信的人身上,虽然他们真是需要救恩。先不必要求那些心蒙了油,耳聋、眼瞎的人接受有关神启示和赎罪的道理。这些他们不能了解。让我们使用与奥秘有关的比喻吸引他们,而我们所用的比喻都必须把人导入这些奥秘中。

马可福音43541

“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可441),这是一个因大大惧怕而发出的问题。马可所用的词句读来非常活泼生动,“他们就大大的惧怕。”就是说,他们非常非常的害怕。

他们怕,不是因为风浪,而是因为风浪被平静了。他们原来对风浪的惧怕,现在被因风浪骤然止息而产生的更大的害怕所取代。从他们发问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主所行的事对这十二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平静风浪的神迹,只有这十二个人看到。祂设立他们与自己同在,并且特别训练他们,不久以后祂要差遣他们出去工作。

马可非常小心的把平静风浪这件事,和祂用比喻教训人的那一天连结在一起。那一天教训完众人以后,耶稣吩咐祂的门徒渡海到对岸去。他们遵照祂的吩咐,立刻准备好起行。马可生动的记载说,“耶稣仍在船上。”换句话说,祂原来就在船上,没有任何改变,也没有为渡海到对岸作任何特别准备。祂根本没有离开船。耶稣仍在船上,很可能表示,经过一天工作,祂已经劳累疲倦。群众拥挤祂,而祂又全神贯注于用比喻教训他们。接着又在私底下对门徒讲解祂的教训。

在那安静沉寂的夜晚,这条船离了岸。不久他们就遇到了风浪。直到今天,那一带海面仍然经常有这种骤然而来的大风浪。这种风浪,起因是山里的强风积聚得太大,所以一吹来,几乎可以把整个大海翻转过来。马可在这里所用的词句,显示出这一次的风浪特别凶猛,不同于普通的时候。

而耶稣却在船尾枕着枕头睡觉,门徒们充满了恐惧。毫无疑问的,风浪一定格外凶猛,因为这些人善于航海,知道怎样控制船只,如今竟然无计可施。最后,他们只有来找正在睡觉的耶稣,摇醒祂,对祂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么?”于是,耶稣从睡眠中醒过来,祂安祥的望着波涛泅涌的海水,带着怒气“斥责风”。这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有人把它翻译成,“祂胁迫风。”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祂斥责了风,然后又对海说,住了吧!静了吧!奇妙的是,大自然突然发生了改变,风立刻止住。通常海浪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现在,竟立刻平静了。“平静”这个希腊文,意思是用强力把海浪压平。整个海面和四周围的山,突然显出一片平安、宁静。然后耶稣望着门徒,对他们说,“为甚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而这些门徒忘掉了刚才对风浪的惧怕,反而起了一种更大的惧怕。这奇特的惧怕抓住他们,这种惧怕是由他们心中的畏服而产生的。他们彼此对问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

这故事在许多方面具有启发性。差不多每一个传道人迟早都会讲到这段经文,有些人甚至经常用这段经文讲道。然而,这故事永远是那么清新、动人、有力。这故事如此的充满启发性,使许多诗人受到感动,写下许多诗歌,表达对这事的敬畏。这故事也可以给予那些正在经历狂风暴雨打击的人新的力量,新的喜乐。

这件事对十二个门徒的第一个价值,可以从他们的问题看出,“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要了解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细心观察他们所看到的事,就是那激发他们问这问题的事。

假定当天我们与他们一同在船上,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他们那天在耶稣身上看到了甚么,使他们发出这个问题?这问题是新的问题,是因为看到新的现象而发出的问题。现在,这些人与祂同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他们在许多不同环境下见过祂,他们也听过祂各种不同的语气声调。可是,现在有些新的事情发生,使他们问,这人到底是谁?

第二,为了要了解他们,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他们的问题。这些话可以作为我们思考的方向。第一,我们要用那天门徒的眼光来看耶稣。第二,我们要从他们所问的问题来看这些门徒。

首先讨论那天门徒眼中所看的耶稣。简单的说,他们看到祂睡觉,他们看到祂醒来。

他们看到祂睡觉。他们如此看祂,我们也要如此看祂。祂一直在教训人。一天已经结束,黄昏的黑影已经遮盖他们。祂吩咐门徒渡海到对岸去,他们也立刻遵照祂的吩咐,把船划离岸边。他们看到祂走到船后去,枕着枕头睡觉。他们看到这个人疲倦了,感觉劳累了。他们看到这个人因为涌不绝的人潮,以及反对势力的不断增长,已经感到疲惫不堪。祂睡觉了。祂需要睡觉,祂也能入睡。从这里可以看出祂也是一个需要身体健康、精神安宁的人。请注意,门徒叫醒祂时所说的话,“你不顾么?”事实就是如此,祂不必顾甚么,祂心里平安。从这里可以看到,祂是一个在属灵上圣洁的人。就是这些因素叫祂睡觉。一个人身体健康,精神上没有挂虑,与神和好,必然可以睡得着。

我们看到虽然耶稣在睡觉,他们摇祂、叫祂时,祂就有了反应。耶稣醒了。当时狂风的吹打,巨浪的冲击都不能惊醒祂;但是,他们用发抖的手摸祂,用痛苦的声音呼喊,祂就醒过来了。他们对祂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么?”祂就立刻醒来。我们不必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得太高深。这话只表现出祂人性的荣耀,并不否定祂的神性。不过,这话可以帮助我们提醒自己常常忽略的一件事:耶稣具有完整的人性。我们从作母亲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一点这种人性的荣耀,就是沉睡中的母亲,因为婴孩的一声微细的叹息,就可以醒过来。这种高超的母爱,在主身上完全的表达出来。如此祂醒过来了,祂向外看着风浪,内心平静,祂带着权威斥责风,对海说,“住了吧!静了吧!”

我不想过分强调,不过可以顺便提一下一件有趣的事实,就是我们主在平静风浪的这件事上所用的方法,与祂赶鬼的方法完全一样。为了作比较,请再看祂在迦百农第一个安息日早晨所发生的事。那时一个污鬼搅乱祂的教训,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甚废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耶稣听到他的话就责备他。原文祂所用的话,与祂平静风浪所用的话完全一样。这个事实很有启发性。它似乎表示,这个风浪的性质与往日构扫约伯产业的那风暴一样,都是由空中掌权者而来的,就是在黑暗国度中运行的那邪灵发出的。我不想为此提出特别的主张,我也不用教义来解释这事实。不过,我不能了解为甚么耶稣显然用愤怒的语气对风说话,我不能了解为甚么祂对海说,住了吧!静了吧!我相信祂知道这风浪是因黑暗的灵,因这世界的邪灵而发生的。

不谈这事,让我们先看当时实际所发生的大事。祂斥责风,风就静了。祂吩咐海,海就整个被压平,大大的平静。

当他们心中正因为所发生的这奇妙的大事而害怕时,他们听到耶稣指责他们,“为甚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请注意这种奇异的发展。门徒看到这个疲倦的人睡觉了。他们又看到这个人具有如此无比的能力,甚至可以叫海浪翻腾的狂风止息,可以叫排山倒海的巨浪立刻平静。这奇妙的大事使他们彼此问说,“这到底是谁?”

我们所知道的比那些人多。我们可以从后来所发生的事件来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没有看到的,也可以看到他们所不能看的,就是我们可以观察他们这别人。他们看到的是,这个人因为疲倦需要睡觉,却突然醒来斥责风浪,叫风浪止息。我们看到的是甚么呢?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全能者不但斥责风浪叫它止息,也对付了人的心灵,祂说,为甚么胆怯。换句话说,这句话启示了,神所对付的问题不是止息海上的风浪这问题,而是平息人心灵里的风暴的问题。对神而言,这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只要一句话,海上的风浪就立刻止息了。但是,对这些人,祂必须说,“为甚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这个问题让人回想起祂引导他们的方法,祂对他们说的事,祂过去所作的事,以及他们所行走过的一切道路。我们看到这位全能者在人心灵的面前受到了限制,不过,这不是终极的,也不是最后的。在祂完成以前,祂也要带来平安。不过,在这些人中祂还没有完成这工作。因为这时,我们看到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平静风浪而带来心中的平安,反而带来新的惧怕。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门徒,看看他们的问题所显示的是甚么。我们必须注意他们刚刚经历过一个风浪,刚刚看到一个平静风浪的神迹。

首先,看看他们开始时的情形。他们惊讶于祂的智慧,经过一天用比喻教训人之后,他们热心的遵照祂的吩咐,立刻把船划到海中。然后骤然之间风暴临到了。面临这风暴,他们最先是惧怕,忘掉了一切,因为他们已经陷入绝望的境地。海浪打进船中,就要把它吞没。看来一切都完了,他们没有救了,他们要沉没了,他们要死了,没有任何帮助,一切都完了。于是,他们叫醒了祂。这里我们要留心看他们。他们是在对祂提出抗议,而不是期望祂能作任何事。通常我们解释这个故事,都说门徒们叫醒祂,目的是要祂平息风浪。事实却不然。当祂止息风浪之时,他们反而大大的惊讶。当时他们怎么说?他们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么?”我们必须小心的了解他们话中的意思。他们抗议的不是他们要丧命了,祂却不关心。他们抗议的是因为他们都要死,祂也不例外,而祂却不关心。他们说的“我们”不只指门徒,而是包括所有在船上的人。他们所说的话是,我们都要丧命,你不顾么?而不是说你不关心我们么?他们的意思是船就要沉了,我们的生命就要灭亡,你心中一点不焦急么?你的使命已陷入危机,我们都要沉到水中死了,明天早晨海水照样是湛蓝平静,谁会管到天国的事业就埋葬在这海底呢!我们丧命你不顾么?他们不是要求祂作甚么事,而是抗让祂的漠不关心。

然后,祂醒过来。他们看着祂。他们听到祂愤怒的斥责,带着权柄的吩咐。他们听到狂啸的风止息,他们看到滔天的巨浪被压平。

然后,更令他们惊讶的是,祂转过身,责备他们,“为甚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这不是安慰,这是指责。如果这件事是捏造的故事,这些人不会捏造出耶稣责备他们的话来。祂责备他们,并且他们都惊讶。他们惊讶到大大的惧怕。他们怕的不是风浪,而是风浪被止息,以及祂对他们说的话。

听到祂的责备以后,他们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这些事实表现了祂有权柄斥责。显然的,祂有理由睡觉。他们没有权利叫醒祂,他们也应该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叫醒祂,否则,祂就不会责备他们了。

这件事最终的价值何在?这件事在我们主训练这些人的方法中占有甚么样的地位?

第一个价值,是在于他们所问的问题,就是他们看到了那些事实以后,从心中发出的问题。他们发现在那紧张的风暴当中,在风浪平静止息之时,在祂指责他们的时候,他们的主有一种权柄,一种能力,使他们看到自己还需要去接受更深入的门徒训练。而那更深入的门徒训练就显明在这问题上,“这到底是谁?”我们必须亲近祂,我们必须对祂有更多的暸解。

耶稣就是要借着这一事件,带领这些人心灵产生这样的良好态度。历世历代以来,祂一再借着风浪让人的心灵产生这种态度。这种心里的态度使他们发出这个问题:“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这乃是他们经历这一次风浪的第一个价值。

第二个价值在于当天发生的那些事,就是祂平静风浪和指责他们的这件事,对祂过去和未来服事工作的影响。这件事等于对祂所说的一切话,盖上了权威的印记。其中一点是,这事件印证了,也说朋了祂所采用的比喻法。那一天,祂整天用比喻教训人。他们问祂,为甚么用这种方法。祂也回答了他们。这里祂用他们亲身的经历说明了祂的回答。这件事也是一个比喻,不是用话讲,而是用行为作出来,目的要说明并矫正他们的生活态度。这个比喻是因为他们的迟钝才发出的。他们看却是看不见,听却是听不到,也不明白,否则他们就不必叫醒祂。就是因为他们又瞎、又聋、又迟钝,祂才借着平息风浪作比喻教导他们,藉此说明了为甚么祂似乎漠不关心,祂睡觉的意义,以及为甚么不必叫醒祂的原因。然后,祂责备他们,使这些人心中对这个比喻的教训留下深刻的印象。祂以权能施行了这个比喻性的举动,目的是要除去他们的迟钝,藉此证实祂用比喻教训人的原因。因此,借着祂所作的,祂的教训就多加了一层权威性。

从此之后,这件事成为他们遭遇患难风浪时能力的来源。不但对他们如此,对整个基督教会也是如此。这段故事也是我们讲道、解经、唱诗、见证的题材。你想,这些人能够忘记当天所看见的景象吗?另外有一次,耶稣在晚上从海面上穿过风浪走到他们那里去。那神迹也是单为他们行的。这类深奥的奇迹不是行在众人面前,而是行在这些人面前。海随时有起风浪的可能性,虽然它安静、平宁时,看起来是那么美。海也是危机的象征。后来,使徒约翰看见异象写下了海最后的光景时说,“海也不再有了。”再一次重复我们的问题,我们能想象到,当天与祂同在船上的人能够忘怀那件事的属灵价值吗?能够忘怀祂在风浪中还可以高枕无忧吗?他们能忘怀他们叫醒祂时,祂醒来,就把风浪平息了吗?

我不以为,祂醒过来平静风浪,其本身对他们具有教训的价值。我以为,他们那天的经历最主要的价值,是显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他们根本不必叫醒祂,因为:

天地海洋的主在船上,
诸水不能吞灭这艘船。

他们当天必定学习到,在风浪息难的日子,如果他们呼叫,祂就会平息风浪。是的,不过他们所学的一个更深刻的功课是,没有任何风浪能破坏神的计划,虽然地狱的权势都被释放,虽然它有能力控制大自然、事件、人心、和世界的潮流,能鼓动它们酿成风浪,破坏基督睡觉的脆弱小船。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只要有祂同在,一切都会平安稳妥。

这是最深奥的功课。我不敢说这些人已经完全学会这功课。但是,无论何时他们遇见了失败,祂就必帮助他们。这件事的记忆,以及祂的责备,必定会常在他们心中浮起。

基督在我船上,
我可以傲笑风浪。

不必叫醒祂。有基督在我船上,我能对风浪傲笑吗?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但是,我应该能,我也希望能。我相信这是生命中最深奥的功课,不管是个人的生命,或是国际的大事。如果认识基督,人的心中不应该有恐惧。我们可以肯定,每一次的风浪都有基督在其中。在患难焦虑的时刻,祂似乎睡着了,我们是否也要像这些人以及其它的人,到祂跟前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么?你在作甚么?请看你船外的四周,巨浪在怒吼!我们有被吞灭的危险,每一件事似乎都不对劲。

这一切的恐惧其实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值得的。有主在风浪的中间,我们可以在祂里面享安息,对着风浪傲笑。这话论到世界,可能容易相信;论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相信。这是一个奇怪的事实。但是,这事实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把世界交托给祂,可是要把自己交托给祂,却不那么容易。基督是否好像在睡觉?不过,祂是在那里。如果我们要看最伟大的事,最好不要叫醒祂。如果祂愿意止息风浪,那是好的。但是,还有更好的事,就是看祂如何经历这风浪!这正是祂希望这些人作的。同样的,如果我们相信,我们就不应该有恐惧。

虽然将近两千年已经过去了,从某些意义上看,我们知道的比这些人多,但我们仍然不得不问,“这到底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安息的秘诀。如果我们真正认识祂,我们就必安静。正如有人说的,虽然在风浪中,只要有神同在,就比在任何没有神同在的地方更安全。这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必须托住的。我们可以有平安!我们可以与祂合作!──《摩根解经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