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伍 耶稣受难前在圣城的言行 十一1~十三37
一 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 十一1~11
耶稣骑驴进圣城耶路撒冷的事,可说是他的使命将要完成的前奏曲。三部符类福音都有记载。虽然这一个事件的弥赛亚含义是明显的,马可的见证却比其它两部福音书含蓄。马可以较平淡的描述来结束这可能成为很戏剧化的一幕。这一种生动但不加以渲染的数据,极可能是来自使徒彼得的见证。
十一1~6
伯法其和伯大尼 都是很接近耶路撒冷的村庄。
橄榄山 位于圣城的东部,山高八百公尺,基于某一些旧约经文(如结十一23;亚十四4等)有些学者认为到了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已经很普遍地相信这山与弥赛亚的来临有密切的关系。也有学者对这一类学术性的推测感到怀疑。
经文并没有清楚说明耶稣打发两个门徒去的村子究竟是哪一个,伯法其或伯大尼都可能。耶稣对驴驹所在地的认识,可能是一种超然的知识,也可能是事先安排的结果。
没有人骑过的 可能是基于旧约“分别为圣”的观念(参阅申二十一3;撒上六7;撒下六3等)。
主要用他的主字,是耶稣的自称。主字在这里指 神,甚至指驴驹的主人都可以。
十一7~11
门徒以及许多的人这些行动,很显然是要表达对耶稣的尊敬和欢迎。这一些行动加上所呼喊的,正表示众人这个时刻情绪的高涨。
和散那 这一个亚兰字是取自诗篇一一八25。原文是“耶和华阿,请你拯救”的意思。犹太人在住棚节的时候,也惯于把棕枝或芦苇砍下来,一边挥动一边呼喊所引用的诗篇。这一节诗篇也常用于逾越节的时候。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取自诗一一八26,原意是给予朝圣者或参与节期者的祝福。然而,这里奉主名来的似乎是指耶稣。路加很清楚地形容耶稣是“奉主名来的王”(十九38)。与这个观念有密切联系的,是紧接下来的一节: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这一句话有很深长的历史和信仰背景(参阅撒下七12~17;诗一一八章;赛九6~7等经文)。它深深地反映了犹太人对弥赛亚国度来临的渴望。
耶稣就这样地在众人前行后随的拥戴下,进了圣城耶路撒冷。马可在此只是记载耶稣入了圣殿,并对周围的事物作了一些观察而已。马太和路加并未记载耶稣当晚出城与门徒住宿在伯大尼的事。路加较后却有记述说,耶稣在进了耶路撒冷以后,“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路二十一37)。
倘若耶稣进入耶路撒冷这一幕是高潮的话,那么他在傍晚时分与十二个门徒安静地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可说是整个事件的低潮了。那些随从以及迎接耶稣的许多人为何情绪起伏得那么快呢?他们是否真正领悟到耶稣进城的意义何在?他们这么轻易地让耶稣安静地离城往伯大尼去,是否反映了他们最终对耶稣失望的心情?这一些都可能是有思想的观察者或好奇的读者们会提出的问题。
下列几点的观察也许可以帮助解答这一类的问题。
一、基于撒迦利亚书九9的神学背景以及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耶稣故意骑着驴子进耶路撒冷的意义是明显的。这是一个救主弥赛亚来临的行动。当时那些“前行后随”的人的热烈反应和高潮的情绪是最清楚的见证。
二、并不像路加(十九40)所记载的那样,马可并没有表明耶稣对群众的反应如何。在这一个阶段中,耶稣的真正身分似乎还是不明朗化的。
三、也不像路加(十九39)所见证的一样,马可并没有记载任何人对众人给予耶稣的拥载提出抗议。罗马政权似乎没有把这行动看成是一件危害公安的事件。甚至那些采取敌对态度的犹太人领袖,在最后审耶稣的时候,也没有根据这个事件捏造甚么假见证来指控耶稣。
四、正如其它符类福音书一样,马可并没有说明门徒当时是否对耶稣骑驴进城的意义,有清楚的领会。然而,约翰福音却很肯定地说,“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约十二16)。
二 被咒诅的无花果树 十一12~14
马太也有这一段常令人费解的经文(太二十18~22)。只有在细节上马太与马可略有不同。
十一12~14
有些学者对这一段经文的史实产生怀疑。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比喻的故事。其实这一类学者的怀疑往往是从一个更基要的难处而来的。那就是,不相信任何神迹的可能性。他们最终只能将这一些门徒目击的神迹视作传奇故事。耶稣因为饿了,想从无花果树上找到一些食物来充饥。这原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是,逾越节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并不是无花果结果的季节。这一类与经文的说明是完全符合的──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在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找果子,岂不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吗?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个对耶稣的评论是正确的。但是,耶稣对这棵无花果树的咒诅并非因为树上没有果子,而是因为树上有叶子。更有意义的一个事实是,这棵树不过有叶子而已。用一棵不结果子而只不过有叶子的无花果树来比喻当时法利赛人和文士所操纵的犹太教,可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一种解说,在马可福音的注释史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正如这棵外表上只有叶子而没有果子的无花果一样,犹太教在这个时候也只不过有外表的宗教形态(叶子),而没有真正内在的虔诚(果子)。这些宗教人士虽然口说敬拜 神,心中却远远的离弃了祂。历代的先知们,无不给予这种虚伪的宗教形态与生活最严厉的指责。这也正是耶稣在此咒诅这棵像以色列一样的无花果树的理由。马可在接下去的经文所记载的一些事件,包括犹太人对圣殿的不尊敬,以及他们最终对耶稣的逼害,更具体地证明了这咒诅或审判的合理性。
三 耶稣洁净圣殿 十一15~19
耶稣洁净圣殿这件事,四部福音书都有记载。只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事情的重要性了。在秩序的安排上,约翰将这件事放在他的福音书前面(约二13~17)。符类福音书都一致地把事件押后。
十一15~19
殿里作买卖 犹太人在圣殿里的买卖活动,主要是为了方便献祭以及缴殿税的人。交易的场所是外邦人的院子,而不是圣殿的其它地方。
钱 经文中所指的银钱是指推罗的钱。在这种钱币上,不像普通希腊罗马的钱一样,并没有刻上人头。因此,没有雕刻偶像的涵义,而被普遍犹太人所接受,方便他们缴纳殿税等。所谓兑换是指从普通希腊,罗马钱币换成推罗钱的意思。
耶稣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的做法,很可能是基于当时犹太人的传统规矩。按当时的条例,人是不可随便带着杖、钱包、鞋子、尘土等随意进出圣殿的。犹太教更不许人在殿中吐痰。这一类的禁令,无疑是为了要保持圣殿的肃静、庄严和圣洁。耶稣洁净圣殿的不寻常行动,更重要的乃是根据旧约圣经,也就是犹太人自己所熟悉的教训(赛五十六7)。 神的圣殿既然是万国或“万民”祷告的殿,犹太人却在其中,尤其是在外邦人的院中,做买卖的交易。这种行动不但是剥夺了万族万民敬拜 神的宗教权柄,同时也是污秽了 神的圣殿。这也正是耶稣对事情采取行动的主要理由。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万民敬拜 神的宗教权利。
贼 在原文实际上也可以译作“强盗”或“海盗”(参阅耶七11等处)。贼这个字在这里很清楚的是指那些负责交易和买卖的人。耶稣在这里似乎也有指控这些商人从中取利的意思。
祭司长和文士想要除灭耶稣的这种极端反应,也许是基于两个理由。一、耶稣洁净圣殿这个行动,很具体地打击了犹太教领导层的威望以及他们宗教生活的形态。二、耶稣对圣殿里的交易和买卖的禁止,直接和间接地侵犯到他们的商业利益。其实,在这个时刻,也许只有一股力量可以暂时防止祭司长和文士下手除灭耶稣。那就是,群众对耶稣的好感。因为到如今,耶稣仍旧是在群众中受欢迎的人物。即使群众对他的身分与使命没有很正确的认识。有关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的习惯,路加也有记载,并且还说明住宿的地方是橄榄山(路二十一37)。
四 信心的能力 十一20~24
这一段的经文,尤其是二十和二十一两节是可以很自然地和十二至十四节较早的一段直接连系在一起的。因为主题都是有关无花果被咒诅然后枯干的事。其实,这也就是马太福音的安排方法(太二十一18~20)。但是,马可却将耶稣洁净圣殿的事,穿插在无花果树被咒诅,以及无花果树枯干这两段经文之间。另外还有一个经常引起学者讨论的问题。这就是,无花果树枯干的这个神迹与信心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这两件事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一点,根据马太的记载似乎不构成任何问题。因为马太很清楚地声明,无花果树枯干的神迹根本就是一个信心和祷告的能力问题。
十一20~24
早晨 是指耶稣咒诅无果树以后隔天的早晨。一夜之间,无花果树之根都枯干了。这件事当然会令人惊讶不已。因此,彼得的反应是很自然的。其实,按照马太的见证,无花果树被咒诅以后“就立刻枯干了”。门徒因此感到“希奇说,无花果树怎么立刻枯干了呢?”(太二十一20)
在回答的时候,耶稣把这件神迹解释作是信心的能力和祷告的结果。这一点的解释,对门徒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自跟从耶稣到如今,门徒在耶稣身上不知道看见过多少神迹了。因此,神迹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耶稣施行神迹的能力,根本就不应该成为门徒的大问题。虽然是这样,门徒却常以惊讶的态度来反应每一次神迹的出现。这一点无形中说明了他们信心的不足以及思想的迟钝。这些门徒可能还有另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也许认为只有耶稣才有行神迹的能力。却不知道那些跟从耶稣的人,只要凭着信心和藉着祷告,也有行神迹奇事的能力。祷告不仅是门徒的权柄,也是他们从 神那里得能力的途径。这也正是耶稣在此教导门徒的中心思想。
五 祷告与饶恕 十一25~26
严格的说,这一小段的经文和前面的一段所关注的问题是不太相同的。因此,有学者们认为这两段经文原本的个别背景,也可能是不相同的。然而,支持马可将两段经文先后安排在一起的理由最少也有两个。一、两段经文都跟祷告这个题目有关。二、人的思想,包括耶稣在内,是非常灵活的,往往可以很自由地从某一点联想到另一方面去。耶稣的教导似乎也常有这种的趋向。
十一25~26
站着祷告 这习惯,在圣经的传统中是常有的(参阅王上七14、22;尼九4;耶十八20;太六5;路十八11等处)。祷告主要是人与 神交往的一种信仰生活和关系问题。因此,在表面上看起来,祷告似乎与人际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大的关连。但是,耶稣却认为不然。他在此很慎重的指出两者之间某些关键性的问题。人际间的关系,倘若不调和的话,将会直接影响人与 神之间的交往。耶稣在这里要求的,似乎超出一般常理的范围。因为他要求被人得罪的一方主动地去饶恕干犯者,而不是等待干犯者来求饶恕。更要紧的一个思想是:人给予他人的饶恕,是人获得 神饶恕的基本条件。这一点在马太所记载的登山宝训中也有出现(太六15)。
六 耶稣的权柄受质问 十一27~33
这一段经文,很肯定是跟耶稣较早时大胆洁净圣殿的行动有直接的关系。耶稣的行动,既然是向犹太教领导层的一种挑战,领导层在此质问耶稣权柄的根据,应该是可以料想到的一件事。
十一27~33
在这期间,耶稣和门徒进出耶路撒冷已经是惯常的一件事了。
又来到 大概是指耶稣洁净圣殿以后不久的时间。这一次,耶稣又在殿里行走。
行走 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步行,也可能是含有观察的意义。无论如何,领袖们却趁着这个机会,向耶稣责问有关他权柄的来源。
这些领袖们,包括了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他们在这个时候整体出现不但表明了事情的严重性,也意味着这一次的盘问是事先有所安排的。同一类的人,较后也一起参与了捉拿(可十四43)以及审判耶稣的行动(可十四53;十五1)。耶稣的权柄和他的原有身分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犹太教的领袖们所追问的,最终所涉及的,实际上是耶稣的身分问题。
仗着……这些事 领袖们所提及的这些事,很显然是指耶稣洁净圣殿的行动。这一类的行为,并不是普通的人敢尝试去做的。耶稣既然敢这么“胆大包天”,必然是有权柄所仗。这就是领袖们希望通过质问所要寻找的答案。
耶稣对问题的初步反应,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一些逃避的趋向。也许有人会问,犹太领袖们的质问与约翰的洗礼有何关?耶稣岂不是很明显地在逃避问题吗?其实不然。耶稣并没有逃避问题。因为约翰是耶稣的先锋以及见证人,他的身分和使命与耶稣的身分、使命和权柄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那些对约翰有真正认识的人,必然会知道耶稣权柄的来源。并且乐意接受这权柄。这样一来,耶稣可真要难倒这一群盘问者了。因为耶稣反倒将问题交回给领袖们自己去回答了。实际上,答案也的确是在这些领袖们的思想中。只是他们处在两难之间。他们既不能给予肯定的答案,也不敢给予否定的回应。他们因此必须要彼此商议之后,才能决定。马可在福音书中并没有特别指明祭司长和文士并法利赛人不信约翰的态度。可是,马太倒是有清楚记载约翰严厉指责这些领袖们的事,甚至称他们为“毒蛇的种类”(太三7)。马太在这一点上,似乎反映了约翰与这些人之间的一些“紧张”,甚至是冲突的局面。事实倘若真是如此的话,也不足为奇。因为这些犹太领袖们所代表以及坚持要维护的,是一个极端守旧的,甚至是“反动”的犹太教以及他们世代相承的权益。另一方面,约翰这一位“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者”所代表的,却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新时代先知信息。虽然在内容上,约翰的信息可说是与旧约的伟大先知们同出于一炉,都是从 神那里来的。纵使这一群犹太领袖们曾经信服过约翰起先所传的洗礼以及他所传的悔改的道理,他们这些日子以来对耶稣的拒绝,最终也表明了他们是不信约翰的,尤其是不信约翰所见证的耶稣。至于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这个事实,倒是福音书一致的见证。并不须要加以说明。
耶稣的责问者经过彼此商议以后,只能逃避问题说:“我们不知道”。其实,他们是清楚的知道耶稣权柄的根据,正如耶稣自己绝对清楚一样。只是他们没有一种道德性的勇气去面对真理而已。──《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