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七章
一节:“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被断论”是“论断人”的反面,并非说被人论断,乃是说被论断,我们知道是被神论断(林前四3)。“论断”原文意思是“审判”,并非平常一种分别的论断,或是平常正当的看法。请注意以下两点:(一)对于别人该有一种正常的眼光。主明说,法利赛人是假冒为善的人(太廿三13),但祂又说,我来并不审判世界(约三17)。保罗说,哥林多信徒不属灵,乃属肉体(林前三1);到了第四章,他说凡事不要论断。(二)与别人有关系的,也当告诉他。论断不只是心里的态度,有时口也说出。每次一个人来向你问到第三者时,第一,你要知道问的人与他有无关系?为耳朵发痒要听的话,就不必说甚么;如是关切灵性的,就可以告诉他。主叫门徒接受法利赛人的教训,却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太廿三2-3)。保罗在末后一卷书说到亚力山大(提后四14)、底马(10节)、腓吉路、黑摩其尼(一15)如何,都说出是要帮助接受他书信的人,好防备他们。
这里的论断包括以下二意:(一)审判官的审判;(二)吹毛求疵的。
(一)审判官的审判──“审判”在旧约是最早提的(见出十八13-27),可见是一种作官的审判。“不要论断人”即不要作审判官;所以在政治中,基督徒不能作政务官,因一作政务官,就不能“怜悯人”,也不能“温柔”。这样就失去二种福。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有一次代表律法来审判人。结局是“免得你们被审判”。并非说不作政务官的人,将来就不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这里的被审判,乃是被定罪。
(二)吹毛求疵的──许多的行为是一种边际的行为,如发怒是可以的,但发怒和犯罪是很近的;不当心,就到了边际了,一大意,就踏到罪的境界去了。主和保罗的模范是:对于别人有益时,可以直说,以外就不可。吹毛求疵的动机有几种,特别是:一、有不好的存心,如嫉妒人;二、有的因自己的罪;三、有的人因不知道自己;越认得自己的人,就对人越宽大。
二节:“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
这段也说出不可论断人的原因。圣经中有两个原则:一是公义,一是怜悯。如果你拣选以公义待人,你的名誉、地位、财产都不会受亏。你能以公义保护你自己,但是结局就是“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雅各书二章十三节:“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如果你拣选怜悯的原则,也就是马太福音五章怜悯的原则,这是满溢的怜悯,神将来也是用怜悯的量器量给你。雅各书二章十三节又说,“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三节:“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棍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上文说不可论断,主以怜悯来劝人;这里是说论断的不合适。上文是讲到将来的结局,这里是讲到今天的情形。如果说人眼中有刺的,必定自己眼中有梁木;既然断定人眼中有刺的人,就他自己的眼中必定有梁木。刺本来很小,他都能看见,梁木就更该看见。因为:
(一)你能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可见你顶内行,有犯罪的经验,所以才会如此。
(二)必是你自己对神有一不正当的态度,顶多时候是因自己眼中有梁木,才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因自己的罪越多,就越会吹毛求疵。这里提到“弟兄”,可见山上的教训是对基督徒说的。
四节:“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上一节是对于别人罪恶的观察,这里是对别人罪恶的儆劝。
五节:“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主说除去别人的刺,固是不错,但是应当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去掉弟兄眼中的刺。
六节:
是另一小段,这里的猪和狗,特别是彼得后书二章二十一至二十二节所说的那些人。这一班人好像是近在教会门口的人,曾受过一些属灵教育的人。但他们是没有得救的人,彼得后书二章二十二节的洗净,不过是一种高超的理想,并非如我们所得的罪得赦免的洗净。
旧约圣经说猪顶多,新约说狗顶多,猪狗都是污秽的。猪是分蹄不倒嚼的,狗无蹄也不倒嚼,所以都是不清洁。猪比狗表面还稍强点。猪好比外面还装得好一点的、一知半解的、所谓的“教友”;狗是里外都没有的。腓立比书说,要防备犬类(三2),启示录说,地狱里有犬类(廿二15)。
“圣物”是属于神的,人怎能有圣物呢?它是指一切属灵、出于神的,也许是启示、真理等。“珍珠”是“你们的珍珠”,这是你个人在神面前得着的。圣物是普通出乎神的真理,珍珠是你个人所特别得着、经历的。此节末二句的“他”,原文是“他们”,“珍珠”原文是没有的,所以末二句是指上面的“狗”和“猪”说的,不然就是单指着猪说的了。
七至十二节:
此段进入一新的局面,虽然山上的教训都是命令,但是也有神的应许;虽然都是神的律法,但是也有神的恩典;虽然都是说你应当怎样行,但是也说神给你有能力去行。
七至八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对于那些行为而祈求,就给你;对于上文的国和义而寻找,就被看见;对于窄路而叩门,就要开门了。祈求是普通的,寻找是特别一点,叩门是顶近的,一步紧过一步。七节是应许,八节是原则;七节是给个人的,八节之上有“因”字,可见是在七节之前的。
七节的应许有两方面的实用:(一)欲实行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这能力必须从祷告得着;(二)一切信心的祈祷必有所得。
十一节:“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
“不好”,是因生来在罪中。“你们虽然不好”,原文当译作“虽然你们不好”;如说“你们虽然不好”,就只包括不好的人,并不包括所有的人;“虽然你们不好”,是把所有的人都包括进去,没有一个人是好的。
五至七章可分三段:(一)五章一至二十节,论与以往律法的关系及天国里普通的性质。(二)五章二十一节至七章十二节,论十条诫命,即“十句话”。(三)七章十三至二十七节,是劝勉。
十二节:
是总结第二大段的,“所以”是承上文的,是承五章二十一节至七章十二节新的十诫。山上的教训是充满了实行方面的,这里再说一句“无论何事……”,可见十二节是一个原则。这里给我们看见完全是积极的,与旧约的十诫不同。这里是注意你该作甚么;山上的教训并没有和律法先知反对,乃是与律法先知站在一条在线的。
十三节:
这里的“门”和约翰福音十章九节的门有甚么不同?约翰福音十章九节是恩典的门,马太福音七章十三节的“门”是天国原则的门。“你们要进窄门”,原文是“你们要进这窄门”。“这”字指甚么?当然就是指以上所说的天国。这窄门,就是上文所说的新律法。“进”是拣选,“走路”是实行;“进窄门”是过关,“走路”是关乎日常生活的。“窄”意即主的命令有些严格,“窄”是从比较而来的。既然以上的律法是“窄门”,就另外必有一较宽的律法。这可见山上教训的要求,是以前律法所没有的。
这里有两个门,两条路;一是按着里面情形,一是按着外表而已。基督徒可以任选那一个门,走那一条路。今天的拣选没有别的,就是拣选今天生活的原则,但没有不进窄门而能走小路的,从来没有进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门,就不能走这段路。
“进窄门”何以这紧要呢?“灭亡”,希腊文有二意,即“灭亡”、“败坏”,或者“毁坏”。在这里译作“败坏”或“毁坏”更好。“毁坏”意即一起拆光;如作“灭亡”,就不过指暂时的,并非永久的,只要求人外面的道德,差不多的就还是宽的门,大的路。
十四节:“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永生”当译作“生命”。路小有一个缘故,因这一条路就是神的旨意的路;窄,窄到只有神的旨意;小,小到只有神的旨意;不能把肉体、把世界、把今天的荣耀放进去。“找着的人也少”,真理往往只住在少数的人中间,窄门、小路是找的,可见有许多人连知道都不知道。
“路”,看使徒行传九章二节,信服这道的“道”,原文与马太福音七章十四节的“路”同字,意即信服这条路。使徒行传十九章九节“毁谤这道”,原文是“毁谤这道路”,父十九章二十三节的“道”,原文也是“路”;二十四章二十二节的“道”,原文是“路”。可见在使徒行传都是劝人信这条路,走这条路。
十五至二十节:
那一种的人叫假先知?像写圣经那样的人,才是先知。彼得后书一章二十一节,受圣灵感动而说出第二者(神)的话语来,就叫先知。假先知也有一种灵感(不过不是圣灵),说出第二者的话来,不过不是说出神的话来。
先知是在教训上,与羊发生直接关系;羊是顶单纯的,假先知外面披着羊皮;狼也许是指邪灵,因外面的羊皮是偷来的,他里面的(狼)也不是他自己的。“果子”在这里是指教训,因先知的果子是“教训”,不是“行为”。他是不是假先知,只看他所讲的道理是如何。
无花果、葡萄,都是犹太最好的果子。从假先知口里听不见合乎神的道理。
十九节:“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他们定规是沉沦的人。
二十一至二十三节是一小段,二十四至二十七节也是一小段,二十八至二十九节又是一小段。
二十一节:“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这节圣经,主正面告诉我们说,称呼主阿、主阿的人能进天国。不过,不是“凡”称呼主阿、主阿的人“都”进天国;讲究在“凡”字和“都”字。罗马书十章九节说,“口里认耶稣为主,……就必得救。”可见进天国的头一个条件是得救,不过不是凡得救的人都进天国,不是每一基督徒在天国里都有分,还需要有第二个条件,就是遵行神的旨意,这样的人才能进去。
进天国普通的条件:一是得救,一是遵行神的旨意。二十一节是说进天国普通的条件,二十二节举例说特别的革除,二十三节是特别的结局。
二十三节:
这节的“认识”与罗马书七章十五节的“明白”原文同是一字,“不明白”,意即“不以为足”。“我从来不认识你们”,译作“我从来不嘉许你们”亦可,意即“我从来不以你们所作的为是”。
二十一至二十三节的人是基督徒,理由列下:(一)看上下文,因山上教训根本就是对基督徒说的。(二)山上教训从起头到末了,没有讲到如何得救,因是对已经得救的人说的。(三)二十一至二十三节一段的意思,并没有提到信心问题,乃是讲到行为问题。我们知道得救是在乎信,不是在乎行为,所以这里不是讲到不得救的要沉沦。(四)当那日,是那一日呢?乃是基督审判台前那一次的审判。这一次的审判,只有得救的人能到那里,这不是白色宝座前的审判。(五)他们是已经称呼主是主的人。(六)他们的工作会奉主名说预言(传道,原文是说预言)、赶鬼、行异能的。“那日”是圣经中的专门名词。一是“今日”;哥林多前书四章三节的“被人论断”,原文是“在人的日子中”,意即人的日子。一是“那日”,就是圣经中所说的主的日子(提后一12、18,四8)。“那日”特别是指审判台前的那日,惟有得救的人要站在审判台前。
二十二节中的“许多”,英文是“许许多多”,这顶传神,可见将来有许多人不能进天国。“主阿”,这是第二次称呼。“奉你的名传道、赶鬼、行许多异能”,这几件事是教会恩赐中最高的。“传道”是作先知,“赶鬼”是把神的国带进来,“异能”是运用来世的权能。他们提说这几件,好像是顶有资格进国度了。
二十三节头一句,原文是“我就对他们承认说”。马太福音十章三十二至三十三节的“认”,明明是指得救的人说的,今天我们若在人面前不认主,那么我们到那天得就不到荣耀。二十三节的话,意即“我从来不承认说我是认识你”。“认识”还是译作“嘉许”更妥。主所以不称许他们,乃因他们是“作恶的人”。“作恶”二字原文是“越轨”,即不守进天国的规矩而行的人。“离开我去吧”,是荣耀与他们无分,与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九节不同。进入天国普通一的条件,是得放加上遵行神的旨意。
圣灵住在人里面的,是有人格的,是祂管理人;降在人身上的,是没有人格的,是祂顺服人先知的灵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
圣灵只住在得救的人里面,但是圣灵可以降在没有得救的人身上,如巴兰。在赶鬼、誽预言、行异能中,还可以作恶。在这些事中,可能有不遵行神旨意的危险。民数记十八章一节的罪,是干犯圣所的罪。我们要求主救我们脱离这样的罪。“说预言”、“赶鬼”、“行异能”这三件事,在末世时会越来越多。
二十四至二十七节:
这一段是主引比方来证明上文所说的。二十四节的问题不在听见了没有,乃是在乎行不行;听见是已经听见了,遵行却在乎各人。“这话”范围广一点是指山上所有的教训,窄一点即指上文遵行神旨意的话说的。
“盘石”是指实行神的旨意说的,不是指主自己。“无知”并不是坏人,就是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节所说愚昧的人,也并非不得救的人。这里完全是讲到建造的问题。风雨所击打的是他的工作──行为,并非他的本人,可见他是得救的。把房子盖在盘石上的,并非说他是好人,乃说他是聪明人,等于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节之聪明的童女。
“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乃是照着主的话去行;愚昧的人并非没有去行(因他也去建造),乃是因他没有照神的话去行,而照他自己的意思去行。今天的信徒,有一顶不好的事,就是效法世人。聪明和愚昧有甚么分别呢?工夫一样的花了,建造是一样的建造,但愚昧的何苦盖在沙土上呢?聪明的眼光是一直看到审判台前。“雨”、“水”、“风”,指大灾难说的,雨从上头来,风从四周来,水冲根基。“雨”指邪灵的工作。“风”指异端的教训(弗四14)。“水”指邪灵的能力。──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