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八 登山变貌和医好害癫痫病的人 十七1~21
共观福音书的作者均把这两件事记载在彼得的信仰告白,耶稣第一次宣告受难,和提醒门徒必受难,以及荣耀的再来等话之后(可九2~29;路九28~43上半)。登山变貌的事件与耶稣预言他的受难和得荣耀有关;事先将耶稣受难后(9)的荣耀启示予门徒。对山上变貌的描述(1~8),马太在写作上多处修改了马可的经文,使更生动(如2),也更有人情味(如7)。对下山时对话的叙述(9~13),马太重写马可的经文,且清楚地将施洗约翰与以利亚认同(13)。路加略去了这一段的记载。对下山之后医治癫痫病人的事(14~21),马太的记述很可能是马可的缩文,只是马太强调了信心的重要性(20)。
十七1
过了六天 这是一特殊的声明。福音书的作者在受难周的记述之外,很少提到正确的时日。这或许与出二十四16提及过了六天 神在西乃山向摩西说话的事有关(或许作者联想到这件事)。但这也可能适逢住棚节期间(4),与从救赎日至住棚节相隔六天的事有关。马太和马可均作过了六天,但路加却作约有八天。
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 这三位是耶稣内圈的亲信门徒,比其它的九位更接近耶稣。在特殊的情况之下,耶稣只容许这三位与他同在,诸如在睚鲁的家(可五37),在预言耶路撒冷将来的遭遇时(可十三3),在客西马尼园(太二十六37;可十四33)等。
高山 教会传统上的看法是耶稣带三个门徒上他泊山(位于加利利海西岸不远之处)。但现代的解经家较赞同这是指黑门山,因为它接近该撒利亚腓立比不到二十三公里处。高山是得启示之处(见四8,五1,二十八16),摩西和以利亚都在山上得了 神的启示(出三;王上十九)。
十七2
变了形像 原文字metemorphothe意即改变,在全新约中除了这故事之外,仅出现过两次(罗十二2;林后三18)。保罗用这字来形容基督徒内在、灵性上的改变,但耶稣却是外在、看得见的改变。依马太的记载,耶稣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这句话马可没有)。摩西也有同样的改变(出三十四29~30),比较太十三43;启一13~15。这象征 神把祂的荣光彰显在耶稣身上,证实他的弥赛亚身分。
十七3
摩西、以利亚 旧约中的两主要人物;摩西代表律法,而以利亚代表先知。他们的出现表示律法和先知为耶稣作见证。路加提及他们谈话的内容是有关耶稣去世的事(九31)。
十七4
这暗示着那时正是守住棚节的期间。彼得可能想及先知撒迦利亚预言那日地上万国均上耶路撒冷朝拜,并守住棚节的话已实现(十四16~19),认为那真好,能在此大大的庆祝一番,因为新时代已来临,摩西和以利亚也将永远留在他们当中。所以,彼得愿意为耶稣、摩西和以利亚搭三座棚。但他却误解了这启示的意义;忘了耶稣在山下曾提过他必受难的话,认为这已是耶稣在荣耀中二次来临的时候。
十七5
光明的云彩 这提到“舍吉拿(Shekinah)”意即 神荣耀的彰显和有形的临在。从云彩中 神说话(出二十四15~18)。
遮盖 这忆及会幕的情况(见出四十35)。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马可没有下半句;路加作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见三17。
你们要听他 这话极可能回响申十八15中的话;这节经文被用来作为弥赛亚的预言(徒三22~23,七37),将这位先知与爱子认同。
十七6~7
马太把门徒害怕的反应写在听见从云彩里出来的声音之后(马可的是在这之前,看见摩西和以利亚出现之后)。无论如何,这两节经文是马太编辑的话,根据马可的一句话,“他们甚是惧怕”(可九6),加以描述门徒对这一幕亲身经历的结果。此项描写使人想起与但以理看见异象之后的情况极其相似(但十7~10)。
十七8
代表律法和先知的人形已消逝,登山变貌的一大启示是:耶稣以成全律法和先知(五17)取代了他们。
十七9
为免去不必要的困扰,耶稣吩咐门徒,不可将所看见的告诉人;这与福音书屡次记载耶稣对自己的弥赛亚身分保持秘密的作风一致。在马太福音书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耶稣吩咐人不可把他的身分和作为宣扬出去(见八4,九30,十二16,十六20),只是这最后的一次耶稣提到,在他从死里复活之后可以把所看见的宣扬出去。当然,登山变貌和复活之间隔着十字架;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事实,足以粉碎犹太人以他当作政治的弥赛亚的幻想,揭开他真正的弥赛亚身分。马太在此略去了可九10的话。
十七10
门徒今已明白他们的信仰告白藉着登山变貌的事件果然得着证明;耶稣真是弥赛亚。那么文士指着玛四5~6说,以利亚必先来临的话又是甚么意思?
十七11
耶稣的回答首先肯定了文士所说的犹太传统的了解,以利亚真的必先来并要复兴万事。
复兴万事 意即以利亚必带进万事和谐的景象;人能进入真正敬拜、服事 神的情况。
十七12
耶稣接着指出以利亚已来到的事实,但他为人所不认识;人们如何任意地对待他,弥赛亚也将受他们的害。马太在此特别加上了一句:人却不认识他,这符合他的旨趣,强调信心和认识的重要性。
只是我告诉你们 与11节的话作一对照,矫正犹太人的失误。
十七13
为使读者明白耶稣所说的话,马太在此加上附注,指明施洗约翰就是末日的以利亚。
十七14~15
马太在此缩短了马可的五节经文(九14~18)但他却提到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之语。马太也将马可的夫子改成主阿,为表示耶稣并非一平凡的拉比(教师),并指明这孩子患的是癫痫病(见四24);虽然马可所描述的病情(九17~18、20)正是癫痫病,但他并没有使用这医学上的病名。
十七16
耶稣已把医病和赶鬼的权柄赐给门徒(十1),照理说,他们毫无疑问地能医好这孩子的病,但他们没有做到;21节说明了理由。
十七17
这又不信又悖谬的时代 悖谬的时代或译“歪邪的时代”,回响申三十二5的话(参见腓二15)。
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 指忍受你们的拒绝在弥赛亚身上显明的 神的大能和祂的临在。
十七18
把病归咎到鬼身上;赶走了鬼,病人就得医治。虽然马太一买的旨趣是“信心”的问题,但他在此却没有注意到病者父亲缺少信心的事(可九23~24);他略去了这一点或许是因他在这事件上只想注意门徒的信心问题。为此,他也特别加上了耶稣对门徒谈起有关信心方面的话(20)。
十七19~20
依马太的了解,门徒在此无法赶鬼医病终究归根于他们的缺少信心,然而马可仅提到要赶这类的鬼需要祷告。20节耶稣的训言是可十一23和路十七6的组合。人只要有如一粒芥菜种充满生命的信心(十三32)就能冲破难关,完成不可思议的事。挪山之言是夸张语,以具体有力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信心的力量,但不可字面地接受,认为信心是神秘的魔力,真的能挪一座山。
十七21
这不属于原稿,最古老有权威的抄本均无此节经文。这显然在抄本传递的过程中受可九29的影响而被加进去的。比较晚期的马可福音抄本也多加上了禁食一词,这是因为当时的基督徒相信禁食在灵性上能得许多的益处(十二使徒遗训七4)。
九 第二次预言受难 十七22~23
马太在此缩短了马可的经文(九30~32),略去了门徒不明白之语(32)。
十七22
马太在叙述耶稣第一次的预言受难中以代名词“他”代替了“人子”(十六21),但他在此提及人子的受难。
人子 见八20。
要被交在 原文 paradidosthai 常为马太和保罗用来叙述耶稣的受难,也就此成了神学上的专用语。
十七23
第三日 马可作过三天。见十六21。
门徒就大大的忧愁 这是马太记载门徒对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的反应,这与第一次有所不同(十六22)。马可并没有记载这样的反应。
十 纳殿税事件 十七24~27
符合马可记述上的顺序,在耶稣和他的门徒来到迦百农,进了屋子(可九33)的情况之下,马太独自介绍了纳殿税的事。这是马太取自彼得的福音传统(见十四28~31)。马太欲藉着耶稣对殿税的看法确立马太自己的教会(犹太人的教会)是否应该继续向耶路撒冷付税;基督徒因他们的身分特殊可不必纳殿税,但为着不触犯他人宁可缴纳。
十七24
丁税原文字didrachma也就是指半舍克勒(half-Shekel犹太人的银币),这金额是二十岁以上的犹太男人(包括在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人)每年应缴纳的殿税,作为维持圣殿的经费(出三十11~16)。既然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极少使用半舍克勒的银币,通常两人合缴一舍克勒(希腊字tetradrachma或stater也就是Shekel)作为殿税(见27)。
十七25
世上的君王 犹太人称呼执政者的惯语(诗二2)。
关税 原文字 tele 或译作地方税,指间接税。
丁税 原文字 kenson 或译作“人口税”,每一家长必须缴纳同等数额的税,指直接税。
自己的儿子 应指自己家属的人。以耶稣来说,应包括他的门徒(十二46~50),但耶稣以这例子特别暗示他身为 神的儿子,可不必向他父的殿纳税(26)。
十七27
耶稣和他的门徒是自由的,是可免纳殿税的,但恐怕使他人因而跌倒(参见十一6)反不如缴了罢!基督徒生活的原则是,宁可放弃作自由人的权益,也不愿使他人跌倒(林前八9~13)。
一块钱 原文字stater也就是一舍克勒(shekel)。──《中文圣经注释》